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敢於創新,靈魂創作之雲南玉雕師-萬長錦

2021-01-09 匠人百科

玉雕是中國最古老的雕刻品種之一,玉石經過加工雕琢成為精品的工藝品,呈現在大眾的視線之中,讓喜愛它的人慾罷不能的為之著迷和執著。

萬長錦,一個土生土長的雲南保山人,自幼喜愛繪畫藝術,喜愛歷史國學文化。2008年的一次意外和雕刻結緣,從此便開始了學習雕刻之路。

剛學雕刻的他在雲南龍鱗,跟隨師父學做黃龍玉,2016年的時候輾轉去了西昌開始做瑪瑙南紅雕刻。相較黃龍玉而言,他更偏愛南紅。這一點從他的作品中就能體現出來。

玉雕中有一種雕刻手法叫做俏色巧用,俏色巧用為玉雕琢工藝的一大特點,為玉雕界普遍應用。玉料豐富的顏色和玉質為製作中巧用俏色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亦使玉製品精美、形象、生動逼真,給人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的感覺,而使世人更加真愛。

俗話說「雕必有意,意必吉祥」,這是傳統文化帶給玉雕的一頂帽子,大多數的玉雕作品很大程度上受制於傳統文化,題材和內容相對比較固化,但未必說我雕刻個陰陽八卦在上面,就代表這是周易的思想,真正理解它的內涵就是把它說明的問題具體化,表達出來。

萬長錦的一副《達摩東渡》作品就恰恰體現了這一觀點,他的這幅作品的把玉石雕刻的俏色巧雕和因材施藝表現得淋淋盡致,四川涼山的白色石料,本來就是在涼山料裡比較少見,因其料性獨特,遇見也是一種緣分,他便想著做一副佛祖的造型。這件作品也代表了佛教的一種精神文化,前面坐的是一個實體人物,後面的佛是虛化的,算是一種精神寄託。

一件優秀玉雕作品的創作成功,決不是一蹴而就。不僅要有高超的技術過硬的本領,還要有一雙不同於常人、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因才施藝。一個好的玉雕作品,如果沒有巧妙的設計和構思,一切都是白搭。

因料施藝是玉雕中首要的工藝,玉雕為工藝創作,無定形;玉雕需想像,並注於玉石之上,無塗改性。每部作品均需從料性、顏色、形狀等出發,最大限度地利用玉料,尤其在人物、花鳥、花卉、動物創作中更是因料設計,獨闢蹊徑。

作品中有一件叫做《重生》,他特別的喜愛,用的是一個保山的料子,極具特色,這件作品很直接明了的展現出了萬長錦的雕刻構思,他不喜模仿和老題新作,他更傾向於創新。從作品表面來看,有紅色和黑母巖所結合,機智如他,紅色用於俏色巧用,當作天然的眼睛,黑色恰好做魔鬼的身體造型。兩個顏色,很鮮明的對比,突出了魔鬼的特點,整個畫面毫無違和感。萬長錦說看到成品的那一刻,感覺自己有種化腐朽為神奇的成就感。

一塊如同頑石一般的璞玉,通過玉雕師精心的雕琢,創作出具有生命力的作品來,從而引人無限的遐思,給人一種美的感受,這就是玉雕藝術的魅力。

多年來萬長錦堅持自己敢於冒險的創新,雕刻風格不拘於傳統,創作出眾多優秀的作品,且都獲得不錯的獎項,深受廣大愛好者一致好評與收藏。

美是什麼?美是心與物的結合,玉雕之美更是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藝術之美的相結合。未來他希望自己能雕刻出,更多新面孔,更多的新作品,不僅有工藝的創新,更有題材的創新,當然,這必須是建立在符合時代氣質、有藝術內涵以及大眾審美等前提上。

