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觀眾參觀「印象運河」美術作品展。江蘇省委統戰部供圖
12月3日下午,由江蘇中華文化學院、江蘇省海外聯誼會、臺灣北岸藝術學會、臺灣藝術大學聯合主辦的第三屆「古漕新韻 千秋傳承」——蘇臺兩地青年藝術家「印象運河」美術作品展在南京大學鼓樓校區文創藝術館開幕。
此次畫展共有蘇臺兩地100多位青年藝術家的127件作品展出。作品題材多樣,既有運河人家、水鄉風情,也有臺灣風土人文;藝術手法多元,既有中國傳統書畫手法,也有現代技法的融入,兼顧了具象的表達和意象的形態;藝術形式多種,除了繪畫,也有部分雕塑作品,呈現出更加豐富多樣的藝術風貌,彰顯了中華傳統文化魅力。此次畫展至12月17日結束。今年畫展還面向青年藝術專業的師生,舉辦了徵稿評選,共評出19幅獲獎作品。
江蘇省政協副主席、民進省委主委、江蘇中華文化學院院長朱曉進,省委統戰部副部長、江蘇中華文化學院黨組書記、省海外聯誼會副會長瞿超,南京大學黨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明生,省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李衛華一起為畫展揭幕。江蘇中華文化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魏曉蕾主持開幕式,江蘇中華文化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陳鋒宣讀畫展徵稿獲獎名單,有關民主黨派省委負責同志,江蘇中華文化學院幹部職工,南京大學等高校美術學院師生代表,江蘇藝術家代表及藝術愛好者100多人出席開幕式並觀看展覽。臺灣藝術家朋友在網絡同步參與開幕式,並通過網絡直播觀展。
朱曉進在致辭中說,每年在南京舉辦「古漕新韻、千秋傳承」蘇臺兩地藝術家美術作品展覽,已經成為兩地藝術交流的好傳統、好項目。江蘇中華文化學院作為江蘇面向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開展以中華傳統文化為主要內容的學習研究交流基地,著力為兩岸藝術家交流、聯誼、創作搭建平臺,已經取得初步成效。未來,江蘇中華文化學院將持續積極推進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擴大蘇臺兩地文化藝術的交流與合作。
據了解,「古漕新韻 千秋傳承」——蘇臺兩地青年藝術家交流活動以運河文化建設為主題,圍繞「尋文化之根、促藝術交流、畫江蘇新貌、敘鄉情友情」,通過對運河沿岸城市的參觀遊覽、採風寫生,傳承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兩岸藝術家交流交往,增強文化認同,厚植共同的精神家園,促進兩岸同胞實現心靈契合。活動舉辦兩年來,蘇臺兩地200多名藝術家在運河名城南京、無錫、蘇州、揚州等地採風,感受運河文化,描繪運河風情,既深化了藝術互動交流,又增進了同胞親情友情。
今年以來,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原計劃的蘇臺兩地青年藝術家採風交流活動未能如期舉辦。蘇臺兩地青年藝術家共同商定,以「印象運河」為題,繼續描繪運河風情,通過作品見畫如面,藉助網絡進行展覽交流。此次畫展參與廣泛,來自臺灣北岸藝術學會、臺灣藝術大學、臺東大學、南京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江蘇青年美術家協會、南京市青年美術家協會、江蘇省民主黨派部分書畫院的一批青年才俊踴躍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