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裕創下二個第一:
一、他創下殺死皇帝的金氏世界紀錄,一生共計殺掉了六個皇帝。
二、他開創屠殺前朝皇帝的惡毒歷史開端,更是華夏歷史醜惡的一面。
那麼,劉裕是何許人也?
劉裕(公元363—公元422年),字德輿,乳名寄奴,公元420年6月,劉裕稱帝,改國號為宋,史稱「劉宋」,同劉邦、朱元璋一樣,是中國由平民成為皇帝的三人之一,東晉從此滅亡,中國歷史進入了南北朝時期。
東晉是世族大家的天下,草根劉裕年輕時入北府軍,對內平定孫恩盧循之亂,擊敗篡位的桓玄勢力,為了積累威望和力量,他又消滅桓楚、西蜀、盧循、劉毅、司馬休之等割據勢力,終讓南方成為一統,隨之北伐滅南燕、後秦等國,降服仇池,大破北魏,收復淮北、山東、河南、關中等地,光復洛陽、長安兩都,使東晉的版圖延伸至河北地區,他也因功逆襲成為東晉權傾天下的權臣。
公元418年,劉裕接受相國、總百揆、揚州牧之職,以十郡建"宋國",受封為宋公,並受九錫殊禮,彼時的劉裕,不論是實力還是威望都已達到巔峰,想低調但實力已不允許了。
此時已55歲的劉裕想到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他有些迫不及待了。
公元419年1月28日,劉裕派王韶之縊殺傻子皇帝司馬德宗(封建歷史上唯一的真傻子皇帝)。並立其弟司馬德文為帝,即晉恭帝。
天時、地利、又迫不及待,為什麼劉裕不直接上位稱帝呢?他良心發現了嗎?
不,他的心早已黑了!
只不過當時有了「昌明(晉孝武帝)之後有二帝」的圖讖,迷信的寄奴,在幹掉晉安帝後,違心的擁立了司馬德文。
不知司馬德文是不是也被傻哥給帶傻了。
公元419年,司馬德文讓宋國又加十郡增益,使宋國包括二十郡,年底劉裕又獲加皇帝規格的十二旒冕、天子旌旗等一系列殊禮。
你賞我再多,可我要的是天下呀,我已奉上帝之旨立兩個皇帝,以後天下該輪到我老劉家了。
劉裕扯下了遮羞布。
公元420年,想當皇帝的劉裕便迫不及待地讓親信寫好禪讓詔書,他讓晉恭帝司馬德文抄錄,晉恭帝深諳其意,「欣然」提筆,將禪位詔抄錄在一張赤(紅)紙上。
要說聰明人好辦事,司馬德文對劉裕的親信說,晉朝的天下,如果不是劉裕力挽狂瀾,早就姓桓了,現在把帝位禪讓給劉裕,這哪有什麼遺憾呀?
當了婊子的劉裕又來立牌坊了!
劉裕假惺惺的推辭一番,公元420年7月10日,在群臣恭請下築壇稱帝,國號宋,是為宋高祖武皇帝。
劉裕出身貧寒,能逆襲成為一代帝王,是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和超前的政治眼光,就軍事能力而言,劉裕絕對是和宇文泰、高歡並稱南北朝三大傑出的軍事統帥,同時那個傻子皇帝也助他一臂之力。
劉裕稱帝後革新弊政,加強中央集權,打擊豪強,被明朝思想家李贄譽為「定亂代興之君」,亦有「南朝第一帝」之稱,但他卻德不配位。
為什麼這樣說呢?
在此之前,曹丕逼迫漢獻帝劉協禪位,司馬氏逼迫魏元帝曹奐禪位,二人都好吃、好喝、好招待,待遇同帝王時無幾,最終頤養天年、壽終正寢,劉協活的比曹丕還長,魏元帝一脈傳了二百多年,比兩晉的國祚都長。
司馬德文退位後,劉裕封其零陵王,其用度和規格最初均同晉朝皇帝比肩,是不是司馬德文像漢獻帝,像魏元帝那樣,也頤養天年了呢?
