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債逾千億,雙龍汽車申請破產重整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汽車公社

負面纏身的雙龍汽車曾在幾周前高調宣布了一則消息,稱旗下新車已獲得韓國政府對L3級自動駕駛的測試審批,並計劃在近期啟動常規道路的路測。在債務糾紛屢見報端的當下,原以為這一消息會是該公司觸底反彈、加速新四化轉型的積極信號,沒想到卻成了走向破產深淵的「迴光返照。」

雙龍汽車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因拖欠約600億韓元(折合人民幣約32億元)的貸款,該公司已經於12月21日申請法庭重整。「由於無法與外國銀行就延長貸款償還期限達成協議,我們預計接下來的正常運營將受到極大幹擾,因此特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程序。」今年6月份以來,母公司印度馬恆達(Mahindra & Mahindra)已停止對雙龍汽車的進一步投資,願意放棄對這家虧損企業的控制權,並一直為後者尋找合適的接盤買家。韓國貿易通商部近日發表聲明,稱雙龍雖然已申請法庭接管,但出售雙龍的談判仍在進行中。值得一提的是,這是雙龍在遭遇2009年全球經濟危機後,時隔11年再次申請企業重整。但是,此次申請最多只能給到該公司3個月的緩衝期,以處理和解決包括債權人在內的多方利益談判,從而推遲法院的破產裁決。馬恆達於2010年將瀕臨破產的雙龍汽車收入麾下,但一直難以扭轉局面,最終不得不考慮放棄該公司的控股權。截至目前,馬恆達依舊持有雙龍74.65%的股份,剩餘股權則在韓國政府和雙龍工會手中,但自願放棄控股權的馬恆達已著手為其持有的股份尋找新買家。

負債600億?何止!根據馬恆達的官方口徑,在12月14日到期的全部款項中,雙龍汽車拖欠美國銀行債款約300億韓元,摩根大通200億韓元,法國巴黎銀行100億韓元,累計背負了總共600億韓元的債務,但因為長期虧損資不抵債,該公司面臨的流動性危機遠比公開的數據嚴重得多。自今年上半年開始,韓國的多家銀行就開始對泥潭中的雙龍汽車「避而遠之」,多家金融機構陸續對該公司進行了「最後通牒」,要麼在借貸門檻上持續施壓,要麼翻臉暫停提供貸款。雙龍曾通過馬恆達從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等投資銀行借入約2000億韓元(折合人民幣約11億元)的短期貸款,但這些頂級的金融機構也向雙龍提出了最基本的借款要求,即馬恆達至少持有該公司至少51%的股份。一旦馬恆達選擇徹底拋棄雙龍,這些貸款隨時有被撤回的風險。綜合海外媒體報導,雙龍汽車目前還欠韓國花旗銀行(Citibank Korea)約1092億韓元(折合人民幣約6.4億元),欠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900億韓元(折合人民幣9.27億元),欠法國巴黎銀行470億韓元(折合人民幣2.75億元),欠美銀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300億韓元(折合人民幣約1.75億元)。

就在上周,韓國媒體還爆出雙龍汽車或將違約韓國產業銀行(KDB)價值900億韓元的貸款,這筆債款將於12月21日到期。知情人士透露,韓國產業銀行可能會考慮延長貸款期限,但前提必須是雙龍汽車能還清一眾外資銀行的逾期貸款。今年以來,韓國產業銀行一直對雙龍汽車的還款事項高度重視,是韓國本土銀行裡最早對後者經營能力產生懷疑的金融機構之一。但是,雙龍的倒閉可不僅將導致該公司直接僱傭的約5000人失業,還會波及包括上遊供應商、經銷商等相關組織及個人的營收和就業,在這種情況下,韓國產業銀行將被迫再次同意延長貸款期限,以防止雙龍破產。實際上,韓國產業銀行對雙龍的貸款原定於7月到期,但因為雙龍無法按時償還,銀行不得不答應該公司債務延期的請求,將償還債務的時間表調整到12月31日。韓國本土的銀行已經意識到,綜合考慮雙龍當下的流動性資金危機,該公司現階段已不可能通過正常的新車銷售來解決資金鍊困局。

作為韓國最大的商業銀行,國民銀行(KB Kookmin Bank)已在第三季度收回價值87.5億韓元(折合人民幣約5100萬元)的貸款,該銀行發言人表示,雙龍自行處置了銀行抵押,該抵押是位於首爾西南部的一家大型修理機構,得知這一消息後,國民銀行決定收回此前對雙龍的貸款。

