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被騙5.6萬!不到一天又有40人被騙!律師:織音平臺有義務退還錢款...

2020-12-10 山東商報

「要是我早一點看到你們微博就好了,就不會被騙了」12日凌晨4點16,記者收到讀者小伊的私信。12日,本報報導的「全國多人被騙,不少都買成織音幣一事。截至到當日下午5點左右,受害者QQ群人數已經增至278人,不到一天的時間增加了40多人。有的人被騙走3.7萬,最多的一人被騙走5.6萬。

記者調查得知,織音APP為陌陌於今年年初孵化的音樂社交產品。12日,記者致函陌陌官方,截至發稿未獲回復。律師表示,直播平臺有義務退回受害者被欺詐打賞進入平臺的錢。

此前報導:高度警惕!200多人被「刷」走上百萬!不少都買了「織音幣」,這到底咋回事?織音幣怎麼被提現,又是被誰提了現?

有人被騙五萬多元

「全國200多人被騙買織音幣」一事11日發布到山東商報官方微博後,記者陸續收到幾十位讀者私信,他們都遭遇「織音幣騙局」。被騙的過程大都是第一筆顯示購買了織音幣,第二筆被轉到個人帳戶或者淘寶店鋪。

河北石家莊的張力(化名),7月10日,在找兼職工作時,對方以「代刷織音幣」的業務為名,多次讓其掃碼付款購買織音幣。其在對方誘導下先後刷了四筆,花了1萬元買了10萬枚織音幣。

不過事情還沒有結束,感覺被騙的張力想要回自己的錢,騙子告訴他必須再刷才能退款,於是張力又在騙子的誘導下通過「借唄」分別向名為「徐文斌」、「吳金鐘」兩個工商銀行帳戶支付19999.99元和15000元,之後又向名為「洪英翔」的帳戶轉帳11850.99元,7筆款項共計達到56850元,成為受害者群內被騙錢數最多的人。

張力已於7月11日向河北省石家莊市公安局循環化工園區分局刑警大隊報警。警方聯繫張力說,其中一筆15000元的交易帳戶信息不匹配,會在一到三個工作日內退回,而其他款項目前並無進展。

與此同時,雲南大理的陳芬(化名)告訴山東商報·速豹新聞記者,同樣以刷單購買「織音幣」為名,她先是被騙5000元。之後騙子以退款為由,誘導其連續向名為「信州區秀藝客美髮店」轉帳兩次,每次金額為9999元,連同之前的織音幣刷單總共被騙24998元,陳芬也已向大理市巍山縣南詔鎮派出所報案。

不到1天,群內被騙人數增加40人

目前,相同的騙術還在進行,仍有很多人不斷被騙。「我5號進群的時候受害者人數有140多人,到12號下午5點左右,群內已經有278人。不到一天的時間QQ群內被騙者又增加了40人。」張月月(化名)與張力等人目前在同一個受害者群內,群裡的人數還在持續增加,同時大部分人都與織音幣有關。

據此qq群的群主統計,目前受害者總共組成了兩個微信、一個qq群,三個群的受害者人數共計有378人。「群主告訴記者,「真實人數應該比這個還多。最早他們建了一個受害者群,但因為被舉報而解散了,後來建新群已經快300了。」

織音負責人聯繫不上

織音Slogan是「一款唱歌能賺錢的App」,用戶如何賺錢?其中一種是在直播唱歌時獲得打賞。但這筆錢並不是全歸用戶所有。據其官方客服介紹,在織音擁有帳戶的主播直播收入禮物總分成中,藝人可拿45%,籤約藝人的製作人分得13%,此外還有房間費10%,剩餘的32%是織音平臺所得。

據受害者QQ群群主告訴記者,據他統計,目前群內被騙金額在100多萬,其中80多萬買成織音幣。

7月12日,記者再次試圖撥打織音背後公司成都淇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實控人潘慧瑩的電話,但是一直未接通。

