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重60萬億億噸,為何還能飄在太空中?

2020-12-15 澎湃新聞

公元前200多年,古希臘數學家埃塞託色尼利用太陽光直射原理算出了地球直徑

1798年,67歲的卡文迪許通過測定萬有引力常數,計算出了地球質量是5.965*10的24次方千克,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60萬億億噸

誰在「託著」地球?

按照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經驗,質量這麼大的地球一定被什麼東西「託著」,不然肯定會往下掉,但這麼多年來從太空拍攝的地球照片都顯示,地球「好像」是懸浮在宇宙空間中的。

不僅如此,哈勃望遠鏡拍攝的太陽系其他天體,以及包含上千億顆恆星的星系們,在視覺上都「懸浮」於宇宙中。

於是乎,宇宙中的真實和人類習以為常的「常識」發生了碰撞。

地球飄在宇宙中?

學過基本物理的都知道,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前總是保持靜止或者勻速直線運動,此刻我們腳下的地球正在以30km/s的速度繞太陽公轉,可謂是「坐地日行八萬裡」。

從物理角度來看,地球上的物體之所以依附於地表,是因為地球的質量中心位於地核,所以物體都在被地核「吸引」著。

但在宇宙中,地球的「下面」並不存在什麼質量中心,僅此一點地球就喪失了「下墜」的理由,但事實遠沒有這麼簡單...

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

在牛頓基於觀測和實驗提出的萬有引力定律中,引力是一種無視距離的「瞬時力」,且質量越大的物體引力越大,小質量物體會被大質量物體引力所吸引,比如質量小的蘋果墜向質量大的地核,質量小的月球繞質量大的地球公轉,於是牛頓認為上到天體運行下到日常生活,引力是影響一切的。

但礙於當時的技術水平和局限性,牛頓並沒有弄清楚引力的來源,只能把它當做一種「固有屬性」來看待,而且按照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太陽消失的一瞬間地球就會被甩出去。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隨著物理學深入微觀世界擴展宏觀世界,只適用於低速宏觀運動狀態下的牛頓萬有引力定律開始出現誤差,導致當時的物理學家們無法解決包括水星近日點攝動在內的一系列問題。

基於以上原因,愛因斯坦開始嘗試把引力併入狹義相對論,以光速不變且不可被超越為基礎,最後推導出了一套適用於近光速且強引力狀態下的「廣義相對論」。

在廣義相對論中引力不再是虛無縹緲的「固有屬性」,而是成為了「質量扭曲時空產生的幾何跌落效應」,通俗來說就是所有質量小的物體,都在向質量大的物體跌落。

廣義相對論下的宇宙圖景

在愛因斯坦看來,地球並沒有漂浮在太空中,而是一直在向太陽跌落,因為太陽質量佔到了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所以包括地球在內的太陽系其他天體都受到太陽質量造成的時空彎曲影響,一直繞太陽公轉或者說向太陽跌落。

就像人造衛星速度達到11.2km/s,就可以繞地球公轉而不墜入地球一樣,地球近30km/s的公轉速度也產生了足夠的「離心力」來對抗太陽引力,而且在幾乎沒有阻力的太空中,地球可以長時間保持公轉速度,進而就可以一直繞太陽公轉而不墜入太陽,對於水星和金星這些比太陽還靠近太陽的天體來說,它們只能用更快的公轉速度才能平衡太陽引力,來保證自己不墜入太陽。

總體而言,天體以及天體系統的公轉過程就是跌落過程,繞誰公轉就是在向誰墜落,之所以沒有墜落只是因為速度合適罷了。

宇宙俄羅斯套娃

月球繞地球公轉,地球繞太陽公轉,太陽系繞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公轉,銀河系繞室女座超星系團質量中心公轉,室女座超星系團繞巨引源公轉。

可以看出小到星球大到超星系團,宇宙中天體們的運動完全是一致的,都是在引力支配下的無限循環或者套娃而已,區別只在於天體或者天體系統的大小,本質上都是在被引力支配。

物質決定時空如何彎曲,時空決定物質如何運動

同樣按照廣義相對論,光子在宇宙中並不是按照直線飛行的,而是按照「測地線」飛行,這樣一來如果前方有大質量天體存在,那麼光線就會被彎曲,特殊情況下可以形成引力透鏡,而如果前方天體質量超過某個極限,那麼光線就會偏折成一個閉環,從而無法飛出該天體的引力範圍,這樣一來該天體在可見光範圍內就不可見了,就變成一個黑洞了。

