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已接近尾聲,2018的腳步更近了。
12月29日,在成都市錦西幼兒園裡,第四屆《親子同樂迎新年》主題活動拉開了序幕。
大紅燈籠、中國結裝扮著各個角落,小朋友們,爸爸媽媽或是爺爺奶奶共同唱起了新年歌,濃濃的年味,瀰漫著整個幼兒園。
不同年級不同主題
傳統川味滿足小吃貨味蕾
上午9時,爸爸媽媽們已經陸陸續續入場了,小朋友們分工合作,有的負責當迎賓,有的則當起了小小的講解員,可愛的樣子逗樂了家長。
在一樓的大班教室裡,一場分享會正在進行著,平日裡,忙碌工作的爸爸媽媽們,跟小朋友們共同上了一堂趣味親子課,在老師的指導下,小朋友們將一周安排計劃用自己的方式進行了表達,並與爸爸媽媽進行了分享。
「能大膽舉手回答問題,口頭表達能力不錯,能用正確的坐姿與握筆方式……」現場,徐先生一邊聽講,一邊用筆寫下了孩子的變化。據他介紹,平日裡,幼兒園的親子活動,只要時間允許,他都會參與進來,而這次的迎新活動,讓他提前感受到了新年的氛圍,「蔻子馬上上小學了,能陪她參加一次幼兒園的新年活動,陪伴她一起記錄幸福的時刻,我感到很幸福」。
相比大班哥哥姐姐的課堂,中班的小朋友,與爺爺奶奶們一同動手做起了湯圓。「餡別太多,然後要把它們搓圓……」在爺爺奶奶的指導下,小朋友們動手完成了自己湯圓製作,看著一盤盤湯圓下鍋後,小傢伙們臉上露出了笑容。
一陣歡快的音樂聲傳來,這是小班的小朋友正在進行的一臺年味十足的親子同樂新年音樂會。一群穿著唐裝的小朋友,手持大紅燈籠,唱著、跳著,迎接新年的到來。
除分年級的活動外,一場專為小吃貨們設立的新年小吃匯如火如荼。賴湯圓、鍾水餃等四川名小吃走進校園,為小吃貨們送去了正宗的四川味道,同時,現場還有糖畫、棉花糖等傳統味十足的小吃,讓小傢伙們既能品嘗傳統味道,又能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
弘揚傳統文化
獨有的中國元素不能少
記者了解到,類似的迎新活動已經成功舉辦了三屆,而今年已經是第四屆。據幼兒園副園長林宏介紹,今年幼兒園的迎新活動分為三小一大,即三個分會場、一個主會場。
「新年主題的活動,一直是幼兒園所重視的,這次也不例外」,她告訴記者,新年是一年裡最濃重的傳統節日,在活動設置上,採取不同年級不同主題的方式,讓孩子們能夠更好的去體驗傳統文化,如在小班的活動中,我們加入了新年習俗等內容,而中班,則讓孩子們與爺爺奶奶一同做湯圓,從中學習孝道等,「平時幼兒園的活動中,爸爸媽媽與孩子互動較多,實際上爺爺奶奶很具有傳統文化的修養,我們發現很多老人的毛筆字、剪紙都很棒,所以活動中設置與爺爺奶奶互動,希望孩子們從老人身上學會更多傳統文化的精髓」。
據幼兒園園長王燕介紹,迎新是幼兒園的一個特色活動,每年都會舉行,今年圍繞新年大主題,依據每個年級孩子不同的特徵採取大班、中班、小班的方式過新年,同時在此次活動中,幼兒園還專程邀請爺爺奶奶一同參與祖孫同樂會,一同見證孩子們的成長。
她表示,在幼兒園整個新年活動中,貫穿了中國傳統文化,不論是從課程到活動再到四川本土小吃的加入,均離不開傳統二字,「我們希望從將傳統文化融入到每個環節,讓孩子們能夠真正的了解並且體驗傳統文化的內涵,將傳統文化繼承並發揚」。
成都商報記者 許雯 攝影報導
部分圖片由錦西幼兒園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