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客》:川普之後,共和黨面臨哪些危機

2020-11-26 澎湃新聞

原創 艾森看天下 艾森看天下 收錄於話題#川普34#選舉政治28

美國已經實行了兩百多年的民主選舉。但在川普的衝擊下,選舉的民主規範被侵蝕、既定民主慣例被放棄、法治遭持續攻擊。美式民主,只有在兩個主要政黨都遵守民主遊戲規則的情況下才能得到保障。

然而,由於美國人口結構的變化,以及全球化帶來的經濟衝擊,共和黨的選舉前景越來越渺茫。在一個日益多元化的社會中,他們仍然是一個絕大多數的白人基督教黨派。此外,年輕選民正在拋棄他們。2018年,18到29歲的選民以超過2比1的優勢投票支持民主黨,30多歲的選民投票支持民主黨的比例接近60% 。

在20世紀50年代,白人基督徒佔美國選民的90% 以上。就在1992年,比爾 · 柯林頓當選總統時,73% 的美國選民是基督徒。到2012年巴拉克 · 歐巴馬再次當選總統時,這一比例已經降至57% ,研究表明,到2024年,這一比例將低於50% 。

人口結構不是命運,但是加州共和黨人在90年代採取了強硬的反移民立場後認識到,人口結構可以懲罰那些抵制社會變革的政黨。美國選民日益多樣化,使得共和黨更難贏得全國多數選票。事實上,在過去的30年裡,共和黨只在一次總統選舉中贏得了普選票。

選舉前景暗淡,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存在威脅,這些都鼓勵了一種」不惜一切代價現在就贏」的心態。這種心態最明顯地體現在,共和黨人積極對選民登記進行壓制。自2010年以來,十幾個共和黨領導的州通過了新的法律,使登記或投票更加困難。19個共和黨領導的州和地方政府關閉了主要由非裔美國人居住的社區的投票站,清理了選民名單,並對登記和投票設置了新的障礙。

此外,共和黨領袖紐特 · 金裡奇,在1995年到1999年期間擔任眾議院議長期間,公開鼓勵共和黨同僚們用反國旗、叛徒等詞來形容民主黨人。通過鼓勵共和黨人進行黨派鬥爭,放棄政治妥協與相互寬容。金裡奇的革命也帶來了強硬的憲政危機,包括1995年第一次美國政府大停擺和1998年針對柯林頓實施130年來第一次總統彈劾案。

在歐巴馬總統任期內,民主規範的侵蝕加速。像金裡奇、薩拉 · 佩林、朱利安尼和川普這樣的共和黨領導人告訴他們的追隨者,歐巴馬總統不愛美國,歐巴馬和民主黨人不是真正的美國人。希拉蕊 · 柯林頓也受到了類似的對待: 川普和其他共和黨人士把她描繪成一個罪犯,在集會上高喊「把她關起來」的口號。當黨派鬥爭激化,相互視對手為敵人,或者視為一種生存威脅時,必然就不擇手段來阻止他們。

國會的共和黨人將歐巴馬政府視為事關生死存亡的威脅,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挫敗它。在歐巴馬總統的第二個任期內,國會阻撓議案通過的次數比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羅納德 · 裡根第二個任期之間的所有年份加起來還要多。共和黨佔多數的國會兩次關閉了聯邦政府,一度將聯邦政府推向了違約的邊緣。當國會拒絕通過移民改革或氣候變化立法時,歐巴馬也利用了憲法賦予的權限漏洞,他規避了國會,通過行政命令制定政策。這些法案在技術上是合法的,但它們顯然違反了憲法的精神。

川普政府危及美國民主,這在美國現代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至少有三個潛在的威脅: 持續的民主倒退,陷入機能失調,以及少數派統治。現在美國社會的兩極分化是如此極端,對共和黨人來說,擊敗民主黨人比約束一位威脅民主制度的總統更為重要。

雖然川普已經敗選,但他已經獲得7千萬選票,擁有強大的選民基礎,仍然可能成為影響美國政治的力量。

要探究共和黨人怎麼適應後川普時代的挑戰,美國民主選舉將如何變革,也許,要從川普的上臺前的故事說起。

小布希的改革失敗了

2001年8月,9/11恐怖襲擊兩周前,小布希總統來到美國鐵鏽帶匹茲堡郊外一家鋼鐵廠。這是一次政治秀,他參加的這一次野餐會,有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工會成員和家人。野餐結束後,他發表演講,承諾為美國鋼鐵提供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幾個月後,他對鋼鐵進口徵收關稅。

作為美國聯邦政府老大,總統也是所屬政黨的職能領袖。可以說,小布希這次出現在鋼鐵廠工人面前,主要是以共和黨老大身份出現,多少標誌著民粹主義的共和主義轉向。布希家族一直堅定地反對關稅; 老布希在1992年未能連任總統,部分原因是兩位特立獨行的挑戰者瓜分了他的選票,反自由貿易民族主義者帕特•布坎南(率先喊出「美國優先」競選口號)和同樣來自德州的富豪羅斯•佩羅(最終獲得19%的普選票),最終導致民主黨人柯林頓以43% 普選票贏得總統大選。

