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最美轎跑·CC」與奧迪汽車的四驅系統

2021-01-09 汽車科學島

#老司機聊汽車品牌#

內容概述:

最美「轎跑」CC的真實品質解析奧迪汽車四驅系統的品質降級大眾汽車作為德系品牌的知名度極高,標籤級別的關鍵詞為「高級感」;然而這只是成功營銷與一群精德公知自嗨的產物,實車的技術品質相當不高,且產品定位非常的不合理。比如所謂的「最美轎跑·CC」可以說是不值一提,主攻操控的奧迪四驅也失去了精髓,德國汽車已經是「禿尾巴雞」只是雞毛還沒掉到地上罷了,下面來看一看兩車的真實水平吧。

01四門轎跑的素質

新款CC採用了掀背式尾門的設計,同時提供了旅行版本的選項;掀背設計確實比較顯運動,而旅行車無非是用車成本低的客貨兩用車,是只能在歐洲市場被認可的低標準車型。不過車型偏好見仁見智,重點分析其作為「轎跑」是否合格。

後驅或四驅加速性能強設計水平高這是四門轎車應當具備的素質,CC的設計水平是一代不如一代,新款足夠犀利但是沒有什麼美感可言。

重點:前置後驅是轎車能夠討論操控的基礎門檻,低於該標準的前置前驅平臺只是普普通通的代步汽車水平;因為三大總成都集中於車頭,前後輪的垂直壓力(抓地力)會有很大的懸殊,車輛側滑的車速極限會比較低。同時加速時車身重心會後移,前驅動輪的抓地力又會下降,也就是說前驅轎車是連加速水平都普遍不高的。

CC採用的是大眾汽車「MQB平臺」,該平臺是大眾汽車針對普通前驅代步車研發的低端平臺。什麼轎跑車會用前驅?怕也只有德系汽車才會有這麼詭異的產品吧。

CC新款的指導價為24.99-29.99萬,相同預算內已經有捷豹XEL、凱迪拉克CT系列的後驅轎車可選,還有領克03+這臺適時四驅轎車;漢DM可以做到後驅和全時四驅切換,漢EV是全時四驅,破百成績3.7秒,麋鹿測試超過80km/h,這是跑車標準的四門轎車,與這些車對比的CC還算個什麼呢?

要知道這臺所謂的轎跑車裝備的發動機有兩個版本,低功率330Tsi-2.0T的動力儲備低至137kw/320N·m(1500~4000rpm),破百成績8.5秒左右;高功率380Tsi-2.0T也只有162kw/350N·m(1500~4000rpm)的水平,匹配七檔溼式雙離合只能將將突破8秒,與上述幾款車對比的性能如何?其實與這些車對比真的是抬舉大眾汽車了。

競品參考:

1:掀背式尾門名爵MG6,這臺前置前驅的A+級三廂轎車有突破8秒的加速能力。發動機匹配的是1.5T高功率直噴機型,變速箱匹配6MT與七檔溼式雙離合。同樣是前置前驅的代步汽車,MG6的性能做到了持平,雖然尺寸小一些並不適合對比,但速騰凌渡之流已經與MG6相當,然而這些性能弱很多且使用乾式雙離合的轎車,價格都要比MG6更高。

2:溜背尾門的雪佛蘭邁銳寶XL-550T版本,其2.0T&9AT手自一體的兩大總成級別都要高於CC,發動機有174kw/350N·m(1500~4000rpm)的動力儲備,驅動尺寸相當的車身可以有7.2秒的破百成績。同時發動機有節油模式進氣門半開,以及極限節油模式智能變缸的技術,油耗是會更低一些的;而這臺車的實際起售價已經低至15萬左右,由此可見德系車的特點是低品質高價格,僅此而已。

02奧迪A4L的降級

說明:A4/A6/Q5等奧迪汽車的四驅系統都已經降級了,曾經使用的是「託森式差速器」。這種機械結構的差速器水平很高,普通開放式差速器會按照滾阻大小分配動力,但是很容易打滑。

