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國豪華汽車品牌梅賽德斯-奔馳因「山寨廣告碰瓷艾弗森」,遭到網民和廣大球迷的口誅筆伐。
有知名體育博主認為,「奔馳廣告強行碰瓷艾弗森,這吃相也太難看了吧!」還有人指出,其實戲仿、致敬、調侃,經常會出現在視頻廣告中,但這不代表不需要技巧,用得好,觀眾會心一笑,而投機取巧又耍小聰明,可能會激怒眾人。
也難怪,「作為百年豪華品牌,奔馳不會連點兒廣告費和版權費都給不起?」這樣的質疑不絕於耳。
不過,根據北京汽車公布2019年報顯示,北京奔馳年銷量56.7萬輛,但毛利高達422億元,平均一輛車毛利超過7萬元,這還只是國產車部分,進口車利潤可能更高。今年2月份,疫情嚴重時期,更是曝出北京奔馳停產一天損失超過4億元,要求儘快復工復產。可想而知,奔馳在中國有多麼賺錢。
言歸正傳,我們先來簡單回顧一下事情經過:12月17日,梅賽德斯-奔馳在朋友圈投放一則名為《標準,不止一個》的發動機宣傳廣告。這個不到一分鐘的廣告,講述身高1.83米的籃球明星阿倫·艾弗森,於1996年被選中成為NBA史上最矮選秀狀元的故事。
這則看似頗有寓意和引申的汽車廣告,卻讓眼尖的網友發現存在巨大漏洞——廣告中的「艾弗森」,並非艾弗森本人,每個Logo都是假的,甚至連名字的字母拼寫都有錯誤:「IVERSEN」而非本名「IVERSON」。引人注意的是,可能是做賊心虛,該廣告很快被奔馳「下架」,但在網際網路時代,這就像潑出去的水,覆水難收,引發對奔馳方面巨大的討伐聲浪。
那麼,艾佛森何許人也?為何奔馳會引發如此大的風波?傲慢的德國人和奔馳中國怎麼會道歉?或許因時光荏苒,有人不知道艾弗森在籃球界的地位,可這並不影響他是黑人文化步入主流社會的重要推動力,不會磨滅他在費城帶給全球億萬觀眾的精彩瞬間。這背後是「史上最強控衛」超越常人的努力和訓練……這些無疑奠定了他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翌日,因為下屬和廣告公司策劃這則打擦邊球的碰瓷廣告,涉嫌侵犯他人多項權利,來宣傳奔馳小排量發動機,戴姆勒董事會成員、大中華區業務負責人唐仕凱,可能收到了一封來自美國籃球明星艾弗森在中國獨家經濟管理人的律師函。
估計這位從業超過30年的西班牙人做夢也沒想到,會在汽車圈之外的體育圈出名,這真是實現了多少車企破圈傳播的夢想。只是對唐仕凱而言,這並不光榮,而是管教無方。
很快,奔馳在各方壓力下認慫(PS:可能老闆發飆了),並在官方微博發表道歉聲明,時間是18日21:26分。
這不禁讓人感嘆,奔馳道歉的時效性竟然提升這麼多!難道這就是明星的力量,還是因為這侵害到了美國籃球明星,擔心不良影響會飄到美國人民的腦海裡?要知道,對於奔馳女孩在引擎蓋苦惱維權,戴姆勒集團前任CEO蔡澈博士,還能眉開眼笑的在上海國際賽車場見證奔馳車隊奪冠。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就像奔馳為那位女車主換車,息事寧人,艾弗森也在微博上給予回應,從最後一句話來看,奔馳在中國這個碰瓷廣告,引發的輿論,給遠在大洋彼岸的艾弗森帶來了甜頭,還可能給他帶來商業合作。
想想美國的疫情,連現役籃球明星都度日如年,奔馳突然送上大禮,艾弗森怎能不見好就收?如果是詹姆斯,估計就沒這麼輕易擺平了。
不過,回到事件本身,這次奔馳小排量發動機宣傳效果達到了嗎?人們的關注點會是什麼?本來是「致敬偉大」的廣告,為何成為眾人厭惡的「廣告碰瓷」?其實,回顧一下過去幾年奔馳在全球市場,尤其是中國公關品牌層面的事件,也就不難理解奔馳為何會出現這種「低級錯誤」。
下面:我們簡要回顧近年奔馳那些令人無語和憤怒的熱點事件:
奔馳高管辱華事件
2016年,奔馳汽車母公司戴姆勒卡客車(中國)有限公司CEO雷內·高海納,在北京某小區內搶佔車位,中國業主與其理論,卻聽到他的高聲叫囂:「all you Chinese are bastared!」即使在派出所裡,依舊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然而最後,高海納雖被免職,戴姆勒也表示道歉,但此人似乎並未意識到錯誤。
奔馳「引用語錄門」事件
2018年奔馳發布轎跑宣傳照片上,赫然寫著一句某喇嘛的所謂「名言」:從不同角度審視境遇,你的視野會更開闊。該行為嚴重傷害了中國人維護主權的感情。後續:時任奔馳母公司戴姆勒集團總裁蔡澈,大中華區董事長兼CEO唐仕凱,聯名致函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公開道歉。
奔馳「引擎蓋維權」事件
2019年,因產品存在質量問題,以及奔馳經銷商處理問題不當,一位女車主坐在奔馳4S店內車輛引擎蓋上,哭訴維權,成為中國網絡熱點,鬧得沸沸揚揚,隨後奔馳迫於壓力介入事件。此事也引發中國車主維權新方式,紛紛衍生效仿。
奔馳頻發大規模召回事件
過去幾年,奔馳在中國市場頻頻發生大規模產品缺陷召回事件,雖然這是對產品和消費者負責的表現,卻暴露出奔馳產品品質的問題。最近規模較大的一次是今年年中,奔馳在中國宣布,因為滲油問題將召回67萬輛汽車,這幾乎是該品牌2019年在中國全年的銷量。
文字為【汽車K線】原創,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號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同時,文章內容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