當小布希做出了貿易保護主義姿態,無疑是背離了布希家族的傳統。結果就是,在2004年連任大選中,小布希把賓夕法尼亞州西部三個縣由藍轉紅,差點贏得了賓夕法尼亞州。

不過,小布希對鋼鐵關稅的熱情,其實沒有持續多久ーー他在第二年就取消了這項關稅。

2004年大選後,小布希戰勝民主黨候選人克裡,他在媒體面前趾高氣揚地宣布: 「我在競選中獲得了政治資本,現在我打算花掉它。」為此,他為了共和黨的未來競選優勢,下了兩大賭注,可惜都失敗了。首先是相對寬鬆的移民政策。他認為共和黨人可以吸引拉丁裔選民,這是美國增長最快的少數族裔群體。

其次,他提議開始將社會保障私有化ーー主張社會保障受益人,可以用公司和個人所繳納的部分社保稅建立個人投資帳戶。這是為了說服美國中產階級,將自己像共和黨的「投資階級」成員看齊。不過,小布希關於移民政策的提議,激起了共和黨右翼的強烈反對; 社會保障的改革提議,同時激怒了民主黨和共和黨。布希的政治資本消失了,成了一名很不受歡迎的總統。

伊拉克戰爭的失敗,和小布希對颶風卡特裡娜組織的反應不足,使得他在美國人中評價很低統。但是布希王朝保留了足夠的神秘感,讓傑布·布希作為共和黨人的最愛,參加2016年的總統競選。作為前佛羅裡達州州長(1999-2007),傑布·布希的西班牙語比小布希好,他的妻子是拉丁裔,理論上對拉丁裔選民有吸引力。

小布希在9·11恐怖襲擊時期

川普的移民政策「一鳴驚人」

2016年大選中,大多數共和黨候選人對移民政策都持有類似的立場,但川普的立場恰恰相反。他對少數民族,尤其是墨西哥裔大肆渲染種族刻板印象,嘲弄墨西哥為「強姦犯」作為競選活動的開頭,宣稱要在墨西哥邊境建邊境牆,還要讓墨西哥政府付錢。他恢復了 布坎南-佩羅兩人在貿易問題上的孤立立場,這是共和、民主兩黨幾十年來一直拒絕的立場。在外交政策方面,他是一個咄咄逼人的孤立主義者,對美國精心維護的國際聯盟體系充滿敵意。

川普抨擊大企業的次數,比歷史上任何一位共和黨候選人都要多。很多人認為,由於俄羅斯的幹涉,美國選舉制度中的選舉團人的特殊性,川普在2016年總統選舉中沒有拿到最多的普選票,他只是因為美國選舉人制度,憑藉選舉人票多出希拉蕊而當選,實質的合法性存疑,但毫無疑問,他不但擊敗了傑布 · 布希,還有一長串名字,包括斯科特 · 沃克,盧比奧,特德 · 克魯茲,約翰 · 卡西奇以及其他共和黨提名候選人。

川普不會永遠當美國總統,但川普主義有前途嗎?這是一個挺考驗人的問題。過去十年,世界各地民粹主義運動發展,也是對經濟不安全和不平等的一系列反應,例如巴西的博爾索納羅、印度的莫迪、匈牙利的奧班和土耳其的埃爾多安。整個西歐出現了新的本土主義和民族主義政黨,英國出現了脫歐運動,法國出現了排外運動。

每一個有政治抱負的共和黨人,都不能忽視川普主義。但如何解決美國深刻的經濟不滿情緒?有沒有可能,在不揭開充滿仇恨和種族主義的潘多拉盒子的情況下,解決這個問題呢?哈佛大學歷史學家麗莎 · 麥克吉爾經常撰寫有關保守主義的文章,她認為,「共和黨和民主黨都沒有努力克服許多美國人的不安全感,這為排他性政治創造了機會。川普抓住了這個機會。」

共和黨人的孤立主義

長期以來,共和黨一直具有明顯的本土主義和孤立主義因素。相信羅斯福故意放任日本襲擊珍珠港和雅爾達陰謀論的人,絕大多數集中在共和黨。但是,孤立主義的衝動在美國政治文化中根深蒂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紅色恐慌,對伍德羅 · 威爾遜和國際聯盟的否定,以及1924年通過嚴格限制移民的法律中,這種情況都是顯而易見的。

1976年,民主黨人吉米•卡特(Jimmy Carter)成為第一位重生/福音派基督徒當選總統。但是,不久之後,幫助他崛起的福音派信徒成為了一個實質性的、可靠的共和黨投票集團。隨著美國變得越來越世俗化,基督教右翼勢力也越來越強大。在七十年代後期,在教堂常客和富有的政治捐助者捐款的推動,福音派團體變得具有攻擊性的政治傾向。福音派領導人將反對墮胎作為主要議題,而以前墮胎主要是天主教關注的問題。

在裡根崛起的同時,共和黨也在建立一個由媒體、智囊團和遊說組織組成的強大網絡。他們都對諸如減稅和放鬆管制這樣的自由主義事業感興趣。事後看來,福音派和自由意志主義者之間的夥伴關係並不是天然的,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種夥伴關係都是為了共和黨的利益。今天,超過8000萬美國人說他們是福音派信徒。

隨著冷戰的結束,共產主義的威脅逐漸消失,隨著不平等和全球化的加劇,兩黨的許多選民都感到被拋在了後面。在川普之前,共和黨人中這種趨勢的一個跡象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和巴拉克•歐巴馬就職典禮之後,茶黨突然出現。格倫 · 哈伯德(Glenn Hubbard)是一名經濟學家,曾在2012年擔任布希政府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也是米特 · 羅姆尼和傑布 · 布希的競選顧問。哈伯德說,「隨著全球化和技術變革,出現了結構性變化。經濟學101說,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收益補償損失。」但是他們沒有。而精英階層並不在意,包括民主黨精英階層。大多數人不會成為企業家。這就是經濟問題。

