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記者王平安)訊,6月8日,科美診斷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科美診斷」)科創板IPO申請獲受理。
資料顯示,科美診斷主要從事臨床免疫化學發光診斷檢測試劑和儀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產品主要應用於傳染病(如B肝、C肝、愛滋病、梅毒、A肝、戊肝等)標誌物、腫瘤標誌物、甲狀腺激素、生殖內分泌激素、心肌標誌物及炎症等的檢測。
此次科美診斷擬募集資金6.35億元,用於新建體外診斷試劑生產基地、體外診斷試劑及配套產品研發、LiCA試劑與配套儀器研發(實驗室)、LiCA試劑與關鍵生物原料研發等項目。
科美診斷選擇的上市標準為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一年淨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1億元。財務數據顯示,2017至2019年,科美診斷營業收入分別為3.19億元、3.66億元與4.55億元,淨利潤分別為-4.35億元、-4.24億元與1.4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科美診斷的虧損並非來自經營活動,而是由大額激勵分配所致。
招股書顯示,科美診斷的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在2017至2019年分別為1.33億元、1.48億元與2.01億元,3年共計流入現金4.82億元。但在2017年與2018年,科美診斷累計實施股權激勵確認的股份支付金額10.44億元。
科美診斷並未公布股權激勵計劃的行權條件、定價依據等細節,僅簡要披露「激勵對象通過持股平臺寧波英維力、寧波科倍奧、寧波科信義、寧波科德孚間接持有公司股份。」據悉,寧波英維力、寧波科倍奧等機構為員工持股平臺,科美診斷實控人、董事長、總經理在上述5家持股平臺中持股份額最高。
科美診斷股權結構圖 摘自:科美診斷招股書
在大額激勵分配支出影響下,2017至2019年,科美診斷管理費用分別為5.54億元、5.51億元與3408.55萬元,進而導致公司2018年與2019年歸母淨利潤大幅虧損。
對於大額激勵分配的意義,科美診斷在招股書中表示:「股權激勵充分調動管理層和員工積極性,利於吸引優秀人才、提高凝聚力,有利於公司長期經營發展。公司於2017年度及2018年度分別確認股份支付費用5.24億元和5.20億元。」
大額資金用於人員激勵後,科美診斷的產能增長較為平緩。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科美診斷LiCA系列試劑產品產能分別為4200萬人份、4912.50萬人份、7050萬人份,產能利用率為92.18%、93.25%、91.55%,另一主營產品CC系列試劑產品產能2017年為4608萬人份,此後並未擴張,且產能利用率由75.53%下滑至63.55%。
在產能平緩增長背後,科美診斷在招股書中表示,「在居民健康理念提升和人口老齡化趨勢等因素的推動下,體外診斷需求持續擴張,未來增長空間仍較大;目前我國化學發光市場中,進口廠商佔據超過80%的市場份額,進口替代空間較大。」
同時,科美診斷也對新增產能消化風險進行提示,公司表示,「近年來,免疫化學發光體外診斷市場需求持續增長,為公司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成功實施提供了保障。但若未來市場增速低於預期或者公司市場開拓不力、營銷推廣不達預期,則可能面臨新增產能不能被及時消化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