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永州柑橘節在回龍圩開幕 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逥峰蜜柑...

2020-12-12 湖南頻道

紅網時刻永州10月31日訊(記者 李俊傑 周文君 通訊員 蔣晨)10月31日,第三屆永州柑橘節暨永州(回龍圩)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逥峰蜜柑」品牌發布會在回龍圩管理區舉行,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品牌「逥峰蜜柑」正式發布。來自全國各地的水果經銷商、周邊省市自駕遊俱樂部、特邀專家學者、20餘家主流媒體代表受邀參加活動。

「逥峰蜜柑」。

2020年4月,「逥峰蜜柑」正式入選農業農村部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名單,成為永州市優勢特色農產品又一個「國字號」品牌。品牌發布會上,永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曾憲孝致辭,他寄語回龍圩管理區藉助柑橘文化歷史底蘊、柑橘產業的獨特地位以及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等優勢,全力做好柑橘品牌保護與開發,進一步打響回龍圩柑橘品牌,助推柑橘產業發展。

回龍圩管理區黨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易恢節致歡迎辭。他表示,回龍圩因柑橘而生,因柑橘而存,將以建設全國柑橘特色小鎮為總目標,按照把回龍圩管理區建設成為景區的總體思路,高起點、高標準、高品質打造全國柑橘特色小鎮,加速建設富裕、文明、法治、美麗、健康、廉潔回龍圩。

圍繞「逥峰蜜柑」這一品牌,回龍圩管理區與湖南廣電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全新推出宣傳片、原創主題歌以及VI系統,打造柑橘體驗館,讓廣大遊客、果品商充分了解回龍圩柑橘的歷史和文化。發布會上,還同步舉行了產銷籤約,來自全國各地的果品商與柑橘種植戶現場籤約採購「逥峰蜜柑」。

此次活動由中共永州市委、永州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永州市回龍圩管理區委員會、永州市回龍圩管理區管理委員會承辦;湖南廣播電視臺廣播傳媒中心執行承辦。

老中青三代農墾人代表講述自己與「逥峰蜜柑」的故事。

「逥峰蜜柑」為什麼甜?凝聚幾代農墾人的心血汗水

回龍圩管理區的前身是成立於1958年的原湖南省十三大國有農場之一的回龍圩農場。在品牌發布會上,專門邀請了老中青三代農墾人代表。今年71歲的回龍圩水果辦退休幹部謝永鋒作為第一代農墾人代表,講述了60年代農場職工開荒拓土艱苦創業的故事。老一代農墾人用鋤頭人工開墾土地,在嘗試種植甘蔗、香蕉、核桃等多種經濟作物之後,最終確定種植柑橘並大面積推廣。第二代農墾人代表盧益高21歲開始種植柑橘,自費前往廣西、雲南等地考察學習,改良柑橘品種,從栽培、修剪、病蟲害防治三個方面入手,潛心鑽研種植技術,提高橘柑品質,實現增產增收。盧益高現種植柑橘17畝,年產柑橘12萬斤,年收入超過20萬元。新農人張威作為第三代農墾人代表,立足與智慧農業和柑橘產業鏈服務,力推產品標準化、品牌化建設,年銷售「逥峰蜜柑」3000萬斤。

「逥峰蜜柑」從無到有,從少到多,正是幾代農墾人辛勤耕耘的結果,也是「艱苦奮鬥、奮發圖強、開拓創新、樂於奉獻」回龍圩農墾精神的真實寫照。

現場為「橘王」頒獎。

「逥峰蜜柑」為什麼甜?自然環境成就蜜柑最適種植區

在品牌發布會之前,一場別開生面的「誰是橘王」爭霸賽在活動現場精彩上演。現場觀眾親口品嘗之後,通過點讚投票的方式推選出三位「橘王」。「誰是橘王」爭霸賽雲集全區十家柑橘種植大戶和合作社,他們精心挑選當季的山下紅、大分四號、新津等優良品種參賽。橘王爭霸展位前,各類品種的橘子琳琅滿目,現場觀眾依次品嘗,一飽口福,大呼甜蜜過癮。