2012大選,歐巴馬擊敗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

此外,還有文化因素。」2016年初,哈伯德開始認真對待川普,當時他的弟弟、鄉村音樂家格雷格 · 哈伯德告訴他,他的粉絲喜歡川普。電臺主持人埃裡克 · 埃裡克森是保守派福音派運動的主要人物之一,他也有同樣的感覺,認為共和黨的宗教基礎與其商業精英之間的聯繫已經斷裂。他分析說: 「今天的共和黨,更多的是民粹主義,而不是保守主義。」

「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感到被排斥,這是他們的民粹主義,對精英階層有不滿。」小布希政府的首席策略師卡爾 · 羅夫也同意這種看法: 「2016年,人們希望有人把磚頭扔進平板玻璃窗,來一個大破壞。」

在美國政治中,白人本土主義和種族主義傾向於隨著經濟困境而上升。很多時候,自由經濟改革的實現是以在種族問題上絕不自由的政客的妥協為代價的。自由主義在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勝利——羅斯福新政——是與種族隔離主義的南方達成的一項協議,在這項協議中,種族隔離制度仍然牢固地存在。在二十一世紀,白人工人階級對經濟日益不滿,常常導致他們猛烈抨擊其他群體的人。

2016年,川普的共和黨對手們,沉浸在共和黨捐贈階層創造的氣泡裡,他們沒有看到共和黨聯盟已經瓦解。歐巴馬在2012年大選中擊敗米特 · 羅姆尼之後,時任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的雷恩斯 · 普利巴斯委託進行了一項調查,探究為何失敗。

這份報告指出,自2004年小布希獲得高選票以來,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拉丁裔選票顯著下降,並緊急呼籲說,共和黨要重申其親市場、小政府、以及具有民族和文化包容性的身份。如果羅姆尼複製了布希在拉丁裔選民中的選票份額,他本可以在科羅拉多州、新墨西哥州和內華達州獲勝。共和黨當權派,以及2016年大多數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都認為這份報告揭示了真相。

川普打破一切陳規

但川普對這些共和黨建制派的陳詞濫調,一點都不買帳。他沒有承諾,要做一個有限政府或平衡聯邦預算。他不承認,美國是全世界自由的保障。他不贊成自由貿易。他也沒有追隨共和黨的大金主科赫兄弟。他甚至沒有籤署保守派組織者格羅弗 · 諾奎斯特幾十年來一直強加給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不增稅承諾。川普在自己黨內遭到的反對,比美國近代歷史上任何一位總統提名人都多。儘管如此,他在共和黨初選中獲得的選票,比任何總統候選人都多。

黛安 · 費爾德曼是一位退休的民意測驗專家,她與2012年投票給歐巴馬、2016年投票給川普的人進行了一系列焦點小組討論。「這是一個非常不同的選擇,」她說。「川普的選民是在《學徒》真人秀節目中認識他,認為他能把事情做好。而且川普比其他候選人更有趣。這一點越來越重要。他們是反政府,反精英。『精英』意味著沿海地區的態度——自詡比我們優秀,是美德的信使。但川普給人的印象,不是那種高高在上、會耍我們的人。這是川普與過去20年政治人物的核心區別。」

川普在2016年贏得大選,最大的啟發,共和黨權勢集團可以被忽視。他在初選中,只針對共和黨基礎盤說話。人們認為川普在槍枝和墮胎等共和黨基礎問題上,肆無忌憚,這會讓他陷入困境。但是川普對美國社會的「政治正確」表現出一種怨恨的情緒,甚至對歐巴馬的出身進行了粗暴的種族主義批評。

沒有人相信,川普作為總統,會專注於詳細的政策簡報。根據記者和從川普政府鬧掰的前高管揭秘書籍,還有你所看到的推特,關於川普不是一個稱職「總統」的描述,可能都是對的。儘管有整整兩年,共和黨人控制了眾議院、參議院和白宮,但川普仍然未能實現他自2016年當選以來聲音最響亮的競選承諾,比如修建那堵又大又漂亮的美墨邊境牆,讓墨西哥為此付出代價,讓國會廢除歐巴馬醫保——患者保護與平價醫療法案,以及實施一項重大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

但是川普已經實現了一個令人驚訝的傳統共和黨計劃: 大幅減稅,大幅削減聯邦法規,大幅增加軍費開支,以及提升200多名終身任期的聯邦法官,其中三名聯邦黨人推薦的保守最高法院法官。

川普所籤署法律,將公司稅率從35% 降至21% ,遠低於裡根能夠得到的稅率。在任期間,雖然被指責任人唯親,但他幾乎沒有為支持他2016年競選的捐贈者有任何政策偏向。從第一次競選到上任後,川普的種族主義言論也一直沒有改變,但在政策方面,外交事務也是川普兌現承諾最多的領域。他對國際聯盟和多邊條約的敵意,導致他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和伊朗核協議。他已經頒布了對移民的懲罰性限制。他不斷攻擊北約、世衛組織等國際組織。

