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註銷,實控人入獄,私募第一人夢斷資本江湖

2020-12-17 和訊基金

「私募第一人夢斷資本江湖。」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作者 | 劉曉月

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

這個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大佬折戟的故事。

就在前幾天,一則消息在金融圈和地產圈廣為流傳。12月4日,中國基金業協會公布的最新註銷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的名單上,上海證大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位列其中,意味著其不能再從事私募募集和投資業務。

事情的源頭要追溯到去年9月證大「撈財寶」爆雷,戴志康投案自首,警方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對證大公司立案偵查。最新進展是戴志康等68人被審查起訴,公安機關已依法追繳現金15億餘元。

證大被註銷,這意味著這個由上海灘大佬戴志康領銜,曾經叱吒一方的金融一霸,終於要徹底地退出了歷史舞臺。

戴志康是一個頗具深意的名字,尤其是在香港劇當中,「志康」二字的名字,通常也帶有最終成為商界大佬的屬性。

戴志康並未辜負這樣名字及其屬性。在上海灘的十裡洋場,是橫跨地產圈、金融圈、文化圈三圈的大佬,有「中國私募教父」之稱。上海的許多知名知名建築,從早期的大拇指廣場,到九間堂,再到喜馬拉雅中心,都是出自他的手筆。

從叱吒風雲的上海灘大佬到鋃鐺入獄,戴志康究竟做錯了什麼?

曾經碾壓馬雲的同齡人

1964年,戴志康出生在江蘇省海門市。戴志康的少年時代過著十分清貧的日子,家中共有六個兄弟姐妹。他自己曾說:「那時候常常吃不飽,要餓著肚子。童年時的活動就是幹活、勞動」。於是不甘於貧窮的他,將改變命運的機會賭在了讀書上。

接下來,他的人生絕對是寒門逆襲的典型。1985年,他考入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1987年21歲時順利畢業。這時他的同齡人馬雲,還處於三次高考三次失敗的困窘境地。

畢業後,戴志康進入中信實業銀行總行,擔任行長辦公室秘書,後來又擔任德國德勒斯登銀行北京代表處中方代表,正是「青年才俊」的典型代表。

不過,這一切都只是小打小鬧,戴志康事業的真正起點,是在海南。1990年,在海南大開發的背景下,戴志康受到大師兄張志平(曾任中國人民銀行海南省分行行長和海南證券董事長)的邀請來到海南,剛開始加入了海南證券,後來又創辦了中國第一家公募基金公司——富島基金,也正因此,他有了「中國私募第一人」的稱號。隨後,又註冊創立證大集團,並擔任董事長。

而此時的馬雲,還在四處遊蕩,成立的翻譯社賣起了鮮花和禮品,還曾經推銷過醫藥,他還背著大麻袋到各地去進貨。

不過,讓戴志康真正一戰成名的,還是1995年「327國債事件」,管金生做多頭,戴志康做了眾多空頭中的一員。結果,管金生失敗,戴志康卻從中賺得了幾百萬元。這是戴志康的第一桶金。

此後的戴志康有如神助,在資本市場上大展拳腳。他戰略投資蘇常柴、四川長虹(600839,股吧),低吸高拋,時機把握極其精準。後來又集中投資電廣傳媒(000917,股吧)、中信國安(000839,股吧)、東方明珠(600637,股吧)、上海梅林(600073,股吧)為代表的網絡股,在市場狂熱之際全部清倉,精準避開網際網路泡沫。

上海證大剛剛成立之時,註冊資本不過才20萬元而已,但到了1999年,證大的淨資產已經有2.5億元,成為滬上最頂級的專業理財公司。1999年,證大已經成為淨資產2.5個億的專業理財公司。

但戴志康認為,資本是虛的,一旦金融危機來了,就會灰飛煙滅。因此,他將目光轉向了地產業。

巧合的是,他開發的第一項房地產業務,是杭州的湖畔花園。是的,這裡就是馬雲逆襲人生的起點。當年的他好不容易買下戴志康湖畔花園150平的房子,作為創業根據地,帶領著18羅漢闖天下。

