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芯屏端網」等萬億級產業集群崛起,新興產業園區連成線組成片築...

2020-12-10 湘湘帶你看社會

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在試驗室對紅外鏡頭進行調光軸測試。記者高勇 攝

長江網訊(記者李佳 通訊員田瑤林)這裡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集聚四大國家級產業基地,一系列重大國家戰略聚焦武漢;這裡是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一系列重大改革探索在武漢展開。

發展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十三五」期間,武漢下好高質量發展的「先手棋」,堅持把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突破性發展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加快打造「光芯屏端網」等萬億級產業集群,深入實施技改工程,推動技術進「鏈」、企業進「群」、產業進「園」,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爭做高質量發展的開拓者、先行者。

技術進「鏈」:

5G產業鏈企業集聚

分工合作共享萬億級市場蛋糕

1日,比芝麻粒還要小的晶片,正從敏芯半導體生產線下線。今年上半年剛量產的這款晶片,決定著5G基站的網絡傳輸速率。這意味著,用於5G基站、數據中心的高端晶片,我國終於實現自主可控。

「每一次的實驗都很煎熬,但成功不是一蹴而就。」有著15年光電晶片工藝研究經驗的敏芯半導體晶片工藝平臺相關負責人說,團隊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去解決晶片可靠性問題。

「十三五」期間成立的敏芯半導體決定在國內率先展開技術攻關,疫情防控期間仍夜以繼日,終於在今年上半年實現量產。

技術進鏈、人才鑄鏈,從一顆「芯」串起,武漢沒有「掉鏈子」。敏芯半導體今年上半年已接到多個5G晶片訂單,客戶之一就是永鼎光通。

裝配好敏芯的晶片後,永鼎下線的5G前傳光模塊,將「棒」傳到武漢飛沃科技有限公司,這家企業是中國電信5G前傳無源波分設備最大份額供應商,經飛沃集成,裝有光模塊的設備,被供應給三大運營商,裝上基站、數據中心等,讓5G離我們越來越近。武漢正在數字經濟領域快速發展,在5G爆發年贏得先機。

據了解,武漢已建成國內最大的光通信技術研發基地、最大的光纖光纜、光電器件生產基地,在光谷就集聚了100餘家5G產業鏈企業,既不缺長飛、烽火等龍頭企業,也有像永鼎這樣專注的中小企業,產業空間足夠大,大家各有分工、側重,共同分享萬億元級市場蛋糕。

2015年7月19日,烽火科技子公司武漢虹信通信的科研人員在天線近場測試場內進行測試。記者周超 攝

「十三五」期間,武漢全力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一直在克服相關產業「鏈條不長,產業集聚度不夠,附加值不高」等短板,著力補鏈、延鏈、強鏈,多個產業形成「雁陣」,展示出的產業鏈韌性,在風雨中經受住了考驗。如今年疫情後第二季度,在整體復工復產比行業晚1個月的背景下,東風公司實現銷量達93.5萬輛,同比增長11.8%,成功跑贏大市,拉動1928家供應商聯動復工復產,成為全球低迷車市中的一抹亮色。

企業進「群」:

康寧、江豐逐京東方而來

以商招商,千億級新型顯示產業集群呼之欲出

1日,與京東方一街之隔的一塊空地上,記者看到,江豐電子「高世代平板顯示產業用濺射靶材及設備關鍵零部件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正在加緊建設。

東西湖區發改局投資科負責人介紹,總部在寧波的該企業是一家為半導體、液晶顯示、光伏產業用元器件專用材料進行生產、研發的企業,總投資20億元,是顯示器行業的上遊企業,也是圍繞京東方項目引進的配套項目之一,其首期項目主要建設生產車間、配套研發樓等。

項目建成後,將成為江豐電子在華中地區緊密服務於武漢京東方液晶面板企業的製造基地。

據了解,要讓金屬導線更細,從而讓晶片在不縮小尺寸的基礎上,容納更多的電晶體,計算得更快,這就需要超高純金屬材料及濺射靶材,這些原材料就好比晶片的「血管」。

而在京東方廠房同側,康寧10.5代顯示玻璃基板項目與之無縫連接。作為京東方的核心配套項目之一,這裡生產出來的玻璃基板,通過傳送帶直接送到京東方面板生產線。無人搬運,無需指揮。