川普的政策「外包」給保守派組織

川普和他最親密的助手大多沒有政府工作經驗,也沒有成熟的政策。川普的團隊成員包括史蒂芬 · 班農和保羅 · 馬納福特等人,他們之前從未在聯邦政府部門工作過,甚至沒有在著名的共和黨競選活動中擔任過領導角色。斯圖爾特 · 史蒂文斯是共和黨羅姆尼在2012年總統大選的高級策略師,也是一位川普黑(Never Trumper) ,他認為,「這些都是邪惡的人。他們沒有是非觀。他們在利用川普解決自己的私人問題。」

然而,當權派的管理機構仍在快速運轉,因此,國會工作人員、智囊團和遊說組織提供了大量的任命人選和政策,而這些都是由共和黨捐贈階層資助的。該機構的成立是為了提供總統官員,他們負責監督聯邦機構中的職業公務員(也被川普稱為「幕後政府」)。由川普任命的幾位特殊人物——移民問題專家史蒂芬 · 米勒和中東問題專家及女婿賈裡德 · 庫什納——推動了一些傳統共和黨人不會實施的政策。此外,與川普沒有個人關係、但與共和黨自由派有著深厚關係的任命者,已經實施了標準共和黨計劃的強化版本。

川普的法官遴選機制,則依賴於聯邦主義者協會,近40年來,聯邦主義者協會更像裡根主義者,它專注於有利於商業的法律體系。川普在大選前任命的大法官巴雷特,將成為聯邦主義者協會推薦的第六位最高院大法官成員。

儘管川普的競選活動中,沒有強調槍枝和墮胎等傳統的共和黨基礎問題,但它與右翼選民基礎的主要政治組織建立了牢固的聯繫。這給川普帶來了回報,他在2016年獲得了大約8成的白人福音派選票。在社交活動中,宗教右翼人士並不總是能與企業高管融洽相處,在過去重要場合,共和黨領導們有時會讓這些宗教人士感到有些尷尬。福音派信徒,常常被人拍拍頭就趕走。

由於川普把經濟政策外包給了共和黨的權勢集團,他把社會政策制定外包給了福音派。在他發起總統競選的幾年前,他就與共和黨的宗教派別結成聯盟。追溯到大約20年前,他與頗受歡迎的電視布道者葆拉 · 懷特(Paula White)建立了公共關係,後者宣揚「繁榮福音」 ,並表示是她引導川普走向積極的基督教。

至少從2011年開始,川普就經常參與在美國保守黨聯盟的年度會議上。在2016年和2017年,川普公布了可能成為最高法院大法官的名單,所有人選都被共和黨兩翼、福音派和自由意志主義者證明可以接受,川普只是從這些名單中做出法官任命。

他在挑選競選搭檔時選擇了彭斯,一個在福音派基督徒有強大的支持,能獲得科赫兄弟和其他主要共和黨捐助。作為總統,川普已經發布了許多福音派信徒認可的行政命令,比如取消了美國患者保護與平價醫療法案要求醫療服務提供者提供節育服務的條款。

掌握共和黨基礎選民的各類組織領導人,都受到川普的積極拉攏。

作為「支持稅改美國人」的發起人,諾奎斯特在華盛頓政治圈內很有影響力。20多年來,每一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大部分共和黨州長以及近乎所有的共和黨國會議員候選人都籤署過「不加稅」的宣誓書。雖然在競選期間,諾奎斯特沒能讓川普籤署他的免稅宣誓書,但他仍覺得自己受到了關注。他說,「我碰到他,他會說,『你喜歡我的減稅嗎?你喜歡我的減稅計劃嗎? 』」

在川普任命尼爾 · 戈薩奇為最高法院法官的第二天,他邀請了一群保守派人士來到白宮,其中包括稅改領袖諾奎斯特、布道者葆拉 · 懷特 ,以及全國步槍協會、聯邦主義者協會和全國生命權組織的領導人。

人脈廣泛的保守派人士史蒂文 · 海沃德撰寫了兩卷本的歷史書《裡根時代》,他分析說:「川普最大的驚喜是,他成了一個保守派執政者,甚至比裡根還要強。當小布希退出《京都議定書》時,他寫了一封信。當川普退出巴黎協議時,他在玫瑰園發表了一個重要聲明,強硬取消了會『破壞美國就業』的協議 」。

誰能在2024大選接過川普大旗?

川普行事太奇葩,不可能成為未來共和黨的模範。現在問題就是,他離任後,共和黨將走向何方。

參與2016年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角逐的,都接受了2012年共和黨大檢討的觀點,即共和黨由於對非白人選民缺乏壓倒性的吸引力,會隨著移民增加,白人選民比例降低而無法執政。川普的競選活動似乎只對白人有吸引力——實際上,只對那些不喜歡少數族裔的白人有吸引力。這在共和黨初選中很有效,在大選中也很有效,川普勉強取得了勝利,但如果沒有選舉人團制度,這種勝利是不可能的。

還有誰能用川普的戰術贏得總統大選嗎?這需要川普的基礎群體——主要是城市外或農村地區的人,他們信仰宗教,受教育程度不高的白人,繼續溫和地侵入少數族裔選民,以及民主黨人的低投票率。如果一名政治人物能夠利用川普核心選民群體對「精英」的強烈反感,他就能夠彌補白人選民人口結構的下降。在1996年到2016年的選舉期間,民主黨在美國3000個縣中失去了大約1000個縣的多數選票,相比之下,川普在2016年贏得了84% 的縣。