腦海中合理的宇宙模型

要想想像出正確的宇宙圖景,首先要忘掉看到的一切「宇宙科普畫面」,因為它們都是二維的,而宇宙至少是三維的。

在三維的宇宙中,天體並不是把時空「壓出了凹陷」,而是造出了一個360度全方位無死角的「吸引源」,所以周遭所有物質都會被天體吸引並且靠近它。

(來源:環球物理)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地球重60萬億億噸,為何還能飄在太空中?》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物體因重力垂直下落,60萬億億噸的地球是如何懸浮於太空中?
    在地球上物體會垂直下垂,究其原因可以從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說起。他用重力向人類解釋為何物體會垂直下落,那在宇宙中,重達60萬億億噸的地球為何會漂浮在太空中呢?難道太空中有種神秘力量在控制著地球嗎?
  • 地球重60萬億億噸,為何不向下墜落,而是漂浮在太空中?
    地球上的所有物體都是附著在地面上的,就算想離開地面,也要藉助一些工具,而且也不能長時間離開,從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我們可以得知,地球上的萬物都受地心引力的吸引,物體的質量越大,受到的引力就越重,那麼我們的地球足足重5.965*10的24次方千克,也就是60萬億億噸,這麼重的一個球體,為什麼在太空中是懸浮的狀態,沒有往下墜呢?
  • 地球重達60萬億億噸,為什麼還能飄在太空中,不會向下墜落?
    地球有多少重?這個問題讓17世紀的科學家一臉懵逼,不過在牛頓給出了萬有引力定律後,一切變得豁然開朗,牛頓的描述簡單到令人髮指:「兩個質點之間的吸引作用力,與它們的質量乘積成正比,與它們之間的距離成平方反比」。
  • 60萬億億噸!地球質量這麼大,為何還能漂在宇宙中不往下掉?
    1798年,67歲的卡文迪許通過測定萬有引力常數,計算出了地球質量是5.965*10的24次方千克,也就是差不多60萬億億噸。按照日常生活經驗,質量這麼大的地球一定在被什麼東西「託著」,否則肯定會往下掉,但多年來從太空拍攝的地球照片都顯示,地球「好像」是懸浮在太空中的。
  • 60萬億億噸的地球,是靠什麼力量懸浮的?答案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那麼,咱們所生活的這顆地球明明重達60萬億億噸,誰又能將它舉在太空中呢?大家都知道,重量越大的物體,它從空中下墜的速度就會越快,想要讓它懸浮在空中就愈加困難。在地球之上,沒有任何事物能夠違反這一規律,但有趣的是,地球自己似乎就與這一規律相悖。從物理角度來看,地球上的物體之所以依附於地表,是因為地球的質量中心位於地核,所以物體都在被地核「吸引」著。
  • 地球重達60萬億億噸,它靠什麼力量支撐,才從不往下墜落?
    地球重達60萬億億噸,它靠什麼力量支撐,才從不往下墜落?一根羽毛和一隻大象最明顯的區分就是重量,地球上的每個物體都有重量,只是大小不一樣罷了。例如高空拋物,越重的物體下落速度越快,越輕的物體雖然下落速度慢,但也會掉落到地面上。
  • 為何60萬億億噸的地球,能懸浮於太空?是何種神秘力量牽制它?
    我們不但知道地球是宇宙中無數行星中的一顆,而且還知道地球實際上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在繞著太陽旋轉的同時,自身也在高速運轉。物體的重量越大,從空中落下來的速度就越快,要使其懸在空中就越困難。沒有什麼東西能在地球之上違背這個規律,但是有趣的是,地球本身似乎也違背這個規律。
  • 是誰在「託舉」地球,60萬億億噸的質量,為何不往下墜?
    有句話叫做坐地日行八萬裡,這句話的意思是坐在地上不動一天,就相當於行走了八千裡,這是地球自轉的結果,如果你坐在赤道上地球轉一圈,正好是行走了8萬裡的距離。其實關於這當中星球的轉動問題,一直有一個疑惑在困擾著大家。宇宙中究竟有怎樣的神秘力量呢?
  • 地球的質量為60萬億噸,為何能懸浮在半空中?是誰在支撐著它?
    地球的質量為60萬億噸,為何能懸浮在半空中?是誰在支撐著它? 眾所周知,宇宙是非常奇妙的,它有著無數的未知等待著我們的探尋。在蒼茫的宇宙之中,地球卻是尤為特殊的一個。不僅因為地球上有人類,更是有著眾多的生命。然而,關於地球的種種謎團,你又是否知道呢?
  • 地球重60萬億噸,為什麼能漂浮在太空中不下墜呢?科學界說法不一
    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有科學家曾測算出,地球的重量約為60萬億噸。很多人可能都有這樣一個疑惑,這麼重的東西難道不會下墜嗎?但從宇宙雲圖上我們可以看到,並沒有什麼東西在託著地球呀?即便是有支撐點,又是什麼東西能夠承受得住60萬億噸的重量呢?經驗和肉眼看到的事實都在告訴著我們,地球是懸浮在宇宙中的。
