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區裡四班倒的護士|為進隔離區,她們積極請戰

2020-12-15 瀟湘晨報

這裡是無硝煙的戰場,這裡是白衣天使披荊斬棘的戰場,這裡是守護冰城百姓平安的一道健康防線。在哈爾濱市第六醫院(哈爾濱市傳染病醫院)是哈市指定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的醫院,在隔離區裡發生很多感人的故事,記者採訪到了哈爾濱市第六醫院四病區護士長楊振宇,聽她講述發生在除夕夜的護理故事。

1月23日18時許,哈爾濱市第六醫院四病區接到了接患者的緊急通知後,一個小時內,除了正在外地往回趕的兩名護士外,全員到位。

清空病室,接收物資,

布置病房,接受培訓,一氣呵成。

兩個小時後,第一班次的護士倪陽、孫嵐,醫生朱海秋已經穿好防護服走進了隔離區開始工作。

「26歲的倪陽和孫嵐是科內最年輕的護士,兩名護士在得到需進入隔離區的消息後,主動向我提出『我們先上,我們小,沒有家庭負擔。』」楊振宇說,「但我知道,就在倪陽上班前,她的母親在家中為女兒擔心的失聲痛哭;孫嵐的先生,一名可敬的人民警察也在火車站值班中。但我們是白衣天使,我們必須衝上前線。」

第二班次的護士馬思玉和孫寶玉,都在除夕的前一天踏上了回家的列車。在得到消息之後,在除夕夜又趕回了病房。

「當我抱歉地向兩個護士解釋的時候,她們卻反過來安慰我說『沒關係,我們畢竟是回家了,不像徐姐,還沒來得及走出去呢。』」

第三班次的護士李春姝,她的先生是一名120急救工作人員,和我們一樣奮戰在最前沿。兩個人把孩子丟給了體弱的婆婆,懷揣著孩子的祝福,同時穿上了隔離服。辦公護士徐立鳳默默地退了返鄉的火車票,送走了丈夫和孩子,獨自走進了隔離病房。

第四班次的李東順是病房年齡最大的護士,也是2003年抗擊非典時期的老戰士,本來由於身體和年齡原因,不想讓她進入隔離病房的,但是老大姐卻說:「我參加過非典治療,我有經驗。再說我若不進去,就只能排三班了,姐妹們太累了。」於是李東順放棄了與丈夫一年一度的團聚。

護士孫麗影的孩子小,楊振宇本來很擔心怎樣做她的工作,可是沒等張口,小影就說:「沒事兒,孩子已經斷奶了。」剛剛出月子的護士李晶也發了信息給楊振宇「如果需要我,我也能上!」

「我們一個班次白班8小時,夜班16小時,現在我們病區組成了最長循環的班次,其他病區都是三班。」楊振宇說,她們是女兒,也是媽媽;她們是妻子,也是姐姐、妹妹。看上去柔弱,可面臨疫情,她們迎難而上。