而戴志康涉足的第一個房地產項目,便是大賺特賺。1998年戴志康剛剛買下湖畔花園,中國的房改就正式啟動,房價一路上漲。以湖畔花園為起點,他在地產業揮斥方遒,利用資金槓桿在上海大手筆拿地,並相繼開發了聯洋社區、水清木華、大拇指廣場等多個項目。

據悉,當時上海房價由均價4000多元猛漲至萬元以上,年平均漲幅超過30%。證大亦從2000年起,連續四年銷售額保持50%以上的增長。

2004年,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兩頭風光,戴志康憑藉17億的身價,進入胡潤百富榜,排名57。2007年,當阿里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時,馬雲也進入了胡潤百富榜,排第148位,身家50億,而戴志康排名第65位,身家100億,是馬雲的兩倍。

自恃甚高,反被命運戲弄

彼時的戴志康,已經站在了人生巔峰。不僅在上海灘名噪一時,還受到了外國首腦的接見。

2003年7月,英國首相布萊爾訪問上海期間,單獨會見了8名上海商界精英,戴志康就是其中之一。那一天,他還別出心裁地穿了一身白色的唐裝,他說:「我知道今天大家都會穿西裝,我也穿西裝,多沒意思,所以就穿唐裝。」

賺錢賺到手軟的戴志康,已經對金錢感到麻木,於是開始追求「文化」這種更高層面的東西。他不僅自詡文化人,公開場合以唐裝示人;而且地產的重心也開始轉向文化地產項目上。

不過,在中國歷史上,大凡是「講情懷」的企業家,結局都比較悽慘,比如賈躍亭,再比如老羅。

為了打造自己心目中的文化地產新標杆——喜馬拉雅中心,戴志康花去了超過十年時光(1998年拿地,2006年動工,2010年建成)和30億元資金,由日本知名建築師操刀,外立面是天書、內有美術館、大劇院......即使今天看來也十分的美輪美奐。

但問題在於,當時的社會大環境下,能達到戴志康這種層次的人實在太少了,市場上並沒有這種需求,根本就變現不了。

這個項目足足耗去戴志康近30億資金,但喜馬拉雅只租不賣的模式,需要運營10多年才能收回所有成本。

其實如果他把文化設施全砸了改成2000間經濟型客房,憑著對面的國際博覽中心客源,每間500-600元外加餐飲地下商場至少年收入能到3億。

作為一名商人,講情懷跟做生意要區分開,可惜當時的戴志康沒能參悟得了這個道理。上海的喜馬拉雅沒成功,戴志康仍不死心,又將希望轉向南京,開發了南京大拇指廣場、南京證大喜馬拉雅中心等項目。

同樣,沒有市場需求,外表再美也是空談,這些文化項目仍然沒能給他帶來多少收入,反而讓公司的現金流日益吃緊,2014年其業績更是出現虧損。

2010年,為了挽回喜馬拉雅中心的失誤,戴志康以百億天價拿下外灘地王,試圖靠這個項目一把賺回三個喜馬拉雅中心。

但事與願違,這時的證大帳上只有5億,受到當時地產宏觀調控政策影響,二期46億土地款眼看到期了卻沒錢支付,缺錢的證大集團最終不得不將外灘地王轉手。2011年底,證大集團先將外灘項目50%股權轉手給復星,後又聯手綠城將剩下50%股權賣給了SOHO中國。

兩次鏖戰商業地產折戟而歸,不僅讓證大集團元氣大傷,更錯失了做大做強的黃金髮展期,逐步淪為二流規模的房企。

2015年1月,被傷透了心的戴志康宣布退出房地產業。離場之時,他還瀟灑地表示,「我們不留戀現今房地產上的這點漲幅,投資在其他領域漲幅肯定高於房地產,這一點沒有什麼遺憾。證大本來就不是房地產公司,將來也不是。對我而言,房地產只是『客串』,是精神家園的建設過程,而這個過程我們已經完成了。」

然而命運再次給他開了一個無情的玩笑。他前腳剛撤出房地產行業,後腳樓市再度迎來了爆發期,開啟了2016-2017的黃金大牛市。

一代大佬折戟P2P,身在獄中仍教人炒股

如果按照戴志康自己的描述,1990年至2010年的創業經歷正好是兩個10年,10年金融10年地產,從第一個10年來說,戴志康賺得盆滿缽滿。而對於2010年的第二個金融10年來說,戴志康經歷了數次失敗。

