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位甬籍烈士的小傳,再現一二八淞滬抗戰裡的寧波記憶

2020-12-17 騰訊網

電影《八佰》的熱播,引發全民對1937年淞滬會戰(又稱「第二次淞滬抗戰」)的熱議。

抗戰史上,1932年爆發的「一二八淞滬抗戰」,同樣英勇壯烈。

日前,寧波市檔案館工作人員在整理館藏資料時,發現了1932年10月版的《淞滬御日血戰大畫史》和《第五軍淞滬抗日畫史》,兩冊畫史勾勒出「一二八」淞滬抗戰全貌。

在中國軍隊抵禦日軍對上海侵略的淞滬抗戰中,第十九路軍首先奮起御暴,第五軍隨之參戰。他們以裝備簡陋之師,抗禦裝備精良之敵,達33天之久,迫使日軍三易主帥,沉重打擊了日本帝國主義者的囂張氣焰,為捍衛民族尊嚴和洗雪國恥,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在中華民族反抗外國侵略的歷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壯一頁。

其中,《第五軍淞滬抗日畫史》詳細介紹了第五軍淞滬抗戰經過,以時間、戰役為節點,將站前誓師、戰事經過通過大量照片、地圖、文字等形式立體展現,讓世人看到不畏強暴、頑強戰鬥的錚錚鐵骨群像。

畫史附錄了160位陣亡將士傳略以及長達55頁的傷亡官兵簡歷表,註明了部別、職級、姓名、年齡、籍貫、傷亡日期及地點。簡歷表中負傷、陣亡的浙江籍將士535名,48人為寧波籍,他們中年紀最小的只有16歲,最大的也不過35歲。

在160位陣亡將士傳略中,有4位寧波籍烈士,他們的小傳如下:

童相水,寧波人,業縫工。性剛直,不忍鬱守,慷慨從戎。二月二十九日廟行作戰時,烈士防守新屋附近陣地。鄰兵俱傷亡,烈士則單獨守御,支持一晝夜。終以目標太顯,敵火過密,不免於難!

楊家路,年十九,浙之寧波人。一二八之變,我旅奉命增援,二月二十二日,我旅奉命由蘊藻濱出擊,烈士奮勇直前,所向無敵,迨攻至北孫宅附近,與敵相距僅百米,烈士負自動步槍,連續射擊,斃敵多人,時敵以大炮向我轟擊,彈中左右,而烈士不為之動,從容射擊者如故,終不幸為敵彈所中,人槍俱毀,嗚呼慘矣。

周亮飛,浙之寧波人。淞滬戰起,吾師奉命出發,烈士時對其弟兄及其友朱君曰:「暴日侵我東北,復又擾我淞滬,凡國人稍有熱血者,能不痛心,亦正我輩青年殺敵報國之時也!今滬上同胞受暴日之蹂躪,餘當捨身以報國家,而代死難之同胞復仇」。烈士愛國之心可見。戰役中烈士最為勇敢。於楊煥橋廟行婁塘諸役中勞功最著。後奉命在石牌任陽一帶,爆破橋梁阻敵之追擊,烈士冒死身先,竟負重傷,炸斷左臂,仍欲堅留前方,後經婉勸抬回後方醫治,卒因受傷過重難醫,歿於常熟集善醫院,烈士年僅念六歲。

鄭在邦,年二十六歲,籍隸浙江寧海,少有革命大志,常謂同學曰:「當今軍閥專權,政治腐敗,非革命難以救中國之危亡,非打倒軍閥,難以救人民於水火。」民國十六年,我革命軍抵定大江南北,烈士投筆從戎,入第1軍參加北伐。民十七二月,入洛陽第二集團軍軍官學校求學,卒業後,復投考中央軍校第七期,於十八年十二月畢業,分發本師見習。以奮勇勤勞,屢功擢升中尉排長。今年一二八滬變發生,烈士任88師527團12連中尉連附,竟於三月一日殉身於逆襲孟家宅抗日之役矣!