「現在,我的耳邊還總迴響著她們為進入隔離病區時的積極請戰聲,迴響著她們為了爭奪最繁重工作時的爭執聲,回想著她們接受培訓時的詢問聲,回想著她們分配工作時的討論聲。」楊振宇說,我們一定堅守在第一線,守護著健康屏障。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在醫院隔離區,她們是「全能護士」
    來源:央視網2月1日凌晨,在武漢支援的廣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ICU主管護師陳林葉,在完成一輪護理工作後,抽出時間,動手清潔漢口醫院的隔離病區。為了讓患者有更舒適的環境,有利於病情恢復,呼吸到更加新鮮的空氣,在目前病區無護工無清潔工的情況下,一起值班的劉潔靜主管護師、陳林葉主管護師、莫思晴護師、梁芳娟護師變成「全能護士」,擼起袖子,浸泡含氯消毒片,根據不同區域分不同拖地桶和拖把,把病區每個角落都清潔到位。她們認真仔細拖地,穿著多層防護服並戴沉重護目鏡拖地,不一會兒已經汗流浹背如同下雨一樣。
  • 戰「疫」一線:隔離病房裡的「哆啦A夢」 她們的口袋裡有什麼?
    聯防聯控 西安在行動 【戰「疫」一線:隔離病房裡的「哆啦A夢」 她們的口袋裡有什麼?】近日,西安市胸科醫院隔離區的護士們身上紛紛多了個藍色的布袋子。為什麼要背個布袋子?布袋子裡裝著什麼呢?就由神經結核科護士長吳莉來揭開這個謎底。為什麼要背個布袋子?
  • 剛輪班換崗解除隔離,又請戰奔赴武漢!南充7姑娘蒙面的樣子真美!
    2月17日下午,四川南充一隔離區,7名姑娘口罩遮臉,一筆一划,寫下請戰書,「我們是嘉陵感染區第二梯隊的護理團隊,現在自願報名申請加入第二批支援湖北團隊,全力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7名姑娘依次在請戰書上籤下自己的名字,按下自己的指印:「楊曉娟、楊淑、楊珂、劉凌、何佳穎、吳娟、鄭訓勇」。
  • 疾走在「隔離區」的守護者
    吃泡麵的年夜飯  農曆大年三十,依據景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的要求,需要在草魚塘建立疫區返鄉人員集中醫學觀察點,景寧縣人民醫院(浙大一院民族分院)呼吸科陳衛華主動請纓,參加草魚塘隔離區的籌建工作。
  • 青島新增確診病例為隔離區護士
    【青島新增確診病例為隔離區護士】2020年10月29日0—24時,我市新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1例,治癒出院確診病例2例。 新增確診病例賈某某,女,34歲,系接收市胸科醫院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收治醫院——市第三人民醫院隔離封閉病區護士。
  • 易縣防控疫情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護士的一天!
    據了解,按照防控要求,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設置有辦公區、清潔區、緩衝區、半汙染區和汙染區等區域。集中隔離人員通過救護車接送到這裡,每人獨立房間,房間內配備有電視、空調和無線網絡服務,可以在自己房間內活動,一日三餐按時供應。
  • 疫情隔離區|98後女孩的抗「疫」故事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溪山醫院作為新冠肺炎桂林市定點收治醫院,醫院感染性疾病科成為抗擊疫情的主戰場,隔離病房裡,有這樣兩位年僅二十二歲的姑娘,有著屬於她們的青春美麗,也承擔著超越年齡的責任。△隔離區裡,王香萍耐心地為患者輸液為了一心投入到隔離區的護理工作,她剪掉了及腰的長髮,二十二歲的王香萍,不負青春,不負韶華,在疫情面前選擇勇敢「逆行」,堅定,果決。
  • 抗「疫」前線護士:青絲何足惜 危險何足懼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發熱門診隔離生活區,總能聽到醫護人員在電話裡說類似的話,電話那頭可能是他們的父親、母親、愛人或是孩子。在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發熱門診的30多名護士奮戰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最前線,她們中間不少是20歲出頭的年輕人,從學校畢業沒多久。
  • 奮戰抗疫最前線的護士:青絲何足惜 危險何足懼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發熱門診隔離生活區,總能聽到醫護人員在電話裡說類似的話,電話那頭可能是他們的父親、母親、愛人或是孩子。在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發熱門診的30多名護士奮戰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最前線,她們中間不少是20歲出頭的年輕人,從學校畢業沒多久。
  • 發熱門診護士一身...
    考驗:發熱患者抽血前先過心理關為防止交叉感染,本著一醫一患的原則,在每位患者就診前後,穿著防護服的護士都會對隔離區進行消毒。2月6日,進到隔離區的李婧媛,接診的第一位患者是一位年輕女孩。這時女孩才放心地接受了相關的輔助檢查,結合患者自述的外出軌跡,經會診考慮她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將她收治到留觀病房進行下一步的臨床檢測。謹慎:為減少就診時間要保證一針見血依照規定,護士須帶兩層防護手套對患者進行採血,這對於她們來是非常嚴峻的考驗。