比如左側車輪壓在冰面上的滾動阻力小,與差速器相互作用力當然更弱,動力則會傾向於萬左側分動;而同時右側車輪如果在普通路面上則滾阻大,這個阻力就是差速器往右側分動的阻力,結果則是動力全數傳遞到左輪而打滑。

託森差速器的優勢是反向分動,用於中間的分動箱則是為前後橋智能分動;比如前輪在冰面上如果用開放式差速器則是前輪打滑後輪不動,但託森差速器可以做到後輪獲得更多動力,並縮減前輪的動力分配。這樣的設計可以讓奧迪的轎車有非常不錯的操控感,行駛穩定性也會很高,這是80年後奧迪汽車幾乎唯一的賣點,不過這項技術不是德國或日本發明。

新款Quattro系統不再用這套四驅,全時四驅降級為「適時四驅」後的奧迪,特點非常奇葩。

【多片式離合器限滑差速器】是四驅轎車普遍使用的扭矩管理器,優秀的轎車會是全時四驅,因為這種限滑差速器同樣可以正常的智能分動;不過更多轎車還是選擇使用了適時四驅,也就是正常駕駛後輪驅動,驅動輪打滑後由限滑差速器自動壓緊(結合傳動軸)進行四輪驅動。

新款奧迪汽車也只能這樣了,操控感比老款智能分動的全時四驅差很多;同時正常駕駛時為前輪驅動的設定也是不合理的,因為後驅的駕駛感受總比前驅更理想。這就是奧迪汽車的真實水平,沒有了託森差速器的奧迪還真不如水平同樣平平的奔馳寶馬;至於大眾CC只剩下個噱頭,沒有後驅系統的大眾汽車真的「很大眾化」。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天和MCN授權發布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A6L&CT6」對比:德系強還是美系強?
    未來在失去「官車」標籤之後,奧迪可能會與大眾汽車肩並肩;德系汽車在所謂的三強實力逐漸被起底後,在合資車系中很有可能看齊日韓。所有德系汽車曾經還能以「品牌知名度」作為購買的理由,失去這個最重要的標籤後就得看技術了,那麼A6L與凱迪拉克CT6對比究竟孰強孰弱呢?
  • 奧迪SUV轎跑車型,配全時四驅+差速器,這就是全新奧迪Q3的魅力
    在整體外觀上來看,全新一代的奧迪Q3相對於現款車型來說變化也不是非常的明顯,在這款汽車的前臉依然採用了奧迪家族式的設計語言,蜂窩狀的鍍鉻也提高了整款汽車的辨識度,為了能夠讓這輛入門級的奧迪Q3看上去更高檔,在前臉中網以及兩側的進風口附近還專門採用了大量的銀色鍍鉻裝飾,兩側的大燈組邊緣再進行黑化處理以後攻擊性十足,內部採用的全是矩陣式的LED遠近光燈光源。
  • 「4×4轎車篇」選擇中高端轎車有必要選四驅嗎?
    四驅驅動一定比兩驅汽車好嗎?從駕駛安全的角度分析,兩類型的四驅平臺都要比「FF/FR」的安全等級高!前驅汽車是為了降低製造成本的入門級平臺,發動機橫置於車頭匹配尺寸很小的變速器與傳動系統,物料成本一定可以大幅降低,因為車身中後部只有懸架系統與排氣系統而已。然而核心總成過於集中在車頭也帶來了問題:車尾重量小,後輪抓地力差。前驅汽車的最大缺點為「失控速度極限低」,在摩擦係數僅僅為0.8左右的實際路面駕駛,以稍高一些的車速過彎就容易出現甩尾失控的情況。
  • 豪華SUV奧迪Q5L!6.8秒破百+全系四驅,性價比很高?
    作為奧迪品牌首款長軸距豪華B級轎跑SUV,全新奧迪Q5LSportback(參數丨圖片)憑藉超越同級的產品實力,實現了個性與實用性的完美兼容,樹立豪華B級轎跑SUV市場的新價值標杆。
