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開展公益訴訟工作做林口縣河湖領域生態環境的「守衛者」

2020-12-05 身邊24小時

今年以來,林口縣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部充分發揮檢察機關環境保護公益職能,為清理整治河湖突出問題,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在縣域內全面開展了針對河湖領域汙染問題的專項監督活動。

一、積極踏查走訪,全面摸排公益訴訟線索。自開展針對河湖領域汙染問題專項監督活動以來,林口縣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幹警對縣域內重點河流和湖泊進行了全面摸排走訪。共走訪了11個鄉鎮,30多個行政村,對全縣範圍內包括牡丹江、烏斯渾河、秋皮河、五虎林河等三十餘條主要河流的環境汙染問題進行了調查取證。調查走訪過程中共發現河湖生態環境問題33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線索11件,立案11件,共制發檢察建議11件。

二、強化協作配合,建立溝通聯絡機制。為加大河湖生態環境公益保護力度,形成河湖生態環境公益保護合力,林口縣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部門與縣公安局、水務部門及河長辦多次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在聯合執法行動過程中,林口縣人民檢察院與相關部門建立健全了信息共享機制、重大情況通報機制及日常聯絡機制,在統一行動、線索移送等方面進一步拓寬了交流溝通的渠道和方式,建立了經常性、多樣化的交流溝通機制。提升了辦案效率,拓寬了線索來源渠道。

三、提升檢察建議剛性,有序開展「回頭看」工作。在開展針對河湖領域汙染問題的專項監督活動中,林口縣人民檢察院共對包括鄉鎮及縣生態環境局在內的十一個行政主體制發了訴前檢察建議,相關部門收到檢察建議後及時對水汙染進行了治理,清理河道、河內垃圾,及時採取有效措施保護林口縣域水生態環境。林口縣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部門採取「定點抽查,以點帶面」的方式,對相關行政機關的檢察建議落實情況開展「回頭看」工作,對制發訴前檢察建議後行政執法部門的整改落實情況進行跟蹤落實。對行政執法部門整改不及時、整改不到位的及時反饋,進一步督促整改,確保訴前檢察建議取得實效。

