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一些本科院校,都要求同學們必須拿到英語四級證書最後才能順利畢業,拿到學士學位證書。所以很多同學在進入大學後就開始著手準備,因為在高中三年同學們都很努力地學習英語,這時候可以說是英語知識儲備的高峰期,考英語四級是最容易的。而且大一的課程安排得並不是特別緊湊,同學們有更多空餘的時間準備。到了大二大三課程多,繁瑣的事情也更多,有些同學還要準備考研,所以能儘早考四級,他們寧願很早就參加考試。
但是,有些高校並不讓大一新生參加英語四六級考試,讓他們從大二開始再參加英語四六級考試。
很多人不理解,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1、讓同學們繼續保持學習的熱情
如果同學們在大一的時候就把所有需要考試的等級證書都拿到手後,害怕他們在後面的學習過程中會有所懈怠。認為自己該拿到的證書早已經拿到手,就開始變得懶散,如果不是為了應對期末考試和一些考核的話,基本上不會深入學習專業知識和英語。然而如今的社會是英語全球化社會,學好英語是必須的。如果我們要考研,也需要學習英語。如果在大學的學習過程中荒廢了學業,對我們未來就業考研都有直接的影響。
學校這樣做也是為了讓同學們能夠在大學四年都保持對學習的熱情,能夠持續性學習。這樣大學四年才能更好地把專業知識學好。畢竟現代社會就業競爭壓力太大,如果我們在大學裡沒能把知識好好學紮實,畢業之後連就業都成問題。
2、學校更希望同學們準備充分後再參加考試
大一我們剛剛進入大學,即使有的同學高中英語基礎好,參加考試也不一定能通過。何況還有的同學英語基礎並不好,而且自己在考試之前根本沒做任何準備,抱著裸考的心態去試試,怎麼可能考過。
在我剛上大學那會兒,我們全宿舍的同學都是抱著裸考賭一把的心態去參加考試的,考過了當然皆大歡喜,要是考不過大不了再繼續接著考就是了。萬一憑著運氣考過了呢?大一參加考試更多的只是想去賭一把運氣,並不是真正的進行了充分的準備。結果我們宿舍四人都沒有考過,所以在接下來的時間我們每天都越好課餘時間就去圖書館刷題看書,準備充分之後再去參加考試。所以在大二的時候我們在集體去考四級,這一次不同,我們都認真做好了準備,所以結果公布後我們都通過了四級。
3、英語四六級考試針對的不僅僅是大一學生,是所有大學生
大學英語四六級針對的不僅僅是大一學生,是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學生。但是每所大學的教室位置都是有限的。每個考場都會有人數的限制,一般一所教室容納的人數在30名考生左右。所以按照這樣的情況,如果大一到大四的學生全部參加四級,很可能學校沒辦法安排。並且還有些學生純粹是抱著「打醬油」的心態去參加考試,那肯定考不過,還需要再次參加考試。
有些學校不讓大一新生參加考試,也是從大局出發,為了更好的安排教室,讓同學們錯開時間參加考試。畢竟對於大一的學生來說,他們就算是沒考過,也會有後面的時間去彌補。但是對於大三大四的學生來說時間卻很緊迫。考不過英語四級就拿不到學士學位證書,會影響到未來就業。
雖然有些高校不允許同學們在大一的時候參加英語過級考試,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同學們在大一的時候就不好好準備,要等到大二的時候才開始準備。這樣也會降低我們英語過級的通過率。所以從進入大學的那一刻起,我們就要定好自己的學習目標,要考什麼證書,是否考研。確定好目標之後,在給自己制定相關的計劃,按照計劃一步步去做,朝著自己的目標一步步前進。這樣自己才能讓整個大學四年變得更加圓滿。未來也不會因為覺得自己在大學裡沒有好好學習而自卑。所以也希望同學們到了大學也不要忘記自己學習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