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論,進化論,是否生來是「理論」?

2020-12-17 天文在線

在肯塔基州的彼得斯堡博物館,在電視節目」科學人」中比爾·奈與創作博物館館長肯·哈姆就進化論進行辯論。哈姆相信地球是6000年前由上帝創造的,並且通過《聖經》向世人莊嚴宣告。奈說,他擔心,如果孩子們信奉了神創論,美國將不會再向前邁進。

如果你在網絡上最黑暗的角落裡仔細傾聽,你會經常聽到有人否認那些成熟的科學事實,在他們看來,諸如進化論,宇宙大爆炸,甚至重力的存在,都「只是一個理論」。當然,進化論等科學理論與聖經創世的故事之間可能存在天大的差別,但原子論和燃素說卻也有同樣大的區別。儘管只有前者被世人所接受的,但兩者都是科學理論。那麼,是否存在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來劃分這條界限?讀者齊古瑞斯姆想知道:

神創論者認為:「進化終究『只是一個理論』,所以我們也無法判斷它的正誤。上帝賦予我們生命也可以說是一種理論」。而科學觀點回應道,「不,'理論'一詞的科學用法並不在於字面意思。但我不認為這種說法正確。對一些情況,比如進化論、萬能引力定律、相對論或量子理論來說,它們都是在某些制度中被實驗驗證過的科學模型。但是,是否所有的科學用語都是經過驗證的理論呢?

因為我們用詞不嚴謹,很容易在彼此交談時產生誤解,容易存在一些差異。因此,我們可以集中討論關於科學的理論的三件事:一個概念,一個框架,和一個能夠被驗證,接受的模型。

圖像來源:靜止的方形大地。奧蘭多弗格森教授作於南達科他州溫泉市,1893年。

1.) 一個概念。這是「理論」的通俗用法,它適用於所有的好或壞、有效或無效、科學或不科學的觀點。所有好的科學理論都起始於概念,比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它的起始觀點便是:不論觀察者如何運動,他所觀察到的光速始終不變。但是,也有路人甲認為,月球是一個天氣氣球,是美國政府放在天上欺騙地球人的。當有人說,」我有一個……的理論",如果加以評估,就無法了解這個概念的質量。通常,區分概念好壞的顯著特徵是:

合理性——這個概念是否符合我們已知的所有事實?唯一性——這個概念是否不同於那些已經存在的舊觀念?有力性——這個概念能否解釋各式各樣的觀測現象,或只是個例?簡單性——儘管作為主觀判斷,但一個正確概念往往不會比其他的解釋更複雜。可測試性——最後,我們可以通過什麼方法來檢驗這個概念,並確定證據是否能夠支持其成立?雖然前四個標準有助於我們產生概念,並可以指導我們去評估一個概念的質量,但只有最後一點才能決定理論的科學性。

如果你能盡你所能收集證據,進行測量、實驗和觀察,來對它進行測試和評價,你的概念就是科學的,無論測試的結果如何。

2.) 一個框架。所有的概念都需要具備的條件——合理性、唯一性、有力性、簡單性和可測試性——需要先對結果進行評估,才能對其進行測試。這時他們已經是準理論了!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最終是正確的,科學也不僅僅只是最終的正確結果。科學是一個探索的過程,是一個沿著目標方向未知的道路行走,去發現可能性的過程,是一個讓大自然帶給你驚喜的過程。有很多科學理論正是這些探索的框架,它們是否正確仍然未知,比如:

額外維度,超對稱性,大統一理論第九行星說,以及弦理論,僅舉幾例。已知一些錯誤的框架在當時也被信奉為科學,如地平說、地心說、拉馬克進化、穩態宇宙及火神星理論。當框架被證明是錯誤或無效時,它就會被摒棄,直到事實證明它能夠再次被運用(如果有機會的話),通常是以其他形式。

圖片來源:K.巴蒂金和M.E.布朗天文.J. 151,22 (2016),E.siegel修改

在上述可能的理論中,第九行星說存在一些間接證據的支持,預計未來10~20年的觀測結果能夠驗證它的正確性。最初的大統一理論預測質子會在大約10~30年的時間尺度上發生衰變;我們近10~35年的有限經驗告訴我們,這些大統一理論模型並不正確,但其他的可能性仍然可能存在。這並不意味著科學到達了巔峰,這只是各種思想的堅實基礎。大多數理論可能會在這個名單上留存很長一段時間,第九行星說或許終究會煙消雲散,也或許會到達我們所謂理論的最高點...

