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熱帶雨林」 打造科創生態

2020-12-18 人民網

「2015年,我和丈夫共同創業,搭建『網際網路 家政』平臺,發展智慧家政,為僱主和家政公司建立溝通橋梁,5年多來共帶動十幾萬人就業。」通過視頻,三個阿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安麗向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娓娓道來。

今年10月15日,在2020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啟動儀式上,李克強通過視頻與3位創業者進行了「雲對話」,王安麗就是其中之一。

5年前,王安麗將公司總部從東北遷往浙江,落地寧波市鄞州區,成為鄞州科技信息孵化園的入孵企業。短短幾年間,「三個阿姨」迅速成長,目前已賦能3萬家家政公司,帶動13萬名阿姨就業。

「鄞州高效的政府服務效率以及優質的營商環境,是我們在此紮根成長的主要原因。」「三個阿姨」聯合創始人於方明說,鄞州「熱帶雨林式」創新生態體系,為企業的成長和發展帶來了很大幫助。

位於寧波中部沿海的鄞州是中國創新強區,連續5年穩居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第四位,科技創新指數位列全國百強區第一位。

鄞州科技創新的「密碼」何在?像「三個阿姨」一樣,很多在此紮根、來自全國各地的創業者都提到了「熱帶雨林式」的創新生態——高端人才為種苗、創新企業為森林、有效市場為活水、營商環境為陽光、實體經濟為沃土。

產業孵化助力創新企業生長

走進「三個阿姨」所在的科技信息孵化園,可以充分感受到鄞州在孵化模式上的專業度。孵化園內的五棟樓,每棟都針對不同的孵化對象和服務單位:主要面向海歸人才入駐項目的海創大廈,通過校企合作幫助學生和老師實現「拎包創業」的知識創新樓……

共享電單車企業小遛共享也是從孵化園內成長起來的企業。自2017年成立以來,小遛共享以鄞州為起點「騎」向全國各地,成為國內騎行頻次較高的共享電單車品牌。

小遛共享創始人朱波介紹,鄞創孵化器幫助企業渡過了從零到一的艱難階段。目前,企業市場業務已覆蓋全國100多個城市,擁有超2700萬騎行用戶。數據顯示,寧波約有1/3的人口是小遛共享的註冊用戶。

「小遛共享非常重視技術研發,近年來累計投入3500萬元,陸續申請了12項軟體著作權、19項發明專利和13項其他專利。我們堅持精細化運營,要做共享電單車領域的『海底撈』。」朱波說。

小遛等科創企業從小苗成長為大樹,背後是鄞州科學、成熟的孵化鏈條和政策體系。據了解,鄞州以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建設作為重要抓手,構建了「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全鏈條產業孵化模式,打造出科技信息孵化園、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南部青創中心等集聚區。數據顯示,鄞州目前共有高新技術企業350家。全區共備案46家雙創平臺,國家級孵化器3家、國家級眾創空間9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和加速器14個。

科創服務培育優質人才生態

「這幾年,我們公司引進了多位國家級引才計劃專家和優秀的博士、碩士。鄞州對人才和技術的重視,為企業的招才引才提供了巨大支撐。」寧波華儀寧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聞路紅說。

華儀寧創是2015年落戶鄞州的科技創業企業,主要從事食品藥品安全、公共安全、細胞治療等領域的分析儀器製造。紮根鄞州短短5年時間,公司便集聚研發人員90名,其中碩士、博士佔60%,並推出多款具備國際領先技術的質譜產品。

引進、培育和呵護創新人才是鄞州做好科創服務、打造全域化創新體系的縮影。近年來,鄞州相繼出臺「創業鄞州·精英引領系列計劃」「四大精英」等10項政策,搭建了「1 10」人才新政體系,建立了從頂尖人才到基礎人才、從先進位造業到現代服務業、從海外人才到本土人才的優質人才生態。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鄞州區人才總量已達41.3萬人,人才淨流入率13.3%,居寧波第一位,市級以上人才計劃專家、院士工作站、博士後工作站等均居全市首位。

提前布局搭建新興產業集群

「雖然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但今年公司的新訂單數量持續攀升。」寧波芯速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偉煒說,光通信產業是5G無線網絡和大型數據中心的核心支撐產業。得益於公司在5G光通信領域的領先技術,行業內排名全球前十位的企業中一半都成了公司的合作夥伴。

在鄞州,像芯速聯這樣的高新技術企業還有不少。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鄞州在電子信息、智能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方面提前布局、重金投入,新興產業的生態鏈正在加速完善。今年前三季度,鄞州區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63.7%

「鄞州現在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孵化器、院士和博士後工作站,對新興產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何偉煒說,鄞州對新興產業給予大力的扶持,吸引了一大批高技術含量的公司紮根落戶,產業集群效應正逐步體現。