  • 地球重量60萬億億噸,宇宙質量只有28克?他的實驗是否有依據?
    我們常說宇宙是浩瀚無窮的,雖然人類已經登上了太空,但在面對一望無際的黑暗時,難免心生畏懼。宇宙中的環境是10分兇險的,我們可以在地球上平安的生存,是非常的幸運。雖然我們仍在尋找「第二地球」,但都沒有太理想的成果。在整片宇宙中,一顆小小的地球質量就達到了60萬億億噸,太陽的直徑更是抵得上地球的109倍。
  • 地球60萬億億噸的重量是如何測量的?原理囊括了眾多科學定律
    測量地球大小雖然很艱苦,但是用到的知識還相對簡單,但是測量地球的質量,可就沒這麼簡單了,有一位叫埃德蒙·哈雷的科學家,在他漫長而又多彩的生涯中,擔任過牛津大學幾何學教授,第二任格林尼治天文臺臺長,寫過有關磁力、潮汐和行星運動方面的權威文章,發明了氣象圖和運算表,發現了恆星的自行,提出了利用金星凌日的機會測算地球的年齡和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的方法,還發現了月亮運動的長期加速現象
  • 宇宙太空中的那麼多星球,為何能夠漂浮?難道有神秘力量操控?
    文/仗劍走天涯星球那麼重,為何還能漂浮在宇宙中?究竟有什麼力量在操控他們?宇宙太空中所懸浮的這些星球到底是怎麼懸空的呢?就拿地球來說,據科學家們計算得地球的體重高達5.965*10^24千克,約等於6億億億噸,宇宙當中究竟蘊含著怎樣的能量才能夠支撐著對於這些星球的漂浮呢?或者說宇宙太空中究竟是有怎樣的神秘力量在操控著這些星球的漂浮呢?地球僅僅只是宇宙太空中一個非常小的天體,就算是在整個太陽系中也是毫無存在感的,如果不是蘊涵的生命,可能都不會注意到有這個星球的存在。
  • 為何地球上有60萬億噸黃金,它還是那麼值錢?專家為你揭開謎底!
    為何地球上有60萬億噸黃金,它還是那麼值錢?專家為你揭開謎底!12-08 13:18 來源:科技看天下 原標題:為何地球上有
  • 地球壓成中子星半徑僅有22米,1立方釐米重1億噸,中子星有多強悍
    它只有地球那樣大小,但是質量卻有太陽那麼大。然而白矮星的密度在另一種奇異的天體面前根本就不值得一提。這種天體就是中子星。中子星中子星的密度極大,每立方釐米重1億噸以上。中子星的密度大得超乎我們的想像。這是什麼概念呢?中子星的密度為什麼會這麼大呢?
  • 重達60萬億噸的地球,為什麼能夠漂浮在太空之中呢
    自人類認識到太空之時起,就發現了人類所在的地球也不過是宇宙之中諸多星系中的一個而已,而人類能夠在地面上行走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地球的核心可以產生重力。所以就有了物理學,這也是人類最容易發現的一種科學,人類利用物理學的相關原理,了解到了重力才是人類生存的基礎,一旦地球被擊穿,失去重力,那麼人類的世界很快就會土崩瓦解。
  • 地球約有60萬億噸黃金,每人可分近9000噸,為何還如此值錢
    ——席勒黃金是一種奢華的存在,是一種富貴的代表,從古時候起,古人就以黃金作為貨幣,且是貨幣中最有「份量」的一種。所以我們在看電視時,有時會看到當有人從懷裡掏出一兩金子時,那些小商販往往眼睛會冒光,服務態度都積極不少。經過幾千年的發展,黃金還是很貴,但實際上地球約有60萬億噸黃金!這是什麼概念?證明真的「遍地是黃金」,人類根本不缺黃金這種資源。
  • 地球60萬億噸,地球的重量是如何測量出來的?歷史上有人「稱過」
    根據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可以推導出地球質量的計算公式,其中重力加速度g和地球半徑R並不難求,因此只能通過測量重力常數G來計算地球的質量。然而,在實驗室裡,這種方法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沒有這樣精確的測量儀器。
  • 星球那麼重,為何還能漂浮在宇宙中,如果一直下墜會怎樣?
    文/行走天涯星球那麼重,為何還能漂浮在宇宙中,如果一直下墜會怎樣?宇宙是非常浩瀚的,人類剛剛誕生於地球上的時候,肯定不知道自己究竟生活在怎樣的環境當中,但是隨著人類文明的快速前進,人類在上個世紀的時候可以登陸太空,也能發射很多衛星到達地球的上空,這時人類才知道原來自己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也只是宇宙中最微不可聞的一顆小星球而已。只不過地球在太陽系中扮演著一顆生命星球的身份,但是如果離開了太陽系的話,像地球一樣的生命星球可能在宇宙中遍布。
  • 中子星1立方釐米重達10億噸,這種極端密度物質怎麼來的?
    科學研究認為,質量大於8倍到30~40倍左右的恆星,在死亡時會發生超新星大爆炸,100億度以上的高溫和巨大的壓力,會把恆星大多數物質拋散到太空中,只能夠留下一個約1.44倍以上到3倍太陽質量的核心,這個核心就是中子星。中子星上的壓力有多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