世間的女子,大都希望能遇到一生一世的愛人,他始終與自己比肩,關愛呵護自己的一生。
曾經在《甄嬛傳》熱播時,很多人為甄嬛和果郡王的愛而不得感到遺憾,覺得他們是一對苦命的鴛鴦。
然而十年過去,又有很多人說《甄嬛傳》中甄嬛和果郡五的這段宮外戀,其實是顛覆了正常的三觀。
因為他們覺得果郡王對待女人像是中央空調,處處留情,其實並不值得女人對他付出全部的感情,也不能成為女人最好的歸宿。
然而世上的感情,很多時候並非是表面看上去那麼簡單,如果細細品味,果郡王其實是個很不錯的男人,只不過很多人從來沒有真正地讀懂過他。
曾經浣碧因紅配綠被皇上嘲笑俗氣暗自垂淚,有人說是因為果郡王哄她紅花配綠葉,從而才讓她心生痴念。
然而一個成年女子,因為別人說自己不會搭衣服傷心,有一男人跳出來說「我覺得挺好看的,只不過他們不懂得欣賞而已。」
明明不過是一句客氣的安慰人的話,怎麼就是撩的話?就像我們每天會遇到很多人,如果別人誇讚你漂亮,或者工作能力強,這都算作是撩嗎?
還有寧貴人,因為果郡王說了一句「今天的衣服很襯你」,從此她就只穿綠衣。
說到底,這不過是果郡王的個人魅力而已,怎麼和撩也沾不上。
不過是因為果郡風度翩翩,換作一個其貌不揚,甚至有幾分醜陋的男人對你說這些話,估計你早會大叫「流氓」了。
還有非果郡王不嫁的大齡剩女孟靜嫻,人家不娶妻自有自的理由,不能因為那個位置還空著,就等於是為你準備的,無論如何這罪名也不能扣在果郡王的頭上。
所以果郡王並非中央空調,也不是對所有的女子留情,只不過他的性格裡,帶了更多的柔和,與人相處時,自然而然流露出來的對他人的關心,通常是對境域較差的人。
否則的話,怎麼沒有見過果郡王到皇后、到華妃面前隨便誇她們、奉稱她們呢?因為她們太過強大,不需要別人的憐憫。
說到底果郡王不過是對底層人的關心,就像對待他手下的阿晉一般,並沒有多想。
那些少女徒在心中暗生的情愫,不過是來自一廂情願的歡喜罷了。
至於果郡王和甄嬛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見面,有人覺得果郡王有意調戲婦女,明明那是個男女授受不親的年代,女人的雙足除了丈夫以外的人是不能看的。
可是這事情甄嬛做的也並不好,身為皇上的妃子,儀態自然十分重要,怎麼可能在戶外脫鞋展示雙足。所以果郡王事先並沒有想過她可能會是皇上的什麼人。
儘管他的那句「你的腳好白」看上去很輕佻,但依果郡王的性子,他本不受禮數拘束,有風流在外的聲名,怎可辜負了他的特性,畢竟這是為自保故意打造的假象。
如果在眾多場合都不能表現出來,怎樣可以打消皇上對他的狐疑----畢竟,果郡王被先王寵愛是不爭的事實。
所以初次見面的下句話「你是皇上的新寵」就更為隨意了,因為只有這些言行才能更確鑿他只流連於花叢之中,對政治毫無興趣。
甄嬛自行請願出宮帶髮修行,此處距離果郡王居住的清涼臺並不遙遠。
曾經喜歡的女人終於出現在面前,有幾個男人能壓抑住自己的感情,恐怕真的不多。
雖然是皇上的廢妃,身份尷尬,但果郡王並不是以居高臨下的態度來俘虜甄嬛的。
在她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他總能及時地施以援手。女人為什麼會愛上一個男人?不過就是因為他能夠在自己處於水深火熱之時,駕著七彩祥雲出現在她的面前。
同樣是幫助,但相比之下,溫實初給予她的總是不合時宜,但果郡王卻能如她心願。
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區別,在你危急的時刻,別人能夠雪中送炭解決燃眉之急才是最重要的,否則生存都不能保證,何談未來呢。
可以說如果不是果郡王,甄嬛怕是死在甘露寺或者凌雲峰都有可能。所以他以自己的能力範圍保全了甄嬛,雖然是因愛而生,但如果不是愛,誰至於去花那樣的代價呢。
有人說果郡王在沒有確定好遠走高飛的情況下就讓甄嬛懷孕,這是不負責任的做法。
試問就是放在現代社會,在措施很完善的情況下,又有多少未婚的女性未婚懷孕。
如果把讓女人意外懷孕過的男人都歸為「渣男」,那恐怕「渣男」的群體也很大吧。
所以兩情相悅之外的結果再正常不過,只不過這雙孩子來得不是時候,果郡王恰好被外派執行任務。
即使是放在如今,如果不是刻意備孕,又有幾個男人能算好了女人一定會懷孕。
果郡王是從未有過感情經歷的男子,對待這些事的了解也不可能多於甄嬛本人。
如果說他是不計後果其實真的是冤枉的,畢竟他為了能和甄嬛遠走高飛,已找過溫實初商議過假死的辦法。只不過他的運氣並沒那麼好罷了。
果郡王未能如期歸來,甄嬛被迫回宮。
雖然覺得身處落魄的時候,接受一段嶄新的感情並不是明智之舉,可是有時候感情來的時候並不能受控制,畢竟都是性情中人。
經歷千難萬苦回來的果郡王,看到馬上要成為自己妻子的甄嬛又成了皇上身邊的紅人,「奪妻之恨」可想而知,但對方是對他忌憚的皇上,他只有被迫接受的份。
但感情豈又是能輕而易舉控制得了的,因為浣碧的設計,他不得不娶了兩位側福晉。
如果說他對甄嬛不過是玩玩而已,那他何至於此,趁機選擇一個趁心如意的人當福晉,把這段過往當作前塵往事罷了。
可是他做不到,冒天下之大不韙,他儘可能地維護甄嬛的安危,只不過他畢竟是情竇初開的小子,比不過老謀深算的皇上,所以才成為他的手下敗將。
這是命運無法改變的,是階層差別的使然,只能是說天然的不幸。
對於果郡王來說,他不過是愛上了一個不該愛上的人,並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但他從不後悔,畢竟他為愛情努力過,爭取過,但結局並不在他能控制的範圍內。
就像我們有時候做事情,一開始預計的都很完美,但途中難免會遇到意外和插曲。
曾經為奪得甄嬛一笑,他絞盡腦汁送給她滿天壯觀的風箏,滿湖盛開的蓮花......他默默地喜歡著她,知道她是遙不可及的,但只要她幸福快樂,他不會輕易打擾她的生活。
但她遇到困境的時候,他義無反顧地站在了她的身邊,希望一己之力可以護她周全。
他被迫無奈娶了兩位不喜歡的女子,可是他卻並沒有給她們愛情,因為他的愛早已經了那個他最愛的人,娶妻也不過是權益之計。
因為他們有太多的不得已,命運並不能掌握在自己的手裡,而所謂的抗議,也只是那一句又一句的「熹貴妃安」,除此還能怎麼說呢。
果郡王並不能算作是渣男,至少他對待自己的感情是篤定的,知道自己愛的是誰,願意為此付諸實際的行動努力。
只不過在命運面前,他早已失去了公平選擇的權力,所以他的人生註定是失敗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