「逥峰蜜柑」品種多樣。

回龍圩屬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生態環境良好,空氣清新,地處瀟水源頭,水質無汙染,土地富硒,是「全國農墾無公害示範基地農場」。這裡年平均氣溫18.5℃,年日照時數1521小時,柑橘成熟期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無霜期較長,素有「天然溫室」之稱。「逥峰蜜柑」產區位於北緯25°06′27″至25°13′03″之間,以丘崗平地為主,海拔345-380m,屬國家柑橘區劃的「贛南-湘南-桂北」優勢柑橘帶,被譽為「湘桂邊界柑橘之鄉」。回龍圩目前種植的柑橘有蜜柑、沃柑、W默科特、臍橙、砂糖橘等40多個品種。「逥峰蜜柑」盛產於此,得益於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是天地造化的果中精品。

果園豐收。

「逥峰蜜柑」為什麼甜?脫貧樣本奔小康生活享甘甜

以「逥峰蜜柑」為主導的柑橘產業,現已成為回龍圩管理區重點支柱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全區已建成相對集中連片的標準化柑橘基地近10萬畝,年均產量25萬噸,熱銷重慶、成都、北京、上海、長沙、廣州等地,出口俄羅斯、東協等13個國家和地區。

2019年,回龍圩柑橘及相關產業拉動全區GDP13.2億元;種果戶人均純收入達2.96萬元,年收入超10萬元的種果大戶1800餘戶,年收入20萬元以上的500餘戶,年收入50萬元以上的200餘戶。管理區圍繞「逥峰蜜柑」同步進行深度開發,不僅加工柑橘糖果、柑橘罐頭等系列產品,還大力發展「橘下經濟」,成功打造「橘香雞」等特色農產品。

柑橘成為「黃金果」「致富果」。

回龍圩管理區把柑橘產業作為精準扶貧的首要支柱產業,創新實施「合作社+貧困戶+加工廠+果園」等幫扶模式,形成「村村有合作社、戶戶(貧困戶)有果園」的局面,588戶貧困戶獲得產業扶貧的政策支持。柑橘成為回龍圩貧困戶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黃金果」「致富果」。2018年底,回龍圩8個貧困村全部摘帽,2089人高質量脫貧。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主體,柑橘為主導產業,農民幫農民,先富帶後富」的扶貧模式寫進了《精準扶貧·湖南樣本》。