種種跡象表明,戴志康的資本邏輯出現了問題。不過,嗅覺不再靈敏的戴志康沒有選擇收場,而是以更加激進的方式進行下去。

這一次,他的新戰場是網際網路金融。他說「地產只是玩票,金融才是老本行,金融本質就是槓桿。」

早在2010年,國內P2P尚未興起時,戴志康就已經在網際網路金融領域布局。他相繼創辦海門證大農村小額貸款,P2P平臺上海證大財富,還參股了北京捷越聯合(同樣是金服平臺)。

2014年,證大金融的主要網貸平臺「撈財寶」開始上線,根據官網信披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7月底,該平臺累計交易金額296.38億元,借貸餘額49.96億元,當前出借人數據28031人,當前借款人數92853人。

也正是這個平臺,將他送進了監獄。2019年9月,上海公安經偵部門發布消息,證大在未取得國家相關金融資質許可的情況下,通過旗下「撈財寶」線上理財平臺(上海證大愛特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證大財富」線下理財門店(上海證大大拇指財富管理有限公司)向不特定社會公眾非法吸收存款。

2020年3月16日,戴志康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依法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即將面臨非法吸儲罪的刑事處罰。至此,沉浮資本市場數十載的戴志康最終跌入深谷。

有意思的是,2019年9月1日,戴志康向警方投案自首,並承認在經營過程中違法設立資金池等問題。

但這個大佬,身在獄中居然仍堅持不懈地教人炒股,在2019年11月20日下午,戴志康的微博突然發布更新稱:「由於身陷囹圄,不能很好地跟大家溝通,所以只能帶口信問候大家(由我的工作人員代發)。」隨後又更新一條微博,介紹當時的A股行情和投資機會。

不過截至2020年3月18日,戴志康所有的微博已全部被隱藏。

結語

一個人的成功,不僅要靠個人的努力,更要看時代的運數。戴志康的大起,在於幸運地趕上了資本市場、房地產的發展浪潮,而他的大落,則是因為高估了房地產的需求,更是因為錯判互金的形勢而鋃鐺入獄。

但命運這種東西,個人無力左右。不過戴志康的錯誤就在於,自視甚高。他是個非常自信的人,還曾經說過,「我能看清未來20年。」「我在上海很成功」。

因為自負聰明,他覺得自己能與趨勢為敵,持續挑戰市場需求極不明朗的領域,他可以賭對一次,但不可能回回都能賭對;因為自負聰明,他在不同領域之間來回切換,缺乏持續積累,若從一開始就只幹住宅,今天必是千億房企。

這不禁讓人想到《三體》裡的一句話:「一個人一旦覺得自己比別人有優越感,覺得高人一等,離倒黴就不遠了。」

(責任編輯:李顯傑 )