堅定的川普粉絲們談到,自由主義者正在逐漸接管美國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宗教生活,以及世故、富裕、勢利、無情的人們對美國中部的統治。因此,川普被認為是帶領一群強大的傳統美國人,勇敢地捍衛自己的價值觀。

小唐納德 · 川普在右翼圈子有一定影響力,比伊萬卡更可能出來競選

在2024年大選,誰還能實施高度的川普戰略,顯而易見的候選人是川普大兒子——小唐納德 · 川普,他在崇拜川普的圈子裡是一位活躍的演說家,過去兩年裡出版了兩本批評自由派的書。其他幾位潛在的共和黨候選人,最著名的是阿肯色州參議員湯姆 · 科頓和密蘇裡州參議員喬希 · 霍利,都表明他們認為川普的成功很有啟發性。科頓和霍利分別擁有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和史丹福大學等常春藤名校的兩個學位,但兩人都在穩步推進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主題。

現年40歲的霍利是參議院最年輕的成員,他的第一個任期剛剛開始兩年。他是一名不懈的推特用戶,經常把矛頭指向中國、矽谷和敵視宗教的自由派。和2016年的川普一樣,他幾乎從不主張減少政府,而且經常呼籲開展幫助勞動人民的項目。2019年夏天,他在民族保守主義會議上發表演講,譴責「一個強大的上層階級和他們的世界主義優先權」 ,他暗示,這已經控制了兩黨。

還有福克斯新聞頻道當家主播塔克爾 · 卡爾森 ,他和2016年的川普一樣,沒有政治經驗,但也有大量的電視觀眾。他幾乎每晚都對建制派精英們發起猛烈的攻擊。無論哪一位候選人當選,出版《克萊蒙特書評》的美國克萊蒙研究所協會將在選舉後在華盛頓成立一個分會,制定川普式的政策: 社會保守主義,經濟民族主義。

在2022年的中期選舉中,許多「川普黑」共和黨人期望,共和黨能真正恢復本原,擺脫川普的影響。如果共和黨有可能擺脫與川普的陰影,那麼副總統彭斯或國務卿蓬佩奧這樣按照傳統共和黨定位的總統候選人,反而有可能脫穎而出。

但是最受看好、能把共和黨帶出川普影響的候選人,應該是尼克·黑莉,前南卡羅來納州州長和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黑莉是印度移民後裔。她在川普政府任職期間取得了罕見的成就,既沒有全力以赴,也沒有與川普發生爭執。她離開時,顯然與川普關係很好,今年8月,她在川普的黨內總統候選人提名大會上獲得了一個明星角色。

共和黨可能成為人民的政黨

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共和黨將從根本上改變過去一個世紀中的角色: 成為人民的政黨,更強調為普通家庭制定進步的經濟政策,這將意味著共和黨將取代民主黨的現有定位。

法國經濟學家託馬斯•皮克提(Thomas Piketty)製作的一張圖表顯示,對於受過高等教育的選民——他們曾經主要是共和黨人——來說,這兩條線從1968年開始交叉。2016年,川普以36%的優勢贏得了沒有受過大學教育的白人,希拉蕊以17%的優勢贏得了受過大學教育的白人。共和黨會成為工人階級政黨,而民主黨會成為富人的政黨嗎?這對共和黨人來說是個好兆頭,因為,隨著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富裕人群作為投票群體,可能無法幫忙贏得大選。

社會學家理察•阿爾巴(Richard Alba)估計,到2060年,就像人口普查局預測的那樣,白人選民將是降到55%。(2018年,這一比例為73%)。少數族裔選民——尤其是拉丁裔選民將成為2020年大選中最大的少數族裔選民群體,可能不會像最近選舉那樣忠誠支持民主黨,尤其是共和黨領導人避免種族主義的話。與白人民主黨選民相比,黑人和拉丁裔民主黨選民認同自由派的可能性要小得多。他們也更有可能積極地信奉宗教,從事有共和黨傾向的職業,如服兵役和執法。

更重要的是,關於誰是白人,實際定義是不固定的。在過去一百年裡,許多來自南歐和東歐的移民後裔,都被同化為白人。將來,其他目前未被認為是白人的人,可能也會被「同化」。拉丁美洲人的異族通婚率很高,大學畢業生的異族通婚率接近50%,而在美國出生的拉丁裔,有20%是非拉丁裔白人父母。拉丁美洲人也越來越可能生活在融合的社區。也許,越來越多拉丁裔選民可能選擇共和黨,因為他們已經對受過大學教育的白人民主黨選民的主流政治立場感到不安,在社會問題上更傾向於自由派,在經濟問題上較少傾向於自由派)。

在2020年的初選季節,伯尼 · 桑德斯在加利福尼亞州和內華達州輕鬆擊敗了拜登,因為他在拉丁裔選民中的表現要好得多。拉丁裔選民大概更喜歡桑德斯更追求公平的「社會主義」經濟計劃。

黑人選民對民主黨的忠誠度要高得多,而且更有可能強調族群關係在生活更重要,但川普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尤其是在年輕黑人選民中。民意測驗專家特倫斯 · 伍德伯裡說: 「這件事一直讓我很擔心。川普在有色人種的年輕選民中越來越受歡迎。在五十歲以下的黑人男性中,他的支持率為33% 。

