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丨乖媽
懷孕是一個女生的人生大事,國家批准產假,醫生告誡注意事項,家人連環監督保護。之所以大家格外關注孕期,除了孕媽身體脆弱外,最重要的就是關係到胎兒的安危。
在孕期監督胎兒的方式就是產檢,而產檢中最令人害怕的就是「臍帶繞頸」了。隨便打開一個網頁搜索,都會彈出數十條相關詢問:
「臍帶繞頸2周有危險嗎?」
「臍帶繞頸3圈能順產嗎?」
「臍帶繞頸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臨床調查數據顯示,我國胎兒臍帶繞頸的概率為20%—25%,也就是說每4—5位孕媽中,就會有一個胎兒發生臍帶繞頸。當然,臍帶繞頸的情況也不同,一圈是最常見的,2圈、3圈、4圈很罕見也很危險。
最重要的,「臍帶繞頸」並非偶然現象,它的發生往往伴隨著孕媽的不良生活習慣!
孕期3大「禁忌」動作:孕媽自己很舒服,可胎兒容易「臍帶繞頸」
動作一:孕媽不停撫摸肚皮
「撫摸肚皮」是初為人母的喜悅,每位寶媽都做過這個動作,用手掌來跟胎兒親密接觸,可這種做法非常危險。
胎兒的確能感受到媽媽的撫摸,也會因此而興奮,無形中增加了「旋轉翻身」的次數。媽媽撫摸得越多,離「臍帶繞頸」就越來越近了。
動作二:孕媽無節制熬夜
「熬夜禿頭」已經成了當代年輕人的標籤,有些人是為了忙工作,有些人是為了打遊戲、刷視頻。一旦懷孕以後,這種毫無節制的熬夜就成了胎兒「臍帶繞頸」的殺手。
孕媽在本該睡覺的時間段熬夜,自己玩得盡興了,但體內的激素分泌不規律,就會影響胎兒的正常作息。胎兒也會有生物鐘,一旦被打亂就無形增加了活動時間,不僅容易臍帶繞頸,還會影響發育。
動作三:孕媽的不良睡姿
相信懷過孕的寶媽都過「左側臥」,科學研究證實「左側臥」是最利於胎兒和孕媽的睡姿。一是能夠改善子宮的右旋狀態,增加氧氣的供應,二是能夠避免壓迫孕婦主動脈,有效增加胎兒血液供應量。
如果寶媽經常右側臥、仰臥位睡覺,或許自己睡得舒服了,但胎兒容易缺氧缺血而不安,寶寶難受翻身就會增加「臍帶繞頸」的風險。
遠離「臍帶繞頸」怎麼做?除了避開「禁忌」動作,還要注意3點
懷孕的時候,孕媽應該時刻謹記自己是「一身兩人」,無論做什麼事都不能一意孤行,要考慮一下肚子裡的寶寶。尤其是要避開「臍帶繞頸」,要在生活中注意3點。
1、定期數胎動
臨床中有過類似的案例,寶寶的胎動頻繁,檢查發現是臍帶繞頸,所以「胎動」是胎兒向媽媽求救的一種方式,要在孕中期開始養成定期數胎動的好習慣。
每天早、中、晚各選擇1個小時,在平穩狀態下數胎兒的胎動次數,不要跟別人作比較,每個胎兒不同,只要自己沒有變化即可。
2、給寶寶胎教
近幾年流行的「胎教」不僅能促進大腦發育,還能緩解胎兒的情緒,減少大動作造成臍帶繞頸的風險。
建議孕媽們可以選擇音樂胎教或者對話胎教,每天1個小時即可,確保胎兒心理和生理的共同進步。
3、定期去產檢
臍帶繞頸最常規的檢查方式就是產檢,絕大多數症狀都是通過產檢發現的,因此孕期的幾大產檢一定不能漏掉。
孕早期一次,孕中期每個月一次,孕晚期在每個月一次的基礎上,視情況去檢查。即便發生臍帶繞頸也不要慌張,只要按照醫生的叮囑和建議,就能保證胎兒的安全。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