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發展,智能設備的便攜性產生太多便利,也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同。以手機為例,日常使用中,除了通話的基礎功能外,還兼顧了照相、錄像、錄音、辦公、存儲等擴展功能。然而術業有專攻,面對一些辦公文檔的編撰、影音編輯等需求,手機的效率和能力變得相形見絀,還是要遵循電腦的意見。在電腦領域,筆記本是廠家整裝,適合外帶使用;臺式機方能顯出DIY的個性化標籤。生活中也好,工作中也罷,如果是需要應用到PS/PR/AE/AU等「adobe全家桶」之類的軟體,手機和普通的筆記本在實戰中均稍遜風騷,臺式機就變得尤其重要。
我的電腦僅限於辦公家用,服役多年仍盡職盡責,兢兢業業。多年前的配置,機箱外觀和現在主流機箱外觀差別明顯,於是乎想想要不就先從升級顏值開始吧!這次入手骨伽影武者X7機箱,以及同品牌XTC400的電源,即使不能提升電腦速度,但能實現外觀的小升級願望,也是不錯的——畢竟「顏值即正義」。
骨伽這個產品品牌在IT行業的影響力有多大,可能眾人還存在不同的見解;不過提及其母公司是偉訓,這是一家來自於臺灣省的IT設備生產商,主要合作商包括明基(中國)、聯想、海爾、神舟電腦、藍星、同方、華碩、宏基、廣達、建基、三星、LG、Antec、Siemens等知名企業,其生產研發實力可見一斑。
迷你型的機箱和ITX機箱平時不多見,主流的電腦機箱一般為中塔機箱和全塔機箱,其區別如下:
中塔機箱:
目前最主流的機箱類型,一般可以容納ATX及以下主板(尺寸305 x 244 mm,平時所說的大板)。中塔機箱內部空間充足,可以滿足絕大多數普通用戶的需求,廠商們的設計方案也比較成熟,裝機時難度較低,不用太擔心散熱問題。價格區間大,幾十到上萬都有,市場競爭非常激烈。新手裝機也推薦從中塔機箱開始。
全塔機箱:
對於發燒友來說,普通機箱很難滿足他們的需求,更大的空間,更好的拓展性和支持性是他們想要的,於是就有了全塔機箱。全塔機箱支持E-ATX的超大板(305mm × 265 mm),一大堆的硬碟拓展位,PCI-E槽位8個以上,可以改裝,或上各式各樣的水冷,各種RGB,可玩性很高。體積當然也非常巨大,如果要放桌上的話,桌子的質量需要考量。
如果按照上述內容中,以E-ATX主板尺寸作為衡量標準的話,骨伽影武者X7(以下簡稱X7)可以邁入全塔機箱門檻了。
一、包裝及做工:
運氣不錯,在快遞過程中,包裝箱上面沒有明顯的磕碰痕跡,想必機箱應該是毫髮無損的。
也許是考慮到兼顧國內和海外市場,包裝箱上關於產品參數採用的是中英文描述。
夜幕綠的名稱恰如其分,作為定位於遊戲電競方向的機箱,夜幕綠是一種比墨綠淡、有點深邃的灰綠色,相較於千篇一律的黑,綠色區域的點綴賦予X7更多靈活的穩重。
X7板材採用0.7SPCC鋼材,好奇心驅使下,搜索了SPCC字母代表的含義:
S(Steel)表示鋼;
P(Plate)表示板;
C(Cold)表示冷軋;
C(Common)表示普通級。
用卡尺隨機測量,平均厚度超過0.7mm,粗測達到了1mm以上,誠意十足。
側面鋼化玻璃板材質的透明視窗,可以清晰看到內部區域,適合喜歡加裝RGB燈光的用戶。透明視窗也是時下電競機箱的主流配置。
視覺衝擊力挺明顯的——這機箱真的挺大!
