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本文有輕微劇透
看《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會陷入一個怪圈:明明HP迷會感動得淚流滿面,但路人粉會嗤之以鼻:切,講的什麼玩意?
這個時候,HP迷就會用一副「關愛智障」般的眼神回應:不懂別BB!
而這到底是HP迷的清高還是普通影迷不懂藝術的淪喪?是陽春白雪與下裡巴人的衝突還是英倫奇幻文化單純的水土不服?說到底,這就是一個「不同圈子別硬融」的問題。
PJ大帝曾經將託爾金的百年奇幻巨製《魔戒》三部曲搬上大銀幕,一舉取得超過28億美元的全球票房,還拿下17項奧斯卡大獎,成為影史至高經典。差不多十年後,PJ又改編了託老的又一本小說《霍比特人》,卻並未達到《魔戒》的高度,並且與《神奇動物》極為相似:中土迷厚愛,路人粉覺著一般。
其實呢,這還真不是PJ大帝導演能力的鍋。究其原因,《霍比特人》始終是一本兒童向的冒險讀物,劇情發生在《魔戒》前,託老完成時間也早於《魔戒》,是整個中土世界歷史的一個註腳。
與宏偉的《魔戒》原著不同,《霍比特人》全文僅僅有數百頁,不過20萬字,PJ原本打算拍成上、下兩部的,結果一不小心又拍成了三部曲。中土迷自然希望看到更多中土史的細節描繪,但路人粉就坑了,一看電影成品:怎麼可以這麼冗長!怎麼可以這麼拖沓!
《神奇動物》系列改編電影不僅沒有規避「霍比特人圈套」,反而徹底鑽了進去。與《霍比特人》成品先於《魔戒》,《神奇動物在哪裡》這個名字最先出現於《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是霍格沃茲學院五年級的一本教材。但後來J.K.羅琳發現呀,HP書迷對這本杜撰的書關切之極,於是乎將這本書擴寫成為54頁的真實書籍。
但是,《神奇動物》的篇幅,較之《霍比特人》卻又少了許多,單純地講述探尋萌寵的故事,能跟中土第三紀元赫赫有名的「五軍之戰」看齊嗎?改編成電影長片本來就內容空虛、快支撐不住,這還不算啥,羅琳阿姨和導演大衛·耶茨一合計,講萌獸多好玩啊,乾脆拍成5部曲好咯!喝,這下粉絲享福了,但路人可就為難了~
羅琳阿姨,還記得您說過的「故事不在乎長短,在乎質量」的演講麼....
所以,無論小雀斑在海報的咖位多麼居中、小雀斑多麼努力,在漫長的五部曲篇幅中,萌寵小達人紐特-斯卡曼德註定無法成為核心男主角,畢竟:格林德沃和鄧布利多才是主角啊!
如果說上一部,紐特還是第一位主角,主線還是以找尋神奇動物為主,那在《格林德沃之罪》中,曾經的明線變成了暗線,暗線變成明線,「格林德沃」的故事開始浮出水面,至於繼續找神奇動物?對不起,沒那麼重要。
紐特在前作中毫無疑問有推動劇情的主動權,儘管格林德沃在美國的陰謀是在紐特追尋失蹤的神奇動物們發掘出來的,但紐特在拯救克雷登斯的過程中,貢獻了主觀能動性極強的力量,順便挫敗了格林德沃的陰謀。
但在《格林德沃》之罪中,紐特的故事並沒有一條主線,或者說有主線,但變得十分黯淡。紐特整體的行動好似被格林德沃一線牽動著完成,無論是找到中國神奇動物「騶吾」、發現日本神奇動物「河童」,都顯得那麼意外。
小貓咪騶吾感受下~
這一部終究是將大主線引回到了「黑魔法巫師之首」的格林德沃之上,重點講述鄧布利多是如何擊敗這位綜合實力甚至比伏地魔更為強悍的黑魔王的。但在劇情裡,兩者暫未進行正面對抗,甚至都沒見面,而是反覆鋪墊,讓整部片子成為後面三部的一款大預告片。
誠然,當追求前面9部(包括《哈利波特》)的哈迷們,看到年輕金髮的格林德沃、看到成熟優雅的鄧布利多、看到海德薇變奏曲再次飄揚在魔力無限的霍格沃茨城堡上空,足以讓人潸然淚下。
就像那些做了十年一覺中土夢的戒迷們,在幽暗密林裡看到林中精靈的城堡、看到索林帶領矮人們回到孤山、看到魔戒在山洞中現身,一樣感動。
況且,雖然鄧布利多仍未重逢格林德沃,但電影卻展現了兩人年輕時「血誓」的場面,俊美的年輕人們營造出無與倫比的CP感,讓無數粉絲尖叫。
多少哈迷看到這裡時心碎:
雖然找尋神奇動物不再是主線,但這並不代表電影裡的神奇動物就沒有地位了。除了騶吾、日本河童,大蛇納吉尼也在形象上被劃分為一定的神奇動物範疇,人氣萌寵嗅嗅、護樹羅鍋回歸,還幫紐特完成了很重要的任務。此外影片裡還出現了幾款全新動物,票票君不多言,大家自行感受~
全場最佳還是我們的騶吾,發揮了重要作用,真給咱們中國文化長臉!騶吾起源於《山海經》,說它「大若虎,五採畢具,尾長於身,名曰騶吾,乘之日行千裡」,這些形象在電影裡得到了很好的還原,包括臉型似貓咪(虎),長尾巴十分耀眼,速度那是賊快,臺詞說它頃刻間就能從城市這頭「閃現」到另一頭。
而羅琳認為,要馴服騶吾,紐特的作用至關重要,所以馴服過程也是非常有趣:
據小雀斑自己說過,本來電影裡給他倆互動安排了普通話,可惜被刪了,不然也是灰常有趣滴:
幕後原因竟然是....小雀斑你就不能爭氣點嘛!
好話說完,也該說說醜話了。
對於路人來說,《格林德沃之罪》的成品顯而易見:不好看,太普通。除非,這個路人本身就喜歡看花樣的魔法炫技。
電影的節奏有很大問題,如前所述,《格林德沃之罪》整個一大預告片,為了給後面三部鋪墊就使勁塞東西,包括莉塔與紐特的曖昧、蒂娜與紐特的誤解與冰釋前嫌、甚至大名鼎鼎的魔法石創造者——鍊金術士尼克·勒梅也登場了。這些元素幾乎都在前三分之二悉數亮相,對HP迷來說盡皆乾貨,讓路人則一個頭兩個大!直言看不懂!
而後半部分的結局,想必也讓很多人不爽,就算對比前作,也太缺乏高潮了。繁複登場的角色會讓人覺得關係混亂,就比如莉塔這個形象的轉變,很多人肯定看得疑竇從開,不知道是編劇問題還是素材刪減問題;而傻白甜奎妮的轉變,也非常突兀。對於路人粉來說,可一點不友好。
但我相信,在麻瓜的加持下《神奇動物2》至少在內地市場也是賣座的,不會比前作差,但要營造像《毒液》一樣的路人緣,那可就難了。不過,既然對得起HP迷的情懷,這便夠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