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隱秘的角落》意猶未盡?這幾部壞小孩系列你不可錯過!

2020-12-11 騰訊網

前段時間最火的劇莫過於國產神劇《隱秘的角落》 我買了超前點播,兩天內看完!

實在是意猶未盡!

《隱秘的角落》改編自小說《壞小孩》

在看完電視劇之後,我又去豆瓣,知乎看了好幾篇解析,其中好多細節讓人不寒而慄。

在大結局裡面,朱朝陽一句「我最後悔的事情就是給你們開了門」

讓很多人嘆息

好好的孩子怎麼最終黑化成這樣了呢?

看《隱秘的角落》的時候,我不禁想到去年看過的另一部韓劇《他人即地獄》

這兩部有異曲同工之妙,看似男主都是因為邪惡的周遭人以及慘痛過往經歷,不得不走上黑化道路,但實際上你會發現,這些黑化男主本身性格就有惡魔的一面,只是以前沒有暴露如此明顯而已。

《他人即地獄》男主說過一句跟朱朝陽很類似的話:為什麼選我?

其實命運的選擇權從來不在他人手上,而是在關鍵的時間點,男主自己選擇了惡魔之路。

普普和嚴良的到來不過是建立了開端,同樣的遭遇下,嚴良選擇恪守底線堅持正義,但朱朝陽選擇了謊言掩埋真相,最後導致徹底無法回頭。

我很欣賞劇中處理朱朝陽人物轉變的細節。從明到暗有理有據,通過劇情推進來勾勒出一位品學兼優第一名到步步為營、玩弄心計的形象,完美適配原著書名「壞小孩」三字(ps三個小朋友的演技都太好了!!)

在他身上纏繞的陰鬱氣息令我感到窒息。

眼神太到位!

故事一開始就講述了朱朝陽遭受校園欺凌,卻不動聲色逆來順受。父愛缺失還有來自後媽的冷眼嘲諷,以及後期逐漸暴露出來偏執成狂、精神壓迫的母愛。

這些來自原生家庭的壓抑造成他的性格缺陷:缺乏安全感、嫉妒疑心。而後續的一系列事件如同打開了的潘多拉魔盒,貪婪、妒忌、報復欲一擁而上,加促了他的性格轉變,這一路黑化得合情合理又格外令人心痛。

對照其餘兩位小配角

更加凸顯出原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持勢凌人、動不動就要找人打朱朝陽的晶晶,背後是冷嘲熱諷看不起人的媽媽混黑社會性格暴躁兇狠毒辣的舅舅,以及偏心驕縱溺愛的父親

不知道為什麼,看到朱晶晶我總是想起我女兒

可能是那句「每天穿新裙子上學」

這部劇給我很大警醒,

我也要注意不能讓她養成驕縱任性的性格。

否則可能會被同學喊去頂樓「搬書」!

萬年老二葉馳敏,同樣來自單親家庭。但是警官父親的表現值得學習,比朱朝陽他爸強太多!孩子考第幾名不重要,注重勞逸結合關心孩子,課餘還如同朋友般陪伴女兒一起看《還珠格格》吃薯片?!

作一個好爸爸,並不是光塞錢就行,更多是價值觀的輸出,讓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愛與安全感。葉馳敏算是整部劇中最幸福的孩子了吧。

在看這部劇的時候,我不斷地在思考一個問題

「人性究竟本惡還是本善?」

我讀書的時候堅定「人性本善」,但是隨著生活歷練,看多了社會新聞,我又開始覺得惡才是本源,法律作為底線規限著大家遵紀守法。

但有了我女兒之後,我又推翻了之前的善惡論。

我更相信孩子天生就像一張白紙,原生家庭灌輸的善惡與三觀才是她們思維成長的基石。愛與陪伴、正確的教育,以身作則的生活方式,才能夠讓他們健康成長。

提到原生家庭和「壞小孩」這個點,在我印象深刻的片單中,也不時出現有關「壞小孩」的影視作品。

面對「壞小孩」三個字,眾多影視中朱朝陽這樣的借刀殺人,不過是入門伎倆,真正的惡讓人直感後背流汗,陣陣發寒,剛好夏天到了,想作為特殊的「消暑片單」來送給大家!

