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ndylu教育微課
圖/來自網搜
本文是原創,歡迎轉發分享
有一句名言叫: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這是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所說。而我想說生活處處是文章,就看你是不是平時多留心留意。
老師讓孩子寫一篇關於自己家庭的文章,好吧,按照我們家庭的分工,還是我來啟發他。其實寫作文不要讓孩子覺得那麼難,只要把真實情況描寫一下,真實經歷敘述一下和真實感受表達出來就行了。讓孩子感覺作文也不過如此,無非就是那兩步。
第一步是立意
我問兒子:"你覺得你在這個家幸福嗎?",他說:"很幸福啊"。那好了,題目就有了:幸福的一家人。
第二步是結構
一般是總分、分總和總分總。我一般讓兒子採用總分總結構。他剛開始學寫作文,就先學個比較完整的結構吧。這個沒有定論,關鍵看你的內容,形式為內容服務,怎麼能更好的敘述內容和表達思想,就採用更適合的結構。
我的啟發:萬事開頭難,看我是怎麼啟發的,我對兒子說,既然是寫幸福的一家人,那就把咱家的成員說說吧,在你眼裡你覺得是什麼樣,就用你學過的詞句描述吧。記住,描述一個人要抓住這個人的長相外貌等特點。說罷,我還特意在他面前走了兩圈,他媽媽也跟著轉了一圈。還有咱們都有什麼愛好、特長。就像是把咱家成員介紹給你的同學們一樣。於是就有了第一段。
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裡,家裡有爸爸、媽媽和我,爸爸長得白白的,胖胖的,戴一副黑邊框眼鏡,平常在家裡經常逗我和媽媽開心,他喜歡釣魚、做飯,他會做很多種飯菜,而且非常可口;媽媽瘦瘦的,一頭秀髮,平時扎馬尾辮,她喜歡乾淨,媽媽總是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收拾得井井有條。她喜歡照相,出去玩的時候,她負責拍照,把我的照片拍得很帥;我也長得瘦瘦的,黑黑的。我平常喜歡畫畫,書法,跳街舞,也很愛讀書。
自我點評:第一段就是「總」,把咱們一家人總的輪廓描述一下,給你的小朋友們一個大概印象。既然說幸福的一家人,總得讓人知道家裡有哪些成員吧,描寫一個人最忌面面俱到,抓住一兩個特點就行。比如讓你去火車站接一個陌生人。總不能說他長了兩隻眼睛,一個鼻子,一張嘴。大家都長了,無法辨認。所以要抓特點,比如我戴黑邊框眼鏡,白白胖胖,個頭不高等特徵。接下來就該說說題目中的幸福,既然是幸福的一家人,那有哪些事情證明一家人在一起很幸福呢。
我的啟發:咱們生活中有哪些典型的事例能說明你很幸福。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事情很多,也不能面面俱到都寫出來,必須挑選出來一些有意思,有意義的事情。比如我帶你第一次滑雪,第一次爬山等等。兒子思索片刻,於是就有了二、三段。
冬天,天氣寒冷,樹上的葉子都落了,我和爸爸、媽媽第一次去滑雪,到了滑雪場,發現有一個高大的滑坡,我們之前都不敢上去滑,就在下面練習了幾遍,爸爸對我說:"咱們上到頂上滑一下吧?"我說:"我不敢上去滑。"爸爸決定上去試一下,於是,他就上去了,到了頂上,我很擔心他,他剛開始滑的時候突然摔了一跤,我就更擔心了,過了會兒,爸爸居然又站了起來,順利地滑了下來,我高興地鼓起了掌,我也有了勇氣,也想上去滑一下,爸爸先讓我從小坡一點一點地滑下去,滑了幾次後,我決定上到頂端嘗試一下,這次我和爸爸一起上去的,我先滑,雖然我摔了兩腳,最終我還是順利地滑了下來,這次爸爸也順利地滑了下來,媽媽開心地對我們說:"兩位男子漢,真棒!"滑雪真是又刺激又好玩。
自我點評:其實我也是第一次滑雪,我從小也屬於膽小的,我也害怕,要是以前,按我的性格,絕對不會爬到坡頂往下滑。兒子比我小時候還膽小。那一刻,我覺得我應該做點什麼,於是毫不猶豫爬到坡頂。那一天我成功了,不僅是第一次滑雪成功了,更是成功讓兒子主動上坡頂。家長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
