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問題思考】
近幾年大學生畢業後就業情況不容樂觀,有的大學畢業很快就被用人單位錄用,而不少大學生畢業幾年還是「飄著」。為什麼會這樣呢?
作為一名在大專院校從教多年的我,也時常憂心忡忡。所以關於大學生就業經常會思考如下幾個問題:
(1)用人單位希望大學生畢業時能夠具備的主要能力是什麼?
(2)大學畢業生對自己的能力是否真正了解?
(3)大學畢業生所具備的能力與用人單位的要求匹配度如何?
本文就第一個問題,結合觀看天津電視臺《非你莫屬》節目後得出的結果進行闡述,其他兩個問題後面再進行探討。
·02·【應聘策略】
《非你莫屬》這檔節目,專門給求職者與企業提供見面雙選的機會。每期有12名企業高管到節目錄製現場,他們以挑剔的目光品讀著應聘者的簡歷,聽取應聘者的自我介紹與現場展示才藝,對應聘者現場展示的專業才能和實戰經驗進行評判。
由於比較關心大學生就業問題,所以我多年來一直關注這檔節目。我發現企業招聘官主要考查應聘者的以下幾個方面能力:
(1)考查應聘者的專業知識與實踐能力
招聘者為了對應聘者的專業能力(特別是實戰經驗)形成感性的認識,通常會設置一些與本單位實際工作領域密切相關的問題來考查應聘者。
[考察目的]作為招聘官,通常不會太在意你的專業知識有多深多廣(某些特殊崗位除外),他們更在乎應聘者是否能結合具體工作崗位,將專業知識靈活應用到實際工作中。
[應對策略]作為應聘者的你了解招聘官的目的很重要,所以建議你能夠根據工作崗位的實際工作需求,重點闡述你從事該工作能夠達到的具體目標,在其他方面盡力爭取達到什麼樣的水平。
(2)考查應聘者的思維與應變能力
面試中招聘官的提問往往令人猝不及防,讓應聘者沒有充分的時間思考。
[考察目的]招聘者主要看應聘者思維是否敏捷?思路是否清晰?對突發狀況反應是否迅速?
[應對策略]對於確定性的問題,你可以有條理分層次分析問題的主次及你解決的方法與先後順序。對於你無法很快確定答案的問題,你也要很快作出回應,你可以對問題作假設,將問題引到你熟悉的領域進行分析回答,這樣就可以給面試官留下極佳的印象。
(3)考查應聘者的性格和個人品質
性格和個人品質往往決定了一名職員是否適合團體合作。
[考察目的]招聘官一般考察應聘者是否適合團隊合作?對工作的責任心如何?
[應對策略]你可以通過實例說明你參與過的相關工作,以及在其中的表現情況,最好實話實說,別編故事哦!
·03·【結語】
不少求職者之所以求職面試屢試屢敗,就是由於不懂得求職之中的奧秘,沒有掌握求職面試的策略和技巧。希望通過本文提供的應聘策略,能夠助你一臂之力。期待你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在應聘中反客為主的反撩面試官!
期待各位朋友提出寶貴建議!歡迎小夥伴們留言討論、收藏、點讚、分享、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