01

《伊甸湖》

「邪惡戰勝正義青少年犯罪」

首先說說這部電影我很喜歡的原因之一

因為男主是法鯊!(麥可·法斯賓德)

這部電影血腥+懸疑+反轉為主

可以說是現實且殘酷的一部「恐怖片」

肉眼的恐怖其實不算什麼,

對比起裡面的人性醜惡

血漿元素都讓人沒那麼害怕了。

最令人壓抑的是這部電影改編自真實故事「青少年將度假情侶包圍獵殺後,父母還幫忙行兇,最後東窗事發,卻因兇手未達法定年齡而無法定罪。」

單看上面一段話,是不是就讓你有點透不過氣了?

我曾經有一段時間非常沉迷恐怖懸疑片,而這部是在一眾片單中,讓我始終記憶猶新的一部。

不同於其他正邪兩隊,光明正大硬碰硬的恐怖片,這部總是等你放鬆警惕的那一瞬間,伺機而行一下子把你扯到絕望境地。

面對看似乳臭未乾的青少年犯罪,何以界定孩子和惡魔?

這道題真的難以回答。

具體情節我不想劇透,建議大家自己找原片來看。

這部電影最優秀的地方就在於真實感

大多數國家都有保護未成年犯罪的法律法規,像我國就將界限定在了14歲,然而14歲,上初二這樣的年齡,已經無限接近成年人了……不瞞你們說,我12歲都會在貼吧上留郵箱要種子了

現在孩子發育提前,性衝動容易伴隨出現暴力傾向。想到之前看解析,《隱秘的角落》原著裡就有一段話,說的是男主知道自己未滿14歲,所以就算殺人也不會被判刑……是的,不要低估現在的「小孩」,他們什麼都知道。

最後我想說的是面對不妥的異樣,熊孩子背後往往伴隨熊家長。保持警惕,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這是這部電影給我最深刻的教誨。

02

《白絲帶》

「極端壓抑下的暗流湧動」

這部電影的內核,像是將朱朝陽在劇中受到母親的精神控制無限放大、加劇並白熱化。

《白絲帶》曾獲得金球獎最佳外語片、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以及受提名奧斯卡。

對比《伊甸湖》的直接暴力+血腥,《白絲帶》則以黑白畫面呈現,整體甚至能稱得上簡潔乾淨,卻在細節處令人無所適從,陰鬱而壓抑。

這部電影故事情節發生在一戰之前,位於德國北部某村莊的離奇故事。

不同於直接展現孩子的惡,這部電影更加傾向尋找惡的源頭。比如原生家庭、極端父權、不容反抗的專制掌控、高舉善良的大旗實質行惡的行為,這些過度抑制下湧動的都是逼迫孩子內心原始暴力的啟蒙,埋下了反抗的種子。

整部電影的節奏非常緩慢。以回憶中第三人角度平淡闡述惡行,平淡到一切無法原諒的事情都如同日常一般,比如大人與小孩之中的對戲,則是簡單粗暴巴掌解決,上級對抗下級的紀律也同樣。

在如此蠻橫環境之下、各位階級的兒童,位於下層個個乖巧聽話,乃至失去靈魂任由擺布,但卻抓緊任何機會以暴力發洩;處於上位者更早就父輩人前人後兇殘極端暴力完美複製,無聲無息地在村子裡作惡。

這是一部沒有明顯作惡兇手,卻又處處指向兇手是誰的矛盾電影。

如果非常追求情節連貫感的人,這部劇可能會讓你感到有些無聊。但看完這部劇,更加深化了我對人性本質的態度。人的本性無分善惡,孩子的三觀無非就是建立在他們的成長環境之上的本能反應。我們外人看來多有不妥的異樣,在他們心中無非是粗茶淡飯一日三餐般平常,薪火相傳的暴力,終將會成為復仇的種子,種下禍根。在我們指責未成年犯罪的時候,我們成人也應該反思,究竟誰才是惡的根源?