對於顯示面板而言,玻璃基板是必不可少的產業「糧食」,其生產線往往與顯示面板生產線同步建設。康寧項目在武漢落地,也讓武漢再迎顯示技術「龍頭」。

「十三五」期間,武漢京東方10.5代線液晶顯示器項目在漢建成投產,這是目前全球世代最高、尺寸最大的液晶面板項目之一,將使武漢成為國內乃至全球顯示領域產業鏈最完整、生產技術最先進、產能規模最大的城市之一。企業進「群」,逐新型顯示產業而來,上下遊企業落戶,千億級的新型顯示產業集群呼之欲出。

11月20日,猿輔導、編程貓等東湖高新區6家在線教育龍頭企業,組團來到湖北大學現場宣講招聘。「我們幾家企業都是這幾年陸續來到光谷,在光谷著力布局下,選址相隔不遠,政府還常組織行業座談會和各種活動。」少兒編程頭部企業編程貓武漢公司公共事務高級經理王進介紹,不論線上線下,從北京、上海等地來漢的在線教育企業,都在光谷進了「群」。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光谷全國率先出臺了「網際網路+」十條、「在線教育服務高質量發展」十條等產業政策,猿輔導、跟誰學高途課堂、火花思維、學而思網校等30餘家知名在線教育企業選擇在光谷落戶第二總部,當地入「群」的在線教育服務企業已有110多家。

產業進「園」:

給地給政策超前布局數字經濟

高端高新產業「四谷」已然形成

10月27日,在武漢工業主陣地、主引擎、主支撐的武漢經開區,7個涉及「數智網端」等新興領域的重點項目開工,其中,總投資100億元的中國電子·華中數字經濟產業園,計劃導入中國電子華中研發中心、中國電子產業數位化研究院、中電數字產業聯盟,引進智能網聯、信創、大數據、人工智慧、數字城市研發應用等類型企業。該項目有望於2024年竣工,預計可帶動15萬人就業,新增產值1000億元。

2018年6月8日,武漢楚星光纖應用技術公司,寬敞明亮的光纖拋磨車間。 記者高勇 攝

「武漢經開區工業基礎雄厚,尤其是在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領域具有獨特優勢,是一座數字經濟產業的金礦」。中國系統園區事業部中部區域總經理陳虎表示,中國電子作為網信產業國家隊,將深耕武漢經開區,聚焦網信產業與數字經濟,在產業園區、現代數字城市、大數據應用等領域繼續加大投資力度。

「武漢經開區是武漢、湖北經濟發展的主引擎,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要始終走在最前沿。」當地相關負責人說,當前,武漢經開區正搶抓重要窗口期,圍繞數、智、網、端等領域,加快推進發展數字經濟、智能製造、智能網聯、智能終端等重點產業進「園」。

產業進「園」,已成武漢各區、各產業行業共識。2020年第十三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上,光谷生物城介紹,將規劃用地面積400畝,建設國內首個「前沿生物技術產業園」。在「十三五」期間,當地已崛起生物創新園、生物醫藥園、醫療器械園、生物農業園、醫學健康園、生命健康園、智慧健康園等光谷生物城七大生物產業園區,形成了以生物醫藥、生物農業、醫療器械、IT+BT融合、生物服務為特色的產業集群,打造武漢大健康產業驅動核。

「十三五」期間,武漢堅持創新發展不動搖,以光芯屏端網、汽車製造與服務、生命健康三大萬億產業集群為龍頭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各個產業園連成線、組成片、築成「谷」。

2020年9月10日,「武漢造」摺疊屏5G手機下線。記者何曉剛 攝

在「光谷」,已形成國內最大的光纖光纜生產基地、光電器件生產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術研發基地和最大的雷射設備生產基地,在「車谷」,武漢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基地正在加速擴容,今年內成為全國最大的5G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示範區,在「網谷」,國內首個、目前唯一的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一期已基本建成,在「星谷」,商業航天、高端裝備、新材料三大產業集群加速形成,未來將崛起近600億元產值的產業新城,引領我國衝刺擁抱「太空經濟」。