記者下午再次聯繫織音所屬公司成都淇酷文化傳媒公司所在地派出所,但未獲得案件最新進展。

織音客服回復截圖

織音為陌陌孵化音樂社交產品

記者注意到,大部分被騙刷購買織音幣的平臺織音APP與知名社交軟體陌陌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成都淇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為上海淇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在上海淇酷的股權關係中,有一家名為海南壹零六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這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雷小亮和王力,而雷小亮為陌陌的聯合創始人,王力則為陌陌總裁。

此前有媒體報導,今年1月14日,陌陌孵化了音樂社交產品「織音」,被定義為陌陌進軍音樂社交領域。資料顯示,陌陌為國內知名開放式社交平臺之一,成立於2011年,2018年完成對探探100%股權收購。

7月12日上午,記者通過陌陌官方網站聯繫,一名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工作人員表示,近日接到有用戶投訴「織音」的情況,但是自己並不知道陌陌旗下有「織音」APP。記者發函至陌陌官方郵箱進行求證,但截至發稿並未收到回復。

律師:織音平臺有義務退還錢款

針對近日多起受害者反映的問題,記者7月12日上午聯繫到濟山東千舜律師事務所律師甄恩揚,他表示,直播平臺有義務退回受害者被欺詐打賞進入平臺的錢。

「首先,大學生等尋求兼職工作的時候被用工單位以欺詐的形式騙取錢財,應當向該公司尋求退款。遇到此類,造成財產損失但用工單位聯繫不上的情況,受害者應該保留好兼職工作時的支付信息、用工合同等證據尋求報警或尋求法律途徑解決。」甄恩揚說道。

此外,甄恩揚表示,受害者被以詐騙形式而非自願通過打賞進入直播平臺的情況,織音平臺有義務在受害者出具相關訂單證據的情況下予以退款。

身陷洗錢旋渦,直播平臺不能「失聲」

近日,本報報導了「200多人被『刷』走上百萬!不少都買了『織音幣』,這到底咋回事」的新聞。經過記者調查復盤,這種騙局其實「套路」清晰,前半部分用釣魚連結引君入彀的橋段與一般的「兼職刷單」詐騙相類似,只不過是後半部分套現的環節改為利用「織音」直播平臺的虛擬幣「織音幣」實現,以「直播打賞」、「主播提現」的方式轉移資金。而面對眾多受騙者的集體反饋,「織音」平臺的負責人面對本報記者的採訪追問,未曾給予正面回應,實在令人遺憾。

防範此類詐騙,首先要杜絕此類詐騙信息的發布渠道,需要發布平臺嚴加審核,其次需要提升公眾對於類型詐騙的警惕,不要輕信兼職刷單的違法宣傳,最後更為關鍵的一環還需要斬除詐騙團夥的套現手段。實際上,近年來由於各大支付平臺實名制基本落實到位,虛擬幣因其不記名、難追溯、交易快的特點,已經被很多不法分子盯上。此前,就有多家媒體曝光過詐騙團夥通過直播打賞來「洗錢」這一手法。

通常來說,粉絲給主播的「打賞」,類似於民法上的贈與,主播再根據與平臺的協議,按照一定的比例對所得進行分成,這也屬於《合同法》所允許的範圍。但是,這一切都基於打賞的錢來路正當。最高法、最高檢2011年發布的《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就已經明確詐騙財務的追繳與處置原則。該解釋第10條規定,行為人已將詐騙財物用於清償債務或者轉讓給他人,如果「對方明知是詐騙財物而收取」「對方無償取得詐騙財物」「對方以明顯低於市場的價格取得詐騙財物」「對方取得詐騙財物系源於非法債務或者違法犯罪活動」等應當依法追繳。同時規定,他人善意取得詐騙財物的,不予追繳。

看起來「善意取得」似乎為不知情的被打賞主播留了個口子。但是實際上,既然詐騙團夥選擇將受害人的錢款直接騙充為虛擬幣,那被充值的帳戶肯定在詐騙團夥的操控之中,要麼是通過」主播提現「的方式直接套現,要麼是通過「直播打賞」的方式轉移資金再進行協商套現。其中,受益的主播肯定難逃知情的嫌疑,即使沒有直接參與詐騙,但是一定也知道錢財來路不正。所以,通過「直播打賞」「主播提現」的方式隱匿的詐騙財物可以依法追繳。同樣,作為直播平臺,在警方追繳時也必須全力配合。