圖片來源:由美國宇航局/GSFC提供

3.) 一個經過驗證的、能夠被接受的模型。這是理論成為科學的關鍵。你的概念不僅合理、獨特、有力、簡單、能夠被檢驗,而且形成了一個框架,能夠去進一步規劃和預測,而且這些預測結果能夠通過一切可能的方式被付諸實踐,並能夠經受時間的考驗。當這個理論經受住一切,你也將到達科學之巔!這裡高處不勝寒,盤踞著達爾文的進化論、愛因斯坦的引力和量子場理論等理論。還有大爆炸理論,宇宙膨脹,暗物質以及暗能量。當然,也包括全球變暖。

有一點需要強調:這些觀點並不一定永遠正確!這些只是在我們的時代領先的科學理論,但它們都只在一定的範圍內有效。或許有一天弦理論將取代愛因斯坦引力和量子場理論,一個嶄新的量子引力理論會把愛因斯坦從神壇上推倒。這並不意味著愛因斯坦錯了,而是我們的認知已經達到了愛因斯坦引力可以概括的極限,就像曾經愛因斯坦向我們展示了超越牛頓引力極限的存在一樣。科學是一個通過收集更多關於世界的信息不斷發展的過程,而在專業領域被接受的科學理論是我們最寶貴的知識和理解。

圖解:量子引力,是對引力場進行量子化描述的理論,屬於萬有理論之一。研究方向主要嘗試結合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是當前物理學尚未解決的問題。當前主流嘗試理論有:超弦理論、循環量子引力理論。引力波的發現,為量子引力理論提供了新的佐證。

儘管如此,我們也不曾停止前進的腳步。我們不斷產生新的概念,溫故而知新。隨著人類獲取到的關於宇宙的信息量日益增長,我們對宇宙的科學認知也在不斷加深。理論有很多不同的方式可以成為科學——只要原則上可以檢驗,它就是科學的——但並不是每個科學理論都能夠被證明是正確的。其中最令我們興奮的,應該是見證那些蘊含巨大可能性的學說,經歷了時間的檢驗,成為下一個步入科學模型殿堂的理論,因為它折射出我們對宇宙知識的不斷增長。我打賭?為什麼宇宙中物質多於反物質的本質。但是,與所有可能尚未驗證的概念一樣,它仍然只是一個框架。敬請關注。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FY: 異丁苯丙酸