03

《狩獵》

「童言無忌但人言可畏」

《狩獵》給予我的警醒深深刻在腦子裡,讓我隨時提醒自己,保持獨立的思考,切勿成為跟風做雪花的一員。

這部電影讓我聯想到了前陣子微博上,女童被體罰吐血事件,前後情節360度反轉。

而這部電影講述的也是一個反轉的故事。

「剛剛和妻子離婚的盧卡斯(麥斯·米科爾森 飾)在一家託兒所工作,心地善良個性溫和的他很快就受到了同事和孩子們的喜愛,其中,一個名叫卡拉(安妮卡·韋德科普 飾)的早熟女孩對盧卡斯表達愛意,他婉轉的拒絕,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一舉動將他的生活推向了風口浪尖。卡拉報復性的謊言讓盧卡斯背負起了性侵女童的罪名,一時間,這個好好先生成為了整個小鎮排擠和壓迫的對象。」

男主角是美劇版漢尼拔,拔叔!這部戲讓我完全跪倒在他的演技之下,眼神太有戲了。

我們經常先入為主的認為「孩子不會說謊」

然而現實生活中,3歲小孩都已經會撒謊了。「孩子不會撒謊」可能是我們大人視角的童話場景,我們以為自己能夠掌控全局,但回憶自己的童年,也的確撒過不少利己主義謊言。

早熟的小朋友學會成年人之間的暗語,並加以利用成為利器,更令人心寒的是他們缺乏對謊言後果的判斷力。

這部電影最大的看點,卻不是集中在兒童謊言之上,而是周邊的人在得到「自以為」的真相之後,帶著惡意蜂擁而上,對男主群起而攻之。

作為博主,常年衝浪,我知道輿論大多會站在弱勢的一方,就像影片中的大多數居民一樣。但是現在看多了新聞反轉,我們也該更加警惕,不要被浮於表面的「證據」蒙蔽雙眼,避免成為先入為主,帶有偏見來定奪事件善惡的大人。

影片的最後,同樣令人窒息的結局,卻更顯深度。

沉冤得雪的盧卡斯,雖然被重新邀請回到大家的聚會中,但是曾經破碎的裂痕無法再度縫合,失去的信任也無法再度建立。善良的人最終被拋下了,無力反抗,令人嘆息。

天真無邪的孩子說的話,就一定是真實的嗎?

這點值得我們去思考。

04

《Boy A》

「錯過的人值得再有機會嗎?」

這部電影的立意,與上面幾部完全不同。

古話有雲「浪子回頭金不換」,受過懲罰的人通常可以獲得重頭再來的機會。

但是如果他真實生活在你周邊,你可以接受嗎?

而這一部《Boy A 》就是以青少年罪犯出獄後獲得新生活的角度出發。

重獲新生活的傑克,似乎一切都回到了正常的軌道,在新的生活裡沒有人知道他曾經剝奪過一個女孩的生命。他甚至因為拯救了一個小女孩而成為了英雄。

影片後半段,當他犯罪的秘密被揭開,上一段營造的光明勵志在一瞬間支離破碎。身邊好友都離他而去,他哭吼著我真的不是那個男孩了」

如果是你,

你會相信他徹底改過自新了嗎?

這個問題真的很複雜,我猜每個人內心都會有不同的答案。

過去的事或者會有人遺忘,但是如果曾經的錯誤對當事人造成的傷害是永久性的。那麼你也要做好準備會有被反噬的那一天。

05

《心靈獵人》

「原生家庭犯罪側寫」

最後推薦一部美劇,這可以說是我看過最優秀的美劇之一。

這部劇偏重描寫罪大惡極的殺人犯的犯罪源頭

它不像我們平時看的懸疑警匪劇,槍林彈雨飛車追兇,這部劇可以說是一點也不「爆米花」,以旁觀者的角度探究那一件件歷史上聳人聽聞的犯罪事件。

我印象中很深的有這位

聳人聽聞的連環殺手「埃德蒙·肯珀」

你們聽過連環殺手的三大要素麼?

尿床,縱火,虐殺動物。

連環殺手往往在幼年會有以上三要素表現。「尿床」代表著難以控制自己神經和身體,「縱火」折射出反社會傾向,「虐殺動物」說明缺乏同情心。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尿床,虐動物,玩火的小孩比比皆是。這時候,父母和老師的引導變得格外重要。讓孩子學會在控制自己的欲望,擁有同理心,這也是他們未來能夠和諧融入社會,避免邊緣化的一大要素。

再來說回劇中這個連環殺手

可以說單看外表,你完全想像不出這個溫文有禮,智商高達145的男人是個連環殺手!