  • 四驅汽車「分動箱·差速器」類型與特點解析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分時」的概念,簡而言之為部分時段(路段)用後輪驅動,少數路段才能用四輪驅動;原因在於分四系統的分動箱什麼類型的差速器都沒有,只是以純機械的結構完成後驅和四驅的切換。而進入四驅模式後則為齒輪鏈條的剛性結合,前後橋會始終獲得50:50的動力分配,這種狀態適合越野但不宜在鋪裝路面行駛。
  • 四驅系統科普:分時四驅/全時四驅/普通全時四驅與適時四驅的區別
    此類車型是專業的戶外用車,車輛具備的特質一定包括非承載式車身與四驅系統;然而前提車型也會有四驅系統,比如「SUV/PICKUP(皮卡)」。在都是「4×4」的前提下,這些車型匹配的四驅系統哪種最好呢?或者各自類型的特點是什麼,本篇會分為三類車型全面解析。
  • 16年奧迪RS7售價44萬,熱愛運動性能轎跑愛好者的首選
    德版純16年奧迪RS7 黑色黑格子皮內,經典銀耳,經典輪轂,無匙進入,無匙啟動,天窗,碳纖維內飾,陶瓷剎車,電動尾門,B&O音響,夜視,投影,運動座椅等,ACC自適應巡航,等頂配!車中極品,精品車況!
  • 「AWD·4WD」為汽車愛好者熟知:EWD混動四驅有什麼不同之處?
    內容概述:常規P3架構四驅系統,ECVT四驅平臺,DM四驅雙擎與三擎四驅平臺。「混動汽車」四驅系統與普通燃油汽車四驅有什麼區別,哪種類型的四驅可靠性最高。所謂「縱置」指發動機動力輸出端朝向後橋,通過縱置變速箱與分動箱將動力傳遞至後橋與前橋。優秀的四驅轎車與越野車都會採用這一系統,因為通過分動箱的純機械結構,加上多片式離合器限滑差速器或託森式差速器,實現的適時四驅(AWD)或全時四驅的穩定性會很高。
  • 脫胎換骨的奧迪四驅系統,把託森機械變為Ultra之後奧迪戰力如何
    無論是在沙礫路面、鋪裝路面還是冰雪路面,奧迪Quattro S1都憑藉著強勁的全時四驅系統長驅直入,將對手打得落花流水,讓全世界都知道了自己的quattro四驅系統。直到斯巴魯555賽車在九十年代末獲得WRC三連冠之前,全球車迷都盛傳著一句話:世界上只有兩種四驅系統,一種是奧迪quattro,另一種是其他……在民用領域,quattro也成為了信仰除了在賽場上發揮光熱外,奧迪也在民用車領域將自己的四驅技術迅速轉化,為旗下幾乎所有車型都裝配上了quattro四驅系統。
  • 大眾CC/奧迪R8/Prologue Avant/RS3_太平洋汽車網
    此外,新車還標配碳纖維陶瓷剎車系統。座艙裡最直接的變化是消失的中控屏幕,奧迪直接把中控屏幕移到儀錶盤上,12.3英寸TFT液晶儀錶盤就代替原來的中控屏幕。中控區域只剩下了實體按鍵和旋鈕。全新的方向盤也別具一格,居然還集成了發動機一鍵啟動按鈕。
  • 少了傳動軸,電動車的四驅,跟傳統四驅的區別在哪?
    e-tron 不僅是奧迪進入電動車時代的代表作,更是將奧迪招牌四驅系統 quattro 帶入全新領域的車款。近日,奧迪透露了有關電能化 quattro 更多的細節。1980~2020,quattro 系統問世 40 年1980 年 3 月 3 日,奧迪在瑞士日內瓦車展發表了奧迪quattro 雙門轎跑車,成為 quattro 四驅系統的開端,到現在已有 40 年的時間,並成為奧迪引以為傲的招牌技術。
  • 奧迪的四驅系統有多強?別買了四驅車型還不知道