作者:Ethan Siegel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進化論、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哪個理論對人類文明影響貢獻最大?
    先說說進化論、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三者異同。同的是它們都是近代史上推動人類文明的裡程碑,都是科學巨大貢獻。異的是,它們三者在科學史上的地位和層次不一樣。其中《物種起源》當然影響最大,而且也最偉大。這部巨著是達爾文進化論思想建立的核心著作,它驚世駭俗的揭示了世界上億萬生物從哪兒來,到哪裡去,這其中也包括我們人類的來歷和走向。它為這個千古之謎提供了謎底。它把人類從幾千年的迷信和愚昧中解救出來,給神創論挖了墓穴,送了終。
  • 你如何看待進化論?進化論到底有多少漏洞?
    網絡上對於進化論的質疑一直沒有停止過,不僅僅是進化論,很多其他理論,比如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也都會受到質疑。質疑科學理論並沒有錯,科學本來就是用來質疑的,沒有質疑就沒有前進的動力。但有一點必須明確:在質疑任何理論之前,必須對該理論有充分的了解,不然哪來的質疑資格呢?而網絡上流行的所謂「進化論漏洞」能明顯看出根本沒有了解進化論到底是一個什麼理論,了解到的僅僅是進化論的皮毛而已。
  • 《相對論究竟是什麼》:改變對時間和世界認識的理論
    在翻開《相對論究竟是什麼》這本入門科普書之前,我對相對論最多的了解便是那段玩笑話:——論時間在火爐旁與在愛人身旁的不同,一刻度日如年,一刻時光如梭。(讀完這本相對論科普書之後發現,這玩笑和相對論其實沒有一絲一毫的關係,捂臉……)相對論產生的理論基礎一個人在勻速行進的遊輪上是運動著的還是靜止著的呢?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找一個坐標系來判斷。
  • 相對論描述的時空理論——解釋了時空的真正含義
    當涉及到理解宇宙,有幾個理論是耳熟能詳的:薛丁格的貓、孿生悖論和相對論。但是,儘管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最偉大的成就——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但它對每個人——從普通大眾到物理學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來說仍然是一個很大的謎團。
  • 為解釋暗能量,有必要修改廣義相對論的引力理論嗎?
    雖然你可以在廣義相對論的背景下解釋暗能量,但最近嘗試通過改變引力來解釋暗能量已經成為一種時尚。最近,獲獎的克勞迪婭·德拉姆博士的理論工作成為焦點,導致《衛報》發問:「物理學家的引力理論是否解決了『不可能』的暗能量之謎?」 這是一個令人著迷的可能性,但需要有適當程度的懷疑。
  • 達爾文的進化理論之一被證實,劍橋科學家的新發現,夯實了進化論
    達爾文的進化學說,還有他的《物種起源》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但《物種起源》一書中的很多理論此前還沒被證實,很多觀點還只停留在理論的層面。如今,在達爾文去世近140年後,首次有科學家證明了他的理論。這一新研究不僅能夠證明達爾文的進化理論之一,還能用來給動物保護組織做參考,預測哪些物種應該得到重點保護,以阻止它們的滅絕。蘿拉·范霍爾斯坦的新研究認為,哺乳動物的亞種在進化中的作用比以前認為的更為重要。一個動物物種,指的是一群可以自由雜交並能生下後代的動物。
  • 坤鵬論:尼採的進化觀 「審判」達爾文
    拉馬克是法國生物學家,是進化論的先驅,他的理論是純正的進化。他繼承和發展了前人關於生物是不斷進化的思想,大膽而鮮明地提出了生物是從低級向高級發展進化的學說。拉馬克第一個系統地提出了唯物主義的生物進化的理論。
  • 相對論提出全新時空觀,是否就是宇宙的終極奧義?
    相對論和量子理論是近代物理的兩大理論支柱,同時現代高新技術的理論基礎。相對論是一個關於時間,空間和物質運動的理論,分為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在後來,大量科學家重複了這個實驗,都未發現幹涉條紋偏移,以太理論不攻自破,而唯一可以解釋的,目前只有相對論。愛因斯坦認為,所有慣性系都是平權的,不存在所謂的最優(絕對靜止)參考系,並且所有參考系中的物理規律都是一樣的,這就意味著無論你是坐著飛船還是坐在地上,看到的光速都是一樣的,光不符合伽利略變換。
  • 進化論是人類已知的最可怕的理論?進化永遠不會停止?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冷眼人類已知的最可怕的理論無非就是「進化論」,進化論很可怕,因為人類不知道進化論的終點在哪裡,同時人類未來會進化成什麼樣子,也是無法進行說明的。當然對於人類的進化,如今人類偏向的進化論就是「達爾文進化論」,並且研究推論除了人類的起源,但是並沒有說明人類持續進化下去會稱為什麼樣子,所以人類已知的最可怕的理論,達爾文進化論必然是其中的一個,我們就簡單來看看情況。
