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世界影史的高分經典作品《美麗人生》4K修復版將在影院上映,與大家重溫經典。而小編今天要介紹的主角傑恩·賴特斯曼(Jayne Wrightsman)則通過自身的熱愛和堅持,活出了藝術美麗人生。
▲年輕時的傑恩·賴特斯曼,圖片來源於網絡
賴特斯曼是著名的紐約名媛、藝術贊助人和收藏家,她資產、地位、人脈兼具,並為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傑恩·賴特斯曼,1936年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光看這著裝的品位和氣場,簡直霸氣側漏~這位大名鼎鼎的名媛曾在1965年躋身進入國際最佳著裝名人堂,成為最受關注的時尚icon。小編將帶各位看官解密這位Top級名媛的藝術美麗人生,走起~
▲傑恩·賴特斯曼,1950年,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派對上開啟偶像劇式的人生
傑恩·賴特斯曼的童年是在美國密西根州一個破敗的家庭度過的,之後舉家搬到了洛杉磯,在洛杉磯這座繁華的城市中她才算開啟了新的人生。年輕的傑恩只上了高中,在百貨商店做過手套銷售員,並與一群年輕的演員和「花花公子」打得火熱。這些年輕的朋友把她帶到赫斯特城堡參加派對,由此打開了通往上流社會的大門。
在一次聚會上,24歲的傑恩引起了時任堪薩斯州標準石油公司總裁查爾斯·B·賴特斯曼(Charles B. Wrightsman)的注意,儘管兩人之間相差24歲也無法阻擋相愛腳步,攜手走入婚姻的殿堂。而傑恩的人生也翻開了新篇章。
賴特斯曼夫婦擁有超強大陣容的交際圈,比如他們是約翰·甘迺迪和傑奎琳·甘迺迪的鄰居和知己,傑奎琳還曾邀請傑恩參與白宮的修復工作。
▲左:傑恩·萊特斯曼 右:傑奎琳·甘迺迪 圖片來源於網絡
此外,他們還與當時眾多如雷貫耳的名人交往密切,比如「慈善女王」布魯克·阿斯特、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傳奇設計師奧斯卡·德拉倫塔夫婦等等……
▲傑恩·賴特斯曼和喬治·韋登菲爾德,圖片來源於網絡
《名利場》在2003年認證傑恩「在名流和有抱負的電影明星中很受歡迎」,傑恩的友人也曾表示,她在第五大道的公寓裡舉辦的晚宴是「19世紀名流、作家、編輯和博物館館長的聚會」。小編接下來就給看官們扒一扒這位第五大道的藝術寶藏公寓~
▲在第五大道公寓裡的傑恩 圖片來源於網絡
藝術博物館式的公寓
賴特斯曼夫婦的房產遍布各地,有資料稱這間公寓最初是從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成員,也是藝術品收藏家雷諾·德·貝克爾男爵夫人那裡購買的。公寓位於紐約第五大道820號三樓,佔地約7千平方英尺,有十多個房間,面向中央公園。
▲傑恩在第五大道公寓內,背景牆上掛的是荷蘭畫家維米爾的畫作 圖片來源於網絡
夫婦二人於1950年搬進了公寓,傑恩邀請了巴黎著名的裝潢公司梅森·詹森(Maison Jansen)將公寓改造成一個展示藝術大師作品、精美法式家具和裝飾藝術品的博物館。
公寓主體房間都設有一個燃木壁爐,大部分是18世紀的法國大理石壁爐架,其中一個壁爐是裝飾了神話和宗教圖案的鑄鐵壁爐。
一扇大門通向一間畫廊,明亮的鵝黃牆面上掛滿了賴特斯曼夫婦收藏的名畫。
畫廊通往主要的公共空間,餐廳裡路易十六時期壁爐上的大理石、裝飾性花卉牆紙等,都採用了傑恩最喜歡的粉紅色。真是每個女人都有一顆少女心呀~
傑恩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圖書館中不斷地學習、充實自己,她學習了18世紀的藝術和文學,這也為她後來的藝術品收藏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起居室整體牆面採用彰顯尊貴的金色,並配有路易十五時期Breche D'Alep大理石的壁爐架、舒適的家具,牆上還掛著著名畫家安東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的名畫。
▲Anthony van Dyck (Flemish, Antwerp 1599–1641 London),《Queen Henrietta Maria》c.1636.105.7x84.5cm.Bequest of Mrs. Charles Wrightsman in honor of Annette de la Renta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公寓在傑恩去世的7個月後(2019年11月)正式掛牌出售,另有消息稱,佳士得計劃於2020年4月拍賣該公寓內的畫作、家具、地毯、陶瓷、銀製品和其他物品。由於傑恩·賴特斯曼沒有孩子,因此房產銷售所得和拍賣所得收入都將捐獻給慈善機構。而這間藝術博物館式的公寓之所以如此出名,除了獨特精美的室內裝飾,最有名的當屬公寓內的藝術藏品,這裡稱得上是紐約最大的「藝術倉庫」。而傑恩不僅是藝術收藏控,也是位慷慨的「捐贈控」。
當代最慷慨的藝術品捐贈者
傑恩沒有接受過任何藝術方面的正規培訓,是一位自學成才的鑑賞家,經過數十年的研究、旅行和實踐經驗成為了18世紀法國裝飾藝術的著名收藏家。多年來,她和丈夫向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捐贈了許多最重要的館藏作品。不僅如此,傑恩還是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法國羅浮宮、俄羅斯聖彼得堡冬宮等博物館的重要捐贈人。
