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男子上海挑戰3天無現金支付,網友:我們買臭豆腐都微信支付

2021-01-11 荷包蛋的蛋黃

最近,臺灣一位男子在上海挑戰三天無現金支付,並將拍攝的視頻發到網上,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有網友表示,我們平時在路邊買個臭豆腐都是微信支付……以及吐槽最多的是:你們的挑戰,好有挑戰性啊!

這位臺灣男子一下飛機就開始挑戰,三天兩夜通通不拿現金支付。第一站是買礦泉水,手機支付成功後,他很開心!接下來開始去吃飯,白切鵝肉、三杯雞……嗯,不用現金支付,很方便。

然而,網友對此的看法卻是:「這根本是我們的日常,你挑戰個屁!」原諒我看到這裡就忍不住笑出聲……以及「這根本是挑戰每天早上起床要刷牙,挑戰我不要笑出來嗎?」這位朋友說的真是太有同感了,吃貨們是不是也一樣?

如今不用現金消費,難道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在路邊買個臭豆腐,都要用手機付款,怎麼可能離得開手機呢?如果真的要挑戰,不如挑戰三天兩夜離開手機,我敢打賭這絕對沒幾個人能做到!

最後,這位臺灣博主還表示,來這邊看到支付成功覺得很新奇,上海人看到臺灣人的表情也很驚奇……但是,網友們的評論就很一致了:「這可真是個巨大的挑戰啊!」「不是我吹,你手機沒電了,你真會死在這裡」……

