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芽NewSeed
作者 | 寧澤西
報導 | 新芽Newseed
「
曾隨著比特幣價格暴漲登上巔峰的比特大陸,卻在幣價回暖之時,迎來了內部的分崩離析。最終這條大船將駛向何方?恐怕誰也無法回答。
」
近日,一向低調神秘的礦機霸主「比特大陸」變了天,上演了一出現實版的「權力的遊戲」。
10月28日,比特大陸聯合創始人、董事長,握有比特大陸30%股權的詹克團還遠在深圳參加活動,被早已分家在外的另一位聯合創始人吳忌寒回來奪了權,手段相當簡單粗暴。
吳忌寒先是到在工商局將北京比特大陸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以及執行董事由詹克團變換為自己,跟隨其多年的葛越晟出任新的監事。
緊接著第二天,吳忌寒以「比特大陸創始人、董事集團主席、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的一連串title向比特大陸全員發送郵件,仿佛《權利的遊戲》中龍母的進擊般,強硬地罷免了詹克團所有職務,並封鎖其進入公司權限。由詹克團帶來的HR負責人也被罷免,吳忌寒任命同樣跟隨其多年的索超,重新出任人力資源總負責人。
10月29日中午,在全員郵件發送完畢後,吳忌寒緊急召開全員會議。在約一小時的會議上,吳忌寒歷數詹克團管理不善行為,安撫員工情緒,並要求大家團結一心,拯救公司,不能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由於一些歷史原因,像歷史上發生很多次的,吳忌寒幾乎被趕出了自己一手創辦的公司,比特大陸也跌落神壇。」 ViaBTC創始人、CoinEx創始人楊海坡發表評論稱,「在最危急的時刻,吳忌寒採用鐵腕手段重新奪回了比特大陸的控制權。」
六年的老搭檔,從默契配合到撕破臉鬧掰,誰對誰錯早已扯不清,而此次高層震蕩的背後,與這家礦機巨頭坎坷的上市之路不無關係。如今吳忌寒的回歸將把這頭巨獸帶向何處?能否完成其上市的夙願?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從默契配合到遭受重挫
吳忌寒是業內公認的比特幣布道者,也是比特幣白皮書的中文翻譯者,被李笑來贊為「區塊鏈領域最欣賞的人、帶傷帶血的戰士。如果這個世界裡有一個我可能打不過的對手,那就是吳忌寒。」
2013年,吳忌寒與技術合伙人詹克團,在與北航相鄰的學院國際大廈創辦了比特大陸。
然而,比特幣礦機市場早年的競爭激烈程度遠遠超乎想像,比特大陸成立之時,國內早有兩位風光的先行者:一是阿瓦隆,一是烤貓礦機。前者被視為世界第一臺ASIC礦機,而烤貓礦機一度佔據全網近30%的算力,在創辦比特大陸之前,吳忌寒是烤貓礦機的重要投資人。2013年後,國外出現KNC、Bitfury等以先進技術為代表的礦機公司,中國比特幣礦機業一度被趕超。
2013年10月,比特幣開啟第一輪牛市,比特大陸發布的首款55納米礦機螞蟻S1乘著牛市的東風,靠著0.68W/GH/s的低功耗一炮打響,一掃Bitfury稱霸全球數月的陰霾。
當時的吳忌寒亦不吝對技術團隊的誇獎稱,他參照市場上最先進的1J/GH設定晶片目標,但詹克團所帶領的技術團隊最後超額達到0.68J/GH。「團隊的執行能力始終讓人稱讚,我們用兩年的時間做了四款晶片,每次晶片一出來就能及時生產出礦機。」
可以看出,詹克團在比特大陸初期功勞不小。現年40歲的詹克團畢業於清華大學,是比特大陸晶片研發的核心人物,在公司是技術型領導者,被稱為比特大陸的「技術之腦」。而吳忌寒更像是一個戰略家、投資人兼商人。在公司發展的早期,兩個人之間的配合非常協調,將比特大陸的發展不斷推向新的高度。
二人為數不多的相似點是,從比特大陸創辦開始,兩人都甚為低調神秘,百度百科上關於他們的資料只有寥寥數語。
不過,詹克團作為比特大陸的技術創始人,同時也是比特大陸的最大個人股東。從比特大陸在2018年向港交所提交的招股書顯示,詹克團持股在比特大陸持股36%,吳忌寒持股比例為20.25%。
作為比特大陸最大的掌權者,詹克團同時還掌握著比特大陸的財權。如果詹不同意撥款,吳忌寒提出的一些設想也只能以放棄告終。
矛盾的種子,隨著詹克團權力的增大而越埋越深,當遭遇外部挫折時,不可避免的激化了。
2018年9月26日,比特大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也正是在那段時間,比特幣全網算力再創下歷史新高,一枚比特幣的價格在10000美元附近企穩後繼續保持縮幅震蕩走勢,幾乎重現2017年底比特幣的輝煌。
