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至上,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深厚的仁愛傳統和中國共產黨人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愛人利物之謂仁。」疫情無情人有情。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不會再來。在保護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我們也能夠做到不惜一切代價,因為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們的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
——習近平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
新春伊始,新冠病毒突襲而至,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全球面臨百年來最嚴峻的公共衛生挑戰。
疫情洶洶,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面臨嚴重威脅!
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廣東以堅定果敢的勇氣和堅忍不拔的決心,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迅速打響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1月21日,廣東啟動「四個一」應急處理機制;1月23日成立由李希書記任組長、馬興瑞省長任常務副組長的省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在全國率先啟動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省級一級響應。
生命重於泰山,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疫情發生以來,廣東始終將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不計一切代價救治患者。截至10月19日24時,廣東全省新冠肺炎患者累計出院1841例,治癒率達97.46%,位居全國前列。
堅持「四早」原則 織密防控網絡
新冠病毒沒有特效藥,但並不意味著人們沒有對付它的武器。「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是最有效的防控辦法。」鍾南山院士敏銳指出。
緊盯排查、追蹤、隔離三個關鍵環節,廣東織密社區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兩張網」,動員全省力量,打響了與時間賽跑的防控阻擊戰。
一道道入粵防線迅速築起。
「同志你好,請配合接受體溫檢測!」武深高速城口聯合檢疫檢查站,由公安交警、醫療、交通、路政等部門人員組成的防疫工作者,從1月25日始至2月24日止,24小時駐守,對入粵人、車逐一排查。這條高速北達武漢、南通深圳,他們默默堅守,築牢了廣東疫情防控「北大門」。
一張張「毛細血管網」牢密織就。
「請問是社區網格員嗎?我家沒有食物了,能幫忙送一些過來嗎?」微信群裡收到信後,珠海香灣街道碧濤社區的網格員趕緊著手購買居民所需物品。疫情期間,廣東累計動員160多萬名幹部,下沉到3.9萬個社區,5.9萬個「三人小組」開展網格化疫情防控。
通過擴大核酸檢測,廣東將防控關口前移,排除一顆顆「地雷」。
報告首例增城新塘陽性病例後,廣州迅速對高危人群開展大規模核酸檢測排查,在10個重點場所設置了12個流動採樣點,短短11天時間內檢測超過1.5萬人,主動發現陽性病例9人,有效消除潛在風險隱患。目前,廣東實施「應檢盡檢、願檢盡檢」,在全省設立555個核酸檢測服務點,日最大檢測能力達83萬人份。
通過精準流調追蹤,廣東快速鎖定密接者,阻斷一條條「傳播鏈」。「到過湖北嗎?」「何時開始發燒?」「接觸過哪些人?」在對珠海確診患者A先生進行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他曾在武漢參加了一場朋友聚餐。
廣東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副所長李劍森敏銳地意識到,A先生與惠州一例疑似病例C先生有關聯!他迅速趕到惠州進一步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很快,C先生被確診為新冠病毒患者,一批密接者被隔離觀察,有效阻斷了病毒傳播。
堅持信息公開透明,廣東讓權威發布走在傳聞前面,群眾吃下了「定心丸」。
1月21日,廣東在全國最早召開省級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實事求是、公開透明發布疫情信息。至今,發布會舉辦了69場。深圳在全國率先公布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活動軌跡,引發全國各地效仿。
一切為了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廣東的系列舉措,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凝聚起同心抗疫的強大力量。
集中最優資源 全力救治生命
新冠病毒攻擊人的肺部、腎臟、心臟等全身組織器官,導致患者呼吸困難,每一分每一秒,都宛如在溺水中掙扎。
面對隱形的敵人,廣東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打響了與病毒較量的生命保衛戰。
1月21日,廣東率先公布30家省級定點救治醫院,建成覆蓋全省、功能齊備、滿足多層次救治需要的定點救治醫院體系。
依靠專家,尊重科學,成為打贏這場生死之戰的最有力武器。
廣東組建了500多名學科專家組成的團隊,構建了「省+區域+市」「線上+線下」「頂尖專家+高水平團隊」的立體化專家工作模式。以呼吸重症專家牽頭,每一例重症患者都有一個團隊全力救治。「我們盡一切辦法,就是要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提高收治率和治癒率、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省衛生健康委主任段宇飛說。
9個月來,廣東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兼重症救治專家組組長、省人民醫院主任醫師覃鐵和幾乎踏遍了粵東西北,深入隔離病房,救治危重型患者。每周,他都組織召開全省遠程視頻會診,挑選全省各地典型的疑難、重型和危重型病例,集中全省專家的力量,制定最優救治方案。
堅持生命至上,廣東傾盡資源,不惜一切代價救治患者!
