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松、竹、柳、梧等具有鮮明形象特點的葉子外,其餘葉子特點不是很明顯的,通稱為雜樹。樹葉根據種類,或沒骨或雙勾一,力求疏密得當,虛實相映。下面就松樹、塔松、柳樹、柏樹、槐樹、竹子、棕櫚樹、楊樹、芭蕉、梅樹、桃樹不同類樹的畫法一一列舉。
松樹
松樹是人類對君子風度與長壽的象徵。人多喜愛畫松,是因為松之挺拔蒼勁,不畏風寒、頂天立地的氣概。畫時要注意其本身形態,松皮呈鱗狀,用筆須蒼勁有力,不要太規則的排列。松葉的針狀,有正圓、半圓、馬尾等多種不同的形狀,要注意區分:松幹不可過直,如畫生長在石隙懸崖處的虯松,其外形則更加姿態萬千,變化無究。
1.先勾樹幹,根據習慣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皆可,一般自左而右以中鋒勾勒樹幹及主要旁枝,墨中加水不要太多,行筆要慢,可邊勾枝幹邊圈松鱗,注意疏密虛實,不可太圓,以蒼筆為主,並添加小枝。
2.勾勒松針,自葉尖起筆,勾至葉根,注意每一組的扇狀外形要飽滿,以及遠近不同產生的虛實變化。
3.上色,松針為花青加淡墨,樹幹配以赭石。
4.復勾加點,上色後,因為有些墨色被顏色減弱,為了醒筆及表現松樹樹皮斑駁乾裂的質感,加上一些濃重的墨點,使整體墨色更加精神,個別勾勒處如果變弱可以復勾,以加強筆意。
塔松
塔松在各種山巒上較常見,且四季常青,自然成為山水畫中常用的點綴形象。其樹皮呈灰褐色,葉子圍繞主幹呈螺旋形散生,松針尖而硬,顏色呈灰綠色。
1.以中度灰墨中鋒畫主幹及旁枝。
2.勾勒針葉,整體外形呈三角形,好像塔的形狀。
3.松針有勾有點,點葉時注意自上而下、自左而右墨色的變化,以及葉子間的留白。
柳樹
古人云:畫人難畫手,畫樹難畫柳。柳樹,其體態柔美嫵媚,蒼老的柳幹和新條的柔嫩都不容易表現。
1.中鋒畫出主幹並添加旁枝。
2.勾柳枝柳條,畫柳條要粗細兼而有之,沉穩不疾筆斷勢連,有柔中帶剛之意:後點柳葉,三三兩兩,要蓬鬆而富有變化,可以根據「之」字形有規律地點,也可以隨意散點,總之排列不要過於整齊呆板。
3.上色暈染,樹身以赭石分染,樹葉以淡綠罩染。
4.加點提墨,畫出遠近河岸及水中石頭、波紋,使畫面更加完整。
柏樹
柏樹樹幹有自己的特點,注意樹皮乾裂秋風般的紋理,而枝幹末端那上下翻滾左右、盤桓向外延伸的老枝,猶如虯龍翻騰之感。這個基本結構是表現柏樹的關鍵。
1.重灰墨寫出幹和枝,注意邊緣線不要封得太死,要筆斷意連。
2.以蒼筆黑墨畫出幹上的幹皮,繞著主幹盤旋而上,呈「S」形。
3.點柏樹葉,一般畫者可以將筆鋒先打散,成禿筆後中鋒直點,點時雖然筆鋒是散的,但氣要聚攏,飽滿圓潤,有種向外的張力:可以多遍復點,直到滿意為止,樹葉輪廓要有虛實,以增加葉子的豐富性。
4.上色,樹幹赭石、樹葉草綠。
槐樹
中文名也稱國槐,其樹型高大,葉子呈羽狀,屬於喬木,樹皮呈灰褐色,有縱裂的紋理。原產中國,以華北和黃土高原地區為多見。
畫法與前樹同,注意兒點:
1.樹皮可用雨點皴或釘頭鼠尾形狀的筆法,直筆畫出。
2.樹葉先畫小枝,次點兩旁的葉子,兩邊葉子不要等大,遠處的一邊可以鬆動少畫,分出虛實。就整體葉子而言,要分出每一個枝頭的濃淡變化。
3.補景要虛靈,不要喧賓奪主。
竹子
山水畫中的竹,多以竹林的形態表現,竹子葉一般分下垂式及上仰式兩種形態。畫時可以中鋒先畫竹幹,至竹節處停頓,再側鋒出筆接著畫,枝幹注意疏密穿插,竹葉的穿插排列要注重留白和整體的層次感,也要考慮畫面之意趣及虛實遠近關係。
另外,遠處的竹林畫法不同,不需要畫出每一片竹葉,以橫筆短線密密掃出,表現遠處竹林隨風舞動影影綽綽之感,其畫法也是分兩到三遍完成,先中鋒立骨,再以幹筆蒼潤融合,先筆筆清楚,再做到筆筆不清楚,先有再無,無中生有,這是山水畫提高品位的要決。
棕櫚樹
棕櫚屬南方常綠喬木,樹幹無四歧之分,葉子呈扇形於枝頭末端展開,南方園林多點綴栽植。
1.中鋒畫出主幹,橫筆側鋒皴擦樹皮肌理。
2.勾勒扇形葉子,先濃墨勾勒而淡墨補充,使之產生前後層次,局部可以淡墨渲染。
3.加上近坡、遠山及湖水小船,如果上色,樹身赭石,樹葉汁綠即可,不要過於濃重。
楊樹
在北方山區,隨處可以見到楊樹,樹幹挺拔,樹皮光滑有斑痕,很多畫家喜歡表現。
1.樹幹墨色不宜太重,中鋒緩慢勾勒,並提出旁枝。
2.樹皮可以少量側鋒皴擦,因為楊樹通體平直,所以樹幹紋理適宜橫筆短線直點,以表現樹皮的斑紋及其質感。
3.點葉,中鋒側鋒並用,注意疏密和留白。
4.在墨色的基礎上以淡綠色復點,樹皮施以少許赭石,添加近石和遠山後完成。
芭蕉
芭蕉屬於芭蕉科,南方常綠大型多年生草木,莖高可達4米,葉子很大呈現橢圓形,表面淺綠色,葉子背面呈粉白色。前人對芭蕉的形、質、姿有很形象的描繪,「扶疏似樹,質則非木,高舒垂蔭」。其畫法有雙勾和寫意沒骨之分,無論哪種方法,勾勒完成後,要注意葉子的伸卷形態不同,用筆要有變化,包括乾濕筆意的區分。
桃樹
桃樹、梅樹都屬於雜樹,常被古代畫家點綴於房前屋後,其濃濃的春意可以烘託畫面氣氛。兩樹畫法大同小異,分別略說。
先畫樹幹和旁枝,待樹幹和枝畫好後,如果是近景的桃樹可先點出葉子,而如果是中景及遠景的桃樹,葉子可省略直接畫花,花的畫法是先整體點以淡曙紅,趁溼再點以蛤粉白色增加層次感。
梅樹
畫梅樹與桃樹步驟相同,但樹幹皴法有別,梅樹樹幹用側鋒依據樹幹結構橫向皴出,點梅花時要注意不同角度方向的梅花要區別開來,增加空間感和豐富性。遠山補景畫於下方,襯託梅樹的高峻和奇遠。
有什麼想法,可以留言區留言,喜歡本站內容請關注、收藏和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