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字上下功夫大力發展七臺河特色農業

2021-01-11 東方財富網

在第八屆黑龍江綠色食品產業博覽會七臺河展區內,蟹稻米、富硒醬油、天然蜂蜜、大榛子、蒲公英茶等七臺河特色展品吸引了大量的經銷商、採購商和廣大市民的駐足關注。七臺河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魏錕在接受中國經濟信息社專訪時表示,七臺河市雖然農業總量較小,但卻積極在「精」字上下功夫,未來七臺河農業將向精品、高效、特色、綠色、生態、智慧六大特色方向,多元化全方位發展。

據魏錕介紹,七臺河市農業耕種面積為277.6萬畝,僅佔黑龍江省農業耕種面積的1%略高。近年來,七臺河市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積極推進雜糧和經濟作物種植,打造特色雜糧經濟生產區和特色經濟作物種植基地,採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深入挖掘特色農業產業鏈條。同時,抓住「南豬北養」生豬區域布局調整政策機遇,大力發展規模化畜牧養殖業。

魏錕說,近年來,七臺河市委市政府加快現代農業建設步伐,因地制宜,挖掘農業潛在優勢,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七臺河市立足資源和區位優勢,積極發展壯大綠色食品產業。一是綠色食品產業發展迅速。綠色食品基地面積由2014年的50萬畝,增加到現在的90萬畝。農產品基地已發展到22個,有13個超萬畝標準化生產基地。綠色食品標誌62個,有機食品標誌36個,地理標誌5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231個,無公害認證基本實現了全覆蓋;二是綠特色農產品呈現多元化、規模化、專業化發展。七臺河綠色農產品共有30多個品種,覆蓋面廣泛。同時加強與科研院校的合作,並積極向先進地市取經學習,使七臺河市綠特色農產品逐步向規模化、專業化發展;三是依靠科技支撐創新品牌。企業依靠科技不斷創新,先後研發出17種新產品。產品知名度不斷提升,共8戶企業14種產品獲得展會產品暢銷獎。勃利紅松籽品牌榮獲2019年最受消費者喜愛的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勃利縣被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列為全省唯一的綠色食品質量追溯試點縣。

據悉,此次綠博會,七臺河市農業農村局通過對企業資質、產品質量等方面的嚴格審核,共推薦10餘家企業參展,涉及到的產品有大米、麵粉、醬油、堅果、黑木耳、藍靛果、白酒等30餘種產品。

(文章來源:新華財經)