近期,山東警方破獲的一起「直播」案中案可以一窺此類案件的套路。東營市濱海公安局濱北分局在調查一家電信詐騙案時,發現其後隱匿3家名為文化傳媒公司的洗錢團夥,他們通過註冊非實名直播平臺號並提供給詐騙團夥,由詐騙團夥生成購買虛擬幣的支付連結發送給受害者,詐騙成功後洗錢團夥再通過「直播打賞」「主播提現」的方式將受害人資金迅速轉移、提現。目前,已經有28名涉案團夥成員被抓獲,查明涉案資金240多萬元,被騙受害人也挽回了全部損失。

在上述的案例中,萬幸的是受害人挽回了全部損失,這有賴於警方的積極介入。但想要治本,還需要各方攜手共治。其中直播平臺更是應當針對此類資金加強監管,雖然無法一一驗證每筆充值虛擬幣的資金是否合法,但是在接到詐騙舉報後應當及時反饋,凍結問題帳戶,配合警方調查,增強帳戶實名制驗證,補牢資金監管漏洞。

針對新興的網際網路直播,相關的監管法律尚不健全,目前僅有《網際網路直播服務管理規定》等條文約束,但在面對問題時,直播平臺不能「失聲」,而是應當主動作為。這一點也有先例,在網絡直播的草興階段,各類軟色情表演隨處可見,嚴重敗壞社會風氣。隨著媒體曝光、監管介入,各大直播平臺出臺了對著裝的要求,迅速扭轉了低俗之風。同樣,詐騙分子利用直播「打賞」進行洗錢也一樣關乎直播行業的底線,平臺方不僅有責任更有義務進行自律、自糾、自查。真正承擔起社會責任,才能贏得公眾信任,才能讓整個網際網路直播行業行穩致遠,良性發展。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記者 徐曉陽

實習生 郝雪麗、張藝

評論 王磊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編輯 劉瑾陽

撩小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可以撥打0531-81935883,也可以在微信公眾號給我們留言或直接微信搜索:wqc123455加「山東商報」為好友。