如果這樣,那就不是劉裕了。
劉裕派大將劉遵考帶兵常年駐紮在司馬德文的封地,一天24小時監視他的一舉一動,連個蚊子都是分出個公母。司馬德文的小舅子也是個有奶就是娘的主,為了討好劉裕,有事沒事的跑入他的府中,吃、拿不算,還將他的一切隨時上報,更可怕的是還將姐姐生下的兒子全部弄死。悽惶中司馬德文明白了一切,為防萬一,飲食都由尊貴的褚皇后親自完成。
家賊難防。
公元421年9月,又是他的小舅子用計將褚皇后騙走,劉裕的使者隨即呈上毒酒,要求其自盡,司馬德文以「佛祖說自殺的人是不會投胎轉世的」而拒絕自殺,於是使者命兵士們用被子將司馬德文活活悶死,享年36歲。
劉裕能耗子哭貓的眼淚,號啕半天,發訃告說先皇因病醫治無效,不幸駕崩,請家屬節哀順變。又帶領政府高級官員為司馬德文守喪並哀悼了三天,予以國葬。
擦乾眼淚的劉裕立馬向司馬家族舉起了屠刀!一時司馬家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腥風血雨。
那麼劉裕將司馬家族的人斬盡殺絕了嗎?
《資治通鑑》載:「誅翦宗室之有才望者」,這表明劉裕只殺掉了司馬朝宗室中有才望之人,並沒有殘忍的盡殺司馬懿後代。
其中司馬德文的皇后活到了公元436年,享年53歲,這在當時也屬於高壽了,司馬德文的女兒海鹽公主司馬茂英,嫁給了裕之子劉義符並立為皇后。司馬德文的大姐晉陵公主,初嫁謝混,後謝混被誅,被迫改嫁,晉亡後被降為東鄉君,432年去世。另一姊為鄱陽公主,嫁給了王導曾孫王嘏,易代後被封永成君,她的兒子娶劉裕之女為妻。
在已知司馬後世名人中有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師、唐代著名道士司馬承禎,他是司馬懿四弟司馬馗的後人。宋代名臣、歷史學家司馬光,他是司馬懿三弟司馬孚的後人,綜上可見,司馬家族顯然並沒有被劉裕一網打盡。
自古前代王朝被推翻後,後世統治者一般採取「滅國不滅祀」的方式,善待前代君王,但劉裕首開殺戮前朝皇族的惡例,史學家胡三省先生對此評價道:自是之後,禪讓之君,罕得全矣。
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報應很多就在劉裕的孫子宋順帝身上得到回應,當大將王敬則說完「官(宋順帝)先取司馬家亦如此」後,15歲的宋順帝知道明年的今天就是自己的周年了,由此發出「願生生世世不要投胎在帝王之家」的悲鳴。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那麼,為什麼劉裕要逆天而行,非要殺死司馬皇室的男丁呢?
一、不自信:
寒門出身的劉裕和朱元璋一樣,強烈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使得劉裕想把一切危險消滅在萌芽中。
二、嚴重高估司馬家族能量:
劉裕稱帝時已經57歲,這在當時絕對高壽,他的兒子才14歲,在劉裕眼中,晉恭帝雖然退位,但司馬家族多年經營仍然根深地固,自己死後晉恭帝可能一呼百應復位,把劉家江山變姓,為了讓司馬家族背後的支持勢力死心,劉裕乾脆殺掉晉恭帝,以絕後患。這就如美國為什麼要殺死手無束雞之力的薩達姆並抹平他的墓地如同一轍。
三、劉裕讀書少,沒文化。
劉裕出身草根,屬於讀書少沒文化的一族,對儒家的「仁義禮智信」並不清楚,同時他常年徵戰,認定武力可以解決一切,所以只要他視為威脅的一定會強力清除。
曹氏、司馬氏等都是世族出身,講究貴族風範,往往不願意行滅族這樣殘酷卑劣之事,同時都是經營好幾代,樹大根深,根本不怕前朝的皇帝能翻出什麼花來,所以寬大以示天下人。
參考文獻:《南史》《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