自從歐巴馬離任後,黑人的民主黨支持率下降了。這是什麼? 」他提到了川普競選團隊的超級碗廣告,其中一個黑人女性的刑期被川普減輕,還提到了川普在 Facebook 上的廣告宣傳活動。該活動宣傳了川普在2018年籤署的刑事司法措施《第一步法案》(First Step Act)。

一項重大的刑事司法改革法案——以及創建所謂的「機會區」來促進少數族裔社區的發展。伍德伯裡繼續說,「我問一個族群關注小組,『你怎麼能考慮支持川普,這個公然的種族主義者? 』一個年輕人說,『我不在乎。他們都是種族主義者。至少他很真實告訴我,他是什麼人。」川普的一些話雖然尖酸刻薄,反而讓他們產生信任感。」

民主黨全力擁抱市場經濟,尤其在柯林頓和歐巴馬政府時期,民主黨與矽谷和華爾街建立的強大商業聯繫,導致民主黨很容易受到來自社會保守派和經濟自由派的攻擊。

推崇「共同善的資本主義」

在」川普黑」反對派中,2024年最受青睞的總統候選人是佛羅裡達州參議員馬爾科 · 盧比奧。盧比奧最近一直在發表演講,呼籲「共同善的資本主義」(common-good capitalism) ,這將意味著政府在管理經濟方面發揮強有力的作用,並試圖吸引宗教和少數族裔選民。盧比奧也一直強烈批評中國,這有可能疏遠共和黨的商業派別,因為共和黨把中國視為一個重要的貿易夥伴。盧比奧去年發表演講,指責「中東政治光譜的政策精英們」忽視了中國所代表的「日益增長的威脅」。作為下一屆大選的黨內競爭者,尼基∙黑莉最近的一次演講沒有點名盧比奧,但抨擊他「與社會主義者只有程度上的不同」。

古巴裔參議員盧比奧,也是各種對華人權法案的推手

幾周前,當《紐約客》撰稿人與盧比奧交談時,請他解釋他所說的「共同善的資本主義」是什麼意思。他表示: 「首先要明白,市場是達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經濟的目的是為人民服務。從宏觀意義上講,經濟有可能表現良好,但其好處的分配方式不利於公共利益。」

盧比奧說,當時他訪問了佛羅裡達州以外的社區,發現這些社區越來越蕭條。他說: 「我們原以為,工廠轉移後,雖然會有人失業,但是新的工作會取代舊的工作。在現實生活中,很難變出額外的工作。那些沒有工作的人,單憑自身是不可能完成這種轉變的。與他們互動,聆聽他們的聲音ーー這是你必須努力解決的問題。」

那該怎麼辦?盧比奧認為,「這很難,在共和黨內,我們有一個圍繞著市場原教旨主義的正統觀念。有時候,最有效的結果對國家來說並不是最好的。我們生活在一個非常二元化的時代,對於政府介入經濟,有些人想稱之為社會主義ーー我對此深惡痛絕。美國需要認真審視自己的未來。」

他認為,川普當選,「肯定暴露了這些社會矛盾,迫使每個人都回過頭來問,『為什麼?為什麼那些不是共和黨成員的人決定投票給他? 』」他說,下一步是普及共享的理念: 「這不是一個四年的項目。這是一代人的目標。這可能導致一個新的政治聯盟。」

新的聯合政府會是什麼樣的?在過去的二十年裡,盧比奧說,左派認為聯盟傾向於圍繞種族、性別和民族形成: 「我生活在一個少數族裔社區。我認為我們不會在早上醒來時,首先意識到的是『我是個西班牙裔』。人們每天首先想到的不是你的種族,而是你是一個丈夫或妻子、父親或母親、僱員、志願者或教練——一個需要發揮作用的人。」他繼續說,「他們想要一份工作,讓他們能夠生孩子,在一個安全的社區裡撫養家庭,有一所安全的房子,孩子們能夠上學,當時機成熟時,讓他們退休。你可以在美國的每個社區找到這種身份。」

盧比奧坦誠,他對人們「通過股市表現來判斷經濟狀況」的思維定勢,感到不安。在過去的六個月裡,美國股市蒸蒸日上ーー但與美國其他所有人正在經歷的情況完全不同。股市有可能大幅上漲,而且有數百萬人不僅失業,還可能永久失業。」

他已經看到了,技術變革不可避免地造成破壞: 「然後政策需要十年,二十年的時間來調整。在此期間,出現了怨恨、憤怒和轉移ーー各種各樣的社會後果。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另一波技術進步與全球化相結合的浪潮,」而席捲全球的新冠病毒疫情,更是加速了這一浪潮。「它將產生新的聯盟,與我們過去所習慣的不同。」

未來會有更多「川普式」候選人

許多民主黨人肯定會認為這種對共和黨未來的設想是不切實際的。黨不是被殘暴的右翼億萬富翁控制著嗎?被福克斯新聞和電視布道迷惑的共和黨基礎選民難道不是不可救藥的白人至上主義者嗎?但是民主黨的聯合政府和共和黨的聯合政府一樣不自然。只有兩黨的政治制度產生了內部矛盾的政黨。美國市值最高的五家公司都是西海岸的科技公司——按照今天共和黨人的說法,它們都是敵人的領地。

川普已經改變了共和黨。共和黨人公開表示對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險持懷疑態度,而且像川普一樣,必須對中國懷有敵意,並在某種程度上懷疑自由貿易。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到來之後,很難在共和黨內找到一個真正的自由意志主義者,至少在那些不得不競選公職的人中是如此。