  • 相對論誕生:愛因斯坦是如何創立狹義相對論的?(下)
    這樣,結合前面各種實驗、理論以及哲學上的分析,愛因斯坦就正式回答了文章開篇的靈魂拷問:電磁理論是否滿足相對性原理?他堅定地回答:是!異地時鐘校準了,我們就可以判斷兩個異地事件是否同時發生了。因為我們假設了空間的均勻性,所以也可以直接用兩個事件發射的光信號是否同時達到它們的中點來判斷它們是否同時發生。
  • 人到底是猴子變的,還是從魚進化來的?《進化論》是個偽命題!
    大家都知道,在達爾文的《進化論》沒有出現以前,對人類和動物的起源,學術界一直爭論不休,誰也沒有個能讓人信服的理由。一直以來都是宗教界的關於人是神造的理論,逐漸影響著人們。西方的基督教《聖經》裡面是耶和華先造出亞當和夏娃,成了最早的人類先祖。
  • 新理論摒棄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Larry Silverberg和Jeffrey Eischen的理論甚至可能會取代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後者已經被用來解釋物理現象超過一個世紀,最突出的是空間和時間的扭曲。該理論基於這樣一個基本理念,即能量在空間和時間中不斷流動,永無止境,永不交叉。
  • 量子糾纏和相對論的愛恨情仇
    量子糾纏愛因斯坦是最早研究這種糾纏想像的科學家,但是愛因斯坦並不是為了研究量子糾纏而研究,他僅僅是想藉此糾纏現象來反駁整個量子理論:在1935年,他和一個博士後研究員按照當時的量子理論推導出來兩個量子之間可以存在一種強關聯性質
  • 關於生物進化的新觀點,顛覆了傳統認知,進化論是「錯誤」的?
    其實達爾文在一開始,是以地質學研究出名的,但是在環球旅行中,考察了大量的動植物樣本,結合他的地理學知識,提出了針對物種起源的假說,隨著時間的推移,進化論也在不斷被完善,「現代綜合進化論」被認為是達爾文理論的繼承者,同樣強調生物的進化是漸進式。回到前文的問題,為什麼現代科學家認為生物的進化是「突變」呢?
  • 弦理論:來自天堂的傳說,想要統一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超級理論
    現狀我們生存在同一個宇宙,卻有經典物理學、相對論、量子力學和弦理論4套互不相容的理論體系。沒有一個理論能夠達到自洽解釋宇宙所有未解之謎的終極理論的標準,這意味著現有的理論都不完備!無一例外!麻煩來了,沒有波的振動媒介,波是無法憑空波動的。於是,愛因斯坦來了。愛因斯坦認為,既然空間裡空無一物的真空,那光可能是粒子。於是,粒子說全線反攻,建立在空無一物的真空基礎上的量子論(後來發展成量子力學)和相對論橫空出世。
  • 論達爾文進化論的欺騙性(之一)
    原創文達爾文進化論被我們從小輸入腦海,從記事起我們就覺得人類是進化而來的,是動物變得,一直以來好多人都是這麼認為的。很多朋友也在寫關於達爾文進化論的欺騙性,但是吾還是想自己也來寫寫與君分享。在遺傳變異和進化選擇的作用下,雞和蛋就越來越像現在的雞和蛋。這個問題至今科學界解釋透徹者還是很少,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在我的腦海中,這個問題如像一顆腫瘤,至今沒有聽到或看到權威一致的答案, 然而「進化論」在達爾文臨死之前一再聲明是「大膽假說」的學說,在今天已經不止一次被證偽了。
  • 通俗的解釋愛因斯坦相對論到底說的是什麼?
    愛因斯坦是一位善於接受前人工作並使之適應新情況的大師,他運用洛倫茲變換來實現這一點的,就像他用普朗克1900年的解決黑體輻射中紫外線突變的方法來解決光電效應一樣,從而發展了光的光子理論。《變換》實際上是由約瑟夫·拉莫爾於1897年首次出版的。
  • 相對論和統一場論中時空方程的相互推導
    相對論是在牛頓力學的基礎上發展的,相對論沒有完全否定牛頓力學,只是對牛頓力學部分內容進行了修改。統一場論【百度統一場論6版可以搜到】是在相對論基礎上建立的,統一場論沒有完全否定相對論,只是對相對論部分內容進行了修改和升級。
  • 專訪|《其實你不懂進化論》作者史鈞:我們對進化論充滿誤解
    著名生物學家杜布贊斯基曾說過:如果不按照進化思想思考問題,生物學的一切將無法理解。有人把進化論稱為是最偉大的科學理論,是科學中的科學。西方科學精神的培養,很大部分得益於進化論的傳播。不過時至今日,人們對進化論的認知依然存在有不少誤區;即使是略微了解進化論的讀者,對這門學科的認知也還停留在經典進化論階段。
  • 人類起源:進化論真的是對的?我帶著證據來質疑!
    前幾篇文章我們聊到了人類起源,那今天我們就來質疑一下進化論,還有古人和我們不一樣的地方。(這篇文章沒有個人總結,質疑的內容需要全部看完才行!)猿猴到人類的轉化過程,是非常漫長的,從考古來看,整個過程還是有理有據可循的。但是細想來,還是會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當猿猴真正進化為人類的時候,進化速度就驟然加快了成千上萬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