據介紹,2019年鄞州共認定371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同時,鄞州授權專利數連續8年位居浙江省首位,並成功入選中國智慧財產權領域最具影響力縣域第一位。當前,鄞州區正重點培育以汽車零部件、高端裝備等十大產業為核心的「154」千百億級先進產業集群,突出打造高端裝備、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集群。

相關焦點

  • 寧波鄞州:產業孵化助力創新企業生長 科創服務培育優質人才生態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培育「熱帶雨林」 打造科創生態「2015年,我和丈夫共同創業,搭建『網際網路+家政』平臺,發展智慧家政,為僱主和家政公司建立溝通橋梁, 5年多來共帶動十幾萬人就業。」通過視頻,三個阿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安麗向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娓娓道來。
  • 浙江龍港:努力打造充滿生機的「熱帶雨林式」人才生態
    12月7日,龍港市「人才雨林周」系列活動拉開帷幕,龍港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活動的目的就是要努力打造充滿生機活力的『熱帶雨林式』人才生態。」「人才雨林周」新聞發布會。蔡正啟攝當前的龍港,正掀起第二次市場化建城的新熱潮。這既需要大量人才的傾力支持,也為各類人才施展才華、實現理想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和發揮的舞臺。
  • 龍港打造「熱帶雨林式」人才生態
    舉辦這次活動的目的,是要努力打造充滿生機活力的『熱帶雨林式』人才生態 。」龍港市相關負責人介紹。龍港市不斷加大人才投入,給予各路英才最高禮遇。
  • 崑山花橋:打造人才科創「新高地」
    另一方面,以「生態、業態、形態、神態」有機融合,堅持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水平治理並重,以國際化、都市型標準謀劃四大「城市客廳」建設,全力打造一批體現花橋未來城市形象的優質工程。 7月4日,2020中國崑山創業周花橋專場活動暨浙江大學上海校友會創新創業大賽在花橋國際博覽中心隆重舉辦。
  • 100萬平方米科創載體規劃布局,南閔行發展引各路媒體聚焦 !小編...
    「大零號灣」是要對標世界一流創新集聚區,按照打造集基礎研究、成果轉化、創新創業、產城融合為一體的國際化科創新城。從功能內涵上來看,我們可以用"CTO"三個字母來概括:「C」代表Innovational Core,即創新硬核,主要指以交大、華師大等高校、院所為核心和源泉,著力加強基礎前沿科技創新和成果溢出能力,不斷提升科技創新策源功能。
  • 打造「最強引擎」,激活科創澎湃動力!
    、提升新勢能無錫在打造高質量發展「最強引擎」中演繹出更為生動而精彩的科技創新壯麗圖景「科創帶將是一個典型的創新經濟代表」,分析人士認為,重新定義後的太湖灣,不僅是新興產業策源地、科教智力集聚地、創業創新首選地,同時還被賦予科產城人融合、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擁湖生態標杆區等內涵,在一個良性循環的創新生態系統裡實現各種創新要素的自由流動
  • 鄭州又多一個科創高地!須水河核心板塊有望打造為鄭西...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須水河核心板塊也將主打科創特色,未來有望打造為鄭西科創水岸。鄭州須水河核心板塊將主打科創特色,重點發展科技服務業鄭州市重點打造的32個核心板塊中,須水河核心板塊佔地約1.5平方公裡,位於中原西路和隴海西路的交匯點核心位置,同時也地處滎陽東至鄭州主城區的門戶位置。
  • 太湖灣科創帶 創新驅動新格局——無錫打造蘇南模式「升級版」主題...
    原標題:太湖灣科創帶 創新驅動新格局——無錫打造蘇南模式「升級版」主題報導(上)蘇湖熟,天下足。太湖流域自古以來便是物產豐饒之地。改革開放以來,蘇南模式發軔於此,太湖成了經濟騰飛、產業興旺的熱土。時移世易,物換星移。
  • 杭州「人才強市」再布局:營造「熱帶雨林」式最優生態
    建設全球人才蓄水池,營造「熱帶雨林」式最優人才生態——12月15日舉行的杭州市委十二屆十一次全體會議提出實施更加積極開放的人才政策。杭州市統計局數據顯示,至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突破千萬,達到1036萬,比2018年末淨增55.4萬。
  •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條例 (試行)新聞發布會
    洪小江:1.打造中部生態旅遊聯合體。聯合中部市縣,依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打造市縣之間、條塊之間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中部生態旅遊聯合體,科學發展生態旅遊,共同打造海南旅遊「新的超級吸引物」,共同培育、分享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世界級旅遊品牌。加快中部旅遊產業升級,把海南中部打造成為世界級雨林生態旅遊目的地,實現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的目的,服務海南中部崛起發展戰略,培育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世界級旅遊品牌。