雙龍的病根在哪裡?今年早些時候,馬恆達曾答應在未來三年向雙龍汽車注入2300億韓元(折合人民幣約13.5億元),但由新冠疫情對全球車市的持續影響,董事會在今年7月投票否決了此前的注資計劃。被母公司掐斷了現金流奶嘴,在無人敢接盤的當下,這個「燙手的山芋」只能自救。在此之前,雙龍已經啟動了經濟危機至今最嚴苛的自救計劃,在重新設計業務路線和戰略部署的同時,高管工資集體減少20%,取消公司約22個類別的福利,而上述措施為雙龍累計節約了1000億韓元(折合人民幣約6億元)的資本。「一次性注資,治標不治本!」在馬恆達表態欲拋售雙龍股份之後,就有韓國分析師一針見血地指出,母公司的一次性注資並非挽救後者的最佳方式,相反,唯有在重新梳理產品線和提高產品競爭力,雙龍才有可能在危機中回血。那麼,雙龍的病根究竟在哪裡?

癥結之一,在於產品。雙龍曾在2015年推出了緊湊型SUV車型Tivoli,並在全球累計售出超過30萬輛,但是這款熱銷車型後續卻再也沒有推出與時俱進的新產品;在過去的四年時間裡,雙龍投資了約3500億韓元(折合人民幣約26億元)開發第五代Korando,但截至2020上半年,這款車的累計銷量也僅為2萬輛左右,遠低於每年3萬輛的目標,而其競爭對手現代途勝,2019年的全球銷量已經高達為67.2萬輛。「Tivoli曾經取得巨大成功,但競爭激烈的SUV市場卻不乏新產品,雙龍故步自封,市面上很快就堆積了各種競品車型,將消費者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車型上。」韓國杜克大學(Daeduk University)汽車工程系教授李浩根(Lee Ho-geun)曾如此表示。當然,雙龍目前還缺乏新能源陣容。無法在新四化時代順勢轉型,讓雙龍在本土和海外市場都越發艱難。甚至有韓國業內人士分析,即使雙龍能順利獲得馬恆達的後續投資,在三至四年的時間裡重塑產品線,新推電氣化車型,但綜合競爭力和成本效益都很難與超前一步的競爭對手直接Pk。

雙龍已經向世人展現了最為尷尬的一面,從缺乏新車型,到銷量低迷,最後虧損不斷累積,以及新車開發嚴重滯後,面臨的惡性循環已日漸積重難返。這一切,和海外銷售遇挫不無關聯。「汽車產業依賴規模經濟,一直以來,製造商通過大規模投資推出新產品,量產後實現規模銷售,然後在將利潤作為資金研發下一代新車型。」韓國大林大學(Daelim University)汽車工程系教授金皮秀(Kim pilsoo)分析稱,按國內銷量計算,雙龍2019年排名第三,緊隨現代和起亞,但如若算上全球銷量,該公司就跌至第五位,通用韓國和雷諾三星分列排名第三和第四位。數據顯示,雙龍出口自2011年就開始下滑,彼時的出口量還佔其總產量的65%,但是這一數據到2019年下跌到19%。而今年前11個月,雙龍累計銷量為9.67萬輛,較上年同期下降19%,原因依舊是海外銷售疲軟。最重要的原因,雙龍雖然有一家駐紮在印度的海外母公司,但缺乏支撐全球銷售的網絡。與通用韓國和雷諾三星依賴全球市場相比(例如分別通過美國雪佛蘭網絡或雷諾日產網絡外銷歐洲和日本),馬恆達的核心市場依舊是印度,無法基於雙龍汽車較為穩健的全球化銷售渠道,導致後者在世界範圍內的銷量業績無法與對手比肩。

走向破產的死胡同雖然雙龍也曾努力在英國等地區開闢更多經銷商,以此擴大歐洲市場的銷售,但由於缺乏資金,拓展海外市場的目的始終未能達成。此外,國際關係的變化也影響了雙龍的出口銷售,早在2016年,在Tivoli熱銷的大背景下,雙龍在伊朗市場逐漸打開局面,但在美國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後,該公司對伊朗的出口不得不按下停止鍵;雙龍還與沙烏地阿拉伯達成當地整車組裝的產品授權協議,但在主導該協議的阿爾瓦利德·本·塔拉爾王子(Prince Alwaleed bin Talal)被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Mohammad bin Salman)趕下臺後,該計劃又被迫回到了起點。那麼,現在還有誰能救雙龍?該公司淪為棄子、被母公司放棄的尷尬局面,一切似曾相識。業界眾所周知,上汽集團曾於2004年斥資5億美元收購了雙龍51%的股份,這也是中國企業首次直接投資韓國汽車製造商,但是六年後,作為母公司的上汽放棄了雙龍,導致後者一度遭遇嚴重的流動性危機。