相關焦點

  • 又一家暴風系私募被註銷 這家背後竟是700億債務爆雷
    在暴風集團進入退市整理後,旗下又一家私募珠海暴風梧桐投資被註銷。協會還公布了第三十六批疑似失聯私募機構名單,涉及31家疑似失聯私募基金管理人,包括北京天卓投資、上海景潤股權投資、開元信和資產等。(簡稱中科建),疑似實控人為中國科學院行政管理局。
  • 2020失意私募:「快刀八郎」蘇思通
    私募界有云:「澤熙舊部,重出江湖;快刀八郎,唯蘇思通。操作手法,快進快出,極穩極狠。」根據官方資料,藍海金融控股集團(下稱"藍海金控")2014年成立於上海,註冊資本5億元人民幣。旗下北京藍海韜略資本運營中心(有限合夥)(下稱"藍海韜略"),2013年6月成立於北京;2015年6月9日,藍海韜略通過了中基協(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備案,並於當年12月23日成立了首支私募基金——藍海一號,規模約為3000萬左右。次年,剛出道的藍海韜略一舉摘得2016私募排排網百舸獎,中國最佳股票策略私募基金管理人,起勢很猛。
  • 所持螞蟻股權市值108億,還是春華資本34隻基金實控人,有...
    其美元基金,業務無法查詢,在國內的兩大私募基金管理人為春華(天津)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春華投資」)、春華秋實(天津)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春華秋實投資」),註冊地均在天津,登記時間分別為2014年4月22日、23日,在國內共管理29隻備案基金,法定代表人均為王學清。公開資料顯示,王學清女士為春華資本執行董事,曾任職於美視電力、遠大空調。
  • 「反投」私募基金,祥生與三巽們的陽謀
    根據最新的工商登記信息,鼎信長城註冊資本1.097億元,其中三巽集團目前認繳出資168.8萬元,持股約1.5385%,成為除鼎智創富(北京)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鼎智創富」)、實際控制人章華以及浙江弘源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弘源創業」)以外的第四大股東。一同進入的浙江弘源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認繳337.6063萬元,持股3.0769%。
  • 中基協註銷22家失聯私募登記,中財金控、首泰投資合夥私募在列
    8月7日,中基協發布公告,註銷第十九批公示期滿三個月且未主動聯繫協會的失聯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其中,中財金控參投的海南中財首泰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在列。今年4月,工商銀行海南省分行通過海南日報對海南中財首泰農業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發布一則公告,要求其儘快補充提交託管資產履行清算程序的相關資料,包括但不限於合伙人會議決議、清算組(人)構成情況、可供分配財產審計報告、清算報告等。
  • 「掃貨王」天星資本墜落,私募股權基金困境重重
    近日,北京天星資本股份有限公司被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不到三年的時間,天星資本從曾經風光無限的新三板「掃貨王」淪落為如今的「老賴」。公示信息顯示,天星資本欠款本金共計人民幣2991萬元,被執行人在有履行能力的情形下,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而且是「全部未履行」。
  • 經偵介入後私募人去樓空,比「失聯」更險惡的是「失信」,中金環球...
    12月11日晚間,中基協公布了《關於註銷第二十二批公示期滿三個月且未主動聯繫協會的失聯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的公告》,侯紹鑫的中金環球赫然在列,這家公司曾上榜7月16日「第三十五批疑似失聯私募機構」名單。但頗具諷刺的是,這家機構也被納入了新一批被註銷私募名單之列。成立於2016年9月的洵仁資產,目前僅有「洵仁資產富盈1號私募基金」備案,該產品2018年5月備案,運作狀態顯示為「提前清算」,該基金最後更新時間為2019年4月24日。這一批註銷名單中還有眾創共享。
  • 小牛資本已披立案!相關嫌疑人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涉嫌非法吸收...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早在2020年10月,小牛資本旗下的私募深圳市小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牛投資」)就被中基協列在「不能持續符合管理人登記要求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名單。在更早之前的2020年7月,深圳證監局在通報轄區私募基金監管情況時,存在違規項目的小牛資本也赫然在列。小牛在線在2018年爆發大規模逾期後,於2020年5月9日宣布良退。
  • 最新數據:截至11月,私募基金管理規模逼近16萬億,2.46萬家私募掌管...
    僅在11月,在中基協資產管理業務綜合報送平臺,也就是AMBERS系統提交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申請的機構共有180家,辦理通過的機構149家。其中,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62家,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86家,其他私募基金管理人1家。除此之外,11月中基協中止辦理了11家相關機構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申請,同時註銷私募基金管理人51家。
  • 元年指南|境外資本參與中國境內私募基金投資探析
