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手機行業的不斷發展,高刷屏幕已經逐漸成為了今年手機當中的標配,那麼在相同刷新率下,LCD屏幕和OLED屏幕有何不同呢?有很多人吐槽說144Hz的LCD屏幕遠不如90Hz的OLED屏幕,這種說法到底有沒有依據?屏幕材質真的會影響刷新率嗎?最近三星率先出擊,為我們帶來了科普講解,描述了LCD屏幕和OLED屏幕到底有何不同。
根據三星提供的數據顯示,OLED屏幕在90Hz與120Hz的高刷新率下,屏幕拖影最長長度為0.9mm、0.7mm,動態影像最長響應時間為14ms、11ms,完全算是業內領先水平。相同的90Hz刷新率對比LCD屏幕拖影延長了0.2mm,120Hz對比中拖影也要長三分之一左右。拖影的縮短會讓畫面看起來更加清晰流暢,讓視覺體驗更為舒適,同時也能展現出畫面更多的細節。由於自身條件的限制,LCD的反應速度肯定要低於OLED屏幕,所以單純地提高刷新率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不過也有很多朋友認為LCD屏幕具有不可替代性,比如低亮度下沒有屏閃不會燒屏等等,但是它同樣也存在著非常多的問題。在1500-2500這個價位段,採用LCD屏幕和OLED屏幕手機的價格已經非常接近,但是由於做工方面的不同,OLED水滴屏的價格要低於挖孔屏,所以小米10青春版、Redmi 10X都是水滴屏。
所以很多網友也會認為,一旦LCD屏下指紋技術成熟,又將會是LCD屏幕的天下。不過結合已知的信息來看,LCD屏下指紋技術以及成熟,但依舊還不能和OLED屏幕相媲美,就算可以商用,也同樣存在很多的問題,比如無法做大曲率彎折等等,而摺疊屏和曲面屏似乎已經是手機發展的一大趨勢,而在這種情況下,LCD屏幕必將遭到淘汰。那麼大家對OLED屏幕和LCD屏幕都有何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