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無硝煙的戰場,這裡是白衣天使披荊斬棘的戰場,這裡是守護冰城百姓平安的一道健康防線。在哈爾濱市第六醫院(哈爾濱市傳染病醫院)是哈市指定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的醫院,在隔離區裡發生很多感人的故事,記者採訪到了哈爾濱市第六醫院四病區護士長楊振宇,聽她講述發生在除夕夜的護理故事。
1月23日18時許,哈爾濱市第六醫院四病區接到了接患者的緊急通知後,一個小時內,除了正在外地往回趕的兩名護士外,全員到位。
清空病室,接收物資,
布置病房,接受培訓,一氣呵成。
兩個小時後,第一班次的護士倪陽、孫嵐,醫生朱海秋已經穿好防護服走進了隔離區開始工作。
「26歲的倪陽和孫嵐是科內最年輕的護士,兩名護士在得到需進入隔離區的消息後,主動向我提出『我們先上,我們小,沒有家庭負擔。』」楊振宇說,「但我知道,就在倪陽上班前,她的母親在家中為女兒擔心的失聲痛哭;孫嵐的先生,一名可敬的人民警察也在火車站值班中。但我們是白衣天使,我們必須衝上前線。」
第二班次的護士馬思玉和孫寶玉,都在除夕的前一天踏上了回家的列車。在得到消息之後,在除夕夜又趕回了病房。
「當我抱歉地向兩個護士解釋的時候,她們卻反過來安慰我說『沒關係,我們畢竟是回家了,不像徐姐,還沒來得及走出去呢。』」
第三班次的護士李春姝,她的先生是一名120急救工作人員,和我們一樣奮戰在最前沿。兩個人把孩子丟給了體弱的婆婆,懷揣著孩子的祝福,同時穿上了隔離服。辦公護士徐立鳳默默地退了返鄉的火車票,送走了丈夫和孩子,獨自走進了隔離病房。
第四班次的李東順是病房年齡最大的護士,也是2003年抗擊非典時期的老戰士,本來由於身體和年齡原因,不想讓她進入隔離病房的,但是老大姐卻說:「我參加過非典治療,我有經驗。再說我若不進去,就只能排三班了,姐妹們太累了。」於是李東順放棄了與丈夫一年一度的團聚。
護士孫麗影的孩子小,楊振宇本來很擔心怎樣做她的工作,可是沒等張口,小影就說:「沒事兒,孩子已經斷奶了。」剛剛出月子的護士李晶也發了信息給楊振宇「如果需要我,我也能上!」
「我們一個班次白班8小時,夜班16小時,現在我們病區組成了最長循環的班次,其他病區都是三班。」楊振宇說,她們是女兒,也是媽媽;她們是妻子,也是姐姐、妹妹。看上去柔弱,可面臨疫情,她們迎難而上。
「現在,我的耳邊還總迴響著她們為進入隔離病區時的積極請戰聲,迴響著她們為了爭奪最繁重工作時的爭執聲,回想著她們接受培訓時的詢問聲,回想著她們分配工作時的討論聲。」楊振宇說,我們一定堅守在第一線,守護著健康屏障。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