(第五軍陣亡官兵簡歷表)

印於畫冊的,還有一個個值得銘記的英烈:張雲法、陳兆遷、莊提多、周良言、長增雨、謝鼎生……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第十九路軍與第五軍官兵犧牲4270餘人,負傷9830餘人。

英雄不朽,精神長存!

編輯:黃金

相關焦點

  • ...感受上海抗戰崢嶸歲月!這個主題展開幕:展出1690件珍貴文物
    上午10時,在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的勝利廣場,許多市民排成方形列隊,安靜站立著。他們向抗戰烈士獻上白色鮮花,以此銘記歷史,向世界人民的偉大勝利敬禮。圖說:武警戰士向無名英雄紀念碑獻花 新民晚報記者 陳夢澤/攝(下同)唱國歌、全體默哀、獻花籃……儀式結束後,許多人並未散去。
  • 此人是老蔣的侍衛長,淞滬抗戰時大殺四方,後霸佔了毛人鳳的遺孀
    文|武品文史老蔣一生共有13位侍衛長,如此重要的職位,如非嫡系中的嫡系,是萬萬不能擔任的。從第一任的王世和,到最後一任的鄧堅,他們每一位都有異於常人之處,但要說這其中最特別的一位,估計許多人要選俞濟時。
  • 尋訪臺灣義勇隊的抗戰記憶
    中新社福州8月26日電 題:尋訪臺灣義勇隊的抗戰記憶  作者 林春茵 葉軍民  「復疆」。廈門南普陀後山崖上,由臺灣義勇隊隊長李友邦在日本投降當天所書的這二字摩崖石刻,至今昭示著70年前中國抗日戰爭勝利、臺灣光復之時,臺胞「保衛祖國,收復臺灣」的壯志終於實現。  「否定臺胞抗日,是完全罔顧歷史事實。」
  • 「甬菜百碗·慈谿味道」亮相寧波美食節,現場人氣爆棚!
    10月19日上午,甬港澳臺文化美食節暨第12屆寧波美食節在寧波文化廣場舉行開幕式。 由慈谿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慈谿杭州灣國際大酒店承辦的「甬菜百碗·慈谿味道」美食展示也亮相現場,吸引了不少市民遊客。
  • 這500壯士曾奮戰在淞滬抗戰中
    「八一三」淞滬抗戰中,有一支500人的部隊,來自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蘇浙別動隊一支隊三大隊」(下文簡稱「三大隊」)。他們活躍在上海西郊的華漕地區,與日軍浴血奮戰,最終大部壯烈犧牲。為了尋訪三大隊抗戰的遺蹟舊址,筆者在今年「八一三」紀念日前夕,前往閔行區華漕鎮,來到了位於華漕鎮華漕村北街17號的華漕抗日戰爭紀念館。1937年「七七事變」後,黨中央決定派張愛萍率4名軍事幹部來滬,負責上海周圍地區和蘇浙敵後遊擊戰的開展工作。張愛萍時任中共江蘇省軍事委員會書記。
  • 《艱苦卓絕—上海抗戰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主題展,亮點搶先看
    《艱苦卓絕—上海抗戰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主題展,這也是上海目前唯一一個全面反映上海14年抗戰歷史過程的主題展覽。 此次主題展以上海人民的抗戰精神作為主線,從「全國救亡運動的前期中心、侵華日軍法西斯暴行的重創地、對日作戰的軍事戰略要地、全民族抗戰的重要基地、抗戰文化的發祥地、國際互助的橋梁和紐帶、迎接抗戰的最後勝利」七個部分,以「吶喊」、「煉獄」、「硬土」、「堡壘」、「怒吼」、「同盟」、「凱歌」為題,真實再現上海抗日戰爭的崢嶸歲月與光輝記憶,講述上海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作出的巨大犧牲和偉大貢獻