手持天才劇本的他

卻在原生家庭的影響下走向了犯罪道路。

劇中的童年細節,披露了一個高智商的天才如何淪為殺人犯:「父母不合分開後,kemper跟隨著母親生活,但是他母親對父親的惡意卻投射在他身上,除了日常辱罵,還將kemper趕到地下室鎖起來,原因是認為kemper會對他的妹妹下手。」

孩子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安全感來自於父母。如果幼年遭遇來自最親近人的傷害,你讓他們長大之後如何信任別人,對別人產生同情心呢?

這部劇最大的意義莫過於主演之間的對話:「我們如果不了解瘋子的想法,要怎麼先於他們一步」

對於「壞小孩」這三個字,雖然直觀表現在小孩身上,但是在這三個字背後卻延伸著孩子的父母、家庭與生活環境等等,究竟是誰製造了惡魔,這個問題值得深思。

最後,大家有好看的片單,歡迎安利!

或者有哪些想看又不敢看的可以留言!

看看有沒有姐妹一起來分享!

相關焦點

  • 《隱秘的角落》爆火,原著《壞小孩》引熱議,紫金陳不愧推理之王
    6月在愛奇藝播出的一部劇集橫空出世,火爆全網,這部劇就是《隱秘的角落》,豆瓣評分高達8.9。《隱秘的角落》改編自紫金陳的推理小說《壞小孩》 ,由韓三平監製、辛爽執導,秦昊、王景春領銜主演,榮梓杉、史彭元、王聖迪特別主演,張頌文、劉琳、蘆芳生、李夢、黃米依主演的國內首部家庭懸疑劇集 。該劇講述了沿海小城的三個孩子在景區遊玩時,無意拍攝記錄了一次謀殺,他們的冒險也由此展開。
  • 《隱秘的角落》沒看過癮?國產推理小說可不止《壞小孩》一部哦
    要說給這個暑假帶來「絲絲涼意」的影視作品,一定是《隱秘的角落》!本劇改編自紫金陳推理三部曲之一的《壞小孩》一書。紫金陳是國內知名的懸疑推理作家,被譽為「中國版東野圭吾」。《壞小孩》作為原著,比起影視版更加「高能」更加「驚悚」,除了一環扣一環的線索鋪墊和真相一點點被揭開的驚心動魄,最重要的是揭露了人性由善轉惡的情節刻畫,結局留下的懸念引人深思。
  • 《隱秘的角落》裡,我們「壞小孩」從來沒在怕的
    作為這些表情包的締造者,懸疑網劇《隱秘的角落》所講述的,是三個孩子因無意間見證了一場謀殺案,並由此展開冒險的故事。 其中#《隱秘的角落》全員演技派#微博話題閱讀量更高達2.8億,熱評不斷。
  • 秦昊的男主被質疑,《隱秘的角落》魔改是主因,評分有所下降
    近日,娛樂圈的熱搜快要被伊能靜和秦昊這對夫妻承包了,伊能靜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中唱歌跳舞,發揮著餘熱。秦昊就憑《隱秘的角落》的張東升一角引起巨大討論。秦昊在《隱秘的角落》中的"張東升"扮演的太成功了,估計他已經取代了《不要跟陌生人說話》中的馮遠徵老師成為了新的童年陰影。"帶你去爬山"也成為了新的網絡用語,就連章子怡都調侃說當年秦昊還沒禿。《隱秘的角落》的熱播也帶動了原著小說《壞小孩》的熱度,不少人在看完《隱秘的角落》後,就去翻看紫金陳的這部"社會派"推理作品。
  • 《隱秘的角落》:沒有無緣無故的惡,沒有天生的壞小孩
    熱播懸疑劇《隱秘的角落》無疑是一部成功的國產電視劇,這不僅在於它緊湊不注水的劇情,環環相扣抓住了觀眾的注意力,更是因為它不誇大懸疑色彩,而是從細節上取勝,給人空間去挖掘解析真相。有人看完《隱秘的角落》把童話般的結局當成現實,有人看完《隱秘的角落》,挖掘分析其中隱藏的細節,發現事實並沒有那麼簡單。
  • 看完《隱秘的角落》原著之後,比電視劇黑暗不止一點點