除了破產,當下的雙龍已經無路可走。2020上半年,雙龍運營虧損已高達2158億韓元(折合人民幣約12.65億元),接近其2019年2819億韓元(折合人民幣約16.52億元)的總虧損。韓國媒體甚至用了「災難性」一詞來形容該公司的財務狀況,從2016年第四季度到今年第二季度,雙龍已經連續14個季度呈現虧損狀態,而由於未償還債務總額已超過公司總資產,韓國本土的財務顧問一度拒絕對雙龍進行本年度的業績先行評估。馬恆達一度將雙龍從瀕臨破產的困境中拯救出來,但這些年卻一直無法從該公司的投資中獲得預期回報。自2010年正式接手以來,馬恆達已經在雙龍累計投資了7000億至8000億韓元規模的資金(折合人民幣約41億至47億元),而根據韓國媒體的粗略統計,馬恆達卻在雙龍身上累計報告了5000億至6000億韓元的虧損(折合人民幣約29億至35億元)。

相關焦點

  • 車圈|雙龍汽車正式申請破產 未償還貸款高達1000億韓元
    北京時間12月22日消息,據媒體報導,印度汽車製造商馬恆達(M&M)周一(當地時間12月21日)表示,其陷入虧損的韓國子公司雙龍汽車公司(SYMC)已經申請破產。
  • 每天車聞:韓國雙龍汽車再申請破產保護
    【懂車之道 每天車聞】我們來盤點一下2020年12月22日,汽車圈都發生了一些什麼大事件。汽車事件一:韓國雙龍汽車再申請破產保護近日,我們從海外媒體獲悉,韓國雙龍汽車公司再次陷入流動性資金危機,並於當地時間12月21日申請法定重整。
  • 連續多年嚴重虧損 雙龍汽車提出破產申請
    易車訊 日前,易車從海外媒體獲悉,雙龍汽車已經向首爾法院提出破產申請,雙龍目前屬於Mahindra&Mahindra(馬恆達)集團子公司,Mahindra&Mahindra集團Mahindra&Mahindra集團擁有近75%的股份,這家總部位於孟買的汽車公司在2010年收購了虧損的雙龍汽車,自那以後已投資超過1.1億美元。
  • 印度爸爸韓國媽媽都不願意給錢,雙龍汽車又破產了_易車網
    印度母公司馬恆達集團早在今年6月份就開始準備出售雙龍的所有權,而韓國政府因為雙龍的外資背景,在疫情救助方面也不願意伸出援手。在連續虧了15個季度後,「爹不親,娘不愛」的雙龍12月21日向韓國首爾一家法院申請破產管理。今天的雙龍不僅負債纍纍,而且根本無力償還,光是韓國開發銀行(KDB)一家的欠款就達1500億韓元(1.35億美元)。
  • 「其樂無窮」的小霸王被申請破產重整
    「其樂無窮」的小霸王被申請破產重整 2020-11-09 19: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華晨集團被申請破產重整 月初剛收監管警示函
    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13日電 據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消息,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華晨集團」)被申請破產重整,申請人為格致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格致汽車科技」),辦理法院為遼寧省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
  • 又一個倒下了,這個浙江汽車品牌被申請破產清算!
    前不久,華晨汽車集團突然宣告破產,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曾有王牌產業華晨寶馬的華晨汽車集團也有被破產的一天,那處在行業下遊的企業又能好到哪裡去?
  • 天翔環境:完成申請破產重整材料呈報 積極採取措施自救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證網訊(記者 康曦)天翔環境(300362)8月17日晚公告稱,公司已根據監管部門相關要求完成了包括關聯方資金佔用清欠方案的申請破產重整全套材料的呈報,目前成都市人民政府已收到公司再次申請破產重整的相關材料。
  • 譽衡集團申請破產重整 譽衡藥業、信邦製藥控制權或旁落他人
    作者:Aria譽衡集團的破產重整會對兩家藥企帶來怎樣的影響?7月7日,兩家上市藥企譽衡藥業(002437.SZ)和信邦製藥(002390.SZ)分別發布了《關於法院受理公司控股股東破產重整的公告》和《關於法院受理公司控股股東之一致行動人破產重整的公告》,這兩份公告指向的都是同一家企業——哈爾濱譽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譽衡集團」)。
  • 華晨債務爆雷 「閃電」破產重整
    11月20日,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債權人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重整申請,標誌著這家車企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10億元債券「觸發」華晨破產重整10月23日,發行於2017年10月私募債「17華汽05」到期。儘管這個規模「僅」10億元的債券到期之前,華晨集團方面曾多次拋售股份,以緩解資金壓力,但依然只能支付利息,無力兌付本金。11月13日,債權人格致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法院提起華晨集團破產重整申請。
  • 65億元債務違約,華晨集團的破產重整多米諾骨牌倒下?