廣東創新性地建立了一支高級生命器官支持小組,由呼吸、重症、腎臟、循環等專家組成,裝備了纖支鏡、呼吸機、CRRT和ECMO等「生命利器」,用盡一切技術手段挽救患者生命。
廣東在全國率先將確認疑似患者救治費用納入基本醫保支付範圍,並明確個人負擔部分由財政給予補助,無需被救治患者個人支付,最大限度保障患者及時得到救治。
堅持生命至上,醫護從不放棄,守護只有一次的寶貴生命。
危重症患者劉先生,不到1米69,體重卻足足95公斤。在廣醫一院住院期間,他體外膜肺(ECMO)輔助支持長達111天、氣管插管呼吸機通氣150天。原本,用ECMO堅持一兩個月就已是奇蹟。
7個月裡,鍾南山帶領團隊全力救治,劉先生闖過出血、凝血、感染3個大關,最終康復回家。「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可以不惜一切代價。」鍾南山說。
廣東的確診病例中,危重型、重型病例佔比高,救治壓力大。秉承「生命至上」的堅定信念,廣東全力以赴救治每一個生命,將死亡人數控制在8例,病亡率約0.4%,創造了一次又一次的生命奇蹟。
全力以赴「雙保障」 生產生活「兩不誤」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正逢春節假期,人民的生命安全面臨威脅,生產生活陷入停頓。口罩、防護服等防控物資率先告急!超市貨架被一掃而空,肉、菜、糧油等生活物資面臨搶購風潮。
把百姓生命安危放在心上,廣東全力以赴打贏防控物資保供戰。
疫情洶洶,口罩、防護服等防護物資是醫務人員抗擊病毒的「鎧甲」,也是保護人民群眾健康的「盾牌」。一場防控物資保供戰,在廣東大地打響。
除夕夜逆行,除了趕赴湖北的醫務工作者,還有辭家返工的一線工人。東莞久林吉良淨化用品有限公司員工冷衝告別貴州老家,新的任務召喚著他:趕製淨化防護口罩,十萬火急!不到一天時間,10餘人的團隊迅速集結,2條生產線開啟,每天生產約5萬個口罩。
與時間賽跑,3天出圖紙,7天出設備,10天出產品……汽車生產企業比亞迪,立下轉產口罩「軍令狀」,轉身成為全球最大口罩供應商,高峰期日產量可達2000萬隻。
加速供應,離不開政策的支撐。廣東以「戰時機制」開通綠色通道,全力推動疫情防控重點物資企業開足馬力生產。
危急時刻,製造優勢被持續激發。廣東疫情防控物資實現從1月下旬至2月上旬的極度緊缺,到3月上中旬的緊平衡,4月至今,全面滿足國內市場需求並有序出口。
把百姓生活冷暖放在心上,廣東千方百計打贏生活物資保供戰。
疫情期間,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相配合,廣東加速肉、菜、糧油等生活物資的供應。從生產基地到批發市場,從零售商超到外賣平臺,供應鏈快速傳動,每個環節都在爭分奪秒,只為把生鮮肉菜儘快送到市民家裡。
在江南果菜批發市場,青菜蔬果從全國各地生產基地源源不斷地匯聚。「蔬果的供應量以每天10%—20%速度增長,市民們可放心在家打火鍋,我們有充足的新鮮蔬菜供應!」江南果菜批發市場辦公室主任謝曄說。
在深圳山姆雲倉,凌晨5點,來自批發市場的蔬菜已經送達。疫情期間,蔬菜加工廠的工人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凌晨3點就開始向分布在20個城市的門店運送蔬菜,高峰期每2-3個小時就補一車貨。
在廣州信息港站點,餓了麼騎手鄭昊上午8點準時開工,測體溫、戴口罩、消毒雙手,開啟一天的送貨。疫情期間,在全省各地的大街小巷,無數和他一樣的騎手穿行其中,及時把新鮮肉菜送到市民家裡。
傾盡心力,眾志成城。廣東成功穩住老百姓的「菜籃子」「米袋子」,也穩住了民心。
數說戰「疫」
截至10月19日24時,廣東全省新冠肺炎患者累計出院1841例,治癒率達97.46%,位居全國前列。
全省100萬醫務工作者中有超50萬直接參與新冠肺炎病患救治,組建了500多名學科專家組成的團隊。
廣東在全省設立555個核酸檢測服務點。截至10月19日24時,全省日最大檢測能力達83萬人份,累計檢測3952萬人次。
截至10月20日,廣東共召開69次全省新聞發布會,是全國發布會召開次數最多的省份之一。
廣東累計動員160多萬名幹部,下沉到3.9萬個社區、5.9萬個「三人小組」開展網格化疫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