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任教的保守主義歷史學家唐納德 · 克裡奇洛(Donald Critchlow)表示,在未來,「一個沒有川普誇張形象的「川普式」候選人將佔據優勢。如果還是像過去一樣照顧商會利益的候選人,已經過時了,不會做得很好。我們處在一個新的形勢下,無論是在雙方。一切都在爭取之中。」

一位同情反川普運動的資深共和黨人說,「川普不擅長21世紀的政策議程」 ,但是沒有他,這項工作也可以繼續下去。「如果他輸了,我們將在共和黨內進行大規模辯論。有人會說,『他是一隻黑天鵝』。對我來說,教訓是: 他正確地診斷了美國正在發生的事情。讓我們把它應用到保守的經濟政策上。對我來說,工人階級的選票是共和黨要爭取的焦點。不只是工人階級的白人,而是工人階級。總統涉及的是種族問題嗎?難道不是關於新自由主義對這個國家做了什麼? 」

川普的天才,在於他善於吸引公眾的注意力,包括那些不喜歡他的人的注意力。這使得人們很容易認為,當他離開時,他所代表的一切都會隨他而去。它可能不會; 川普主義的元素可能會伴隨美國人很長一段時間。

參考文章:

The Crisis of American Democracy,By Steven Levitsky, Daniel Ziblatt

The Republican Identity Crisis After Trump-This Presidency poses stark questions about the ideological future of both parties. By Nicholas Lemann