然而,情況很快急轉直下,2018年底開始,比特幣的價格一路暴跌,從1.9萬美元跌回6000美元。以比特幣為主的虛擬貨幣市場又進入一波新的熊市。比特大陸礦機的銷售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
六個月後,比特大陸對內表示,IPO失敗。同時期,另外兩大礦機製造商嘉楠耘智和億邦國際也都以IPO失敗告終。
考驗他們的時刻才剛剛來臨。
矛盾爆發:道不同不相為謀
儘管曾是親密無間的創業夥伴,但詹、吳二人性格、背景、對公司經營路線的認知都截然不同。吳忌寒的「快刀斬亂麻」,其實是他與詹克團兩人對公司發展路線不可調和的矛盾集中爆發。
吳忌寒是一位區塊鏈信仰者,希望公司不斷開發新礦機,在區塊鏈行業發展,並重倉了BCH。而詹克團作為技術人員,則對AI技術情有獨鍾,希望將公司轉型。
當礦機業務處於上升期的時候,雙CEO發展理念一致,一切問題都隱於水面。但當外部發生巨變的時候,瞬間驟起波瀾。
「上市時間可能只是一個小分歧,不足以引起風浪。但是上市失敗後,內部的天平就開始傾斜了。」一位內部人士告訴媒體,上市這事仿佛就像「觸了黴頭」,在遞交招股書之後,比特幣價格在2018年12月觸底,同時引發比特大陸內部持續調整,主要是裁員和高層更迭。
上市之路遇阻,比特幣熊市來臨,2019年初,兩人宣布暫時離開比特大陸。
隨後,通過內部信的形式,吳忌寒和詹克團兩位聯席CEO宣布同時卸任CEO職務,理由是缺乏管理經驗。兩人卸任後,由公司內部高層王海超擔任CEO一職。另外,吳忌寒和詹克團還約定不再幹預比特大陸運營工作,僅對公司重大事項做決策。
但沒過多久,詹克團重回比特大陸開始指導具體業務。
一直對AI晶片念念不忘的詹克團,力主推進AI晶片業務,但進展不順利,因為比特大陸晶片團隊的技術積累在於礦機晶片,而AI晶片則是屬於另外的業務範疇。
此外,據比特大陸一位離職員工講,詹克團的管理方式也曾在內部引發不滿,因為他的性格非常強勢,做出的決定很難改變,公司變成「一言堂」。同時,如果下屬在執行過程中遇到阻礙,就會被認為是缺乏能力。
二人衝突最直接的導火索是近期中國將區塊鏈技術上升為國家戰略。在風口到來之際,投資人都選擇將票投給原來力主發展礦機業務的吳忌寒,認為由吳忌寒來領導比特大陸,公司未來會發展得更好。儘管詹克團是公司最大股東也無濟於事。
在10月29日的員工大會上,吳忌寒情緒激動的表示,「我必須回來拯救這家公司。」隨後,吳忌寒下令禁止詹克團進入比特大陸公司辦公室,工作人員也不能與之往來。
礦機還是AI晶片,路在何方?
每個人都在關注,下一步比特大陸將怎麼走?
據比特大陸周二舉行的員工大會記錄,比特大陸創始人吳忌寒在員工大會上稱,我們的礦機業務市場份額在下滑,我們礦池業務的主導地位也在下滑。而吳忌寒重新執掌比特大陸,區塊鏈礦機重新成為比特大陸的核心業務的可能性頗高。
內部人士也認為,「估計AI晶片業務肯定要縮,但是具體程度要看後面了。」
然而,徹底回歸礦機主業如今看來未必是一步好棋。
首先,中央媒體明確表態,國家發展區塊鏈技術並不是支持炒幣,類似2017年的礦機超級行情或許很難再現。另一方面,同行也選擇了進軍AI市場。
老對手嘉楠耘智第四次衝擊IPO,遞交了美股招股書。文件顯示,以礦機銷量計算,該公司2019年上半年市場份額為23.3%,全球排名第二;比特大陸市場份額為64.5%,排名第一。由於幣價低迷,礦機價格大跌,嘉楠耘智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2.89億元,淨利潤則虧損3.31億元。照此推斷,比特大陸上半年營收不到9億元,與上年同期天壤之別。這樣的情況下,公司還能繼續容忍業績被幣價綁架嗎?答案是否定的。
另一方面,比特大陸重啟上市日程,向美股發起衝擊。據騰訊潛望此前報導,比特大陸已在一周之前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秘密遞交上市申請,保薦人為德意志銀行。
為了給本次赴美上市增添成功機率,比特大陸甚至還聘請了納斯達克前中國區首席代表鄭華,作為公司顧問為其出謀劃策。
但這並不意味著上市之路就此通暢。熟悉上市流程的人士曾對騰訊新聞《潛望》表示,SEC對於區塊鏈業務並沒有偏見立場,但對於專業技術類問題更為關注,因此SEC的問詢會更加專業,也更加聚焦。她判斷,比特大陸在2017年分叉出的比特幣現金BCH,或將成為其上市路上最大的攔路虎。
截至目前,比特大陸還是亂糟糟的。現在來看,在吳忌寒重新掌權下,比特大陸的未來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