  • 寧波柔性引才初現「蝴蝶效應」
    近日,寧波中物科技園相關負責人這樣表示。在今年世界「寧波幫·幫寧波」發展大會期間,由市科協主辦的「『院』您來·話未來」院士行活動中,中國工程院甬籍院士胡思得同寧波中物雷射與光電技術研究所籤約,成立院士工作站。雙方就核心技術攻關、人才培養、新產品開發、學術交流等領域開展合作,助力寧波企業轉型升級。
  • 為了不能忘卻的記憶,盤點那些年在上海激情燃燒的抗日戰爭地
    1.淞滬抗戰紀念館在吳淞口邊上,距離市中心很遠,但也是上海最具抗日戰爭紀念屬性的地方。紀念館坐落於昔日上海軍民浴血抗戰的主戰場、如今是寶山中心城區臨江公園內,是全國唯一一座全面反映抗戰時期發生在上海的兩次重大戰役「一·二八」「八·一三」淞滬抗戰和上海人民14年抗戰史實的專題紀念館。
  • 104位河南籍烈士,請幫他們尋找後人!
    今年4月4日是清明節,即日起,大河報聯合河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頭條尋人項目發起#清明祭英烈#活動,一起尋找烈士後人,希望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幫更多烈士回家。清明祭英烈 請幫這104位河南籍烈士尋親2020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也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入朝作戰70周年。
  • 甬派牽手愛奇藝 在寧波打造動漫遊戲嘉年華
    今天上午,甬派愛奇藝動漫遊戲嘉年華籤約儀式在甬派演播廳舉行。寧波日報報業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社長、副總編輯鄧少華與愛奇藝華東市場總監劉昕華現場籤約。甬派旗下視頻公司派星將作為甬派傳媒與愛奇藝戰略合作主要執行平臺,與愛奇藝達成深度合作,為寧波打造一個新的年輕人文化消費品牌,豐富寧波城市文化的內涵。很多人熟悉愛奇藝,是因為視頻平臺。
  •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鴻翔部隊」抗日烈士紀念碑在衡陽落成
    張展猷(左)、謝慈友(右)兩位耄耋抗戰老兵也來到現場。通訊員 鄭鵬 攝「鴻翔部隊」抗日烈士紀念碑揭幕儀式現場。今日,「鴻翔部隊」抗日烈士紀念碑在湖南省衡陽縣洪市鎮明翰村落成。同時,75年前在衡陽縣臺源寺突襲戰中犧牲的4位中國傘兵烈士也遷葬於紀念碑旁。綜合軍事類期刊《軍事史林》記載,1944年1月,杜聿明在昆明組建了第五集團軍第一傘兵團,代號為「鴻翔部隊」。1945年4月,第五集團軍第一傘兵團擴充改編為執行空降作戰任務的陸軍突擊總隊。
  • 浙江寧波吹響「海燕集結」號 探疫情下優秀人才聯誼路
    7月20日至23日,2020「海燕集結」活動在浙江省寧波市舉行,來自美國、英國、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亞、義大利、韓國、日本及港澳臺等15個國家和地區的近50位知名高校留學生參加,探路疫情下優秀人才聯誼新模式。直播帶貨宣傳現場。
  • 「改革開放40周年·時代甬商」榜單發布
    昨天上午舉行的世界「寧波幫·幫寧波」發展大會上,「改革開放40周年·時代甬商」榜單出爐,101位甬商上榜。    這份「改革開放40周年·時代甬商」榜單上,有3位功勳甬商、20位卓越甬商、12位公益甬商、54位傑出甬商、12位鋒銳甬商。他們中既有縱橫商海、書寫傳奇的老一輩商界領袖,也有伴隨改革開放的東風、演繹新精彩的新一代「寧波幫」代表人物。
