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懶可以說是世界上行動最為緩慢的生物之一,現存的樹懶分兩種---兩趾樹懶和三趾樹懶。主三趾樹懶前後肢均三趾,二趾樹懶後肢三趾而前肢二趾,主要生活在中美和南美熱帶雨林,這兩者是趨同進化的典型代表。其中二趾樹懶的祖先是巨爪地懶科,此科成員的體型有灰熊那麼大。三趾樹懶與兩種巨大的地懶有親緣關係---大象大小的大地懶和馬大小的巨爪地懶。從生物學的角度看來,三趾樹懶和二趾樹懶其實是完全不同的生物,存在著生殖隔離。
與一米八男子體型對比,左二巨爪地懶,左四大地懶
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樹懶為了躲避天敵,進化出來了一項特殊的技能,那就是一動不動,利用身上的保護色來偽裝自己,為了讓偽裝變得逼真,它們的身上還會長滿綠藻,是唯一身上長有植物的野生動物。
在基因的篩選下,越是一動不動的樹懶活得也就更久,它們的基因也就更有機會延續下去,在這樣的進化模式下,樹懶它們的挪動速度不會超過0.2米/秒。每天都掛在樹上,甚至讓它們退化到難以在陸地上爬行,要用前肢拖動身體前行。一旦脫離了樹的保護,樹懶就成了地面狩獵者的活靶子。
行動緩慢也讓他們的消耗量很小,新陳代謝慢,所以它們的進食也一樣變得很慢,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樹懶對於樹葉的消化率其實很低。能夠獲取的能量也很少,所以也就只能一動不動,降低消耗量了。
有人做過一個實驗,給樹懶嘴裡放進片樹葉。等到半個月之後,實驗人發現樹葉還在樹懶嘴裡含著。據統計,樹懶主動進食。吃完一片樹葉也是需要一天的時間。這是因為樹懶懶得咀嚼樹葉,直接讓口水把它們慢慢消化……
樹懶一生之中唯一比較積極的事情就是繁衍後代了,樹懶一般都是獨居的,估計是自己知道自己太廢了,獨居可以降低被天敵一網打盡的可能性。
成年樹懶體重能達到6-9公斤,體長60-80釐米,雌性比雄性要大一些。樹懶的發情期一般在旱季的結尾和雨季的開始。那大概是8-10月。而雌性一般喜歡外來的雄性樹懶,而不是生活在她周圍的那些。
這也意味著對於0.2米/秒行動速度的樹懶來說,它們需要花費幾個月的時間爬行幾公裡才能找到媳婦,有些時候還要遊過河流。對於習慣了一動不動的樹懶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所以相當一部分的樹懶選擇了……放棄。
對於許多生物學家來說,能觀察到樹懶嘿嘿嘿絕對是一個稀有事件。幾千小時看不到一次。但是也有一些樹懶還是樂於接受這項挑戰,雄性樹懶接收到信息之後都會去,但是雌獸並不是給一個樹懶發信息,那是廣撒網,所以就會出現競爭的關係,甚至可能出現相互「廝殺」的情況,聖保羅大學的生物學家就發現過樹懶因為「交配」而戰鬥的,最後有一隻樹懶的一隻眼睛失明了。
樹懶妊娠期為120-180天,雌獸在懷孕期間暫時具有比較有效的體溫調節能力。每窩產1仔,樹懶產仔也是在樹上,對於雌獸來說,它們的利爪都緊緊抓抓住了樹幹,已經與樹幹融為一體,那孩子怎麼出來呢,直接蹦出來,幼崽就像蹦極一樣,而臍帶讓幼崽不至於摔死,雌獸這個時候再緩緩地將幼崽撈起,求幼崽的心理陰影面積。
小樹懶要跟媽媽在一起一直到八歲,但是到11個月的時候就不再喝奶。雖然說和媽媽一起生活,但是有時候也只是在一棵樹上而已,因為樹懶實在是懶得動。
對於繁衍生活都在樹上的樹懶來說,有一件事情卻是一定要下樹的,那就是拉粑粑,大多數的樹棲動物,比如說猴子、考拉等都選擇從樹上直接排便,它們才不會管高空砸「物」可能會傷到其他小動物。
樹懶卻十分執著,一定要下樹來拉粑粑,樹懶身上不僅有細菌真菌植物,寄生蟲也很多。據說還有一種蛾子專門寄生在他們身上。身上簡直就是個微型動物園。還沒圍牆圍欄。下樹拉粑粑估計是它們一生中唯一比較衛生的行為了。
幸好它們新陳代謝太慢了,每4-8天從樹上下來便便和尿尿一次。三趾樹懶幾乎從來不在樹上直接解決問題。而一次的量也能頂別的小動物好幾次,它們能排出達自己體重三分之一的糞便。
上廁所對於樹懶來說,是一項致命的行為,所有成年樹懶的意外死亡事件中,就有超過50%發生在它們上廁所的時候。這是因為它們的行動太過於緩慢,任何天敵只要發現了它們,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吃掉它們,偏偏美洲豹,角雕,虎貓以及蟒蛇的食譜上都有它。
拉粑粑它們也不是隨便拉的,它們首先會找好一個地方,然後用尾巴挖出一個小坑,對於行動緩慢的樹懶來說,拉粑粑需要大約只需要6個小時,樹懶每拉一次屎,要花去一天8%的能量攝入,因為拉粑粑花的時間太多了,給了天敵充分發現它們的機會,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有超過50%的樹懶,在屎拉到一半的途中意外身亡。
完事後,他們還會儀式性地圍著糞坑「手舞足蹈」,最好在這個坑上鋪上一層葉子,這樣,它們才會再次爬回樹上。
這個過程中,這個坑上面也會被覆蓋上一層葉子。在這之後,它們才會再次爬回樹上,下次拉粑粑的時候它們還是會選擇在同一個坑裡,樹懶一生幾乎拉粑粑都是在同一個坑裡。
行動緩慢的樹懶為什麼要用盡一生的運氣,冒著危險下樹,在同一個坑裡便便?
之所以會這樣,科學家發現這是樹懶和在它身上寄生的娥至今達成的協議,樹懶下來拉粑粑,然後娥就在它的粑粑上產卵,這樣娥的幼崽就會有充足的養料產卵,等到下次樹懶再下來的時候,這些小蟲子會長大成蛾,爬到樹懶身上。
那麼對於樹懶來說,這有什麼好處呢,娥在樹懶身上就像園丁一樣,會產生無機氮,讓樹懶身上的綠藻可以繁殖得更好,而這些綠藻既為樹懶提供了保護色,樹懶有些時候,也會把這些綠藻當作便當來吃,和樹葉相比,綠藻非常容易消化而且提供的「脂質養分」較高。
樹懶和這些小生物們是呈現一個高度聯結的共生關係,雙方(或是多方)都受惠。最後需要說明一點的是,這種行為多呈現在三趾樹懶身上,兩趾樹懶就比較隨意,它們的行為也沒有像三趾樹懶這樣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