    就在幾天前,格致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華晨集團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具有較高重整價值為由,對華晨汽車提起申請破產重整。儘管華晨集團表示,該申請能否被法院裁定受理仍具有不確定性,但在外界看來華晨集團進行破產重整是大概率事件。
  • 眾泰新能源汽車被正式裁定破產清算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眾泰新能源汽車被正式裁定破產清算中國網汽車12月4日訊 日前記者獲悉,眾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於12月2日發布了關於全資二級子公司——眾泰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被法院裁定受理破產清算的公告。
  • 寶馬也帶不動 千億東北國企華晨集團正式破產重整
    剛剛,千億東北國企正式破產重整中國基金報泰勒剛剛,東北大國企華晨集團正式宣布破產重整。華晨集團正式破產重整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日裁定受理債權人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晨集團)重整申請,標誌著這家車企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 眾泰汽車破產重整,誰來接盤?
    投稿來源:子彈財經中國汽車業的又一出「鬧劇」,隨著2020年的流逝而落幕了。12月23日,眾泰汽車發布公告稱,公司於近期受到永康法院下發的《民事裁定書》,根據內容顯示,其母公司(實控人)鐵牛集團由於資不抵債且無繼續經營能力,缺乏挽救可能性,被裁定終止重整程序,並被宣告破產。
  • 國購投資申請破產重整,昔日「安徽第一大房企」扛不住了?
    國購投資全面啟動「自救」 11月6日,國購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購投資)發布了《關於法院裁定受理國購投資有限公司及下屬公司重整申請及指定管理人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這家「安徽第一大房企」將走向破產重整之路。
  • 2020年這些鋼企破產重整
    2020年5月12日,開封華北鋼鐵有限公司、開封金銳矽鋼片有限公司申請依法將二公司合併破產清算程序轉為破產重整程序。  蘭考縣人民法院認為,如重整成功,將有利於提高全體債權人的清償率,進行重整符合全體債權人的整體利益。裁定如下:自2020年5月12日起對開封華北鋼鐵有限公司、開封金銳矽鋼片有限公司進行重整。
  • 從「自主一哥」到破產重整 華晨何以至此?
    來源:中國經營報從「自主一哥」到破產重整 華晨何以至此?本報記者/郭少丹/北京報導一心想拿「市場換技術」的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晨集團」),最後換了一場空。重整始末「在今年8月出現一系列債券暴跌後,華晨集團就開始加速失守了。」一位接近華晨集團的人士說。直至10月下旬,華晨集團發行的10億元私募債到期違約,引發蝴蝶效應。11月13日,一家債權方格致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遼寧省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對華晨集團重整。
  • 走向破產重整的華晨汽車帝國,你知道華晨汽車真實的實力如何嗎?
    2020年11月20日,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債權人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重整申請,標誌著這家車企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這個世界豪華品牌德國寶馬在中國唯一的合作對象,商用汽車細分領域的絕對王者,也曾經在民族汽車乘用車市場做得風聲水起的華晨汽車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呢?
  • 25年後小霸王不再「其樂無窮」 如今申請破產重整
    曾經大名鼎鼎的小霸王,如今走到了被申請破產重整的窘境。作為「國民遊戲機」,小霸王是「80後」無法抹去的童年記憶。隨著一紙強制清算與破產案件的公告,「望子成龍」的小霸王即將落幕,令人唏噓。破產邊緣據天眼查披露,11月5日,小霸王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被申請破產重整,申請人為殷小雲,案號為(2020)粵20破申131號。
  • 萬字剖析華晨困局:一場意外的破產重整
    11月20日,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債權人對華晨集團的重整申請,華晨集團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稍早前,這家位於遼寧的老牌國企旗下一隻十億元私募公司債到期發生違約,發行的其他債券價格也一路下跌。「突然」是一致的感受,從企業申請發起重整到法院正式受理不過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