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晚,「灣區花盛開 電影新時代」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廣州獲獎作品創作分享會在廣州海心沙亞運公園舉行。分享會現場,三部影片的主創與主演等嘉賓現場分享了創作心得。
11月28日晚,廈門舉辦的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典禮上,紀錄電影《掬水月在手》獲最佳紀錄/科教片獎項,兒童勵志電影《點點星光》獲最佳兒童片獎項——本次入圍金雞獎的三部「廣州出品」影片斬獲兩個獎項。此外,同樣由廣州團隊打造的粵劇電影《刑場上的婚禮》獲得最佳戲曲片提名。
《掬水月在手》是中國第一部古典詩詞主題電影,通過追尋葉嘉瑩歷經劫難波折的個人生命史和詩史的交織,回溯中國詩詞源頭,體現「憂患苦難年代為何有詩人」的真義。
第一次參與電影製作,《掬水月在手》聯合製片人徐薇為做好電影宣發一路拜師。她十分感慨路演過程中許多真正熱愛古典詩詞,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影迷對於電影的關注。「他們通過分享影評和感悟實現了內容再生產,形成了知識分子傳播推動的矩陣。」
這部古典詩詞題材紀錄電影的成功傳播,引發了傳統詩詞文化的一次傳播熱潮,也證明了人文藝術類電影發展的廣闊空間。
《掬水月在手》出品人毛繼鴻
作為第一部以4K科技拍攝的文學電影,《掬水月在手》在本次評選中獨具優勢。「伴隨著5G時代的到來和數字創意技術的發展,數字與技術的賦能,將助力未來廣州電影騰飛。」《掬水月在手》出品人毛繼鴻說。
1992年來到廣州追求文化事業理想,毛繼鴻感嘆,廣州過去一直是廣告、流行音樂、時裝等文化藝術的前沿發生地,吸引了一批追夢人來到廣州來到這裡希望完成自己的事業。廣州求真務實的氛圍和深厚的產業支撐,為電影文化人實現夢想插上了翅膀。
中國兒童電影學會會長侯克明
由廣州廣播電視臺出品的《點點星光》,以廣州花都七星小學跳繩隊為真實原型,講述以外來務工子女為主要生源的七星小學,培養出33名世界跳繩冠軍,打破11項世界跳繩紀錄,用一根小繩子改變了學生的命運的故事。
花都區七星小學體育老師兼跳繩隊教練賴宣治現場坦言,意想不到「從最初的討厭跳繩,到喜歡跳繩,再到帶領學生們獲得跳繩世界冠軍,直到故事被拍成電影,實現了一次又一次的不可能」。
早在2019年中國國際電影展上,《點點星光》就作為開幕影片,並被評為「小學生最喜愛的兒童片」。此後,該片被推介到荷蘭、波蘭、比利時、加拿大、印度等全球7個國家進行展映。「《點點星光》的全球展映讓中國兒童電影的形象得到了傳播。」中國兒童電影學會會長侯克明表示。
《刑場上的婚禮》製片人徐斌
《刑場上的婚禮》以粵劇形式講述了發生在羊城本地悲壯動人的革命浪漫故事,革命伴侶周文雍和陳鐵軍在廣州起義中寧死不屈以刑場為婚姻殿堂獻身革命的愛情絕唱。
《刑場上的婚禮》製片人徐斌現場透露了影片拍攝的艱辛。2019年的夏天酷熱,影片主演、知名粵劇演員歐凱明在片場暴瘦20多斤。
「有幸用嶺南文化特有的方式紀錄下經典革命故事,我們始終帶著使命感和責任感,帶著敬畏展開創作。」徐斌說,「眾所周知電影的籌備期較長,而《刑場上的婚禮》的籌備期是幾十年,它凝聚了一代又一代粵劇人的心血。」
自2011年珠江電影製片廠出品電影《秋喜》獲第2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後,時隔近十年,廣州出品再次獲得雙料大獎。近年來廣州出品佳作頻出,廣州電影創作生產能力增強,與電影產業配套政策的完善密不可分。
分享會嘉賓合影
廣東省委宣傳部電影處處長陳松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廣州市委宣傳部為廣州電影繁榮發展傾心傾力、不留遺力,吸引中國電影龍頭企業博納影業大灣區總部落戶南沙,出臺扶持電影產業發展政策,打造「首映在廣州」等電影品牌,在剛剛舉行的2020粵港澳大灣區電影之夜上,京穗聯動共同發布「中國新人文電影計劃」,為廣東電影振興發展夯實了基礎、作出了貢獻。
此外,超高清視頻產業特色小鎮和粵港澳大灣區電影後期製作中心的建設,讓電影產業插上科技的騰飛翅膀;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在廣州的落地,讓金融助力電影產業發展……
連續18年蟬聯全國票房榜首的廣州,依託廣東良好的經濟基礎,借力粵港澳大灣區人文建設,正不斷為電影產業集聚人才,迎來全新的發展機遇期。
活動最後,獲獎影片《掬水月在手》和《點點星光》雙雙點亮夜幕下的廣州塔。一部部廣州出品電影佳片也將共同點亮廣州電影產業蓬勃發展的未來。
【見習記者】王昕桐
【作者】 王昕桐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