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三伏天
很多年輕人戲稱「靠奶茶續命」
一杯凍奶茶立馬神清氣爽
但是……
喝時一時爽,減肥千萬難
還會出現健康問題!
記者從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獲悉,一名18歲高中生小海(化名)因為喝太多奶茶導致痛風急性發作,手腳關節上長滿了一塊塊白色的「鑽石」,腳腫得無法走路!日前,在風溼免疫科專家的治療下,小海大步走出了醫院,「再也不喝奶茶了!」他說。
1天1杯奶茶
高中生關節長「鑽石」
今年18歲的小海來自廣東佛山高明,是一名高中學生。平時沒別的愛好,就是喜歡喝奶茶。「一般每2天就要喝一次,1天1杯也是會有的。」小海說。
然而,因為這一小愛好,小海4年前就生了病,並且發作的時候疼得嗷嗷叫,無法走路,更令人震驚的是,手腳關節上長滿了一塊塊白色的「鑽石」,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小海是奶茶喝太多導致了痛風發作和痛風石形成。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風溼免疫科主治醫師鄭少玲解釋,小海愛喝的奶茶是高糖軟飲料,高果糖成分進入人體後,代謝過程中會產生過多尿酸,痛風就找上門了。
「第一次來我門診就診的時候,小海四肢已經長滿痛風石,無法走路了。
一查尿酸特別高,達900umol/L。我們立刻安排了抗炎和降尿酸治療,暫時把血尿酸水平穩定到400umol/L,現在慢慢可以站立、走動。後續我們還要繼續為他積極降尿酸,爭取關節上的痛風石能夠逐漸溶解變小甚至消失。」鄭少玲告訴記者。
其實,早在4年前,小海已經出現痛風發作病史,但是他沒有規律吃藥,也沒有忌口。「我記得那天是打球回來,右手無名指疼痛腫脹,幾天沒好,去到當地醫院一查:尿酸很高,可能是痛風。因為當時不是很嚴重,醫生開了藥並叮囑注意飲食、控制體重就回家了。之後也早已忘記醫囑,該吃吃該喝喝,手腳上的痛風石靜悄悄地長出來了,現在想想,真是後悔莫及。」小海說。
7月14日,經過省二醫醫生團隊治療,小海終於出院,他是走著出去的,經過這次,他表示:「再也不喝奶茶了,也會好好吃藥,控制飲食,定期回醫院複查。」
痛風年輕化明顯
00後已「中招」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習慣的改變,不少「富貴病」也相繼發生,其中痛風就是「三高」之後的第四高。目前我國痛風發病人群已超過1億人。痛風的本質是體內尿酸水平升高,析出尿酸鹽沉澱在關節或腎臟處。發病時,患者會有關節腫脹、疼痛的感覺,就如同老虎在撕咬關節一樣。
成年人正常情況下的尿酸值:男性為149~416μmol/L,女性為89~357μmol/L。若是長時間超出這個範圍,就是尿酸高了,有痛風的風險。
而且近年來,痛風的年輕化趨勢越來明顯。90後已經被痛風「絆倒」了,00後已中招。
去年,我們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省新華醫院)風溼免疫科李霄鵬醫生曾在接受本報採訪時稱,接診過這樣一位年輕的痛風患者——還在上初中的16歲男生小利。
一天半夜裡,小利突然發現左腳大拇指紅腫熱痛,趕到醫院,檢查下來發現他的尿酸高於600μmol/L,雙能CT顯示在左腳大拇指中有許多尿酸鹽結晶,他被確診為痛風。
醫生仔細詢問後,發現他的痛風很可能與他長期喝果汁飲料有關係。
不喝酒,也不愛吃海鮮,但是小利有一個從小就有的習慣:渴了不愛喝水,愛喝甜的飲料。因為覺得一般飲料都有一定的添加成分,所以家裡人只讓小利喝一些果汁類的飲料,或者把水果榨成汁給小利喝。所以平常小利很少喝水,基本都用果汁代替,一天少的時候喝一杯,多的時候四、五杯。
醫生解釋說,有研究表明,果糖攝入過多是導致痛風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增加的重要原因。果汁中富含果糖,一個是因為新鮮水果本身含糖量就高,一旦榨成果汁,大量纖維素都被當成渣滓丟棄,而其中的糖卻充分被釋放。另外果汁類飲品在加工的時候往往還會添加糖分和其它添加劑。
「果糖代謝第一步就會涉及到嘌呤的生成,因此果糖攝入越多,體內嘌呤含量也就越高,嘌呤會最終代謝為尿酸。如果果糖攝入持續過高,則腎臟對尿酸的分泌過程也會被抑制,從而導致血液尿酸增高,誘發痛風。」
【來源:都市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