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庭都會給娃買磁力片。
這種簡單、大塊、易上手、色彩鮮豔的構建類玩具,簡直就是基建狂娃的最愛。
不過除了天馬行空地搭房子、拼造型,磁力片其實有一個超強大的隱藏功能——數學啟蒙。
而且除了專門的教具,很少有玩具可以像磁力片數學啟蒙這麼逆天。
從平面到立體,從長度、高度到面積,從整數到分數、從對稱到找規律……感覺就像專門為學數學量身訂造。
今天,就給大家扒一扒,磁力片數學啟蒙可以怎麼玩。
形狀識別
磁力片最基礎的數學玩法就是形狀識別。
因為它本身就有不同的形狀部件。像是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
通過組合的方式,還可以拼出菱形、梯形等等。
形狀拆解
一個圖形可以拆解成其他的圖形。
正方形,可以拆解成:
兩個長方形;兩個直角三角形;四個小的正方形;四個直角三角形……
長方形拆解成:
兩個正方形;四個長方形;四個直角三角形……
形狀組合
地上鋪一張紙張,用磁力片拼出各種形狀。
把這些形狀的輪廓描摹到紙上,然後把磁力片打亂。
把這些形狀的輪廓描摹到紙上,然後把磁力片打亂。
讓娃按照輪廓重新把這些形狀拼起來。
循序漸進,圖形還可以設置得更複雜。
這種玩法就像我們經常見得數學題,只不過換成了實物的玩法。
隨便幾張紙,幾塊磁力片就把娃拉入數學的坑裡面,他還渾然不覺玩得嗨了。
立體圖形識別
磁力片數學啟蒙最贊的玩法之一。
它可以做出各種各樣的立體圖形。
以前我們學立體圖形的時候,一個形狀有幾個面、幾條邊,全靠想像。
磁力片就很實在,能看、能摸、還能拆開看一看。
正方體,有6個面,6個面都是正方形。
三稜柱,有2個面是三角形,3個面是長方形(或者正方形)。
三角體(正四面體),4個面都是等邊三角形。
從小就摸著這樣的立體模型,立體形狀是怎麼構成的心中自然有數。
感覺以後娃碰到立體幾何,他都會說:我見過!我知道!
認識面積
先找一塊最大的正方形。
然後讓娃找出需要多少的小的直角三角形、小的正方形、小的長方形。才可以拼成一樣面積。
娃一開始可能對同等面積沒有概念。
可以告訴他,把這些形狀鋪在大的正方形上面,如果能完全覆蓋,並且沒有多餘的,就是面積一樣。
當我們它們一層一層拆開,就能看出來8個小的長方形、8個小的直角三角形、4個小的正方形和一個大的正方形,面積是完全一樣。
只要我們保持同樣數量的小長方形、小的直角三角形、小的正方形,面積都不會改變。
就算把這些形狀的拼接方式改變,面積還是一樣。
孩子又會發現:輪廓不一樣的圖形,它們的面積有可能是相等的。
認識分數
分數是數學概念裡面一個很抽象的存在。
用磁力片來展示也會變得具體和清晰。
比如分別用小長方形和小正方形拼成一樣的大長方形。
一個小的長方形就是四分一,一個小的正方形就是二分一。
同樣的分解正方形。分別是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八分之一。
分解三角形。左邊的是九分之五,右邊是九分之四。
其他
磁力片的數學啟蒙玩法還有很多。
比如說拼出一個圖形的一半,讓娃拼出另外一半。以此來了解對稱。
可以學習長短和高低。
學習排序。
學習規律。
學習上下左右、裡外等空間關係等等。
一直玩下來,差不多可以把小學數學裡面的基礎概念都講得清清楚楚。
快快帶娃解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