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3日,是伊朗名將蘇萊曼尼被美國暗殺的一周年紀念日,伊朗政府和民眾,以及中東什葉派武裝都將舉行一系列紀念活動。
如果將2020年國際大事盤點一番,那麼蘇萊曼尼之死就是一個不祥之兆,不過,當時誰也想不到2020年是如此艱難,多災多難。
2020年年初美國還將暗殺蘇萊曼尼視為一場勝利,結果到了年底,美國已有近35萬人死於新冠肺炎,累計確診人數已突破2000萬人。雖然這兩者之間沒有直接聯繫,但可以看到,美國政府把精力都放在了挑釁和破壞上,對本國疫情卻是推責諉過,放任自流。
美國不是沒有資源和能力控制疫情,但它的資源和能力用的不是地方。這是美國霸權主義本質所決定的,美國民眾也成了最大受害者之一。
新年伊始,各國都希望擺脫去年的困境,然而,波斯灣局勢又驟然緊張。伊朗外長扎裡夫透露,有證據顯示,美國正在尋找藉口對伊朗發動戰爭,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司令薩拉米在元旦表示,伊朗已經做好應對任何可能的戰爭準備。
美國方面,CNN在1月2報導:美國情報機構認為伊朗海軍在波斯灣海面有異常舉動(非常規演習)。
美國國務院則宣稱,伊朗可能會對駐伊拉克美軍發動攻擊。
美伊各執一詞,那麼到底是誰在波斯灣磨刀霍霍?相信聯合國、歐洲、中國、俄羅斯都有清楚的判斷。
拜登團隊放出美國願意重返《伊朗核協議》風聲之後,2020年12月21日,川普下令「喬治亞」號彈道飛彈核潛艇(最多可攜帶154枚戰斧式巡航飛彈)進入波斯灣,戰鬥編隊還包括「羅亞爾港」和「菲律賓海」兩艘戰艦。
當美國海軍編隊通過荷姆茲海峽時,伊朗飛彈對其進行了瞄準,歐洲媒體稱這是雙方的「瞄準遊戲」。如果伊朗飛彈部隊再次因為高度緊張而重演「擊落烏克蘭民航」的事故,那美軍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展開軍事報復。
川普在美國政治上已被打敗,但如果波斯灣戰爭爆發,他則有機會變成戰時總統,拖延交權時間,因為美國國會很難在美軍遇襲的情況下去阻止戰爭。
12月20日,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綠區)遭到多攻火箭彈襲擊後,川普馬上將矛頭指向伊朗,他在推特上自問自答說:猜猜火箭炮來自哪裡?伊朗!我要給伊朗一些友善的建議:如果一個美國人遇害,我就會對伊朗追責,好好想一想吧!
蓬佩奧發布聲明稱,是伊朗支持的伊拉克民間武裝對美國大使館發動了攻擊。
反而是美國軍方聲音相對平和,12月22日,美軍中央司令部指控官麥卡錫將軍表示:美軍尚不清楚德黑蘭是否策劃了這次襲擊,我不知道伊朗參與了多少共謀? 我們不想發動戰爭,事實上,我也不認為伊朗希望爆發戰爭。
1月2日,據美聯社消息,五角大樓已命令「尼米茲」號航空母艦撤回美國西海岸,它剛剛在三周前進入波斯灣水域。
在「蘇萊曼尼被殺紀念日」來臨之際,伊朗全國正群情激憤,昨天「尼米茲」號卻撤離波斯灣,令許多美國媒體覺得費解。
「尼米茲」號班師回朝難道是要進京勤王?或者是要扶新主登基?