【編輯:張靖】

【來源:長江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光芯屏端網」等萬億級產業集群崛起 新興產業園區連成線組成片築...
    「光芯屏端網」等萬億級產業集群崛起 新興產業園區連成線組成片築成「谷」2020-12-09 08:27:32 來源:長江日報 作者:記者 李佳 通訊員 田瑤林 瀏覽次數:3 次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在試驗室對紅外鏡頭進行調光軸測試。
  • 武漢「光芯屏端網」等萬億級產業集群崛起,新興產業園區連成線組成...
    「十三五」期間,武漢下好高質量發展的「先手棋」,堅持把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突破性發展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加快打造「光芯屏端網」等萬億級產業集群,深入實施技改工程,推動技術進「鏈」、企業進「群」、產業進「園」,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爭做高質量發展的開拓者、先行者。
  • 地方「十四五」產業布局路線圖密集浮現 萬億級產業集群將崛起
    記者採訪發現,圍繞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各地紛紛圈定發力重點領域,其中,先進位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成三大主線,包括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生物醫藥產業等在內的一批萬億級產業集群有望加速崛起。在專家看來,「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期,要起好步開好局。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對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具有巨大引領帶動作用,將成為「十四五」時期地方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 東湖高新區:堅定不移發展「光芯屏端網」產業集群,影響力快速提升
    記者任勇 攝「光芯屏端網」是東湖高新區的主導產業集群,同時是我市突破性發展數字經濟實施方案中重點產業方向。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東湖高新區堅定不移發展「光芯屏端網」產業集群,光通信及雷射、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智能終端、數字經濟等領域競爭優勢不斷加強,產業集群影響力快速提升。光通信及雷射產業優勢顯著。
  • 地方「十四五」產業布局路線圖密集浮現
    記者採訪發現,圍繞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各地紛紛圈定發力重點領域,其中,先進位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成三大主線,包括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生物醫藥產業等在內的一批萬億級產業集群有望加速崛起。在專家看來,「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期,要起好步開好局。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對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具有巨大引領帶動作用,將成為「十四五」時期地方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 不再依賴鋼鐵水泥 「光芯屏端網」刷新黃石產業鏈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娜 通訊員 丁元拾設立武漢(黃石)離岸科創中心,模具產業研究院躋身省級研究院,5家企業入選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進入11月,黃石創新活力之城建設捷報頻傳。
  • 井研縣產業大提升:培育「五大產業集群」
    樂山市井研縣:引龍居,築鳳巢,以「一區多園,培育「五大產業集群」」為戰略目標,2014年開展書寫「項目落地年」的傳奇。    重點突破 全面提升產業    「欲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這是毛澤東主席當年的氣魄,雄渾有力、氣吞寰宇。如今的井研縣,也拿出來這樣的氣勢,全力打造「全球紡織工裝生產基地」、「百億產業集群」。
  • 健康醫療產業成戰略性新興產業 上海打造「5+X」健康服務產業園區...
    上海市更是在布局大健康產業中動作頻頻,健康醫療產業作為上海市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發展對促進上海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培育發展新動能具有重要意義。生物醫藥產業是上海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支柱,日前《促進上海市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18-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產業規模達到4000億元;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物醫藥創新策源地和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 謀劃製造業提質增效 廣東推動產業集群再升級