  • 臉上的印痕,裂口的雙手……她們的戰疫故事讓人淚目
    走進莒南縣人民醫院感染科隔離區病房,空氣中瀰漫著消毒水的味道。醫務工作者穿著厚厚的隔離服,登記、看片、檢查、送餐、消毒……每天的工作繁雜而忙碌。請戰!請戰!按上去的是紅手印,展現的是醫者仁心、不計生死的大愛大勇!時間回到1月22日,戰鬥剛剛打響。
  • 「連線抗擊新型肺炎最前線」(140)奮戰抗疫最前線的護士:青絲何足...
    在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發熱門診的隔離生活區,總能聽到醫護人員在通電話時說著類似的話,而電話那頭則可能是他們的父親、母親、愛人或是孩子。在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發熱門診,30多名護士奮戰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最前線,她們中有不少是20出頭、剛從學校畢業沒多久的年輕人。
  • 白衣天使 紅色鬥士 新泰市人民醫院黨員幹部為群眾築起「防疫牆」
    全院276名黨員先鋒紛紛請戰,半天時間,就帶動766名醫護人員踴躍加入防控新冠肺炎梯隊。1月27日,第一梯隊的11名成員正式進入感染科隔離病房,他們當中有的是二孩媽媽、有的馬上就要步入婚姻的殿堂,有的家有年邁的父母,但在病毒肆虐和感染的高風險面前,他們毫不猶豫、義無反顧地奔向了戰場。
  • 實拍保潔員的「艙內六小時」:工作四班倒,每晚處理50桶垃圾
    他說:「方艙裡情況特殊,進艙人員需要做嚴格的培訓,上了歲數的、體力不好的、文化程度不高的都不行,我進方艙最合適,關鍵時刻不能掉鏈子。」18:20班車抵達國博,趙樟走進更衣室,和所有進艙的醫務人員一起,開始進艙前的準備工作——隔離衣、防護衣、口罩、鞋套、手套、護目鏡……一樣都不能少,每一步都不能馬虎,所有穿戴留下的縫隙還要用膠布粘上。
  • 穿上「鎧甲」,午夜上崗 援鄂護士曲夢媛輪值四班倒,但時間遠超6小時
    進入隔離病房要進行嚴格的防護,醫護人員都會選擇至少提前一個小時出發。凌晨0時50分,曲夢媛在駐地集合,大約凌晨1時許,到達了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隨後,曲夢媛和隊友們來到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七樓開闢新的病區,曲夢媛所在的七樓東七病區,最多時接收了61名患者。無論在臨時救治點還是在醫療中心,曲夢媛都是第一組進入病房的護士。
  • 隔離病毒不隔離關愛!探訪井陘礦區留觀人員隔離區
    「我沒結婚,沒有孩子需要照顧,我報名」「我是黨員,我報名」「我有抗擊非典的經驗,我報名」……全體醫務人員積極請求參加,一支由15名醫護人員和6名後勤保障人員組成的醫療防護服務隊伍,於1月27日迅速趕赴一線。打掃衛生、整理房間、安排物品,從早八點到中午一點,連續6個小時的忙碌後,所有房間整理完成,全部達到了隔離區入住要求。
  • 三亞中心醫院隔離區臨時黨支部成前沿戰鬥堡壘
    在三亞中心醫院感染科隔離區,醫護人員每天早上7點起床,做好消毒防護措施後,就進入治療區開始一天的忙碌。為患者檢查病情、做心理輔導……做治療方案、採集樣本、做好隔離區防控措施……每一天大家都處於忙碌的狀態,有時要工作到夜裡一兩點。 回到生活區,大家都是倒頭就睡。對於隔離區的醫護人員來說,睡上一覺就是為了第二天能更好地戰鬥。
  • 武漢醫院隔離區紀實:信心
    其實進入隔離區拍攝之前,我心裡是沒底的,我沒有帶著策划進去;但是我去了之後,卻發現所有的人帶給我的就是兩個字:信心!當我踏進隔離區的時候,我心裡在提醒自己,這是紅區小心再小心。 但是,當我路過第一間病房的時候,我感覺我可能思想上有變化了,因為我聽到了笑聲。 笑聲來自於第一間病房,這裡面住著三個病人。他們經過治療以後都有所好轉,而且他們之間有了友情,所以他們經常在一起開玩笑。
  • 楊長安:湖北一線護士自述,那些黑暗中的勇氣、創傷與愛
    護士如珊(化名)是湖北省某市醫院裡的一名普通護士,疫情爆發後她寫下請戰書,以為自己會被派到武漢去。最終,她被安排在自己工作的醫院隔離區抗疫。隔離病房從五張床位,逐漸變成三十張,最後醫院直接拿一整棟樓來做隔離區……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楊長安】 其實,如果沒有遇上這次疫情,我可能就是很普通的一個九零後,大學畢業回老家工作,過著安逸的生活。這次疫情衝到了一線,全憑著骨子裡的一股熱血。
  • 【文明傳播】5·12護士節:抗疫有我 為愛加油 用行動捍衛使命
    在阻擊新冠肺炎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白衣天使們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衝鋒到了第一線,成為抗疫的主力軍,她們以逆行的姿態譜寫壯麗樂章。今天是護士節,更是現代護理事業創始人南丁格爾誕辰200周年,世界衛生組織將2020年定為「國際護士和助產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