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評論#
16年前的宮鬥劇《金枝欲孽》,後宮嬪妃為爭寵,每個人都幹過傷害或者算計別人事,才能使自己在後宮有一席之地,向來善良的人,都活不下去。善良、單純的沅淇,就因為被皇上問了名字,被最好的姐姐算計,被趕出宮,慘死在流放的路上。
想要在後宮活,不僅要有過人的計謀,還有保護自己的本領。
而有一個人卻跟其它不一樣,她本來只是一個宮女,不爭不搶,兢兢業業地服侍主子,等待可以出宮的日子,卻因為要為奶奶報仇,走上爭寵之路,報仇的對象是後宮之首皇后。
這個人就是安茜,後來的安嬪。
1
安茜是鑲黃旗包衣出身,十二歲被送入宮中成為宮女。
自幼乖巧伶俐,深得宮中上下喜愛。
多年來的宮女生涯,一直安守本份,不求攀躍「鳳」門,只待到廿五之年,能出宮與父母團聚。對後宮一切傳說、禁忌,了如指掌。
為了好好管治對下的一班小宮女,安茜不時借用這些傳說,搬神弄鬼、故弄玄虛,好令他們信以為真,不敢差池 。
安茜將屆離宮之年,為宮中較資深的宮女之一,主管秀女居住的鐘粹宮。
為免離期被誤,安茜一方面落力教導後輩接手宮中各樣禮儀雜務;另一方面,就是緊守鍾粹宮,好讓自己能「平穩過渡」,安心離宮。
然而,好事多磨,時值新一屆秀女入宮,鍾粹宮住進一班不諳宮中事宜的秀女,霎時人聲頂沸,秀女間的明爭暗鬥卒先展開,鍾粹宮頓時成為後宮鬥爭的小戰場,事端遂生,此令安茜疲於奔命,頭痛不已。
秀女們中,侯佳玉瑩(華貴人)因外表出眾,成眾矢之的,加上受另一秀女──爾淳(淳貴人)的教唆,屢次開罪當時得令的寵妃──如妃,以致腹背受敵。
安茜唯恐鍾粹宮被玉瑩連累,遂暗裡出手解圍,更令玉瑩避過一劫。
但此舉卻引來玉瑩的誤會,以為安茜有心令自己蒙羞。
後來,安茜揭發爾淳的詭計,助玉瑩逃過難關,二人得以前嫌冰釋。
安茜的好心腸早被玉瑩看中,而安茜卻被其柔弱的外表所矇騙,眼見玉瑩連番被眾留難、排擠,安茜終看不過眼,出手相助,正中玉瑩下懷而不自知。
一次,安茜為了幫玉瑩,竟得罪了如妃,被下命逐出宮門。
2
離開紫禁城,乃安茜一直期盼的願望,如今被如妃攆走,理應是件快事。然而,此刻的安茜卻萬般不舍,不舍的原來是一位在索倫杆負責餵飼烏鴉的侍衛──孔武。
二人的邂逅源於一首曲、一隻烏鴉及一隻絹帕詩信。在孔武剛入宮修築太廟之時,早已被安茜的笛聲吸引。
後來二人不約而同為同一隻烏鴉療傷餵飼。
直到孔武被委以餵烏鴉的工作,二人終於在後宮的索倫杆下碰面。而安茜的刺繡手藝及對宮外家人思念之情,令孔武認定安茜就是絹帕中詩詞的作者,遂生情愫。
由於如妃失寵,玉瑩「得病」在延禧宮靜養,皇后為了平衡各嬪妃勢力,就把千辛萬苦才到北京的安茜奶奶殺害,並裝作被野獸襲擊,並對安照顧有加。
之後安茜全身心幫玉瑩再次得寵的努力中,在安茜和孫白颺幫助下玉瑩很快冊封為「華貴人」。
皇后本以為安排的天衣無縫,但是還是被服侍皇后的常永祿無意間偷聽到了,出於私心他還是告訴安茜,得知真相的安茜決定放棄了與孔武的情誼,並在如妃的暗示下,受寵成為安貴人,至此安茜與玉瑩主僕情誼已斷,與玉瑩,爾淳三足鼎立。
3
玉瑩為了報復安茜,想在賭一下她的良心,利用暢音閣之事陷害安茜與孫白颺,最後安茜聽到如妃吹奏笛聲沒去阻止,而孫中計被抓。
皇后要求嚴懲此事,之後爾淳打算放棄所謂大業證明是自己所做,但為徐萬田阻止,最終為了救孫白颺,玉瑩自首。
安茜成了此事最大受益者,皇后也曾暗示此事蹊蹺,加上孔武誤會使安茜悔恨萬分。常永祿給皇后髮油下毒被發現,皇后命汪福壽毒死了常永祿,同時暗示了安茜奶奶的真相,準備秋後算帳。
之後如妃復闢,得知真相的孔武求如妃幫助安茜收安茜為義妹躲過了一劫;天理教動亂,如妃跟孔武和安茜訣別,安茜在亂箭中救了爾淳,背上中了一箭,三人逃出紫禁城。
得知安茜中箭,爾淳被安茜阻止告訴孔武,並安慰爾淳以後做真實的自己。
最終永遠沉睡在了孔武的肩頭。
END
今日話題:安茜如果不走向爭寵之路,是否可以安然出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