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澤縣自來水公司工作人員正在進行飲用水水源地遠程監控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楊紅麗
初冬時節,行走在張掖市廣袤的鄉村,農田的一、二級水源保護區內,隨處可見「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範圍,嚴禁使用農藥、嚴格控制使用化肥,不得在保護區內丟棄農藥、農藥殘留物或清洗施藥器械」的農業水源汙染防治宣傳牌。這是張掖市「千噸萬人」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清理整治的一項舉措。
「千噸萬人」水源保護區是指實際日供水人口在1萬人以上,或實際日供水量在1千噸以上,縣級及以上城市以外的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經摸底排查,全市共有32處。2020年,張掖市開展了「千噸萬人」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專項整治行動。
「我們在灌區內3處飲水安全工程安裝架設了監控攝像頭15個,創建遠程在線監控平臺1個,可對水源塘壩、蓄水池等飲水安全工程重點區域進行遠程在線監控,有效提高了飲用水源的安全保障能力和群眾的安全飲水。」12月3日,高臺縣紅崖子水管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人員蔣海正通過遠程監控平臺,在線監控水源地安全運行情況。
高臺縣紅崖子水管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人員正在進行遠程監控平臺數據記錄
張掖市實施「千噸萬人」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專項整治行動以來,共排查出47個環境問題,截至12月,所有「千噸萬人」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均已由市政府批覆劃定水源保護區,完成水源地基本信息清查、環境問題摸底排查、水源保護區矢量信息圖製作校核等工作,按照「一源一策」具體整治措施,全部完成了清理整治。
臨澤縣自來水公司工作人員進行水質檢測
和農村飲水工程不同,確保城市公共供水安全對各項系統設備要求更高。臨澤縣城區日供水達4500噸,城市自來水合格率常年達到100%。臨澤縣自來水公司於2018年3月啟動實施新建水源地防護工程,對一、二級保護區進行隔離防護,徵佔一級保護區內耕地240畝,沿一級保護區邊界設立防護隔離網4.5公裡;在一、二級保護區載設界碑警示標誌39塊,界樁200根,架設丹霞快速通道兩側防撞護欄5.2公裡;嚴格落實安全巡查責任,堅持部室管轄區域供水管網、檢查井室和水源地保護區定期巡查、巡檢制度。
「為確保群眾用上乾淨、安全、優質的自來水,我們還健全完善城市公共供水廠生產質量控制、水質化驗監測、加氯消毒淨化、水源地巡查等制度規範。定期對供輸配水、加氯消毒、運行控制操作等系統進行監控檢測,確保城市供水各項系統安全達標運營。」臨澤縣自來水公司經理邢學龍介紹。此外,臨澤縣自來水公司嚴格把控制水工藝,定期對軟化水系統、加氯消毒系統、供輸配水系統、運行控制作業系統、監控設備及其它水處理建築物進行監控檢測、檢查整改,確保城市供水各項系統設備安全運營。「二氧化氯消毒是水廠制水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二氧化氯消毒,可以殺滅水中的一切微生物,保證水源水到水龍頭的安全。」臨澤縣自來水公司副經理魏海峰說。
水源地取樣
今年以來,張掖市對水源保護區進行了規範化建設,共安裝界樁2033根、界標203塊、宣傳牌88塊、交通警示牌74塊、一級保護區實施隔離防護43666米。針對農村生活汙染整治,水源保護區內居民產生的生活垃圾全部被集中收集外運進行無害化處置,生活汙水進行綠化等綜合利用或集中收集、定期轉運處理。4處水源地穿越路段均建設了防撞護欄及導流槽、應急池等應急防護設施,消除了環境風險隱患,保障了群眾的飲水安全。
【來源:每日甘肅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