相關焦點

  • 質守初心——玉雕師郭乙辛的工匠情懷
    現為高級珠寶鑑定師;高級翡翠鑑定評估師;麒將珠寶旗艦店鑑定師;覓綠珠寶首席翡翠鑑定師;瑞麗市知名翡翠收藏家;珠寶玉石協會理事;雕刻師協會榮譽顧問;覓綠珠寶全球翡翠峰會論壇專家。郭老師創作題材豐富,熟悉各種玉雕技法,擅長中高端翡翠擺件等的設計創作,通過具象的刻畫描摹,傳達出傳統端莊的佛教題材。郭乙辛的作品不拘一格,因材施藝,構思嚴謹,立意高遠。
  • 敢於突破,大膽創新,玉雕屆潮流引領者-胡慶鎮
    胡慶鎮,1991年出生於江西吉安,著名新生代玉雕設計師。2017年,作品《骷髏的嘻哈》榮獲陸子岡杯銀獎,2018年作品《瑪雅之歌》榮獲陸子岡杯金獎 ,並於2017年成立了「遲星周創意雕刻工作室」。胡慶鎮自幼喜歡藝術,尤其喜歡漫畫。
  • 匠師界-玉雕師世界裡的西遊記
    西遊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說家吳承恩所創作的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的長篇神魔小說。該劇講述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僧輔保大唐高僧玄奘去西天取經,師徒四人一路搶灘涉險,降妖伏怪,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回真經,終修正果的故事。
  • 玉雕師刻刀下的貓,骨子裡的慵懶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玉雕界 | 置頂關注發現玉石之美薈萃中國玉雕藝術
  • 致敬專業——玉雕大師獨特新穎的人物設計
    《大禹治水玉山》現存於故宮博物院朱永泰 乾隆時期宮廷玉雕名家中國當代玉雕界泰鬥工藝美術大師吳德昇擅長創作仕女、羅漢、濟公等人物題材作品在造型、比例上的掌控無人能及那種具有時代韻味的感覺也就是
  • 中國雕刻第一人:海派玉雕大師吳德升
    2003年,成立「戴家祥德升玉雕藝術工作室」,中國雕刻第一人。吳德升大師有著不拘一格的創作思路,巧奪天工的造型能力,恰到好處的藝術誇張,讓抽象的人文思想與具體的質感結合產生出巨大的影響力,為中國玉雕界公認的頂尖大家。
  • 中國當代學院玉雕展閉幕後,給玉雕行業帶來了什麼啟示?
    歷史瞬間回顧開幕式現場合影留念蘇寧學院玉雕館開館人流湧向大師園研討會鎮平縣縣委書記李顯慶說此次玉雕展是與各大藝術院校合作的一次創舉,展出的作品無論從內容還是形式上,都是對傳統玉雕的突破和創新。展覽現場大咖雲集,華山論劍對於作品的創作有了多維度的認知空間中國寶玉石協會會長徐明德、副會長李傑、秘書長史洪嶽、副秘書長鄭青參觀指導,對學院玉雕的探索創新表示肯定。展覽發起人孫國雙,對展覽情況和展出作品作細緻介紹。
  • 看玉雕師如何將頑石化為神猴,再現齊天大聖的豪氣!
    人們崇拜他那神的本領,能行七十二變化,一筋鬥十萬八千裡,一根金箍棒十萬三千斤舞起來山搖地動,更嚮往他敢於追求自由,愛憎分明,執著的堅持著自己的人性光芒。所以在每一個中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鮮活的大聖,玉雕大師們就喜歡用不同的藝術形式來塑造他們心目中的大聖。
  • 師古而不泥古—貴在創新
    蔣喜/圖文「師古」是指以前人為師,學習前人優秀的東西,以提高自己現有的水平;「泥古」是指拘泥於前人的陳規,而不加以變通,死板地照搬,不能活用。師古而不泥古是指師法古代的東西而不拘泥於古代的東西,即在向前人學習的同時要力求變化、力求創新。
  • 匠師界-青年玉雕設計師呂金金
    呂金金,河南省鎮平縣人,中國青年玉雕設計師、雕刻師;16歲出道拜師學藝,由於自己比較喜歡畫畫,對設計方面有一定的基礎,在通過兩年的勤奮學習後進場自修。在後來的日子裡,由於雕刻題材缺乏創新,為了加強自身的創作,創新能力,本人多次前往各地拜師學藝,不怕艱辛,學習多種雕刻技法,讓自己更全面地掌握玉雕技藝,通過多年的求師學藝,自己並於2016年創辦了自己的私人工作室。
  • 我是玉雕師,長得很醜的翡翠原石,雕刻之後竟然如此精美