有什麼問題,也可以通過公眾號或微信隨時與山東商報記者進行溝通,商量對策和辦法。

相關焦點

  • 被騙「刷」的織音幣去哪了?200多人被「刷」走上百萬
    「或許騙子以刷單兼職為理由,誘導受害者刷錢購買織音幣之後,再以低價轉手賣給織音平臺上的玩家,以此將手中騙來的織音幣進行變現。」王琳琳向記者推測道。 王琳琳坦言,當看到了那麼多人被騙,一直未還款發愁,她願意配合併給警方提供線索,希望早日把詐騙團夥繩之以法,也希望希望織音平臺早日關閉花唄的充值方式,避免有更多人上當被騙。
  • 薊州區的這個小吳出售遊戲帳號,反被騙走1萬多……
    就遇上了這麼一件糟心的事兒……案件回顧11月26日,薊州區的小吳在手機上玩遊戲時,有人私聊問其賣不賣遊戲帳號……於是呢,有點動心的小吳便通過QQ與對方聯繫,雙方協商後,小吳將其遊戲帳號及密碼掛在對方提供的「拍羽傳」交易平臺進行交易
  • 十堰一男子買網遊裝備被騙 誰知求助「網警」又被騙走7萬多
    我市一男子買網遊裝備被騙走一大筆錢,後在網上搜尋「網絡警察」試圖追回損失,結果又被騙走7萬多元。近日,張灣公安分局刑偵大隊民警奔赴海南省儋州市,將7名涉嫌詐騙的犯罪嫌疑人抓獲。買遊戲裝備被騙求助「網警」又被騙走7萬多3月7日10時許,40多歲的市民李先生(化姓)來到張灣公安分局刑偵大隊報案,稱其遭遇電信詐騙。
  • 女子網戀被騙1500萬,「男友」竟有17人…
    女子網戀被騙1500萬,「男友」竟有17人… 近日,常州的吳女士報警稱 自己網戀被騙1500萬!!
  • 網友實名認證交友陷「殺豬盤」被騙 婚戀平臺實名帳戶可買賣
    在老牌相親網站百合網開發的「百合婚戀」APP中,「捍衛心靈」的資料顯示為:北京朝陽人、33歲、已購房無貸款,月入5萬以上,與宮女士匹配度達到91%。  「從資料看,對方很優秀,家庭條件也好,但讓我願意回復消息開始聊天的,是因為『捍衛心靈』經過實名認證。」宮女士稱,因為聽說百合網上有婚騙,所以不是實名認證的人打招呼,她從不回復對方。
  • 遭「殺豬盤」被騙40萬,婚戀平臺:沒法保證實名認證真實性
    「楊少彬」說,自己先幫小莉出5萬,另外10萬讓小莉先轉到客服所說的銀行帳號。沒想到,轉了錢之後,小莉提現仍被拒絕。客服說,小莉的帳號已經解凍,但是還要交5萬元「激活」。「這時候,我才覺得不對勁,像個無底洞,所以我就沒有再交錢。」小莉在網上查了下,發現不少網友都有同樣的遭遇,於是發現上當,當即報了警。
  • 寧德一男子輕信網友被騙80餘萬元!
    來源:寧德公安一周電信網絡詐騙警情分析5月11日至5月17日,蕉城區共發生電信網絡詐騙案30起,其中貸款投資類詐騙7起,刷單兼職類詐騙6起,冒充身份類詐騙5月15日至17日,陳先生發現無法聯繫陳某婷且理財平臺無法登錄,這才發現被騙。據悉,陳先生總計被騙80餘萬元。案例二5月15日,黃女士收到一條無抵押貸款簡訊後,點擊簡訊中連結下載註冊了「順豐金融」app。黃女士申請3萬元貸款發現無法提現,遂聯繫客服。
  • 丈夫涉毒入獄,妻子求朋友「撈人」,轉他40萬又陪睡後才發現被騙
    7月6日,據瀟湘晨報報導。一位羅姓女士爆料稱自己為了"撈"因吸毒被關的丈夫,被騙了40萬元。騙錢者是丈夫的朋友韋先生,同時羅女士還與韋先生發生了關係。丈夫並沒有被提前"撈"出來,羅女士經對方打聽得知自己被騙了。失財又失身,羅女士的丈夫於2019年11月如期完成強戒,回家後得知此事無法接受,已和羅女士分居並準備離婚。
  • 什麼人最容易被騙?
    從心理學的角度進行分析看看你是否是騙子「青睞」的人!什麼樣的人最容易被騙?1、過於自信的人與我們平時的認知不同,有小聰明的人更容易遭受電信網絡詐騙。此類人有謎一般的認知自信,不接受任何反詐宣傳,甚至有些牴觸,自信地認為自己不會笨到被詐騙。此外,一些人喜歡鑽空子,喜歡在網絡上「擼羊毛」,認為足不出戶也能賺大錢。這類人是高危被騙群體,幾十種詐騙手法,就等你的一個不小心了。
  • 揭秘戀愛「殺豬盤」:聊天2個月,被騙40萬
    起因是一名網友發微博稱,自己前段時間遭遇了「殺豬盤」,被騙了40萬。這條微博下迅速成為受害者聚集地,吸引來2.6萬評論,不斷有網友講述自己觸目驚心的被騙經歷。「殺豬盤」,是投資理財領域常見的一種詐騙手法。與「短平快」的詐騙手法不同,「殺豬盤」的主要特徵是放長線、釣大魚。
  • 武漢網友花萬元買貓被騙 90後刑警耐心幫「討債」