相關焦點

  • 海報時評丨冬遊齊魯,惠民活動在「精」字上下功夫
    近4個月的惠民活動期間,山東重點在「精」字上下功夫,讓精品旅遊成為冬遊齊魯的主要落腳點和發力點。全省16市推出532項重點活動、305項惠民措施的同時,省文旅廳聯合七大網絡平臺,培育推出溫泉康養、滑雪健身、文化體驗、民宿打卡等10大特色主題、100多條精品線路,並結合冬日重點節假日,舉辦好客山東賀年會、美食嘉年華、特賣營銷會、非遺大集等特色節事。
  • 「手碟鼓」奏響七臺河特色文化產業「進行曲」
    「2018年,我帶著樂器參加了桃山區和阿里巴巴創新中心聯合舉辦的阿里巴巴諸神之戰全球創客大賽,獲得了七臺河賽區的冠軍,還得到了2萬元的獎金。隨後我又代表黑龍江省參加了阿里巴巴諸神之戰創客大賽全球總決賽,獲得創意獎。通過區裡搭建的平臺,不僅開拓眼界和視野,也增強了我回鄉創業的信心。」宮關回憶說。從那以後,桃山區主動了解公司發展情況,幫著找廠房,還出資解決了廠房的用電問題。
  • 日本農業對雲南發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的啟示
    針對如何進一步推動雲南高原特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雲南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組成專題調研組,對日本農業現代化進行專題調研後發現,推動雲南農業走向質量興農和綠色興農,日本的諸多經驗給我們以深刻啟示。政府不直接介入農業生產活動,而是通過政策和法規體系引導生產者,政府不僅制定實施了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還不斷完善法規體系,使農業的健康發展有強大的政策和法規體系支撐和保障。對於雲南來講,除了要把農業發展理念和政策重心調整到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充分發揮農業的生態功能,還要有系統的政策和法規體系的支撐。
  • 在「好」字上做文章 在「精」字上下功夫 進博會:「越辦越好」
    作為盛會舉辦地的上海,堅持疫情防控不放鬆,服務保障更到位,著力在「好」字上做文章,在「精」字上下功夫,推動第三屆進博會各項工作有序高效進行。進博會閉幕已經10餘天,上海迄今未發生一例與進博會相關的疫情病例。  在今年全球抗擊疫情的特殊背景下,這一全球貿易盛會的如期舉辦,體現了中國同世界分享市場機遇、推動世界經濟復甦的真誠願望,也體現出進博會正在朝著「越辦越好」的目標不斷邁進。
  • 在「好」字上做文章、在「精」字上下功夫,虹橋商務區管委會全面...
    完善交通組織保障、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優化會展配套服務、強化應急處置能力」和「承接輻射溢出效應」等「5+1」任務清單內容……距離第三屆進口博覽會開幕還有不到50天,全市各保障工作組已經全面進入高標準、快節奏、緊運行的備戰工作狀態,虹橋商務區則著重在「好」字上做文章,在「精」字上下功夫,全力推進今年各項服務保障工作。
  • 黃關春調研常德:精細特色農業發展要科學規劃注重創新
    黃關春在臨澧縣調研近年來,常德市委、市政府緊跟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主線,不斷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精細特色農業發展,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市農業機械化率68.19%。全市擁有6家院士工作站和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省級工程技術中心12家。在常德調研期間,黃關春一行先後走訪了澧縣農康葡萄專業合作社、錦繡千村農業專業合作社、城頭山鎮詹家崗田園綜合體、澧縣綠之源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臨澧縣高橋村田園綜合體。
  • 綠色鋪就發展路——來鳳大力發展特色生態產業
    今日《湖北日報》大篇幅報導來鳳大力發展特色生態產業原文如下圖片│中國來鳳旅遊網恩施州政協副主席、來鳳縣委書記邢祖訓表示,該縣去年整縣脫貧摘帽後,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強基礎、抓重點、補短板,堅持「以產促建、以點帶面、以鄉引人」的發展思路,統籌謀劃農村「五位一體」建設,大力發展特色生態產業,讓綠水青山加速向金山銀山轉化,成為來鳳最大財富、最大優勢、最大品牌,爭當武陵山鄉村振興領跑者。
  • 大方:特色農業漫山香
    實踐綠色發展 推動農業提質增效大方縣按照「來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產業革命」和「六個轉變」要求,堅持「生態+扶貧」雙輪驅動,走「綠色+特色」發展之路,緊密結合產業結構調整、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綠色種植、生態養殖業,不斷將農業做特做優。打造農業品牌,帶活農業產業,富裕一方百姓。
  • 貴州六枝:山地特色農業,成為"畫廊"六枝最鮮豔的一抹綠色
    貴州六枝:山地特色農業,成為"畫廊"六枝最鮮豔的一抹綠色 2020-08-25 23: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特色農業如何變成金飯碗?「三明實踐」有啟示
    近年來,三明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現代農業,走出了一條特色農業致富路。  將樂縣常口村,金溪環繞,茂竹修林,風景秀麗。這裡生態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到92%。多年來,常口村圍繞山、水、田做文章,走出一條因地制宜、綠色發展的道路。  這個秋天,常口村800畝的臍橙林,迎來了大豐收。  過去,常口村大量村民外出打工,村裡近300畝土地荒廢多年。