    大家好,我是《玉雕說》梁師傅,喜歡翡翠、喜歡玉雕,請記得關注我們——每天分享翡翠知識,提高您對翡翠的認識;每天分享玉雕構思,讓您淘料思路更清晰!有些翡翠原石,可能長得很醜,但經過玉雕師傅之手後,它就變得非常漂亮迷人,正如今天分享的這一件作品一樣!
  • 玉友用飄綠花翡翠請求玉雕師雕刻佛像,看到成品後玉友當場不淡定
    大家好,歡迎觀看《玉雕說》!喜歡玉雕的朋友,記得訂閱關注我們,每天我們會分享不同玉雕創作過程與玉雕知識!很多玉友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翡翠作品中,佛教題材佔了半邊江山?今天,小編與玉友分享一件翡翠佛教題材作品的雕刻創作過程!這是一件飄綠花的翡翠橢圓形牌子料,玉料種老水潤,完美無瑕,更是布滿綠花。玉料本身品質很好,雖然飄花分布雜亂,但玉友還是想用它請一尊佛像以保平安。
  • 從百元到百萬,同是玉雕工費,為什麼差距這麼大?
    當然,這句話對不對還有待商榷,但是一塊玉料如果越「醜」:裂多,瑕疵多,那麼雕刻的難度也會相應增大,需要玉雕師巧雕設計的地方也會增多,那麼手工費自然也就高了。設計設計是一件玉雕成品的靈魂。可以說,一件玉雕作品想要流傳千古,最重要的就是其身上所蘊含的思想性和文化性。玉雕師在設計之時,基於對現實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在玉上賦予思想和文化,也讓這件作品充滿靈氣,彌足珍貴,工費自然也會比較貴。
  • 怎麼樣才稱得上玉雕大師?
    從玉雕師傅的那雙巧手而來。人人都能成為玉雕小徒,但小徒並非人人都能晉級成「大師」!但想成為玉雕大師不可能一蹴而就,那麼大師是怎麼煉成的?一件玉雕產品向玉雕藝術品的轉變,離不開大師的創作,而成為一位玉雕藝術大師應該具備的一些條件。什麼是玉雕大師?
  • 我是玉雕師,翡翠只有種水好,哪怕是邊角小料同樣精緻動人
    大家好,我是《玉雕說》梁師傅,喜歡翡翠、喜歡玉雕,請記得關注我們——每天分享翡翠知識,提高您對翡翠的認識;每天分享玉雕構思,讓您淘料思路更清晰!翡翠不同於黃金白銀,它不以大小重量為主要衡量價值標準,它的美在於種頭好、水頭足、色彩正!
  • 我是玉雕師,冰種飄綠花翡翠雕刻鳳凰題材,原來可以如此動人
    大家好,我是《玉雕說》梁師傅,喜歡翡翠、喜歡玉雕,請記得關注我們——每天分享翡翠知識,提高您對翡翠的認識;每天分享玉雕構思,讓您淘料思路更清晰!翡翠相對其他玉器有一個很特別的個性,哪怕一模一樣的題材與雕工,創作在不同種水品質的翡翠上,得到的視覺觀賞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
  • 創作源於生活,誰說玉雕創作不能雕只鋥亮的皮鞋
    蘇軾在《記承天寺夜遊》一文中記有因「月色入戶」而「欣然起行」,終有「庭院如積水空明」之壯美、澄澈空明的一幕。無數膾炙人口的佳作都是源於生活的點滴,玉雕的創作藝術亦是如此。有趣的生活,是創作的根基。在玉雕界內,傳統題材的創作,常見元素的展現是那麼的司空見慣,你有我有全都有狀態隨處可見。所以,見到以司空見慣的生活元素呈現天馬行空的玉雕作品時,方覺生活依舊有趣。
  • 我是玉雕師,實例講解怪裝特色翡翠的不一樣創作思路
    大家好,我是《玉雕說》梁師傅,喜歡翡翠、喜歡玉雕,請記得關注我們——每天分享翡翠知識,提高您對翡翠的認識;每天分享玉雕構思,讓您淘料思路更清晰!有時候我們會遇一些這樣的翡翠料子,它的種水品質都不怎麼樣好,也有很明顯的瑕疵缺點,但它就是有一種很特別的感覺,形狀怪怪的,或者色彩怪怪的,我們一般把這樣的翡翠稱為怪裝特色料!
  • 加龍: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今年,是加龍從事翡翠雕刻的第十四年,在過去的每一天中,他需要不間斷地研究每一塊翡翠原料,研究玉文化的傳承意義,思考材料美與工藝美的結合併為其注入靈感與靈魂。憑藉對翡翠的獨特感悟,他塑造了一塊又一塊充滿靈氣的翡翠雕刻作品,也讓大眾看到了青年玉雕師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