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多時一再延期的還從院線電影變成「網大」的花木蘭終於上線了。
在1998年,美國迪斯尼出品動畫片把《花木蘭》搬上大熒幕。
這大概是迪斯尼第一次嘗試全方位接觸中國文化的創作,因此下了很大的力氣研究,雖然借用了一個古老的中國故事,但一看就是誠心誠意地做給孩子看,令各年齡層的人都著迷。
當年這版動畫《花木蘭》算是非常成功的一部作品,豆瓣評分7.8,爛番茄評分86%,全球票房3億美金。
2020年,迪斯尼又出品了真人版的《花木蘭》。
據悉,真人版《花木蘭》投資高達2.9億美元(按目前匯率超過18億人民幣),是迪士尼真人版計劃中投資最大的一部電影。因此很多影迷《花木蘭真人版》給予了極高的期待,希望能夠看到一部異彩紛呈、充滿中國古代文化氣息的改編大片。
真人版的《花木蘭》原來準備3月公映的,但不巧遇上了新冠病毒,只能推遲。
9月4日,在美國影音平臺「Disney+」上映,同日,《花木蘭》也在臺灣各大影院上映。
當天北美影評解禁,爛番茄新鮮度78%(80鮮23爛),MTC是69分(26好13中1差),表現不俗以為又是一部票房收割機。可接下來國內看過這部影片的人大多打了低分,甚至在豆瓣的評分只有4.8,連及格線都夠不上,真的讓人大跌眼界。
有影迷表示,這版《花木蘭》完全就是披著西方外衣的東方電影,滿滿的都是槽點。
1.福建土樓對北魏鮮卑族。花木蘭一家還住在了穿越式土樓裡,要知道福建土樓是在宋元時期才形成的,可能導演看見能代表中國的元素就加了上去,這種毫無章法的雜糅確實令人發笑。
2.「當窗理雲鬢,對鏡貼黃花」的妝容,可以看出劇組還是很努力想重現這個妝容,可你在人家花木蘭頭上搞個華為logo幹啥?不可以有點藝術的加工?還是在西方人的眼裡這就是中國人應有的樣子?對於中國的偏見什麼時候能停下?
3.《花木蘭》的劇情空洞無力,單薄脆弱到不行,還硬是融合了戰爭、武俠、科幻和黑魔法等等元素,給人不倫不類的感覺。木蘭小時候他爸跟她說你的「氣」很強,但「氣」不是為女人準備的,是為戰士準備的。國內的觀眾一看就知道,這黑魔法不就是氣功嘛,搞的有多玄乎的。
在軍營訓練的時候,內容都是挑水上山,學會「四兩撥千斤」,將軍教士兵怎麼用「氣」,果真到了後面木蘭打起了太極。氣功是這麼練的?那全中國的晨練大爺不都是武林高手。戰爭與武俠才應該是這部電影的主旋律,更可以加上點感情戲潤色一下劇情,但加那麼多奇奇怪怪的元素,讓人有種大雜燴的感覺。「雙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的道理不懂嗎?
問題還是出在「外國人永遠拍不明白中國故事」上,讓不了解中國文化,不理解中國人文的西方人拍一部描述中國傳說人物——花木蘭的電影,可能一開始就是個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