原標題:《《紐約客》:川普之後,共和黨面臨哪些危機,2024年誰能扛起他的大旗?》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參議院共和黨領袖承認拜登勝選,川普:人民十分憤怒!
    美國總統川普16日發表推文,對國會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承認拜登勝選一事表示不滿,批評後者放棄得太快。消息人士稱,麥康奈爾還警告共和黨人不要試圖在1月推翻選舉人團投票結果。不過一些共和黨保守派人士並不打算聽從這位共和黨大佬的建議。川普16日在推特上繼續質疑選舉結果造假。他表示,投票系統將自己2%-3%的選票算給拜登,這遠遠超過影響選舉結果所需的票數。
  • 美國白宮之爭:唐納德.川普面臨三大挑戰
    但客觀地說,至少在現階段來看,共和黨現任總統川普是輸掉白宮之爭的可能性比他獲勝的可能性更大。 在距離大選之日的時間裡,川普將面臨的三大挑戰: 一.持續的事件危機
  • 最新|川普支持者暴力事件已被鎮壓,共和黨加速與川普切割
    推特公司隨後刪除了這條與選舉結果不符的川普推文,並宣布將川普的推特帳號凍結12個小時。 紐約州州長安德魯·科莫(Andrew Cuomo)表示,他將向華盛頓特區部署1000名紐約國民警衛隊成員,最多為期兩周,以「促進總統權力的和平過渡」。
  • 這幾天 共和黨大佬對川普的態度越來越微妙
    川普一直想炒而沒炒他是選舉需要,擔心選前在關鍵位置上換將自亂陣腳。如今強行炒人同樣是「選舉需要」——既然「拜局已定」,那就要極盡攪局之能事,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擾亂拜登的陣腳。而共和黨則已被川普的動員、籌款能力所「劫持」。
  • ...埃裡克·川普|美國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美國民主黨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主要活動將在線上舉行,不過仍有336名共和黨代表在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市參加了總統候選人的提名唱票。除川普本人之外,將有5位川普家族成員作為重要演講者出席共和黨大會。網友對此評論稱,「這簡直是川普的家庭聚會」。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開幕的情況如何?與民主黨大會相比有哪些不同?
  • 川普怒噴「美國賭王」,共和黨愣了:金主你也敢罵?
    賭王是川普的長期支持者,多年來,一共為川普,他的競選團隊,以及共和黨捐出了數千萬美元,支持力度不可謂不大。然而,川普還是嫌少,翻臉不認人,當場發飆。消息人士稱,阿爾德森和川普的爭吵發生在一次電話溝通中。當時兩人正通過電話,討論冠狀病毒救助法案和經濟等問題,一切看似和諧。
  • 川普收到絕望信號!美最高法院這最後一擊,共和黨人也歡呼不已
    美國總統川普試圖推翻選舉的訴求結果揭曉,最高法院於當地時間12月11日下午6時駁回了德克薩斯州總檢察長帕克斯頓的請求。《紐約時報》當天在刊文中點出:「民主黨人,甚至一些共和黨人也為法官拒絕川普而歡呼」。
  • 陳力簡:民調是不是又一次低估了川普和共和黨?
    《紐約時報》在8月初曾經形容川普競選團隊分崩離析。2016年8月的《華爾街日報》和全國廣播公司(NBC)民調顯示川普落後9個百分點。有趣的是,在2020年8月23日公布的《華爾街日報》和全國廣播公司民調顯示,川普仍舊落後9個百分點。資料圖來源:WSJ/NBC我們今天就來說說,有沒有可能是這些民調在重複它們2016年的錯誤。
  • 民調不斷惡化,曾支持自己的州變成搖擺州,川普內心變得很不安
    彭博社報導稱,川普在白宮與競選經理布拉德·帕皮格、他的副手比爾·斯特皮恩、民調專家託尼·法布裡齊奧以及助手賈裡德·庫什納和馬克·梅多斯會面。就在這次會面前,《紐約時報》的一篇報導援引川普對拜登競選團隊的猛烈抨擊說,「拜登有一個殺人團隊,而我只能防守。」
  • 川普:在我來之前,沒人知道林肯是共和黨的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侯佳欣】「在我來之前,沒人聽說過……亞伯拉罕·林肯是個共和黨人。」據英國《獨立報》報導,當地時間7月10日,美國總統川普在佛羅裡達州舉行的一場會議上表示,在他出現在這裡之前,沒人知道美國前總統林肯是共和黨人。川普在佛羅裡達州的會議上發言。
  • 民調:四分之三共和黨人稱美國比四年前強多了,對川普充滿信心
    據《紐約郵報》8月23日報導,近期美國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四分之三的共和黨人認為美國現在比2016年好,他們對川普總統的領導充滿信心。 這項民意調查是由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頻道(CBS News)進行的,他們在8月19日至21日之間,共抽樣調查了全國2226名登記選民。
  • 超人是共和黨,蝙蝠俠是民主黨?
    超人是共和黨,蝙蝠俠是民主黨?理察·布羅迪在《紐約客》網站上撰文稱,電影中的超人是共和黨人,而蝙蝠俠是民主黨人。右翼代表著放任自流的自然力量,而左翼代表著出於某種原因對自然力量的遏制。蝙蝠俠體現了這種遏制,而且由於他自己無法與超人抗衡,他需要盟友,因此「民主左派傾向於與惡人形成可疑且不知情的聯盟。」
  • RNC 2020:川普後共和黨的後起之秀上臺
    前足球明星赫歇爾·沃克(Herschel Walker)談到了他與川普的37年友誼。自19世紀末以來,第一位共和黨黑人參議員蒂姆·斯科特(Tim Scott)吹捧總統在為經濟困難的社區量刑改革和減稅方面的工作。 總統缺乏同情心嗎?
  • 川普支持者衝擊美國國會大廈:最後的政治鬧劇和未盡的種族焦慮
    支持盡失的川普紐約客的政經評論人John Cassidy一向是川普的激烈反對者,他立刻撰文《這場暴動正是川普想要的》(This Violent Insurrection is What Trump Wanted),在議會重新進行前就發文問責川普。他強調,川普在剛開始的幾個小時內都拒絕呼籲其支持者和平撤回。
  • 「金權政治範式的民粹主義」:美國共和黨的當代統治策略
    福山(Francis Fukuyama)曾在2018年對當代美國政治做出過一項精準分析:從學理邏輯上觀察,似乎2008金融危機之後本來會產生的是一種左翼的民粹主義路線,因為畢竟金融危機和華爾街金融財閥之間大有關聯,然而實際上後來真正崛興的是茶黨與右翼勢力,因為人們似乎更在意的是那些相對較小型的涉及
  • 川普像異形鑽進共和黨!他會新建自己的黨嗎?他會再幹20年嗎?
    這次美國大選,他幾乎獲得了一半的選票,美國人口3.3億,加上沒有投票權的人,有可能將近一半的美國人,約1.5億左右,在支持川普。4年前,川普宣布參加大選,世人都以為他是來惡搞的,或許他自己也沒抱多大希望,但在商界打滾多年,真人秀玩的很溜的他,硬是跌掉了無數人的眼球,成了美國總統!一開始無數共和黨人也不支持他,但在選舉利益面前,終有無數共和黨政客,不斷拜倒在川普腳下。
  • 川普有大麻煩了!紐約時報列出5宗罪,每一條都足夠讓疫情失控
    川普被很多人稱為是國際相聲手,一些言論更是讓人頭疼。近日川普又有新的金句出來:美國民眾可以通過注射消毒藥來消滅體內的新冠病毒。雖然事後川普表示,只是為了應對那些討厭的作者。但是他沒想到的是,因為自己的一句玩笑話,給美國的衛生組織和共和黨帶來多大的麻煩。中國有句老話叫「嘴上沒毛,辦事不牢」,川普可以在國際場合輕易的說出這種話,表示他的心態還是不錯的。
  • 參議院共和黨2號人物:川普最後的掙扎「會像條狗一樣被槍斃掉」
    【編譯/觀察者網 李煥宇】儘管選舉人團已經正式確認了大選結果,各國元首也向拜登發去勝選賀電,但美國總統川普仍未宣布敗選,堅持要挑戰選舉結果。不過,在共和黨大佬麥康奈爾公開承認拜登勝選後,即便是共和黨也已無法再為川普提供堅定的支持了。
  • 美媒:喬治亞州共和黨州長打臉川普 宣布拜登拿下該州拒絕選舉...
    中國小康網12月7日訊 老馬 該州最高選舉官員布拉德·拉芬斯佩格(Brad Raffensperger)在美國廣播公司(ABC)的「本周」節目中表示,作為一名保守的共和黨人,他對川普失去喬治亞州感到失望,但民眾「已經表態」,「我們看不到任何會推翻民眾意願的事情」。
  • 財務危機來了?川普和女兒面臨刑事調查,伊萬卡直斥報復
    此時正是美國換屆的關鍵時期,如今從媒體公布標準來看,拜登已經獲得了273選舉的通票,將會是下一屆總統,而川普的處境十分艱難,可以說是牆倒眾人推,像歐洲等多個盟友已經倒向拜登。 然而這對川普來說或許還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在其結束任期之後是否會迎來刑事調查,對他過去的罪行進行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