    除開硬派越野車的四驅系統,我覺得託森結構的奧迪quattro才是地表最強的四驅系統。相比寶馬的xDrive和奔馳的4Matic,託森機械結構的四驅在可靠性和靈敏性上有著天然的優勢。但如今城市道路中的車輛已經不需要太強的脫困能力,隨著電動化、輕量化、追求低燃油消耗的今天,顯然託森結構的四驅性能顯得有些過剩。所以如今的奧迪quattro已經換成了多片離合器式的四驅結構,quattro也僅僅成為一個代名詞。
  • 不是所有的四驅車都叫做「4×4」:AWD適時四驅特點解析
    「4×4」被視為硬派汽車的標籤,但不是所有四驅車都有越野能力!四驅系統分分為兩大類,分別為:前置前驅平臺升級四驅,前置後驅平臺升級四驅。此類四驅系統是沒有分動箱的,實現四輪啟動只能依靠「多片式離合器限滑差速器」,控制後傳動軸與變速箱的結合與分離,下圖為限滑差速器的結構特點。「多片式離合器」在釋放狀態下車輛為前輪驅動,在壓緊限滑的狀態下為四驅驅動,前後橋的動力配比為【50:50】。
  • 選擇SUV有沒有必要上「四驅」·兩驅和四驅有多大差別呢?
    嚴格定義SUV實際並不需要越野能力,但是這種車型仍然需要四驅系統。因為運動性是此類車型的第一賣點,不討論越野能力則為「良好公路操控+合格脫困能力」;實現這兩種能力的基礎都需要全時或適時四驅,SUV並不適合轎車使用的單純後輪驅動。
  • 奧迪A6兩驅與四驅有什麼區別?
    這當然不用說,肯定是四驅比較好啊,你要知道,奧迪最好的就是他的「quattro」了,而且配置價格也不一樣,四驅當然更好,下面我們詳細介紹一下分析。你現在該說A6L了吧?目前A6隻適用於進口。舉個例子,兩驅最高配置和四驅最低配置。
  • 首款豪華緊湊型轎跑SUV 配新一代奧迪MIB系統 Q3 Sportback到店
    近日,從全國各地奧迪經銷商了解到,一汽-大眾奧迪Q3轎跑(Q3 Sportback)已經陸續到店,新車在設計上相比普通版有著更加動感的溜背式車身。Q3 Sportback定位於轎跑SUV,這也是近幾年國內備受歡迎的細分市場,但是從Q3所在的豪華緊湊型SUV領域來看,此前還沒有轎跑SUV誕生,所以Q3 Sportback也算是開創了先例,滿足了20-30萬價格區間消費者的更多選擇需求。
  • 奧迪Q3轎跑實車曝光!尺寸超GLA/X2 28萬起售
    奧迪Q3轎跑實車曝光!尺寸超GLA/X2 28萬起售 網上車市從奧迪經銷商了解到,奧迪首款國產轎跑SUV——Q3 Sportback將於近期上市,新車目前已經陸續到店。
  • AWD與4WD有什麼不同,轎車的四驅和SUV的四驅有何區別呢?
    適時四驅討論四驅系統首先要區分這些知識點,很多車輛都會用AWD或4WD來標註,然而真正含義與概念是差距很大的;其中還有「time sharing four wheel drive」系統,也就是分時四驅。
  • 【試駕那些事】奧迪Q3Sportback「顏」與「格」——奧迪品牌首款...
    奧迪Q3轎跑搭載了奧迪全新一代觸控反饋式MMI系統。標配8.8英寸和選配10.1英寸中控顯示屏,採用了全面觸控化設計。 令小編覺的驚豔的是,奧迪Q3轎跑搭載的可以讓駕駛員更加專注於駕駛的虛擬座艙系統,該系統標配10.25英寸全液晶顯示屏與選配12.3英寸全液晶儀錶盤。
  • 雙電機四驅 ID.4轎跑版或定名ID.4 GTX
    雙電機四驅 ID.4轎跑版或定名ID.4 GTX 資訊]  日前,外媒報導稱轎跑風格的ID.4將會被命名為ID.4 GTX,而並非此前曝光的ID.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