  • ...明月湖國際智能產業科創基地集結全球硬核科技創業者
    助力科技創業者創辦「明星公司」今年6月,明月湖科創生態體系項目籤約落戶兩江協同創新區,包含明月湖國際智能產業科創基地、明月湖智能產業中央研究院、明月湖-重慶大學新工科教育科創平臺,將形成從新工科教育、科創人才培育到項目孵化、產業鏈協同、創新型企業培育的良性「科創+產業」體系。
  • 卡奧斯COSMOPlat攜手上海楊浦科技創業中心,打造創新創業新引擎
    楊浦科技創業中心常務副總經理張建、總經理助理韓文琦,海爾卡奧斯物聯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陳錄城、CTO謝海琴,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副總裁陳超等出席籤約儀式。   上海楊浦科技創業中心於1997年由上海市科委、楊浦區政府和復旦大學三方共同出資建立。
  • 鄭西須水河核心板塊將突出科創,重點發展科技服務業
    將突出科技創新特色,重點打造科技創新區、國際商務區、活力創新區、人文生態區四大主題片區,打造成鄭西科創水岸。其中科技創新片區有望重點培育高效能優化平臺、智能硬體檢測平臺、人居環境檢測中心、工程技術服務平臺、信息互聯產業聯盟、科技諮詢服務中心、創新培育孵化基地等重點項目。
  • 濟南高新園區創服中心:突出科創孵化優勢,打造「科創矽谷」
    結合齊魯科創大走廊、自貿區濟南片區建設,當前,濟南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後稱「創服中心」)正以高端科研院所建設為契機,謀劃區域「創新產業」的新布局。今年,創業服務中心將突出科創和孵化優勢,打造「科創矽谷」。推進高等科研院所建設3月25日,總投資22億元的山東產研院高科技創新園的項目工地上正熱火朝天,在佔地130畝的項目南地塊上,3棟標準化廠房正在加緊施工。
  • 市委書記張兵在2020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聯席會議上發言,提出嘉興...
    張兵表示,《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方案》出臺後,嘉興第一時間進行了學習研討,切實感到G60科創走廊推進的能級越來越高、機制越來越好,定位越來越清、措施越來越實,視野越來越寬、方向越來越明。嘉興作為G60科創走廊的發起城市之一,正大力實施創新驅動、人才強市戰略,積極打造面向未來的創新活力新城,全市科技創新能力和經濟綜合實力顯著提升。
  • 推進「科產城人」加速融合 經開奮力搶佔太湖灣科創帶建設制高點
    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楊建平表示,經開區作為太湖灣科創帶建設的主戰場、主力軍,正在打破路徑依賴,通過「科產城人」四方面的加速融合,加快培育新動能、提升新優勢,以科技創新之力提升發展能級和城市品位,奮力搶佔太湖灣科創帶建設制高點。年輕的經開區不斷在為提升區域科技創新競爭力打下紮實基礎。「在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下,經開區每兩天就有一家科創企業落戶。」
  • 平湖市:聚焦「科創夢」 全面融入長三角G60科創走廊
    《綱要》指出,到2025年,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取得實質性進展,跨界區域、城市鄉村等區域板塊一體化發展達到較高水平,在科創產業、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公共服務等領域基本實現一體化發展,全面建立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近年來,浙江省平湖市依託獨特區位優勢,持續有序推進G60科創走廊建設,打造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的高能級科創平臺。
  • 菁蓉湖:快速崛起的科創商務區 郫都未來的價值高地
    當前,郫都區高標準規劃打造菁蓉湖科創商務區,菁蓉湖科創商務區是郫都區立足新階段、貫徹新理念,構建城市未來競爭發展的新動力源,也是成都打造世界級萬億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實現「極核引領、多點支撐」的重要增長極。作為郫都高質量發展十大動力源的重要支撐,菁蓉湖科創商務區建設進度如何?它將如何成為郫都未來價值高地?近日,大家走進項目一線,展望菁蓉湖科創商務區未來發展。
  • 成都已規劃建設54個高品質科創空間
    26日,「成都『智』造新技術新產品雲發布——成都味科技範高品質科創空間」專場活動舉行,運用場景展示、體驗官講述、背景資料呈現等多維度表現形式,帶領網絡觀眾進行「雲打卡」。愛奇藝潮流文化坊是愛奇藝集線下生態賦能與深化文創體驗為一體的產業服務平臺。作為首批入駐瞪羚谷的企業,愛奇藝既是園區企業,也是科創空間的打造者。相關負責人介紹,愛奇藝潮流文化坊搭建了直播服務、智能製作實驗室、IP生態公共服務、網絡視聽人才培訓基地和版權保護5個平臺,以此幫助企業突破技術壁壘,打造行業閉環。
  • 建設「科創鎮海」 打造「人才金港」 鎮海讓人才創有所成
    這條大街,就是地處甬江科創大走廊核心區的中官路雙創大街,現已集聚近千家初創企業、萬餘名創業創新人才。「剛來時,我們只帶了一張設計圖,現在我們已經成長為行業內的『重要玩家』,在細分領域更有望成為『龍頭企業』。」微鵝電子科技創始人餘峰自信地說道,「鎮海的雙創生態,給了我們一片實現創業夢想的沃土,看著自己的產品走進千家萬戶,我真切地感受到屬於創業者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