【來源:林口縣人民檢察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 | 「檢察長+河湖長」,聯合守護北辰水資源環境!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為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保護好北辰區水生態環境,落實好「檢察長+河湖長」工作機制,強化檢察公益訴訟與行政執法有效銜接,近日,北辰區人民檢察院選派第五檢察部及政治部司法警察大隊幹警,監督參與了區水務局、區農業農村委、區運管局、公安北辰分局等單位對永定新河北辰段開展的河湖違規行為聯合整治行動。
  • 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檢察長+河湖長」,聯合守護北辰水資源環境!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為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保護好北辰區水生態環境,落實好「檢察長+河湖長」工作機制,強化檢察公益訴訟與行政執法有效銜接,近日,北辰區人民檢察院選派第五檢察部及政治部司法警察大隊幹警,監督參與了區水務局、區農業農村委、區運管局、公安北辰分局等單位對永定新河北辰段開展的河湖違規行為聯合整治行動。
  • 實行「河(湖)長+檢察長」機制 打造丹東宜居水環境
    12月15日,丹東市河長制辦公室與丹東市人民檢察院正式籤署《關於充分發揮檢察公益訴訟職能協同推進河(湖)長制工作的意見》,實行「河(湖)長+檢察長」協作機制,開啟丹東河湖監管治理新模式,共同打造丹東宜居水環境。
  • 海洋大省:公益訴訟破解海洋生態環境難題
    作為擁有約210萬平方公里海洋面積、1900多公里海岸線、定位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海洋大省,海南也長期被這些難題困擾。如何解決海洋生態環境難題?2017年7月,海南檢察機關全面開展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檢察官作為公共利益的代表,開始向逾越海洋生態紅線、破壞海洋環境的違法者「宣戰」,向履職不力的行政執法部門「亮劍」。
  • 興化市中堡鎮致力河湖環境治理 激活生態發展基因
    中堡鎮致力於河湖環境治理,「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強調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前不久,我們專訪了興化市中堡鎮黨委書記顧小兵,他向我們介紹了他們的具體做法。問:你們鎮有哪些地域優勢,河湖環境整治如何定位,或者說,通過整治將達到什麼樣的要求?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舉行「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兵團檢察機關開展...
    三年多來,兵團檢察院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兵團黨委部署要求,依法開展公益訴訟工作,聚焦生態環境保護、食藥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領域,積極發揮法律監督作用,有效維護了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  為幫助大家更好了解兵團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工作開展情況,今天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兵團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易志斌先生,請他為大家介紹情況,並回答大家的提問。
  • 海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與海洋公益訴訟檢察定位
    □檢察機關應充分尊重有關行政機關在海洋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公益保護領域的履職優先地位,積極發揮檢察職能,支持有關行政機關提起海洋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若海洋監管部門未及時提起損害賠償訴訟的,檢察機關可以督促其依法起訴,經督促仍未提起訴訟的,可以自行提起海洋民事檢察公益訴訟。
  • 淮安食品安全領域公益訴訟守護舌尖上安全
    堅守為民初心 彰顯為民情懷——淮安食品安全領域公益訴訟守護舌尖上安全消費日報網訊(張莉紅 王瑤 葉列)自2017年7月公益訴訟工作全面開展以來,淮安市檢察機關聚焦黨委政府關注的熱點問題,主動回應群眾新期待,積極探索開展食品安全領域公益訴訟工作
  • 最高檢第八檢察廳副書記時磊一行到屈原調研公益訴訟工作
    時磊副書記一行在參觀屈原管理區檢察院12309檢察服務大廳、辦案工作區、未檢室、律師接訪室之後,召開了公益訴訟工作座談會。屈原管理區檢察院全體班子成員及科室負責人參加座談。座談會上,屈原管理區檢察院檢察長戴敏波匯報了屈原檢察公益訴訟工作開展情況。
  • 第二屆渝川黔滇藏青六省(區、市)長江上遊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協作...
    會上,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張雪樵對去年4月第一屆渝川黔滇藏青六省(區、市)長江上遊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協作聯席會以來,六省區市檢察機關開展長江上遊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協作所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並表示要加快推動生態環境執法司法的統一性;以生態環境執法不統一問題為導向,加快構建公益訴訟跨行政區劃管轄機制;以國家治理現代化為目標,統籌推進公益訴訟檢察的健康持續發展。
  • 武漢萬名志願者守望水環境 乘風破浪衛我河湖
    圖為近日該協會組織的保護武漢河湖志願服務活動。楚天都市報記者李輝攝  42歲的馬陟,是武漢愛我百湖志願者協會會長,武漢市內166個湖泊,幾乎每一個都曾留下他的足跡,通過帶動身邊人、大手拉小手等形式,近幾年他吸引萬人參與河湖保護……  11月4日記者見到馬陟時,他正在策劃下一場河湖保護公益活動:「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我們的工作也要繼續向前推進。」
  • 守一方碧水 建美麗河湖——甘肅打好河湖管護攻堅戰紀實
    近年來,甘肅以建設健康美麗幸福河湖為目標,以推進河湖長制「有名有實」為主線,著力完善制度機制,全面加強河湖監管,大力整治河湖亂象,補齊補強短板弱項,有序推進各項重點工作。如今,河湖長製成為提升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水平的重要引擎,隴原大地一條條河流變得更加清澈、一個個湖泊愈發碧波蕩漾,生態河湖正在成為幸福美好新甘肅的「亮麗名片」。
  • 2020年第41期「走進」公益訴訟檢察官
    為了消除疑問,真實展現公益訴訟檢察官工作職能,今天,小編就帶小夥們「走進」扎魯特旗人民檢察院第二檢察部,切身感受扎魯特旗人民檢察院第二檢察部公益訴訟檢察官們的工作日常。 ~~~~~~~~~~~
  • 鼓樓檢察|檢察公益訴訟 做野生動物「守護者」
    2020年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明確了對野生動物保護法及其他現有法律禁止的侵害野生動物的行為要加以重罰,加大了對非法買賣野生動物行為的打擊力度,對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生態環境具有積極意義。
  • 未經處理的廢棄油漆桶堆地上,要賠13萬元修復生態環境
    「河面有少許垃圾要及時清理」「個別河長公示牌信息未及時更新」……近日成立的杭州市蕭山區,紹興市越城區、上虞區,餘姚市,寧波市江北區五地檢察機關護河聯盟的「河道檢察官」們,與河長開展了一次聯合巡河。日前,浙江省人民檢察院、浙江省水利廳、浙江省生態環境廳、浙江省治水辦(河長辦)聯合啟動實施了守護「美麗河湖」專項行動,打擊破壞河湖環境的違法行為。早在多年前,浙江就在全國率先建立環境公益訴訟聯席會議制度,並在2017年成立了浙江省檢察院派駐省生態環境廳檢察官辦公室,率先實現檢察官辦公室派駐生態環境部門全覆蓋。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把握幸福河湖總脈搏 句容推進河湖治理換來...
    「河湖長制進課堂,我們希望從娃娃抓起,小手拉大手,培養孩子們保護河湖環境的意識,具有長遠意義。」 陳仇望向記者說道。華陽街道積極探索「食藻蟲」引導水體生態修復新模式,以「一蟲、一草、一系統」為核心,構建共生系統,打通生態鏈,恢復水體自淨能力,實現水質、景觀「雙提升」;後白、白兔鎮系統開展小微水體治理,疏通鄉鎮「毛細血管」,堅持大小共治,水岸同治,注重運用植物、生物等生態治理技術,著力提升小微水體自淨能力。
  • 安康市二人榮獲全國「最美河湖衛士」榮譽稱號
    近日,由水利部、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聯合開展的「尋找最美河湖衛士」活動結果揭曉,陝西省安康市的朱先萍和張元江分獲全國「巾幗河湖衛士」和「民間河湖衛士」榮譽稱號。朱先萍是安康市旬陽縣雙河鎮高坪村愛心志願護河隊發起人,她組織的雙河鎮第一支護河隊,利用閒餘時間清撿河道垃圾雜物,有效改善了水生態環境,並感召鄉親門積極投身到愛河、護河的美麗家園建設中,現在全鎮護河隊發展到19支2000多人。
  • 棗莊首例野生動物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提起訴訟
    2月17日,記者從山東省滕州市人民檢察院獲悉,疫情發生以來,該院第四檢察部重點關注野生動物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等領域,辦理了棗莊市首例野生動物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用實際行動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大眾網記者採訪中得知,該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章某非法收購瀕危野生動物行為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 十起鐵路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公布
    中新網12月24日電 據最高檢網站消息,12月2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發布10起鐵路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為各地檢察機關拓寬相關領域案件線索,加大辦案力度,規範辦案提供指引。
  • 南陽新野縣檢察長出庭支持公益訴訟 勇當生態環境保護者
    新野縣檢察院審查認為,鄭某某、薛某某在禁漁期內使用電捕工具非法捕撈水產品的行為已構成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其違法行為破壞了白河水生資源和生態環境,侵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應依法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並指出,本案被告人雖然非法捕撈的魚類數量不多,但是使用了電捕魚工具,能夠導致一定範圍內魚類直接死亡、危害魚類繁殖能力,進而影響白河水生資源和生物多樣性,嚴重影響白河生態環境,危害後果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