  • 在落實上下功夫,四平市公安局召開最務實的服務和保障民營企業發展...
    在落實上下功夫,四平市公安局召開最務實的服務和保障民營企業發展座談會 2020-04-20 19: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上下足功夫
    博州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現場會暨上半年經濟運行分析會與會代表表示  ——在推進高質量發展上下足功夫  「通過一天半的觀摩學習,我們看到了各縣市你追我趕的發展勢頭充分發揮石材資源優勢,大力推進精準招商、專業招商、以商引商和全產業鏈招商;持續深入落實支持民營企業健康發展有關政策,及時研究解決企業存在的困難問題和政策需求。大力發展夜經濟、早市、跳蚤市場等,活躍市場、拉動消費,同時積極涵養稅源,不斷優化資源配置。  會議提出,「口岸強州」是全州經濟破局發展的「棋眼」,一招破題,滿盤皆活。
  • 大力發展科技型農企丨訪廣東豐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伍大利
    大力發展科技型農企丨訪廣東豐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伍大利 2020-09-27 23: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發揮特色農業新優勢構建綠特融合發展新格局
    今年,圍繞「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全市綠色有機認證面積達到510萬畝,綠色有機食品企業94家、認證產品218個,同比分別增長4.4%、1.9%;新增4個農產品地理標誌    日前,記者從市相關部門獲悉,我市圍繞「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大力發展食品和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推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培育建設,深入挖掘綠色農業潛力,加大綠色生態農產品品牌培育力度
  • 立足新發展階段 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訪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
    其次,農業高質量發展是新發展階段的突出任務。農業是「四化同步」的短板,農業發展基礎還比較薄弱,發展水平還相對滯後。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就必須加快補齊短板,儘快補強弱項,這是新發展階段的突出任務和重大課題。最後,農業高質量發展是新發展階段的強烈需求。隨著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費者對農產品的關注度日益增強。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是人民心聲,是市場信號。
  • 我市召開發展現代特色農業新聞發布會
    12月10日 ,我市召開發展現代特色農業新聞發布會,市農業農村局領導介紹了北流市現代特色農業發展情況。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股室負責人,市農業企業代表,以及市對外宣傳和新聞管理中心、市委網信辦、市廣播電視臺、大美北流客戶端記者出席新聞發布會。
  • 理上網來|編制「十四五」規劃,需在這五個字上下功夫
    依筆者看來,關鍵是在這「五個字」上下好功夫。圍繞「變」字,客觀分析「十四五」發展環境,在不確定性中把握確定性「十四五」期間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不確定因素較多。「十四五」規劃編制,需要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體現準確識變、主動求變、科學應變的思維,加大改革、創新和發展的力度,化危為機,趨利避害,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在「實」和「準」上下功夫
    在「實」和「準」上下功夫 ———婁底市殘聯助力殘疾人「六穩」「六保」大局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李祥 10月10日,重度殘疾人賀勇、王新德等再次來到婁底市殘聯報喜
  • 七臺河與北京泰銀項目合作籤約儀式舉行 王文濤見證籤約並會見北京...
    東北網6月16日訊(黑龍江日報記者 王坤 文天心) 值此第六屆中俄博覽會和第三十屆哈洽會舉行之際,16日上午,七臺河市政府與北京泰銀實業有限公司籤訂生物醫藥項目合作協議。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文濤出席籤約儀式,並在籤約前會見了泰銀公司董事局主席汪龍一行。
  • 春賞花 夏納涼 秋採摘 冬農趣 自治區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
    從2017年開始,小東溝村積極搶抓烏魯木齊打造大南山國際旅遊區的機遇,發展鄉村旅遊,種植了2000多畝波斯菊和虞美人,形成了壯觀的「花海」,大批遊客紛至沓來,很多村民吃上了「旅遊飯」,收入大增。「今年,我們要建設民宿,還計劃拿出50—100畝土地發展採摘遊,讓烏魯木齊市民通過『認領』的方式成為『開心農場』的會員,周末來這裡採摘、品嘗真正的有機蔬菜。」王躍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