4mm的鋼化玻璃側板,比較重。
機箱裸重6.8kg,讓我打消了對其僅有個「大」的暈輪效應,X7不僅「胖」,還「重」。
二、細節與布局:
開關集成面板區域採用了方正硬朗的設計元素,電源鍵和重啟鍵位均採用方形設計,按鍵內旋紋的設計在光線下呈現波紋光暈,觸摸手感也很好;同時配置有兩個USB3.0×2、USB2.0×1、耳機/麥克風接口各1,以及LED指示燈。
頂板透氣區域幾乎遍布全部區域,由一塊磁吸防塵板覆蓋,這種設計能夠充分固定,而且拆洗方便。。打開防塵板,多孔設計,搭配可調整的多種風扇/水冷安裝槽,提升DIY樂趣。
考慮到拆裝頻率較低,底板電源防塵板沒有採用磁吸設計,採用了嵌入式的設計。防塵網軟硬適中,拆裝比較方便。
鋼化玻璃板內側設計金屬邊框,如果意外摔落的話提供有效支撐;內襯減震棉防止產生共振異響;防掉螺絲那也是必須的。
X7背面設計7+2的預設擴展槽,提供多種擴展硬體位。
背板部分同樣採用快拆螺絲設計,打開後能夠看到預留的兩條帶有骨伽logo的理線帶,在內部線路安排中提供背線裝機區域,保證機箱內清爽——畢竟透明視窗,髒亂差是絕對不能要滴!
打開機箱,一塊小小燈控板,可以將加裝的RGB燈光變得隨心所欲,通過透明視窗自定義展示燈光秀。
背部側面預留2個SSD硬碟位,下方空間同樣廣闊,預留2個機械硬碟的位置,可以實現2+2的多硬碟聯動。如果追求速度的話也是可以採用4SSD配置的——畢竟機械硬碟的位置改裝SSD簡直不要太簡單!
下方為機械硬碟準備了硬碟架,整個硬碟架都可以拆下,方便用於自行進行安裝。硬碟架內藏快拆小抽屜設計。
就是這個可愛的東東,安裝3.5寸機械硬碟不必動用螺絲,帶緩衝墊的卡扣就能搞定——這個設計為後來的裝機提供了操作便利。
電源倉下方有兩條緩衝條,實際使用中防止電源抖動劇烈,與機箱發生共振,產生異響。
同時,這裡也預留了風扇加裝位。
前板預留的水冷加裝區,面板前預留了足夠的排氣空間。
頂板、側板更是通透得很,水冷、風扇想裝就裝。
借用官方這張圖,比較立體展示了改裝區。
配件包內說明書×1、軋帶×4、PCI擋板×2,螺絲若干。
便於各位看官閱讀,把英文內容翻譯一下。
結合外箱的介紹以及官方的產品介紹仔細對比,發現官方的介紹似乎有些含蓄:支持主板類型中竟然全程都沒有提及X7除了常見的PD各主板類型外,還支持CEB伺服器主板!
其餘空間及配置內容各位看官研讀上表內容即可。
【XTC400電源】
套裝的XTC400電源,需要有一個展示自我的區域。骨伽比較善用黑、灰、橙的配色搭配,包裝設計師應該加個雞腿。
400W的功率確定了非模組電源的身份,多數的電腦配置400W足夠使用。預留的電源接口豐富。
遊戲玩家機箱配置要求的CPU、顯卡以及其他外設對電源總功率要求比較高,而對於我這類非遊戲玩家的居家辦公需求而言,400W的額定功率不僅夠用,而且還稍顯富餘。
為了便於散熱,背面採用蜂窩設計,透過空洞能夠看到內部做工紮實。
多級別輸出參數,額定功率400W。
三、裝機操作:
和家裡另外兩個機箱對比一下,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明顯更寬更大。最左邊是一個小可愛。
三個機箱從左到右分別是動力火車、骨伽、遊戲悍將。
正面可以看出無論從尺寸還是顏值方面,骨伽都脫穎而出。
家裡的這兩個老電腦,遊戲悍將機箱的這個年代更近一些,一般是我辦公常用,這次以它作為拆機對象。
CPU:E3-1230v2
主板:技嘉P75-D3
顯卡:微星7850
當年的這個三大件配置可是比較主流呢!主板是ATX架構(俗稱大板),除了不常見的E-ATX大板之外,ATX應該是最大的主板,我們也看看X7對ATX板容納效果如何。
打開機箱,迎面而來的不是情懷,而是灰塵。陳年老灰。
當年也不知道怎麼想的,這套不可超頻的配置上了450W的電源,有點浪費了。
機箱裡的清灰工作吹風機不可以勝任(風力不夠,而且是熱風),收納吸真空的空氣泵可以。
吹去浮塵,其餘的灰塵用半溼的毛巾仔細擦拭即可。雖說是電子元件,這些玩意沒那麼金貴,群裡的大佬們還有用水衝主板晾乾使用的。我沒那個膽子和實力,安心清理吧!