春天來了,萬物復甦,柳綠花紅,小鳥在樹上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啊!這正是踏青的好時候。周末,我和爸爸、媽媽去爬山,來到山腳下,我發現這座山好高啊!而且山路很陡,我在心裡暗下決心,一定要登上山頂。於是,我和爸爸開始了登山比賽,我撒腿就跑,不一會兒就登到了半山腰,把爸爸甩在了後面,可是,我已經滿頭大汗,氣喘籲籲,一點兒力氣都沒有了,不想再爬了,過了一會兒爸爸上來了,對我說:"前面領先不算贏,達到終點才是笑到最後的,不能急於求成,堅持就是勝利"。最後,我聽了爸爸的鼓勵,終於登上了山頂,從山頂往下看,景色真的很美,那天,我非常開心,既鍛鍊了身體,又讓我記住了"堅持就是勝利"。
自我點評:這一段在以前已經寫過作文了。我想說的是生活處處是文章。家長朋友們,你們帶孩子出去遊玩一次,很有可能成為他以後作文的一個自然段。有時在遊玩中,家長還需特意設計一些遊戲、比賽或場景,讓孩子印象更深刻,或能明白一些人生道理。如果提醒孩子在生活中留心,在親近大自然時留意,最好寫下日記。這將成為他們以後參加百考千考,過五關,斬六將的重要素材。那最後的「總」怎麼說呢?
我的啟發:最後再用最概括的詞句描述一下日常生活片段,描述一下我們家人和睦相處的關係。如果想作文再提提檔次,高大上一點的話,就展望未來,對國家和對社會有貢獻,實現自己人生價值。於是就有了最後一段。
在家裡,我有時和爸爸一起做手工,一起畫畫,一起練字;有時幫媽媽摘菜,做飯,打掃房間。我們像朋友一樣相處,他們從來不打罵我,我感覺生活在這個家庭很幸福,以後我會更加努力學習,鍛鍊身體,將來做一個對家庭、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作文到此結束了。這篇文章在兒子的小學還被評為優秀作文,還參加了全國作文大賽小學組,過了初賽,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參加複賽。但這已經給孩子寫作文很大的信心,似乎從此讓他有了作文的思路。作為家長的我感覺也很是欣慰,總算平時為他留心留意的事情沒有白費。
以上作文過程絕不是信手拈來,也是經過幾次修改。小學生寫作文,最愛犯一個普遍毛病,那就是囉嗦。頻繁使用第一人稱"我"。幾乎每一句話都是我怎麼怎麼啦。感覺流水帳一樣。針對這個問題,我的解決辦法是,去掉許多沒必要的"我"。把語句儘量寫短些,讓讀你文章的人感覺順口。作文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怎麼從生活中讀出文章呢?
家長朋友們,讓我們來總結一下如何讓生活中生出文章:
一、生活中提醒孩子要留心
小學生寫作文避免不了描寫人物,讓孩子多觀察周圍人的長相外貌特徵。剛開始寫作的小朋友描述人物肯定是自己熟悉的,比如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媽媽、親戚朋友和老師同學。或者記一些小動物的特徵,比如小貓、小狗、小兔子等等。然後再記一些描寫人和動物不同特徵的優美的詞句。還有就是記住每個人的愛好和特長,每個小動物的習性等。平時積累這些很重要。
二、遊玩中提醒孩子要留意
敘事也小學作文的重要方式。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節假日期間有條件的父母多帶孩子出去走走,讓孩子有更多的親近大自然的"閱歷"。在作文敘事中才能按時間順序有"東西"可寫,才能有真實感受。孩子天性只是簡單的愛玩耍,作為家長應該特意設計一些遊戲、比賽或場景。讓孩子在遊玩中或印象更深刻,或明白一些人生道理,或認識新的植物和動物。
三、多讀、多寫、多記
語文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寫作能力,在於日常的點滴積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平時要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寫日記的習慣和記優美詞句的習慣。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這都將成為孩子在考場上揮灑自如的基礎。
如果想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或者語文能力,家長作為過來人確實需要平時做好時刻提醒孩子。而不是讓孩子報個寫作班,一付錢了之。我不是說寫作輔導班沒有用。如果平時積累的"量"達到了一定基礎。上一個寫作班可能就有"質"的提高。如果平時不注意積累,任何神仙般的速成班也是無濟於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