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永州10月31日訊(記者 李俊傑 周文君 通訊員 蔣晨)10月31日,第三屆永州柑橘節暨永州(回龍圩)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逥峰蜜柑」品牌發布會在回龍圩管理區舉行,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品牌「逥峰蜜柑」正式發布。來自全國各地的水果經銷商、周邊省市自駕遊俱樂部、特邀專家學者、20餘家主流媒體代表受邀參加活動。
「逥峰蜜柑」。
2020年4月,「逥峰蜜柑」正式入選農業農村部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名單,成為永州市優勢特色農產品又一個「國字號」品牌。品牌發布會上,永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曾憲孝致辭,他寄語回龍圩管理區藉助柑橘文化歷史底蘊、柑橘產業的獨特地位以及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等優勢,全力做好柑橘品牌保護與開發,進一步打響回龍圩柑橘品牌,助推柑橘產業發展。
回龍圩管理區黨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易恢節致歡迎辭。他表示,回龍圩因柑橘而生,因柑橘而存,將以建設全國柑橘特色小鎮為總目標,按照把回龍圩管理區建設成為景區的總體思路,高起點、高標準、高品質打造全國柑橘特色小鎮,加速建設富裕、文明、法治、美麗、健康、廉潔回龍圩。
圍繞「逥峰蜜柑」這一品牌,回龍圩管理區與湖南廣電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全新推出宣傳片、原創主題歌以及VI系統,打造柑橘體驗館,讓廣大遊客、果品商充分了解回龍圩柑橘的歷史和文化。發布會上,還同步舉行了產銷籤約,來自全國各地的果品商與柑橘種植戶現場籤約採購「逥峰蜜柑」。
此次活動由中共永州市委、永州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永州市回龍圩管理區委員會、永州市回龍圩管理區管理委員會承辦;湖南廣播電視臺廣播傳媒中心執行承辦。
老中青三代農墾人代表講述自己與「逥峰蜜柑」的故事。
「逥峰蜜柑」為什麼甜?凝聚幾代農墾人的心血汗水
回龍圩管理區的前身是成立於1958年的原湖南省十三大國有農場之一的回龍圩農場。在品牌發布會上,專門邀請了老中青三代農墾人代表。今年71歲的回龍圩水果辦退休幹部謝永鋒作為第一代農墾人代表,講述了60年代農場職工開荒拓土艱苦創業的故事。老一代農墾人用鋤頭人工開墾土地,在嘗試種植甘蔗、香蕉、核桃等多種經濟作物之後,最終確定種植柑橘並大面積推廣。第二代農墾人代表盧益高21歲開始種植柑橘,自費前往廣西、雲南等地考察學習,改良柑橘品種,從栽培、修剪、病蟲害防治三個方面入手,潛心鑽研種植技術,提高橘柑品質,實現增產增收。盧益高現種植柑橘17畝,年產柑橘12萬斤,年收入超過20萬元。新農人張威作為第三代農墾人代表,立足與智慧農業和柑橘產業鏈服務,力推產品標準化、品牌化建設,年銷售「逥峰蜜柑」3000萬斤。
「逥峰蜜柑」從無到有,從少到多,正是幾代農墾人辛勤耕耘的結果,也是「艱苦奮鬥、奮發圖強、開拓創新、樂於奉獻」回龍圩農墾精神的真實寫照。
現場為「橘王」頒獎。
「逥峰蜜柑」為什麼甜?自然環境成就蜜柑最適種植區
在品牌發布會之前,一場別開生面的「誰是橘王」爭霸賽在活動現場精彩上演。現場觀眾親口品嘗之後,通過點讚投票的方式推選出三位「橘王」。「誰是橘王」爭霸賽雲集全區十家柑橘種植大戶和合作社,他們精心挑選當季的山下紅、大分四號、新津等優良品種參賽。橘王爭霸展位前,各類品種的橘子琳琅滿目,現場觀眾依次品嘗,一飽口福,大呼甜蜜過癮。
「逥峰蜜柑」品種多樣。
回龍圩屬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生態環境良好,空氣清新,地處瀟水源頭,水質無汙染,土地富硒,是「全國農墾無公害示範基地農場」。這裡年平均氣溫18.5℃,年日照時數1521小時,柑橘成熟期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無霜期較長,素有「天然溫室」之稱。「逥峰蜜柑」產區位於北緯25°06′27″至25°13′03″之間,以丘崗平地為主,海拔345-380m,屬國家柑橘區劃的「贛南-湘南-桂北」優勢柑橘帶,被譽為「湘桂邊界柑橘之鄉」。回龍圩目前種植的柑橘有蜜柑、沃柑、W默科特、臍橙、砂糖橘等40多個品種。「逥峰蜜柑」盛產於此,得益於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是天地造化的果中精品。
果園豐收。
「逥峰蜜柑」為什麼甜?脫貧樣本奔小康生活享甘甜
以「逥峰蜜柑」為主導的柑橘產業,現已成為回龍圩管理區重點支柱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全區已建成相對集中連片的標準化柑橘基地近10萬畝,年均產量25萬噸,熱銷重慶、成都、北京、上海、長沙、廣州等地,出口俄羅斯、東協等13個國家和地區。
2019年,回龍圩柑橘及相關產業拉動全區GDP13.2億元;種果戶人均純收入達2.96萬元,年收入超10萬元的種果大戶1800餘戶,年收入20萬元以上的500餘戶,年收入50萬元以上的200餘戶。管理區圍繞「逥峰蜜柑」同步進行深度開發,不僅加工柑橘糖果、柑橘罐頭等系列產品,還大力發展「橘下經濟」,成功打造「橘香雞」等特色農產品。
柑橘成為「黃金果」「致富果」。
回龍圩管理區把柑橘產業作為精準扶貧的首要支柱產業,創新實施「合作社+貧困戶+加工廠+果園」等幫扶模式,形成「村村有合作社、戶戶(貧困戶)有果園」的局面,588戶貧困戶獲得產業扶貧的政策支持。柑橘成為回龍圩貧困戶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黃金果」「致富果」。2018年底,回龍圩8個貧困村全部摘帽,2089人高質量脫貧。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主體,柑橘為主導產業,農民幫農民,先富帶後富」的扶貧模式寫進了《精準扶貧·湖南樣本》。
來源:紅網
作者:李俊傑 周文君 蔣晨
編輯:陳小婷
本文為湖南頻道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10/31/8556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