一把螺絲刀就是拆機的所有工具了。拔線頭、擰螺絲的過程不贅述。拆機出來的顯卡、硬碟、內存條、主板(含CPU及風扇)。
【裝機】
新機箱自然要配新電源,XTC400電源安排!4個螺絲擰上即可。
Tips:一定要記得,電源風扇向下安裝,否則後期吃不了兜著走。
電源安裝好,各個線路蓄勢待發。
主板安裝簡單快捷,孔位對準逐一擰上螺絲即可。
然而顯卡安裝遇到問題,X7的7+2擴展位設計,比較考驗顯卡安裝。需要先把螺絲刀位置的嵌入式螺絲擰開,然後拆掉小橫板的螺絲,再拆掉側板。
這個角度可以看到,如果橫板螺絲不拆的話,螺絲刀無法下手去拆另一個固定螺絲。
上文有提,機械硬碟架這裡是可以整體拆除的。
這裡有更香的機械硬碟快拆設計,小抽屜拉出,硬碟卡住。
抽屜塞入固定即可。
右下角的跳線區域需要仔細核對準確外,其他插腳都是防呆設計——孔位形狀或者內部針腳固定,錯了就插不進去!
原則上是需要提前想好布局,涉及到背線如何走線、從哪個口進入的。但是在X7機箱內就不必糾結了:內部空間有的是,愛怎麼折騰隨意!!!
也有失誤的地方,比如第一遍裝機就忘了隱藏在角落的CPU電源接口……尷尬死。
已裝完,接到電視上,點亮!
一定記得,裝機需要先點亮,確認沒問題再安裝側板,否則往復拆裝就很麻煩。
面對亂糟糟的線路咱不愁,原裝的線路固定帶及軋帶解君憂。
安裝完畢,側板保護膜撕掉,又透又亮!
以上裝機的過程均為我自己一個人忙碌,一邊拆裝一邊照相有很多不便,有些過程照片不完整,想想其實也不影響:會裝機的人不必看,不會裝機的人看不懂……
四、部件性能測試:
【空間】
X7的比較大的優勢在於其內部空間巨大,ATX板在其中竟然失去了存在感。右側空餘如此大空間,E-ATX、CEB等大板就有用武之地了。
得益於X7機箱的寬度,這個角度我們也能看出,加裝散熱器和水冷等設備,也不會擁擠。
機箱正面的燈帶支持多種顏色切換,個人不喜歡太多光亮,RGB沒有入手,簡約質樸的感覺挺好。
【充電】
出於惡趣味,拿出USB測試儀了解一下面板上USB3.0的實時數據,5V/0.5A/2.4W的充電效率實在是不敢恭維,尤其在全民快充的環境下。所以各位看官,手機充電還是要把目光轉移到對口的充電頭上,電腦USB口的充電能力很普通。
電腦機箱:嚶嚶嚶,我的USB口不是專職做充電的……
【傳輸】
提到供電,這麼多年使用移動硬碟,發現絕大多數的電腦前置USB口都因供電不足,每每都得撅著找到主板USB接口才能使用,特別麻煩。
X7這點做得到位,USB3.0前置接口一次點亮移動硬碟。
甚至連USB2.0那個接口,也是能夠點亮移動硬碟,驚喜!!!
五、綜述說明:
DIY攢機是男生的興趣,選購機箱的時候,板材厚度、內部空間、除塵效果、通風能力、顏值因素、價格等要素是影響成交的重要因素,結合X7在過程中的表現,以這些因素匯總分析:
1、板材厚度:XXmm的板材厚度=健碩的身體,安全感暴增;
2、內部空間:幾乎能夠容納市面所有主板尺寸的機箱,空間再有額外要求就真的很過分,X7表現優秀;
3、除塵效果:頂部防塵網能夠有效隔絕灰塵,如果自行選購RGB風扇並位置布滿的話,能夠實現機箱內正壓,起到物理防塵的效果;
4、通風能力;頂部幾乎全空、前後隱藏風門的設計,為通風降溫效果加分不少;
5、顏值因素:硬朗的線條,墨綠+黑的前衛組合給了X7一副好看的皮囊;
6、價格因素:不到400元的價格,買到適用於絕大多數規格主板的機箱,還是比較推薦。
綜上,一言以蔽之。骨伽影武者X7機箱,充分實現「中塔的價格,全塔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