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對於美國來說,可真是太難了,先是國內因疫情導致的各種事件,其次是同各盟友國鬧不愉快,令美國兩面夾擊。而俄羅斯最近的一條消息,或許又讓美國心肌梗塞了。
近日,俄羅斯將在莫斯科郊外的"愛國者"公園首次展出完整的S-500遠程防空飛彈系統。可惜的是,這次展出並非所有人都有機會一睹其真容,該系統被定為內部展品,僅供各國領導人和高層軍官觀摩。
不過,咱作為吃瓜群眾,也是可以湊湊熱鬧的。
畢竟,這S-500防空飛彈系統可是俄羅斯下一代防空利器,而且很明顯,這套系統的指向目標就是美國!
此前,S-500的部分組件曾經以閉門模式展出過,但對完整的系統進行展示還是頭一次。
"普羅米修斯"的秘密
1958年美國率先提出了"空天"這一概念,空軍的作戰使命從單一的"空"和"天"延伸擴展到了無縫連接的一體化空天領域。
考慮到美國在太空部署武器的政策(事實上美國已經開始這麼做了),俄羅斯必須有所準備,以應對未來美國對俄羅斯的威脅。且各軍事大國也開始研究高超音速武器和各種先進彈道飛彈,發展空天防禦功能的新式武器迫在眉睫。
S-500代號"普羅米修斯",不僅繼承了前者S-300和S-400的優點與長處,而且還加入了很多新興科技。不過,有消息人士稱"S-500並不是S-400的改進型,並且與S-400基本沒什麼共同之處。"
在防空性能上,S-500較S-400提升了50%的射程,反隱身探測能力也大大加強;在反導能力上,S-500的攔截高度和攔截目標速度均比S-400增加了一倍,具備攔截洲際飛彈的能力,真正實現空天一體防禦。
據悉,S-500有望同時攔截10枚速度為每秒7公裡的高超音速彈道目標,射程達600公裡。
從設計指標上來看,S-500幾乎可以"碾壓"美國現役空襲武器。
超越"薩德"
俄專家對S-500系統與類似的美國"薩德"反導系統進行了局部比較,發現"薩德"系統完全不佔優勢。
首先,射程上,"薩德"系統不如S-500,其攔截距離僅為200公裡。
其次,在攔截飛彈速度上"薩德"系統也弱於S-500.其飛彈飛行速度約為每秒1公裡,而S-500系統飛彈的飛行速度是這一指標的5到6倍。
被定位為"機動式"防空反導武器的S-500整個系統的機動時間在半小時左右,單機緊急機動時間不會超過10分鐘,靈活性強,戰場生存能力比其他同類型武器有很大優勢。反觀美軍的"薩德"系統緊急部署就需要2個小時以上。
另外"薩德"系統只配有一種用於摧毀彈道飛彈和戰機類目標的攔截飛彈,對於搭載核彈頭的戰術飛彈等小型目標,"薩德"的摧毀率只有15%到20%,並且完全不具備摧毀衛星的功能。根據資料顯示,S-500配有中程、遠程和超遠程三種類型的飛彈,分別用於打擊不同的目標,包括現役洲際彈道飛彈及其彈頭,必要時還能摧毀敵方的軍用衛星。
這樣看來S-500是一款既能攔又能打還能反衛星的多功能戰略武器,堪稱實施火力硬對抗的"空天盾牌"。
(一較高低)
除了"薩德"之外,大家可別忘了,美國還擁有一款既可防禦作戰也可反擊進攻的自動化指揮作戰系統"宙斯盾"。
2009年美國啟動歐洲飛彈防禦系統部署計劃,並且在歐洲部署了自己的反導飛彈,包括俄羅斯邊境附近,可以見得美國在歐洲的戰略部署已經從防禦性轉為了進攻性。此外,五角大樓也在積極踐行自己"1小時打遍全球"的豪言壯志,其中之一就是從太空用高超音速武器攻擊敵方領土。
可以說,S-500出現的正是時候。
它將在很大程度上緩解美國先進飛彈的威脅,有效保護俄羅斯的重要工業園區,另一方面俄羅斯也可以視情況,在波羅的海,北高加索地區以及中東地區部署S-500,這樣能夠對"咄咄逼人"的北約集團實施有力的戰略對衝。
測試
目前,S-500系統的雷達已經完成實驗設計工作和測試,俄軍方甚至在S-500還未服役的情況下就將其部署至敘利亞戰場進行實戰檢驗。
要知道多年來,在敘利亞戰場,美俄兩國可是一直都處於針尖對麥芒的狀態。
之前美國曾用戰斧飛彈攻擊過俄羅斯駐敘利亞的機場,因為當時S-300的部署位置有些尷尬,所以沒能攔截。這次,攔截範圍更大,機動性更強的S-500出現在了敘利亞戰場,也是給美國上了個眼藥,以後要想使徒搞襲擊的敵人在行動時刻要掂量掂量了。
俄羅斯方面稱,S-500系統預計明年下半年開始批量生產。
隨著S-500的順利列裝,不但能使俄羅斯繼續保持在飛彈方面的技術領先地位,還為俄羅斯提供了安全屏障,對打破北約的戰略合圍也有重要價值。
此次俄羅斯選擇將這樣一款強勁的武器完整的"曝光",其背後用意一為威懾二也想為自己招攬一些客戶,好緩解一下本國的經濟。這不,土耳其這邊已經向俄羅斯表達了自己對S-500"非常感興趣",兩國未來也不排除將會合作的可能,畢竟土耳其之前已經向俄羅斯購買過S-400了。
只是,S-500的性能究竟有沒有俄羅斯官方公布的那樣強大,只能留待時間的檢驗以及後續的實際表現了。
圖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