美國軍事行動上的自相矛盾,其實就是川普政治困境的體現。
單單從美國與伊朗的力量對比看,美國發動波斯灣戰爭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在中東地區還有以色列這位最積極的支持者,但令美國無法施展軍事手腳的是其它大國。
美國尋找出兵理由的另一途徑是在聯合國,去年10月20日,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就說過:呼籲安理會對伊朗追究責任,我們只需要決定這樣做就可以。
但中國、俄羅斯都反對美國的解決方式(制裁或者武力),法國也不會支持,英國態度模糊。
當中俄等大國要阻止美國在波斯灣的軍事行動時,美國必須考慮它是否能夠承受得起戰爭代價?現在,不是1991年,也不是2003年。
再加上川普是一位靠著「交易的藝術」混事的商人總統,他缺乏發動戰爭的真正勇氣和周密計劃。就算他想孤注一擲,用軍事行動扭轉政治敗局,前提還是需要伊朗先對美軍發起攻擊。
伊朗面對美國的挑釁和威脅,也不會一直忍耐下去,否則,在伊朗國內為蘇萊曼尼復仇的氣氛下,對伊朗政府不利。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今天表示,伊朗已通報IAEA,準備將其低濃縮鈾純度提高到20%。而根據《伊朗核協議》規定,伊朗濃縮鈾純度只能限制在3.67%。在美國撕毀《伊朗核協議》後,伊朗提高到了4.5%。
20%純度是在2015年達成《伊朗核協議》之前,也就是說伊朗想恢復到協議前的水平,雖然離90%的武器級要求還很遠,但伊朗想通過越線行為來達到兩個目的:
一、作為對美國暗殺蘇萊曼尼,暗殺伊朗首席核科學家的回應;
二、平息伊朗社會的怒火。
2021年一開始,伊朗和美國就在進行著非常危險的試探,川普的軍事挑釁就算失敗,但也會給拜登重返《伊朗核協議》留下巨大政治障礙。
波斯灣籠罩在戰爭陰雲之下,對其它大國來說都事關本國重大利益。
去年7月23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佛羅裡達接受奧蘭多WFTV9電視臺採訪時拋出來一個計劃:「我們正努力組建巡邏荷姆茲海峽的軍事聯盟,以保持海上航線自由安全,全世界多國將加入巡邏聯盟。」
但中國、俄羅斯對此計劃毫無興趣,美國提出的「巡邏聯盟」無非是想:
一、所有大國派軍艦到波斯灣接受美國指揮。那麼,接下來,在紅海、亞丁灣、印度洋、馬六甲海峽、甚至中國南海……是不是也得如此保護「自由航行」?
二、剝奪伊朗在荷姆茲海峽的權利,把伊朗這張王牌轉移到美國手中;
三、美國將擁有指揮權,其它國家不斷掏錢為美國買單。
蓬佩奧的提議,除了美國走狗之外,還有誰會答應?蓬佩奧自稱所有美國盟友都願意派兵支持,但事實上德國、法國、英國、日本都謝絕了美國的「邀請」,只有澳大利亞和挪威願意配合美國。
俄羅斯則向安理會提出了反建議:波斯灣地區以外所有國家撤出在該地區的駐軍,建立非軍事區和軍事熱線,並成立一個國際安全機構。美國表示反對。
美國的霸權思維、一意孤行,使得波斯灣戰爭風險至今無法真正解除,它就像一個火藥桶,美國動不動就劃根火柴扔過去。
現在正值川普團隊在政治上作最後一搏時刻,同時伊朗又遇上蘇萊曼尼遇刺一周年紀念日,所以,雙方在軍事上緊張對峙並不奇怪。
美國是沒有決心打,伊朗是沒有能力打。雖然戰爭雷聲滾滾,但雨點未必會落下。只是要警惕有別的角色要利用這一時機,令局面走向失控,那就是以色列。
以色列對2015年的《伊朗核協議》向來極為不滿,拜登在川普退出後,又想重新返回,以色列肯定不會甘心面臨到嘴的肉又飛了的局面。
但不管怎麼說,以色列只能借力於美國。然而,美國已經沒有當年發動海灣戰爭那種一呼百應的地位,也沒有發動伊拉克戰爭那種決心。
美國再也不可能晃晃洗衣粉就可以在中東發動一場大戰,川普政府只能用暗殺手段來激起伊朗對美國軍事報復,然後再以此為藉口「師出有名」。
制約美國進行戰爭冒險的力量越來越強,美國的衰落,從中東局勢就可見一斑。不管美國政府在波斯灣玩什麼花樣,有一點我們必須清醒:
中國能源線安全、貿易線安全決不能依靠美國的「保護」。
戰爭販子是不會跟你講道理的,只有建立一支強大的人民海軍,人民空軍,人民陸軍,中國人民才能睡得踏實,吃得安心,才能保衛自己的勝利果實。
戰爭販子看到東風快遞,航母編隊,才會冷靜下來,波斯灣如此,全球各大戰略要地皆是如此。
作者:後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