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衝繩#衝繩是沒主權,但是依據國際法日本享有衝繩的管轄權。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美國就把琉球託管給日本,並且廢除了琉球政府,日本就在衝繩設置衝繩縣。在那時候起,衝繩就徹底失去了作為國家的主權,由於沒有主權的存在,也不存在衝繩的主權到底歸誰的問題。衝繩島主權面臨著日本、琉球政府或者是東方大國的三種選擇。
一 古代的衝繩與我國關係
衝繩,在我國古書中也叫琉球,位於臺灣與日本九州列島之間。明清時候是我國的藩屬國,也是主權的國家。與日本越南朝鮮一樣,深受著中國儒家思想文化圈的影響。
在十九世紀的東亞,主要有大清、日本、朝鮮、琉球四個國家。琉球由於國土面積狹小,四面環海,沒有大的戰略發展空間,生存也必然依靠強大的國家。當時的琉球就向大清與日本同時進貢。
由於衝繩與日本列島很相近,一直被日本虎視眈眈。在清朝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
,日本突然對琉球發動襲擊,把琉球國王尚泰一家都俘虜到了首都東京。之後,日本宣布廢藩置縣,把琉球更名為衝繩縣,從此琉球王國滅亡。
琉球滅國的時候,很多琉球人出於愛國心為復國運動奔走。當時許多琉球大臣跑到大清的首都北京,請求當時的光緒帝出兵驅逐日本,幫助琉球復國。可是,當時大清也是一個實力衰弱與風雨飄零的王朝,主政的慈禧太后特考慮到國力衰弱,不利於日本衝突或爆發戰爭,所以不理睬日本的行為!
當時琉球國的舊臣非常不滿意,為了清朝朝廷的重視,既然在皇宮的東華門外哭泣不止,有些舊臣為了引起清朝廷幫助救國,居然在宮外自殺。這也是慈禧覺得繼續裝聾作啞不是辦法,於是就讓李鴻章親自辦理此事。
李鴻章也只是對日本抗議,沒有任何具體行動。正好在1879年,美國總統來大清建交,李鴻章請美國向日本斡旋這一件事情。在美國調停下,日本終於同意歸還島嶼,不過不是全部,卻是南部土地貧瘠的宮古與八重山一帶的島嶼。日本的意思就是與中國「分島而治」!
李鴻章覺得這個辦法可行,不僅可以幫琉球王國找回土地,自己作為宗主國面子也彌補回來了。
可是,琉球的舊臣們卻不幹!他們反對理由是南部島嶼根本不適合生存,這個條件是不能接受的!於是,李鴻章只能在1880年與日本政府洽談琉球問題時候,不僅要求日本歸還南部,也要把中部各島都歸還給琉球,幫助他們復國!
日本自然不接受這個條件,於是談判就這樣吹了。但是,這樣一來就為衝繩島問題埋下了伏筆!
甲午戰爭大清失敗之後,清政府也放棄了琉球的主權問題,雖然不承認但也不作聲,等同於默認!之後,日本在東亞侵略擴張道路上越來越囂張,賭運無敵!不僅打敗了清朝,也打敗了沙俄,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日本成了遠東地區軍事實力最強大的國家。
二 二戰之後衝繩主權問題
可是,日本戰爭的賭運投注太大。在1937年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之後,陷入戰爭的泥淖中不能自拔,在1945年被戰爭拖得疲倦的日本只能面對無條件投降的境遇。
在二戰《波茨坦公告》中指出,日本只能擁有本國的四個島嶼,其他全部放棄。這樣,老蔣政府要回了臺灣與滿洲(東北),被日本殖民的朝鮮宣布建國,琉球也應該脫離日本。
可是二戰之後的韓戰形成的冷戰格局,使美國扶持日本、韓國、臺灣的老蔣作為反蘇聯陣營。尤其是1972年的美國與日本籤訂了《舊金山和約》。在《和約》中,日本承認美國對琉球享受獨家託管的權限,美國也把琉球管理權轉交給日本。
三 衝繩島主權問題之爭
這樣,關於琉球的國際法爭議就產生了。根據《波茲坦公告》,琉球理所當然應該脫離日本,至於脫離之後琉球何去何從先不提,反正不屬於日本管轄。但是,《舊金山和約》的提出,就是意味美國承認日本擁有對琉球的管轄權,並通過日本的許可,獲得了託管琉球的權力。
於是,在這裡產生了一個問題,美國代管琉球差不多三十年,也是建立了琉球政府,美國可以由琉球政府繼承琉球的主權。可是,1972年美國把管理權交給日本,也就是意味把琉球政府解散,這樣可能獨立的琉球被美國敲碎成無組織的地區。
在衝繩民眾方面來說,二戰結束之後的衝繩社會是有一股脫離日本、傾向獨立的思潮。1947年在衝繩成立的三個政黨,都把爭取國家獨立列入綱領之中,並且希望獲得美國支持。可是,衝繩的「獨立運動」才維繫五年,伴隨著韓戰的爆發與冷戰格局的成型,美國在衝繩建立了軍事基地,這樣令衝繩島的人們又擔心重新捲入戰爭,也非常排斥美軍的統治。
與此同時,日本本土誕生了和平憲法,初步落實了民主政治體制。由於在過去日本在衝繩的殖民文化統治,對日本有了親切的感覺,使衝繩民眾在心理也認同了日本。衝繩民眾也希望重新回歸日本,擺脫戰爭的陰影,享受到日本和平憲法的恩惠。這樣,現實利益把衝繩民族主義情感壓倒了,衝繩島的人們也選擇傷害自己最深的日本作為自己的「祖國」!
在歷史上,日本逼迫清政府承認朝鮮「獨立」,法國也逼迫清政府承認越南獨立。但是,清政府卻從沒承認過琉球的獨立。琉球在明清時候與中國又是宗主國與藩屬國的關係,有些人主張琉球在東方大國的手中。
不過,不管衝繩島主權將來何去何從,相信將來總會有最終敲定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