▲Johannes Vermeer 《年輕女子的研究》c.1665-1667, 44.5 x 40cm ,賴特斯曼夫婦收藏 圖片來源於網絡
傑恩曾花了很多時間在畫廊中漫步,檢查藝術作品並與策展人交談,她還分析了博物館對藝術作品的需求。1995年,她向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捐贈了德拉克洛瓦繪製於1835年的《亨利·弗朗索瓦夫人》。
▲德拉克羅瓦《亨利·弗朗索瓦夫人》c.1835,111x134cm,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種慷慨的奉獻精神在賴特斯曼一家流傳了60多年,令人難忘的是,夫婦二人在60和70年代為了改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內法國的展廳,捐贈了大量18世紀和19世紀的法國家具、鐘錶、燈、鏡子等藝術品,這極大豐富了該博物館的館藏。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多年來,賴特斯曼夫婦還陸續向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捐贈了雷諾瓦、維米爾、魯本斯、西奧多·傑裡科、喬治·德·拉·圖爾、雅克·路易·大衛等藝術大師的作品。這些名作幾乎都在賴特斯曼夫婦的公寓中陳設多年,極好的提升了公寓的藝術氣息和氛圍。
▲彼得·保羅·魯本斯《魯本斯, 他的妻子海倫娜·富爾蒙和他們的兒子弗蘭斯》c.1635,203.8 x 158.1cm 賴特斯曼夫婦收藏 圖片來源於網絡
▲雅克·路易·大衛(Jacques Louis David)《安東尼·洛朗·拉瓦錫和他的妻子瑪麗·安妮·皮埃爾特·保爾茲》c.1788 259.7 x 194.6cm 賴特斯曼夫婦收藏 圖片來源於網絡
除了慷慨,傑恩還是位重情重義的捐贈者。當她的朋友傑奎琳·甘迺迪於1994年去世時,為了紀念好友,她以傑奎琳的名義向大都會博物館捐贈了皮埃爾·保羅·普呂東(Pierre Paul Prud'hon)於1817年所繪的法國作家塔利蘭的肖像。
▲皮埃爾·保羅·普呂東《查爾斯·莫裡斯·德·塔利朗·佩裡戈爾王子》c.1817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傑恩·賴特斯曼去世後,她的藝術遺產都留給了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遺贈物包括雕塑、繪畫、裝飾藝術品和稀有書籍,以及8千萬美元的資金。有資料稱,傑恩向該博物館的遺贈超過375件作品,而這8千萬美元是賴特斯曼基金的一部分,這支基金用於支持購入1500年至1850年間西歐和英國的藝術品。
▲西奧多·傑裡科(ThéodoreGericault)《女騎士》c.1820年, 44.5 x 34.9cm 圖片來源於網絡
▲讓·弗朗索瓦·德·特洛伊(JeanFranoisde Troy)《愛情宣言》c.1724,65.1×53.3cm,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卡納萊託(Giovanni Antonio Canal)《坎普聖天使教堂》c.1730,46.7 x 77.5cm,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圖片來源於網絡
▲伊莉莎白·路易絲·維吉·勒·布倫《瑪麗·安託瓦內特在公園》c.1780-1781, 58.9x40.4cm 圖片來源於網絡
▲路易·德·卡蒙泰勒(Louis de Carmontelle)《演奏小提琴的女人》 ,c.1758-1759,25.9x16.2cm,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傑恩的遺贈想必將會再次改變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館藏,博物館相關負責人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傑恩·賴特斯曼的非凡遺產是超過半個世紀的慷慨行為的頂峰」,對其在藝術領域的貢獻給予最高評價。
▲喬治·修拉(Georges Seurat)《靠欄杆的男人》 c.1881, 16.5x12.4cm ,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有資料統計賴特斯曼夫婦向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捐贈了1200多件作品,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超級捐贈者」。藝術品得以傳世,像傑恩這樣慷慨的收藏家和藝術贊助人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得以讓我們能在博物館內目睹這些藝術瑰寶。
▲傑恩·賴特斯曼,1989年 圖片來源於網絡
從年少的青蔥歲月到年老的沉穩時光,時間都未曾將傑恩的美麗抹去。傑恩對於藝術所表現出的熱愛與堅持,以及對於藝術品的慷慨與奉獻,將被世人永遠銘記和感謝。傑恩一生收穫了無數名譽和掌聲,或許對於她來說,所做的這一切只是追隨自己的內心——因為熱愛,所以堅持。
文:粽子滾湯圓丨編輯:耘菲
責編:蜜絲姜
監製:大G小r迷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