    看完《隱秘的角落》後,內心始終無法平靜。說句老實話,小編已經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看到如此優秀的國產劇了。這部電視劇優秀之處不僅僅是在燈光、拍攝、布景等方面達到英美劇水準,而且引人遐想的結局也是讓人津津樂道。
  • 《隱秘的角落》取景地,就在你家門口!
    最近,高分網劇《隱秘的角落》爆火 小夥伴們有沒有在追呀 要一起去爬山嗎 《隱秘的角落》在豆瓣上評分高達9分,被網友評為近幾年最優質的國產劇。
  • 除了《隱秘的角落》外,迷霧劇場的這幾部懸疑網劇都不要錯過!
    相信《隱秘的角落》已經被大家刷完了,沒關係,迷霧劇場懸疑網劇陸續有來。待播的這幾部網劇,同樣是國貨之光!絕對能讓網民一飽眼福(迷霧出品,必屬精品~)迷霧劇場是由愛奇藝2020年第二季度推出的懸疑類型劇場,包含多部懸疑類題材短劇集內容,以對標美劇的精品化內容和全新的劇場運營模式提升用戶觀劇體驗,這也是愛奇藝繼2018年推出「奇懸疑劇場」後對懸疑類型劇場的全新升級。
  • 朱朝陽原型是紫金陳什麼情況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原型是誰
    自《隱秘的角落》開播後,豆瓣評分一度高達9.1分,可以說是國產劇之光了。劇中的朱朝陽、嚴良、普普,特別是朱朝陽的形象氣質,很契合原著——一個因為父母離婚而極度敏感又壓抑的小孩,聰明絕頂,心思縝密無人能及。那麼,你知道朱朝陽的原型是誰嗎?
  • 《隱秘的角落》作者紫金陳:朱朝陽的原型是我自己
    《隱秘的角落》伴著一路熱搜收官,無數對於隱藏劇情的分析帖將故事重新推向了又一個高潮。6月22日,在該劇大結局上線之際,北京青年報記者對小說《壞小孩》原作者、推理作家紫金陳進行專訪。此前,紫金陳有多部小說被改編為劇集——《無證之罪》《隱秘的角落》,包括即將上線的《沉默的真相》。  談及《隱秘的角落》,紫金陳說上周他看過免費劇集之後,覺得很驚喜,並在付費點播開始的第一時間花錢下載了劇集,一口氣看完,「遠遠超出我的預期」。談及原著小說的創作,他透露,「除了犯罪的情節之外,朱朝陽的原型就是我自己。」
  • 《隱秘的角落》收官 紫金陳:朱朝陽原型就是我自己
    《隱秘的角落》一路熱搜收官 本報記者專訪原著作者  紫金陳:朱朝陽的原型就是我自己  《隱秘的角落》伴著一路熱搜收官,無數對於隱藏劇情的分析帖將故事重新推向了又一個高潮。6月22日,在該劇大結局上線之際,北京青年報記者對小說《壞小孩》原作者、推理作家紫金陳進行專訪。
  • 豆瓣9.1熱播劇《隱秘的角落》劇情介紹
    今天你追劇了嗎?今日推薦劇《隱秘的角落》該劇豆瓣評分高達9.1分,本人大膽預測,年度最懸疑佳劇必定是它。《隱秘的角落》邏輯嚴密,並且配有出色的導演和演員,將觀眾帶入了一個詭異的環境中。獲得了口碑和評論的雙豐收。
  •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變「壞小孩」,原生家庭不是唯一原罪
    網劇《隱秘的角落》裡,學霸朱朝陽從「別人家就的孩子」變成全劇「最壞」的小孩,引起了人們對原生家庭的討論。 01 朱朝陽變成壞小孩,跟原生家庭息息相關 朱朝陽有個糟糕的原生家庭,父母離婚,他跟媽媽生活。
  • 評《隱秘的角落》原著小說《壞小孩》
    #隱秘的角落#昨日,熱播劇《隱秘的角落》迎來大結局,在經歷了「一起爬山嗎」「我還有機會嗎」等熱詞、表情包刷屏社交媒體後引起全民熱潮,該劇原著《壞小孩》也引起讀者的關注和熱議,細讀小說之後,你就會發現原著小說其實是更加的黑暗。
