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木工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在日本有這樣一場賽事:參賽者都是木工,不做家具,不比手藝,僅拿幾隻拉刨,只比一個項目——刨木頭。這就是日本刨削大會(削ろう會),國內也有翻譯成刨木大賽的。
正像奧運會的口號:更高、更快、更強一樣,刨削大會也有自己的口號,那就是:更寬、更長、更薄。
可能與大家的腦海中的固有印象不一樣。刨削大會最早是由刨木比賽而起,但現在已經成為一個集木工宣傳、會刊服務、刨木大賽、技術交流、商品推廣為一身的綜合性協會。
在協會的會章中,明確指出了其宗旨:是保持和發展木結構建築和木工技術,並努力提高日本木工工具(手工工具)的製造技術和處理技術。不定期舉辦實習研討會和信息交流會議,以促進交流。同時開展比賽並享受比賽帶來的快樂,以將建築和木工藝文化傳給下一代。
這裡就能看出日本人的民族特性來了,那就是固執、偏執和一本正經的認真。
一方面,他們擅長吸收其它民族中他們感興趣的內容,打上本民族的標籤,使其變成自己的傳統;另一方面,他們會頑固的,甚至是生拉硬拽的,推動著任何帶著民族標籤的事物——哪怕是沒有現實意義的歷史片段——不斷的傳承和延續。
更厲害的是,他們對任何事又都會一本正經的認真對待,哪怕是一種工藝範疇之外的興趣活動,也會建立正經的組織和制度。
刨削大會設有理事會,內設一名會長和若干名理事,會計一名和審計一名,以及若干事務職員。 理事的任期為兩年,可以連任。
協會沒有門檻,不限國籍、年齡、性別、職業、經驗和學歷。只要每年按時交納3000日元的會費,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協會會員。協會每季度會為會員提供會刊一份。
好像僅此而已,其它的服務暫時沒查到。但是從目錄上來看,這份會刊的含金量還是挺高的。
重點聊一下最有趣的刨木大賽。
1997年2月22日-23日,在名古屋淺草工務店老闆杉村幸次郎先生的倡議下,第一屆日本刨削大會開幕,地點就是淺草屋作業所內。我查了一下,淺草屋工務店主營建築土木工程,日本的建築通常以木質為主,所以,由他來提倡議,也算是應有之意。這個倡議得到了日本有名的刨臺製作人青山駿一的支持 。
由於刨木大賽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建築工人、木匠職人、設計師、工具職人,砥石研究者,以及其它周邊人士,包括業餘愛好者。除了刨木比賽,還有傳統技藝演示,還會有許多道具(工具)職人去擺地攤,所以很快的,這個賽事就變成了一場有趣的聚會。
刨木大賽每年舉辦一至兩屆,在大型賽事之間,還會不定期舉辦一些小範圍的聚會,比如打刃物(刀)匠人的懇親會(聯歡會)等等。
嚴格意義上來說,刨花的長寬厚度,其實並不能全面衡量木工技藝的高低,但是這種比賽卻非常有趣味性,所以能產生足夠的吸引力,有力於吸引更多的木工愛好者參與。參與人數多了,影響力自然也就會越來越大。
同時,要想刨出極薄的刨花,這件事本身就具有相當高的難度,衡量的是木工調節工具的基本功,以及刨子本身的質量。
既比人的能力,又比工具的質量,還有人與工具的之間的關係契合度。不得不說,這是一個絕妙的切入點。
比賽用木需自備,材料為日本檜木,又稱扁柏。所用的刨子也需自備,一般賽手會帶兩至三隻,並提前調節到位。
刨木大賽總共分為三類:一般部、女性與學生部、一尺大刨部。
一般部採用寸八刨或二寸刨,刃寬7-7.5cm,木材寬度5.5cm,長度在150cm以上。參與者以男性專業木工及業餘愛好者為主。選手在規定時間內可以反覆嘗試,達到自己滿意的厚度時,刨子可以停在木材的尾端,並由裁判確定刨花完整後,採取前中後三段測量法,取最薄值。
女性與學生部參與者為女性或年輕初學者。刨木寬為5cm,因此選手們可以選用較小的刃寬6.5cm的寸六刨比賽。刨子窄了,難度也小許多。
難度最高的是一尺大刨部,刃寬達到了16cm,所用木材的寬度也達到了13.5cm,長度達到400cm以上。因為難度太大,因此參與者多為經驗豐富的大木匠。
到目前為止,一般部的刨花紀錄,是2018年在久留米大賽上,由井本輝正創下的3微米。我們有圖有真相,大家欣賞一下。
實際上,要想刨出超薄的刨花,一個重要的條件是空氣溼度要恰到好處。因此,除了個人平時的練習和刨子合手以外,還有相當的運氣成份在裡面。
除了比賽,大會還會組織一些表演項目來增加趣味性。比如宮大工的斧平圓木:
還有傳統錛子的展示:
這是被錛子平出來的木板:
有古老的工具:鐁(槍刨)的平木表演:
還會有人展示各種奇奇怪怪的工具設計:
刨木大賽另一項吸引的設置,是會有許多道具作坊現場出售工具,大家可以理解為工具商來擺地攤。這絕對是工具控的福音,唯一的問題是你帳戶的餘額夠不夠。
一般來講,啥都賣的,基本都是普及型產品,屬於價廉物美的類型。但大家也不要太興趣,日本的價廉物美,可能與你理解的有一些偏差,大家要做好心理準備。
賣刨子和刨刃的
你以為只有普通匠人才會來大會吆喝賣貨嗎?你錯了,不經意間,你也可能發現名匠的身影:
這是2000年第七屆刨削大會的照片,左邊的一位叫碓氷健吾,這個不需要介紹了吧?右邊的一位叫橫坂正人。兩位都是官方認證的「越後與板打刀傳統工藝師」。碓氷健吾代表作是夫婦刨「千壽翁和萬壽翁」。橫板正人的代表作是「樂山刨」。
可惜的是,這兩位匠人已然於12年和14年相繼作古。碓氷健吾先生身後留下兩個女兒,也沒有收徒弟,可以說技藝已經失傳了。
到2019年為止,刨木大賽已經舉辦了35屆。第36屆原定在2020年11月14-15日在龜岡市舉辦,但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比賽被無限期推遲。
最後,聊點相關話題。
從刨木大賽的熱鬧勁,我們似乎可以感覺到,在日本,木匠這個行業應該處於傳承無憂,後繼有人的狀態。但是,據官方統計,日本傳統木工流失非常嚴重。1995年為761000人,到2015年已經減少到35萬人,預計至2030年會減少至21萬以下。
至於原因,那就是另一個話題了,我們會在下一篇《且行且珍惜——註定要逝去的工匠精神》一文中詳細討論。
結尾放一段一般部比賽無編輯視頻,大家感受一下現場的氛圍。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好了,關於日本刨削大會的話題我們就聊到這裡。我是愛侃木頭的老嚴,關注我,了解那些有趣的木藝話題。
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