    2019年11月,廣東召開全省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出臺實施《關於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啟動實施「強核、立柱、強鏈、優化布局、品質、培土」六大工程,培育發展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在全國率先劃定工業用地保護紅線和產業保護區塊。
  • 奉節:立足生態打造50億級眼鏡產業集群 揚帆起航開啟夔州篇章
    今年,園區再度啟航,將依託良好區域優勢和產業基礎,借力網際網路+平臺,力爭到2021年,打造出年產值50億元的眼鏡產業集群,並實現年總產值超百億元的目標。 借勢「中國·白帝城」國際詩歌節,奉節生態產業園迎來了來自寶島臺灣的著名歌手黃安、眾多明星藝人、網紅主播。他們通過體驗參觀、遊戲互動、新潮音樂會等方式,全程直播推廣園區產業及奉節特色。
  • 山東加力產業轉型,推動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升級
    山東堅決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在新舊動能轉換中,將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養健康5大新興產業和高端化工、現代高效農業、文化創意、精品旅遊、現代金融服務5大優勢產業作為突破點和發展方向,堅持存量變革和增量崛起「雙輪驅動」,推動傳統產業提層次強實力,推動新興產業快成長上規模,初步建立以「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
  • 晉城、運城建千億級產業集群 翼城建330萬噸級鋼企!
    山西省晉城市鋼鐵鑄造業產業規模即將突破千億,同時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正推進千億級鋼鐵深加工產業集群建設。此外,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計劃建設一家鋼鐵產能330萬噸級的鋼鐵聯合企業。山西省晉城市鋼鐵鑄造業即將突破千億山西省晉城市堅持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發展理念,全力打造鋼鐵鑄造產業集群。
  • 江蘇13個世界級產業集群正崛起
    江蘇省社科院研究員丁宏對揚子晚報記者表示,無錫的這一中心是省內第二家國家級產業創新平臺,代表了江蘇在集成電路產業創新的綜合實力,為江蘇省集成電路產業集群的規模化發展提供了更高層次的「大心臟」,是江蘇打造自主可控現代產業體系的關鍵步伐。    產業集群發展是江蘇製造的鮮明特色。藉助「一體化」的東風,江蘇13個世界級產業集群正快速崛起。
  • 東平縣:「全鏈條」服務打造新興產業集群
    同時,不斷完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推動了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加速了新舊動能轉化,為全縣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科技孵化 培植新興產業  在山大科技園泰山分園產業孵化區,幾名工作人員正緊盯一塊數字大屏,上面不時閃現系統抓取的信息數據,這裡是山東碩為思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的核心辦公區
  • 優化環境築「巢」引「鳳」東營區產業園區成為高質量發展強「引擎」
    原標題:優化環境築「巢」引「鳳」 東營區產業園區成為高質量發展強「引擎」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3日訊 園區是產業強區、項目建設、「雙招雙引」的主戰場,抓住了園區就抓住了經濟的命脈。東營區以園區賦能改革攻堅為抓手,一心一意謀劃園區,一門心思建設園區,優化環境,破解難題,築「巢」引「鳳」,吸引企業、項目等向園區聚集,產業園區成了東營區高質量發展的強「引擎」。
  • 聊城高新區:打造成為長江以北重要的智能裝備產業集群
    總規劃佔地達18平方公裡,力爭三年投入150億元,5年內打造成千億級產業園區。 高端裝備產業日益壯大該產業園區佔地587畝,總建築面積58萬平方米,致力打造高端裝備技術智慧園區,包含高端智能製造產業區、高端汽車配件產業園、巖石工程裝備產業區、VR信息產業區、「網際網路+」產業區等板塊。
  • 2020年中國顯示面板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產業園區集群效應...
    中國新型顯示產業初步形成了京津冀地區、長三角地區、東南沿海地區以及成渝鄂地區的產業分布格局。四大地區在新型顯示產業發展過程中形成了「龍頭企業-重大項目-產業鏈條-產業集聚-產業基地」的集群發展模式,引領中國新型顯示產業快速發展。
  • 諸暨刺繡機:產業集群築就高質量發展
    走進諸暨的浣東街道工業區,滿眼都是密密麻麻的繡花機企業,不出園區,就能從配件到電腦機箱,再到整機裝配生產出一臺臺電腦繡花機。誰都想不到,30多年前這裡不過是個普通的農業小鎮,如今它已被授予「中國刺繡機產業基地」的稱號。幾十年的發展,讓諸暨的刺繡機產業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技術革新、拉伸產業鏈不僅催化了產業升級,更培養了一批行業精英,鍛造了一批行業領軍企業。
  • ...儀器設備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內容是什麼?
    為貫徹省委、省政府關於推進位造強省建設的工作部署,加快培育精密儀器設備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促進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高端,依據《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培育發展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意見》(粵府函〔2020〕82號)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行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