  • 口碑懸疑劇《隱秘的角落》,比它更可怕的是原著《壞小孩》
    端午節的時候,刷完了被吹爆的《隱秘的角落》,剛開播斬獲了9分以上的高分,在昨天完結後豆瓣評分依然居高不下,30多萬人評到了8.9分,可以說是今年數一數二的口碑劇了。看完劇內心百感交集,昨天又馬不停蹄得看完了原著《壞小孩》,心裡更是五味陳雜。
  • 原著《壞小孩》很熱門,紫金陳值得王推理
    六月份,一部連續劇橫空出世,火爆在《愛奇藝中播出,本劇為《隱秘的角落》,豆瓣評分高達8.9。該劇講述了一個沿海小城市的三個孩子在景區玩耍時意外開槍並記錄了一起謀殺案的故事,他們的冒險經歷也隨之展開。這起複雜而令人困惑的案件,將幾個家庭帶入了不可預知的未來。該劇的熱播引發了廣泛而深入的思考,關於人性、小孩子的邪惡、原始家庭、青少年兒童教育等問題和討論層出不窮。正因為如此,原著《壞小孩》和作者紫金陳越來越受到關注。紫金陳是著名的偵探、懸疑、推理作家,素有「推理之王」之稱。在他同時獲得了「十佳作者」和「十佳作品」榜首。
  • 《隱秘的角落》真的過譽了嗎?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與發展,越來越多與未成年有關的犯罪事件被暴露在了世人面前,因此,越來越多人也開始主動關注這方面的問題,比如走在「揭露」社會隱疾第一線的作家們。《無證之罪》的作者紫金陳的「社會派」推理三部曲之二——《壞小孩》,便講述了一個有關未成年犯罪的故事,這部完成於2013年的小說,也終於在2020年被改編成電視劇呈到了觀眾們的面前,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隱秘的角落》。
  • 《隱秘的角落》裡,朱朝陽為什麼黑化?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壞小孩
    《隱秘的角落》是由紫金陳的小說《壞小孩》改變的,這是一部很多觀眾和原著黨認為改編比較成功的一部網該劇。為什麼這樣說呢?首先是劇名的改變,《隱秘的角落》這個劇名更能貼切的形容整部劇映射的每個人的心底都有一個隱秘的角落,而我們今天要談論的是這部劇中一個14歲少年的心底隱秘的角落,是什麼導致一個成績優異的孩子黑化了呢?在成人的眼裡,孩子是純真的,是的,每一個孩子都曾經是善良的,但是原生家庭以及所處的環境和父母,就可能讓這個善良的天使變成一個惡魔。
  • 紫金陳《壞小孩》到《隱秘的角落》:沉默的輓歌是命運的無聲吶喊
    紫金陳的《壞小孩》已被改編為網絡劇《隱秘的角落》,這齣戲有許多預兆,當目擊者成為一個罪犯,一個好孩子,一個壞孩子,誰能控制青春期的黑暗?這是電視連續劇《隱秘的角落》中人物之間的關係,與這本書的唯一區別是嶽父母對他持相反的態度,事實上張東升在這個付諸關係中沒有出路,就像故事情節中的笛卡爾一樣,真相和童話都不重要,更何況,即使你不殺他們,他的生命中也會有一個新的藍圖,張東升將被徹底摧毀。
  • 《隱秘的角落》結局引發猜想 「一起爬山嗎」是什麼梗?
    除了故事本身有關家庭、未成年人成長、教育等熱點話題外,樂隊出身的導演、各展所長的編劇團隊以及演技集體在線的演員等,都讓這部作品格外引人關注,而大結局的揭曉,更是引發了觀眾一輪又一輪的解構與猜想……  劇情與原著大相逕庭  網劇《隱秘的角落》改編自紫金陳推理小說《壞小孩》,講述了沿海小城的三個孩子在景區遊玩時無意拍攝記錄了一次謀殺,他們的冒險由此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