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長五年九月十五日,即公元1600年10月21日,距今400多年前的一天,在日本美濃國關原地區,爆發了一場決定未來數百年日本政權落入誰手的大戰役,但令人出乎意料的是,這場參與大名超過40個,參戰人數達20萬的大戰役,在短短一天之內就分出了勝負,以西軍的崩盤式潰敗落下了帷幕,從此豐臣家的勢力一落千丈,屬於德川的幕府時代就此開始了……
(豐臣秀吉畫像)
在織田信長殞命京都本能寺後,羽柴秀吉通過一一擊敗柴田勝家、織田信孝等原織田系大名,實際上已經具備了成為天下人的實力,這個時候依然反對秀吉的主要敵人只有東方自室町幕府末期就一直默默蟄伏、成長的德川家和信長次子信雄。秀吉原本想借武力擊敗降服家康,但是小牧·長久手一戰,由於奇襲失敗導致首戰不利,從而使戰爭進入相持消耗階段,因此秀吉被迫改變了戰術,通過單獨調略信雄,使得家康孤掌難鳴被迫屈服。但是由於沒有從根本上打擊德川,同時因為此戰是德川為援助信長公後裔而戰,使得家康獲得了空前的聲望和政治資本。再加上秀吉本人出身農家,並不具備源(想認末代將軍足利義昭為乾爹被拒絕)、平名門(武家普遍認為只有源、平血脈才能成為徵夷大將軍)的血統,沒有開幕的資格,最後在後陽成天皇的幫助下,成為近衛前久(藤原氏)的猶子(兄弟之子,謂如同兒子),賜姓豐臣,方才就任關白、太政大臣。由於無法建立幕府,秀吉只能將領地分封給親豐臣的家臣團,而無法直轄(類似於分封制和郡縣制的區別)。而日本文祿・慶長之役(即大明萬曆援朝戰爭)的戰敗,使得這些親豐臣氏大名的實力普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而德川家康藉口監視北條家餘黨,並未參戰,保存了實力),為關原之戰的結局埋下了些許的伏筆。這樣在關原之戰爆發前,德川家康已經是一個坐擁256萬石的大大名了,而秀吉幼子秀賴(天下人)直轄領地也不過222萬石。
(小牧·長久手之戰圖屏風)
此時,豐臣家內部已經逐漸分裂為以澱殿(淺井茶茶,秀賴之母)為精神領袖,石田三成為首的近江派(文治派)和以秀吉正室北政所(淺野寧寧)為精神領袖,福島正則、加藤清正等武將為首的尾張派(武斷派)兩大派閥,兩派之間明爭暗鬥。家康通過與武斷派聯姻、加封,不斷拉攏武斷派,實際上已經成為了武斷派的後臺和捍衛者。而三成對家康的敵視進一步激化了矛盾,最後已經上升到加藤清正、福島正則、加藤嘉明、細川忠興、黑田長政、池田輝政、淺野幸長七將襲擊三成的地步。三成被迫辭去五奉行的職務,在佐和山城隱退,但是他的心中一時一刻也沒有放棄過抵抗家康,維護豐臣家天下的信念。為此,三成聯絡了上杉景勝、毛利輝元以及宇喜多秀家等其餘三大老(此時,負責牽制家康的五大老次席前田利家已病逝),趁著家康被直江狀(由上杉家臣直江兼續所寫,逐條駁斥對家康對上杉家的質問,被家康形容「我活了一把年紀,還沒見過這麼無理的書狀」)激怒,以上杉家密謀造反為名,出兵會津討伐景勝之際,聯同諸多親豐臣大名出兵,由毛利輝元擔當西軍總大將,並以「打倒家康」為口號,組建聯軍。
(會津徵伐戰圖屏風)