對於挑戰無現金支付這件事,吃貨們都怎麼看呢?(喜歡這篇文章,可以給小編點讚、留言,感謝小天使們!原創文章,轉載需標明出處;圖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臺灣網友:大陸太落後了才用手機支付!這智商真感人啊...
    於是,今天中午她就真的把這800塊拿去銀行存了 ……真是難以想像啊……短短幾年時間,現金已經被嫌棄到這個地步了……說到中國的行動支付,甭管你是用微信還是支付寶亦或其他方式,那都是相當方便省事的—— 而且,還時不時有點小優惠無論如何,都比身上揣著一大把紙幣鋼鏰兒什麼的強。
  • 南京歧視現金支付情況多不多?記者實地探訪
    那麼眼下,我們現實生活場景和服務窗口這方面到底做得如何?老年人現金支付是否遭遇歧視,受到排斥?記者這兩日分頭進行了採訪和調查。「現在很多老年人都會玩微信,現金和手機支付的現象各一半吧,1元硬幣也收的。」老闆說。在新安江街附近的美仕多進口零食超市,不少老年人帶著孫輩來挑選零食,支付時現金和手機支付都便捷。店員表示:「現金和手機支付的比例各佔一半。」附近的理髮店剪頭髮30元,有不少老年顧客,他們告訴記者,現金支付沒問題。
  • 無現金支付線索在中國,是什麼使馬雲?
    無現金支付充斥著中國消費的各個領域,逐漸成為中國支付交易的主體。中國經歷了從貨幣交易到無現金交易的轉變,沒有現金的中國發展迅速的原因是什麼?首先,普及智慧型手機為無現金交易提供了直通車,馬云為這些直通車提供了交易平臺。
  • 澳洲去現金化加速 儲行行長贊支付寶和微信支付
    澳洲儲備銀行(Reserve Bank)宣布,中國式的技術或將助推澳洲轉變為「無現金」、甚至「無錢包」社會。在澳洲加速「去現金化」之際,澳洲儲備銀行行長洛韋(Philip Lowe)對中國兩大支付巨頭——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支付寶(Alipay)和騰訊公司旗下的微信支付(WeChat Pay)予以高度評價。阿里巴巴和騰訊開發的面部識別軟體,讓消費者僅需看向攝像頭就能完成付款。「在中國,大型科技企業的影響力可能尤為顯著。
  • 臺灣行動支付發展堪憂 想靠手機過一天你會被煩死
    這個話題,對於天天使用行動支付的我們來說,so easy,但是對於臺灣網友來說可能還不是那麼容易。 據臺灣旺報6月5日報導,在臺灣若是用手機支付過一天,消費者可能就會發現很多斷點,因為能使用的場合太少;其次,綁定信用卡的安全度仍被消費者質疑;最後,要撬動臺灣消費者改變消費習慣。
  • 央行:不得宣傳無現金支付 機具要做到多種支付兼容
    公告提出,非銀行支付機構應充分考慮非現金支付與現金支付的兼容性,做好對服務對象的提示,不得要求或誘導其他單位、個人拒收現金或採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支付,不得通過各種形式宣傳無現金支付或歧視現金支付概念。
  • 微信支付團隊在香港講解其跨境支付機制
    新華社香港4月11日電(記者周雪婷)微信支付團隊聯合香港零售管理協會11日在香港舉辦「微信智慧工坊·跨境版」講座。作為「微信智慧工坊」全球巡講的首站,此次講座邀請了微信支付團隊、第三方服務商及使用微信支付的香港商戶講解微信跨境支付的機制和使用流程,並正式向香港市場發布「支付+會員」的方案。
  • 前瞻行動支付產業全球周報第56期:螞蟻集團將與微信支付競爭?回應...
    臺灣電子支付使用人數達966萬人 較6月增長63萬臺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最新統計顯示,截至今年7月,臺灣電子支付使用人數達966萬人,較6月增長63萬人,增長了6.98%。綜合中央社、ETtoday新聞雲等臺媒報導,截至今年7月,臺灣共有28家電子支付業者,其中5家專營、23家兼營。
  • 微信支付進入日本,微信可掃Line Pay支付
    原創:商道創投網作者:沈南商道創投網8月26日獲悉微信支付與LINE Pay在日本東京宣布,雙方將再度深化行動支付領域合作,正式啟動面向LINE Pay所有覆蓋商戶的微信支付能力整合。整合完成後,LINE Pay日本的二維碼將具備「一碼多用」能力,微信支付用戶可以通過掃描LINE Pay二維碼,使用微信支付錢包餘額進行支付。
  • 臺灣行動支付發展現狀:五年倍增計劃未達標 還差很遠!
    關於包括臺灣金管會所統計的「行動支付」服務交易金額已達到預期突破3千億元新臺幣。項目包括行動信用卡、行動金融卡、行動電子票證、電子支付機構實體通路支付服務(O2O)等,截止2020年9月底,總交易金額已達3,506億元新臺幣。
  • 微信支付聯合中行信用卡,旅購平臺最高返利300元!
    9月24日起,微信支付聯合旅購、中國銀行上線了「中行信用卡,越購越有禮」優惠活動,用戶可以在國內領先的出境購物一站式平臺「旅購」的微信小程序,使用上海地區發行的中行信用卡完成下單,即可享受消費立返福利,最高可領300元!
  • 新加坡銀行卡能在中國掃碼支付了!
    是啊,國內都「全民行動支付」了  誰還用現金啊?  真是坑哭我們這些海外黨    海外銀行卡  一般無法綁定在國內行動支付  讓我們還活在  「遠古現金時代」  :「我們對與騰訊公司就為海外持卡人在中國內地旅遊時能夠使用微信支付這一合作深感高興和興奮。
  • 臺灣人為什麼寧願帶錢,也不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今天總算知道了
    談起我們的寶島臺灣,想必大家都不會感覺陌生,作為我國GPD排名第九的經濟大省,臺灣的商業還是比較發達的。而且臺灣省的外貿方面比較開放,匯聚了全球各地的商品,有些特別的商品在大陸上也是很難見到的。所以大陸經常有遊客到臺灣省旅遊時,也會選擇在當地「血拼」一番,大買自己心儀的商品。但不少的大陸遊客到臺灣省後就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臺灣人基本上不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也沒有其他便捷的支付軟體。那臺灣人為什麼寧願帶錢,也不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呢?
  • 使用手機支付的人越來越多,那現金都用在什麼地方?答案很簡單
    在這些發達的網際網路技術之中,最值得一提就是行動支付了,它不僅能夠讓我們在出門的時候不用帶錢包,更解決了找零的問題,降低了假鈔流通的現象。現如今我們出門你可以什麼都不用帶,只帶上一部手機就可以了,給錢的時候只需要出示二維碼給店員掃一下就可以完成支付。現如今很多人身上都不會帶現金,一時間好像只有一些爺爺奶奶輩的人身上才有現金,很多人都覺得現金似乎要被時代所拋棄了。
  • 央行再次出手,新的支付方式快速崛起,支付寶、微信只能默默接受
    早在多年前,馬雲就喊出要讓中國在5年內進入無現金社會。時至今日,中國真的是快速進入到了無現金社會,在線下的商店、餐館、地鐵站,甚至在街頭賣藝者手上,都是通過一個二維碼來收錢,現金已經不多見。英媒稱,現金在中國正迅速淪為明日黃花。消費者已經棄用紙幣,改為用手機支付來完成各項交易。
  • 行動支付又火了!現金或將成為「過去式」,網友:是好是壞?
    現如今,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行,國家的經濟得到提升,我國在許多領域上都有著顯著的進步與突破。例如我國的科技領域、勘探領域、貿易領域、製造業領域、基建領域等,都讓許多國家為之刮目相看,可見中國發展速度之快了。
  • 支付碼3米外都能被盜刷?支付寶微信都不怕,你怕啥?
    近日,在上海地區網絡安全嘉年華活動上,現場實測支付碼3米外都能被盜刷而引起廣泛關注。但其實如果您了解手機支付機制的話,就會知道這種被盜刷的可能性其實是相對比較低的。呼籲提升安全意識固然重要,但為博眼球過度販賣焦慮也有欠妥。
  • 數字人民幣來了 會衝擊支付寶微信支付嗎?
    從網絡上披露的各種實踐體驗來看,使用數字貨幣,與支付寶、微信支付區別不大,甚至有商戶表示「比第三方支付還好」。雖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但市場還是有不少疑慮,擔心數字貨幣會衝擊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現有第三方支付市場。就記者採訪情況看,這樣的擔心有些過度解讀。數字貨幣對於公眾而言,其實是相當於多了一種支付工具,可進一步減少現金的使用。
  • 微信支付剛剛拿下全香港711便利店,硬剛八達通
    這是711便利店繼2017年為港版微信支付提供現金支付增值服務、支持微信支付(內地人民幣錢包)後合作再次升級。港版微信支付與711合作升級香港居民的使用習慣和大陸有所不同,香港的社會環境更加認可現金支付或銀行卡,認為把錢放在手機裡不安全,對行動支付認可度比較低。
  • 通聯支付先後推七個現金貸APP 聯合維信金科等收割借款人
    隨著國內第三方支付領域寡頭效應加劇,中小支付平臺利潤空間極度縮減,不少平臺鋌而走險,違規開展業務。從快錢、易寶到暢捷通、環迅,都曾被曝出為714高炮開支付通道。前段時間,金融觀察團就曾曝光被罰5900萬100天後 環迅支付仍涉嫌為非法貸款APP扣款的消息。而位於上海的通聯支付(通聯支付網絡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