  • 通蘇嘉甬鐵路海上鑽探啟動儀式在寧波杭州灣新區舉行
    活動以視頻連線形式舉行,寧波市在杭州灣新區設分會場,並舉行通蘇嘉甬鐵路海上鑽探啟動儀式。寧波市委副書記、市長裘東耀在分會場向省主會場報告寧波市重大交通項目集中開工情況並部署下步工作。當天,通蘇嘉甬鐵路浙江段啟動海上鑽探,寧波舟山港六橫公路大橋一期、228國道寧海段、象山國際物流園碼頭等項目集中開工,4個項目總投資805億元。
  • 寧波舟山港助力杭紹甬「智慧高速公路」建設 「公轉鐵」黃砂專列又...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吳奕萱7月8日15時許,一列裝載50標準箱共1500噸黃砂的「公轉鐵」專列從鐵路鎮海站駛出,發往鐵路錢清站,標誌著寧波舟山港「公轉鐵」黃砂專列又添新通道。據悉,此次運送的黃砂將用於杭紹甬「智慧高速公路」建設。自去年7月黃砂「公轉鐵」專列成功首發以來,寧波舟山港優化作業方法,強化作業能力,逐步增加專列開行密度,新開通「鎮海站—皋埠站」專列線,滿足黃砂發運需求。
  • 29軍抗戰烈士曾被當成反革命
    [摘要]張華邦死於抗戰,卻被傳成了土匪和反革命。張氏一家在村子裡幾十年抬不起頭。張書庚說他十幾歲就找父親的墓,扒著火車到了北京、石家莊。成年後娶不上媳婦,到了外地成家才回到河南。遵化縣石門鎮,一個破敗的陵園裡,安葬著29軍的陣亡官兵。1933年,29軍在喜峰口抗擊日寇,大刀隊夜襲敵營,一戰成名。專為此戰寫的《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傳唱南北。李惠蘭第一次看到這個墓園時,「心裡發疼」。喜峰口之戰就地收殮的36麻袋屍骨,葬在一個磚墳裡。風吹雨淋,用洋灰抹上的磚縫都已裂開。另外280位陣亡官兵的墳成了平地,長滿青草。
  • 淞滬會戰之上海圍攻戰(上)
    上海淞滬會戰紀念碑近期筆者考證到大量淞滬會戰新史料,遂重寫淞滬會戰。以紀念浴血疆場的國軍烈士。沒有你們,就沒有今天之中國!將分上海圍攻戰,反登陸作戰,陣地戰,防禦戰,金山衛登陸入杭州灣阻擊戰,撤退戰六個階級講述淞滬大血戰。
  • 淞滬會戰 | 血腥的佘山之役: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幕
    在淞滬會戰的松江戰場,發生了許多驚心動魄的軍民抗戰故事。壯烈與血,記載史冊。 兩份觸目驚心的日軍地圖 在松江區史志辦,保存著兩份完整的日本軍事地圖。「地圖描繪的細緻程度,暴露出日本處心積慮的侵略陰謀,讓人觸目驚心。」松江區史志辦副主任程志強說。
  • 抗戰裡的上海青幫三巨頭,1人抗日,1人裝病,只有他做了漢奸
    電影《八佰》裡刀子冒死衝橋送電話線的鏡頭感動了不少觀眾。電影裡刀子的人設是江湖幫派的一名成員,真實的歷史裡抗戰時期也有很多江湖兒女投身到抗日前線,當然也有少數敗類去做了漢奸。
  • 抗戰民族記憶⑧ 新四軍「劉老莊連」:血戰到最後一刻的鋼鐵連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推出「抗戰民族記憶」專欄,通過一個個生動故事,一件件珍貴文物,追憶中華兒女抵禦外侮、救亡圖存的崢嶸歲月,傳承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沈東方報導2019年清明,江蘇淮安劉老莊烈士陵園的82棵青松,鬱鬱蔥蔥。70多歲的李愛雲站在紀念碑前輕聲念叨,「哥哥們,我又來看你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