三成通過說服五大老中的毛利輝元和宇喜多秀家,以及請求織田秀信(三法師,織田信長嫡孫)援助,鞏固和壯大了實力。再加上兄長石田正澄等人在尾張愛智川阻攔陸續趕往東國參與討伐景勝的西國大名,使得不少本來計劃加入東軍的大名被迫投入西軍,其中就有長宗我部盛親(派遣去聯絡東軍的使者,由於西軍的封鎖而未能通過京都的關所)和島津義弘(本與家康商定代守伏見城,但是鳥居元忠拒絕開城,一怒之下轉投西軍)。就這樣,以毛利輝元為名義上的領袖,以石田三成為實際核心的強大軍勢編組完成,史稱「西軍」。但是由於三成人質計劃(向對會津徵伐的大名的兒子及妻子實行人質政策)的破滅,隨著細川玉子拒絕成為西軍人質而自盡,以及黑田長政、黑田如水(黑田官兵衛孝高,記住這個人,後面會提到)、加藤清正的妻子和水谷勝俊的兒子的成功逃離,東軍大名們不僅再無後顧之憂,更從此深恨三成。其實東軍大名們也都深受豐臣家世恩,本無意誓死追隨家康,大部分都是因痛恨三成,才投身東軍的。
(關原之戰前夕勢力圖,蘭色為東軍,紅色為西軍,灰色為保持中立)
毛利輝元在8月25日從廣島城到達大坂城。同日,西軍在大坂發表出兵宣言,正式向德川家康宣戰,總兵力約9萬5千人。翌日,以石田三成為首的主力部隊開始包圍伏見城,由於伏見城城高池深,易守難攻,9月8日,伏見城方才陷落。守將鳥居元忠堅守城池戰至最後一刻,臨死前祝福家康 「主公,祝您武運昌隆」。家康在得知三成起兵後,留下了最上義光、伊達政宗等大名監視上杉景勝,兵分兩路快速回師。家康本人親率一路大軍,向西而來,沿途迅速擊破織田秀信,攻陷了歧阜城,破滅了三成最開始的戰略布局。另一路由三子秀忠率三萬八千精銳從宇都宮出發,趕往中山道。然而秀忠被素有智將之名的真田昌幸引誘進攻上田城,數次進攻均大敗,最後在家康的催促下才放棄進攻,不過由於路途遙遠,已經不可能在大戰爆發時趕到關原。
但是由於大津城主京極高次叛變東軍,而西軍攻打大津城不利,直至10月20日方才落城,使得末次元康、立花宗茂、小早川秀包、筑紫廣門等一萬五千西軍也沒有來得及參加關原之戰。
西軍實際上的總大將石田三成,此前本來想勸說澱姬抱著豐臣秀賴前往三成的本城佐和山,然後在關原前線樹立起豐臣氏的黃金千層瓢單馬標。此戰東、西兩軍皆以維護豐臣氏的一統天下,討伐叛逆為號召,如果秀賴的馬標可以出現在西軍陣列之後,則西軍所擁有的大義名份就理所當然地徹底壓倒東軍,正所謂奉天子以令不臣。可預料的,加藤清正、福島正則等豐臣氏養子、家臣出身的大名就算不立刻向家康倒戈相向,也勢必會收束鎧甲武器,轉身撤離戰場。畢竟日本也是世受儒家文化洗滌,無論如何,他們都不敢與主家正面兵戈相向,否則將聲名掃地,遺臭萬年。
(豐臣家紋)
然而秀賴之母茶茶卻是個完全沒有政治頭腦的婦人,以秀賴年齡太小,又是豐臣氏一門總領、天下人,不能擅離大坂為名,打碎了三成的如意算盤,真可謂皇帝不急急死太監。而真正的西軍總大將毛利輝元(影響關原之戰結局的第一個男人)卻完全只是個空頭總將,其本身並不具備出色的指揮能力,在侵朝戰爭中甚至被朝鮮民兵擊潰,而且在這場決定天下大勢的戰役中也沒有作出身為五大老應有的姿態,不但消極處事,全程待在大坂城閉門不出,更讓吉川廣家暗中與家康協談,以消極作戰來保全其領地。
戰前,石田三成的部將島左近在杭瀨川挑釁東軍,並故意撤退。中村一榮和有馬豐氏上套,被宇喜多秀家的部將明石全登設伏擊敗,西軍因而士氣大盛。
至此,關原之戰一觸即發……
毛利輝元
天文22年1月22日(1553年2月4日)—寬永2年4月27日(1625年6月2日)
安土桃山和江戶時代前期的大名、豐臣五大老之一、關原合戰中西軍總大將、長州藩第一代藩主。戰國第一智將毛利元就之孫,大膳大夫毛利隆元長子。影響關原戰局的三個男人之一,其在關原之戰中全程留守大阪城閉門不出,人稱關原宅神,一時間引為笑談。
想知道關原之戰更多細節嗎?
請關注我們,耐心等待下期更新哦~
歡迎訂閱,歡迎點讚,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