    本文將探討在現行法律監管框架下境外資本參與境內私募基金投資的方式,準入限制以及不同主體的設立模式。 外商投資方式 外資參與境內私募基金投資可以以資本金投資也可以以自由收入或利潤進行投資。
  • 私募備案和基金髮行再創新高 繼續看好下半年資本市場
    在新增的25家私募基金管理人中,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10家,佔比40%,分別為凡旭資產、山石基金、天道眾合投資、餘弦投資、英安信誠資產、思默投資、橡果資產、晉江創泓投資、紅珊瑚資產、埃塵資產。在上周市場成交量創2015年以來新高,私募上半年收益大幅跑贏大盤的情況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賺錢效應再次凸顯,備案發行產品的熱情再次被點燃,僅上周新增私募備案產品就有460隻。有私募機構人士表示,繼續看好下半年資本市場表現,低估值、低預期的周期權重板塊將受到關注。
  • 私募收益逆勢大漲,十佳私募基金產品排行榜發布!
    來源:私募排排網研究院3月份上證指數和深證成指分別下跌4.51%和9.28%,在全球市場指數表現中分別排名第3位和第14位。行業方面,農林牧漁、食品飲料、商業貿易漲幅位列前三;電子、計算機、傳媒跌幅排名靠前。個股方面,滬深兩市A股平均跌幅為3.83%,1101隻個股逆勢上漲,佔比28.91%。
  • 私募厚興股權投資信披違規 實控人謝忠順收警示函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7日訊 中國證監會浙江證監局近日公布的關於對浙江厚興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關於對謝忠順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顯示,浙江厚興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厚興股權投資)在開展私募基金業務中存在以下行為:部分基金產品未按基金合同約定向投資者進行信息披露;發生實際控制人變更、高級管理人員變更等重大事項未及時向基金業協會報告
  • 【財富周報】愛建證券資管業務被叫停6個月,國投泰康信託主動註銷...
    四是提升最低註冊資本。把區域性保險專業代理機構最低註冊資本調整為2000萬元,提升依法合規意識。資管巨頭柏基境內首支私募基金完成備案近日,柏基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向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備案柏基致遠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一期的成立。據備案內容顯示,柏基致遠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一期幣種是人民幣現鈔、託管人是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又有私募基金被罰
    私募基金衝和戰狼一號被開罰單沒收違規所得34萬12月14日,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網站發布違規處理決定公告稱,2019年5月8日-2019年5月16日,衝和戰狼一號私募投資基金帳戶不以成交為目的,頻繁申報、撤單,並進行與虛假申報相反的交易行為
  • 邱國鷺重出江湖 打造頂尖私募平臺
    證券時報記者 楊波  著名投資人邱國鷺在辭去南方基金公司投委會主席、投資總監職位8個月之後,重出江湖。  日前,在深圳,記者見到了身穿米色夾克、低調樸素的邱國鷺,他說話語速稍快,一如既往充滿激情。  找最優秀的人  邱國鷺目前的身份是上海一家私募基金公司的CEO,該公司已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註冊備案。
  • 三位爆雷私募基金投資者的自述:一場信任與背叛的遊戲
    劉明的虧損不是個案,一批不合規的私募正在吞噬投資者的血汗錢,不僅原來的預期收益沒有了,甚至連本金都「消失」得無影無蹤。深圳前海匯能、廣州基巖資本、深圳軒鴻基金……近兩年來,不斷有私募爆雷。6月10日,深圳證監局一次公布了131家重大違規私募基金管理人名單,其中13家涉嫌犯罪。從爆雷的私募來看,投資者參與的往往是一場信任與背叛的遊戲。
  • 市場分析人士:私募基金正本清源 合規乃是生命線
    近年來,中國私募基金髮展迅速,但也存在各種基金備案標準不統一,並出現一些以「基金管理」名義出現的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等行為,極大損害了私募基金行業的聲譽形象。據悉,截至2018年底,中基協已辦理私募基金管理人註銷手續14561家,其中超過八成均屬於因未滿足監管標準而出現的被動清理。只登記、不備案,極易出現線下違規發行非備案產品的情形。
  • 雙循環經濟下的財富管理工具 第六屆全球私募基金西湖峰會綜述
    日前在杭州召開的第六屆(2020)全球私募基金西湖峰會上,美國橋水投資公司創始人、聯席首席投資官兼聯席董事長瑞·達利歐在直播連線中如此表示。  實際上,諸多海外投資者都認為,外資應加大對中國資本市場的配置。今年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30周年。
  • 「公募之花」再起徵程 原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郭特華轉投私募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陳玥)基金「公奔私」的名單上又添了一位重磅人物。  中國基金業協會備案信息顯示,一家名為「海南富道」的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11月13日首次提交登記材料,目前正在辦理中。天眼查顯示,這家私募基金公司註冊資本為1000萬元,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和總經理均為郭特華一人,個人持股比例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