    中國網武漢6月4日訊「現在做點小生意真不容易,沒想到還遇到了騙子,多虧盧警官幫忙把損失要回來了!」在武漢經營寵物店的小朱(化名),2日上午從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區分局塔子湖派出所領回了在網上被騙的2000元錢,感嘆不已。
  • 找「個人微商」買東西被騙了怎麼辦?如何維權?
    為了更好維護消費者權益,華律網集合平臺20萬律師和自身專業的法律力量,幫助消費者了解自身的基本權益,掌握基本的維權手段,提高法律維權意識。在此期間,華律公益律師為您提供免費電話諮詢服務,您的權益,我們來守護!關於找微商買東西被騙怎麼辦,維權渠道有哪些?
  • 女子談戀愛一周被騙636萬 珍愛網究竟該不該負責?
    隨後小莉接連向平臺繳納了包括保證金、激活金、比特幣等在內的40.7萬餘元。意識到這是一個無底洞後,小莉上網查詢發現,這是典型的「殺豬盤」騙局,當即報警。所謂「殺豬盤」,是指詐騙分子利用網絡交友,誘導受害人投資賭博的電信詐騙方式。詐騙分子準備好人設、交友套路等「豬飼料」,將社交平臺稱為「豬圈」,在其中尋找被他們稱為「豬」的詐騙對象。
  • 貸款2萬 被騙6.6萬 為了養羊 這個張老闆被網貸坑慘了
    貸款2萬 被騙6.6萬 為了養羊 這個張老闆被網貸坑慘了 2020-09-30 15: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姑娘花6萬求愛,對方竟然有女朋友!
    找人生伴侶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件美好的事情,但是金華的餘女士卻很苦惱向杭幫俠求助!餘女士是金華人,今年 40 歲。因為家裡人找對象催的比較緊,加上自己也想結婚,去年找到金華的一家世紀佳緣線下門店,希望通過婚戀中介幫忙找男友。
  • 以為朋友有關係能追回,金山一男子網絡賭博輸錢又被騙15萬
    新民晚報訊(記者 陳浩 通訊員 王勇)近日,金山一男子參與網絡賭博輸了錢,輕信他人有「關係」,能追回,結果被對方以各種理由又騙去了15萬餘元。最終,警方將嫌疑男子抓獲歸案。2020年7月初,金山公安分局金山衛派出所接到陳某報案,稱自己被人騙了15萬餘元。陳某告訴民警,他在2019年7月的時候參與網上賭博輸了不少錢,後來他的朋友童某知道了。童某告訴他網上賭博是違法的,如果報案的話會被定罪,並稱自己有「關係」,可以私下搞定這件事,不用受罰就能把錢款追回來。
  • 孩子玩遊戲被騙1萬多元!靈壽民警機智幫受害人追回損失
    已經忙了一天,正準備吃飯的值班民警羅肇星立即上前接待報案人。經初步了解,這名婦女的兒子下午用手機玩遊戲時,被騙了10000多元,現在已經把錢付給對方了,家長急得要命,請求公安機關幫忙挽回損失。面對這個棘手的問題,羅肇星沒有按照一般辦案程序按部就班開展調查,而是另闢蹊徑,用另一部手機和騙子加QQ好友,這一步很容易,馬上就和騙子加了好友。
  • 投10萬賺4萬?廣州男子炒比特幣被騙走310萬
    投 10 萬能賺 4 萬?男子被騙走 310 萬A 先生算是個小有所成的生意人,經常關注一些投資相關的消息。2019 年 11 月,A 先生在瀏覽某微信公眾號推文的時候,掃碼加入了一個投資微信群,群裡經常有人發布一些所謂的 " 利好消息 "。
  • 200多人被「刷」走上百萬!不少都買了「織音幣」,這到底...
    受害者提供的群內被騙數額群內被騙者小文告訴記者,7月8日群內有150人左右,7月9日群增至185人,到10日已經增加到200多人。「每天都有人被騙,每天增加這麼多人,不敢想像還有多少人被騙。」小文告訴山東商報•速豹新聞記者,希望媒體將這個騙局揭穿,讓更多人知道,以防更多人被騙。
  • 「談個戀愛我被騙走了477萬」|小心戀愛殺豬盤!
    前段時間#殺豬盤#上了熱搜,看著這條關鍵詞底下的微博,被騙了477萬,40萬,276萬的受害者真的一抓一大把,光是這些數額就差點讓我心臟驟停。其實這種騙局,我第一聽說還是在山口三姨太那裡。15萬,五年工作的所有積蓄,在海外博彩平臺上就這麼被騙走了。面對這種騙局,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會是「還好我沒錢」,或者覺得「這些人太傻了,怎麼網戀也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