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記者/劉灝 解雙)12月23日,廣東省應急管理廳在廣州市花都區應急指揮中心召開全省縣區應急指揮中心建設推進工作現場會。參會人員實地參觀了花都區應急指揮中心,觀摩了應急救援隊伍和應急裝備,花都區就應急指揮平臺和功能建設作了匯報。
全省縣區應急指揮中心建設推進工作現場會(記者解雙 攝)
據悉,廣州市花都區按照「四有」標準(有法定機構、有公務員編制隊伍、有應急指揮響應平臺、有應急物資儲備倉庫)組建實體化運作的鎮級應急管理機構,初步形成區、鎮兩級上下貫通、整體聯動的應急管理體制機制,按照「四化」要求(輔助決策智能化、指揮調度可視化、應急救援立體化、安全管理動態化)建設區應急指揮中心,實現應急管理信息化成果與應急處置實戰的深度融合,形成了可學習、可借鑑、可推廣、可複製的經驗做法。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市應急管理局正在牽頭建設融合應急值守、預測預警、指揮調度、視頻會商、實時監控、預案管理、隊伍建設、物資保障、災情發布、輿情監控、統計分析等功能於一體的指揮中心。該中心定位為廣州市人民政府應急指揮中心,預計指揮大廳可在明年上半年建成,指揮中心整體功能在8月份左右建成,由市應急管理局負責日常使用管理,並與市政數局負責建設的城市運行管理系統互聯互通、共享共用。該中心建設面積7000平方米,先期建設5000平方米,預留拓展面積2000平方米,設置有指揮大廳、領導決策室、總值班室、聯合值守區、專家會商室、預警發布中心、新聞發布中心、駐穗部隊前進指揮所、應急救援隊伍集結區、物資裝備區、休息待命區等功能室。
花都區應急指揮中心工作人員為參會人員介紹應急救援設備(記者解雙 攝)
在開展應急指揮中心場所改造的同時,市應急管理局積極推進信息化的建設,力求在應急指揮中心場所改造後,可立即投入使用。目前已接入了氣象、水利、林業、地質災害、公安、交通、消防等22個單位的應急系統或資源,接入了全市視頻資源18萬路,以及所有全市危化品一級二級重點危險源視頻數據。不斷整合「寶利通」、「金視通」、「值班值守系統」、「一健通」等視頻系統和800兆、150兆等通訊系統,提升了應急指揮能力,尤其是極端情景下的通訊保障能力,同時,運用大數據、雲計算和聚類分析等手段,對安全生產各類事故及隱患數據進行實時統計,歷時綜合分析,搜索風險弱信號、捕捉風險中信號,管控和排除隱患強信號。在安全生產數據分析中,主要從行業、區域、時間和事故類型等方面開展全災種的循環綜合分析,掌握事故發生頻率,實時給出監測預警,並利用算法模型預測下一個月事故發生趨勢,實施全周期布防監測和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