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小 」字輩價格瘋漲,
各種「 小 xx 」名氣不輸「 原作 」:
@+ Arsene Wenger+:「 給球鞋起個好聽的中文名,我覺得無可厚非,以前就算叫『 黑紅禁穿 』,至少還有個禁穿的故事,扣碎也是;
現在就是小迪奧、小禁穿、扣碎 2.0,是因為熱愛還是炒賣工具。」
@Rukawa:「 我覺得中文名大部分都是販子想出來的,目的是炒高價格,比如小 Dior,在 Dior x AJ 1 發售前,價格一千六七,正式發售後,小 Dior 現在 3k+。
配色相近的 Mid 也是,性質相似的還有小 OW 、小芝加哥、小倫納德之類,買鞋自穿的人,也不會因為換了個名字就衝,還是要理性消費,不要進了圈套。
@+x:「 和今年最大牌球鞋 Dior x AJ 1 沾了個邊,因此被命名小 Dior 的 AJ 1 Zoom,女碼已經破萬了。」
@Loki笑:「 閃電這個詞,在鞋圈肯定無人不知,之後湧現出小閃電,小小閃電,反轉閃電各種名字,無非是想讓它在市場上有更多關注。」
二 蠍子萊萊、湖人 Dunk 等,
哪些是熱愛,哪些是營銷?
@Mr.13:「 AJ 1 無論 OG、Mid 或是 Low,只要紅白都叫芝加哥,只要紅黑就是禁穿,藍色就是閃電,黃色就是扣碎,黑灰就是影子。
現在演變到叫小 Dior、小 Union、小禁轉,原型值錢,只要顏色有一點點像,就被冠以『 小 』字輩
有些中文名,像 SB Dunk 蠍子萊萊就很可愛,SB Dunk Samba 也被稱為迪迦奧特曼,但中文名並不會改變我買或不買。」
@Cloud:「 這種中文名、別稱,跟平臺提交申請,審核通過後是可以更改的,朋友整天提交這種申請;
把 AJ 1 Low 加個蒂芙尼在後面,把一些 Mid 加個湖人,什么元素火就添加什麼,平臺也樂於看到銷量增長;
蹭熱度、蹭價格,變成讓消費者買單的一種理由,希望大家能注重本身設計,不要因為一個別稱就買,主體才該被關注。」
@謝yu:「 那些因為名字而漲價的鞋,比如 Laser orange 鐳射橙,鉤子是深藍色,和湖人沒有半毛錢關係,卻被叫湖人 Dunk,於是高價。
還有各種小阿姆、小倒鉤、以及小 Union,不是名字取得好,能記住這些鞋的人又有多少。」
@難朋友.:「 SB Dunk Laser Orange 明明是藍勾,剛出時一千七,被鞋販冠上『 紫金湖人 』之後,價格已破三千,溢價太高,覺得沒必要買了。
最後買了 AJ 1 Low 黃色,作為代替還便宜,溢價超三倍的鞋不會買。」
@不說話裝高手:「 刮刮樂、北卡藍、李小龍,各種生活化的中文名,都能成為球鞋配色命名;
這次的 PG 4 泡椒,也算是官方玩梗了,鞋尾還有泡椒的中文字體,不得不說,Nike 真是營銷鬼才,也證明中文名確實受到很多人喜愛。」
「 熊貓 」外號太深入人心,
海外買鞋問店員有沒有「 Panda 」:
@Ray.Guo:「 熊貓、GIGI 這種,令我特別有感觸,以前在多倫多,很多時候大家買鞋只知道英文名,不知道中文名;
後來 13 代 He Got Game 復刻,Footlocker 店員和我說,中國人來買鞋,都問他們有沒有 Jordan 13 Panda 。」
@Rainee's K:「 AJ 13 Retro He Got Game,當初剛去紐約讀書,在 Footlocker 買鞋,自以為英語不錯,就跟銷售員說 AJ Thirteen Panda,別人一臉懵逼。
想起來都尷尬,覺得自己好笑,買的時候加稅 120 美金,國內的話價格偏高一點,鞋名字起得好,再加上鞋本身顏值不差,會讓消費者增加好感。」
@賽潘安:「 覺得 AJ 13 熊貓中文名真的棒,熊貓作為國寶,有情懷在,有文化在;
無論是 AJ 13 熊貓陪著喬丹拿下赫赫戰功,還是高顏值鞋型與黑白搭配,都使得這雙鞋子名氣永駐。」
從「 禁穿 」到「 蒼蠅大便 」,
中文名隨球鞋故事一起傳播:
@你挺夠嗆:「 印象最深的,是叫『 蒼蠅大便 』的 Dunk ,當時覺得這也太難聽了,價格還不便宜,而它真正的名字是 Dunk SB FTC Finally,13 年 5 月發售的老鞋了。
名字的由來,是鞋跟和鞋墊,一隻腳是大便圖案,另一隻腳是蒼蠅圖案,為了慶祝 For The City 成立 20 周年,紀念他們首部滑板影片《Finally》所設計的。
雖然中文名難聽了點,但真的是雙好鞋,如果真正熱愛球鞋,也一定會去了解背後故事,而不是只知道無腦衝。」
@ :「 印象最深的是『 遛狗 』,整體設計和配色,十分契合這個名字,而且是環保主題,紅勾當作牽引繩,綠色鞋身化作草地;
鞋底踩上狗屎,備用鞋帶用環保袋裝著,各種小細節做得豐富多彩,Dunk 真是良心。」
@阿:「 AJ 1 禁穿,高中時姑姑從國外給我帶了一雙,當時不是很懂,上腳後同學們非常震驚;
後來才知道,真正的禁穿不是 AJ 1,而是 Air Ship Pro,某些有典故的中文名,會隨著球鞋的故事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