來源:紅網

作者:李俊傑 周文君 蔣晨

編輯:陳小婷

本文為湖南頻道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10/31/8556003.html

相關焦點

  • 關注|「逥峰蜜柑」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19日訊(通訊員 李永樂)近日,農業農村部公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名單,「逥峰蜜柑」名列其中,成為湖南省永州市優勢特色農產品又一個「國字號」品牌。逥峰蜜柑是永州市回龍圩管理區特產,永州市回龍圩管理區前身是湖南省國營逥峰農場,成立於1958年,主產柑橘、茶葉等,目前柑橘種類分別有蜜柑、沃柑、W默科特、臍橙、砂糖橘等,是國家農業部無公害柑橘生產基地,全國農墾系統中最大的柑橘無公害示範基地,也是全國農墾現代農業示範區,有「湘桂邊界柑橘之鄉」之美譽。
  • 精心布「橘」出成果 永州之野·逥峰蜜柑閃耀農博會
    新湖南客戶端10月30日(記者 李珊珊 劉子舜)第22屆中國中部(湖南)農博會第一天,「永州之野·逥峰蜜柑專場推介會」舉行。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逥峰蜜柑」一亮相即引來專家學者和市民的爭相品嘗,橘紅成為農博會首日人氣最高的一抹亮色。
  • 逥峰蜜柑「飛」往北上廣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孟姣燕 逥峰蜜柑熟透了。遠遠望去,蜜柑就像小小的燈籠。 10月30日的農博會上,「永州之野·逥峰蜜柑專場推介會」舉行。紅中泛黃的逥峰蜜柑一亮相,便掀起了一陣橙色「旋風」,吸引了包括北京、上海、廣州在內的全國各地果品商現場籤約採購,籤約金額達1.4億元。
  • 回峰嶺下柑橘香 永州回龍圩做大做強柑橘產業,走上脫貧致富路
    回峰嶺下柑橘香——永州回龍圩做大做強柑橘產業,走上脫貧致富路蔣 晨初冬,在被稱為「湘桂邊界柑橘之鄉」的永州回龍圩管理區,處處飄蕩著沁人心脾的橘香。改良品種,優化品種布局這些年,回龍圩將橘子文章做大做足,把精細理念貫穿產業發展全過程,最終實現了從國營農場到全國農墾現代農業示範區的美麗蛻變。去年,在管理區政府的扶持下,神仙洞村村民易守滿建起了一個20畝的蜜柑良種繁育基地。
  • 回龍圩管理區召開第二輪國有土地承包租賃培訓會
    紅網時刻永州9月3日訊(通訊員 李世峰 李卓成)9月2日上午,回龍圩管理區黨委委員、組織部長錢建洪主持召開第二輪國有土地承包租賃培訓會,區四級調研員李宋成、區農墾集團公司總經理陳闖祖及回龍圩鎮各辦事處相關單位負責人、各村村組幹部參加培訓。
  • 省委宣講團永州分團成員齊愛社到回龍圩管理區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
    紅網時刻永州12月11日訊(通訊員 李世峰 羅亞嵐)12月11日上午,回龍圩管理區舉行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省委宣講團永州分團報告會,區黨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易恢節主持會議並講話,湖南省委宣講團永州分團成員、市委農辦主任、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齊愛社作宣講報告
  • 河北13個地理標誌農產品亮相第十八屆中國農交會
    長城網訊(記者 喬婭 董達)11月27日至30日,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舉辦。展會現場設立農產品地理標誌專業展區,來自河北的崇禮蠶豆、西下營板慄、平泉香菇、張北馬鈴薯、圍場胡蘿蔔、雞澤辣椒等13個地標農產品集中亮相,受到觀展群眾的青睞。
  • 回龍圩:王湘文帶隊督查廉潔學校和廉潔醫院建設工作
    紅網時刻永州12月22日訊(通訊員 顧恆源 奉明國)為進一步推動廉潔回龍圩建設,12月21日,回龍圩管理區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監工委主任王湘文帶隊,深入學校、醫院開展督查,並指導學校、醫院開展廉潔文化建設工作。
  • 回龍圩管理區召開七城同創推進會暨第二輪國有土地承包動員會
    紅網時刻永州8月20日訊(通訊員 鄧怡興 羅亞嵐)8月19日下午,回龍圩管理區召開七城同創推進會暨第二輪國有土地承包動員會,動員全區人民積極參與到「七城同創」活動中去,全面安排部署全區第二輪國有土地承包租賃經營工作。
  • 「北京油雞」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
    本報訊 北京市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建設取得新進展。7月31日,記者從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獲悉,「北京油雞」正式取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截至目前,北京共有14個農產品獲得這一認證,其中畜禽產品2個,分別是「北京鴨」和「北京油雞」。
  • 回龍圩興隆村:22名志願者築起鄉村抗疫「防護牆」
    紅網時刻永州2月24日訊(通訊員 奉明國)「您好,這裡有幾個口罩,送給您,請照顧好自己和家人。」2月23日上午,回龍圩管理區興隆村青年志願者鄧海龍給農科所一名唐姓老人送來口罩,並給唐老及家人測量體溫。隨著企業復工復產,回龍圩管理區區柑橘採摘、加工、分級、包裝、運輸等進入開春後生產旺季,來往人員、車輛逐漸增多,給疫情防控增加了壓力和風險。為科學有效應對疫情,該村向廣大村民發出《致興隆村抗疫志願者的倡議書》,動員村民加入志願者隊伍,為抗擊疫情出力。
  • 上虞有個農產品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
    近日,農業農村部根據《農產品地理標誌管理辦法》規定,對符合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程序和條件的312個產品實施登記保護,特頒發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其中,浙江有26個產品入選。
  • 「安化松針」順利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評審
    12月8日,「安化松針」綠茶在北京順利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專家評審,將會成為安化第四個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 據文獻記載,安化境內的芙蓉山、雲臺山,自宋代開始,茶樹已經是「山崖水畔,不種自生」了。
  • 重慶新增9個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 巫溪種植中藥材「巫溪獨活」上榜
    {"title":"重慶新增9個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 巫溪種植中藥材「巫溪獨活」上榜",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wuxi/wuxixinwen/2020-07-20/2714022.html", "image":"https://image2.cqcb.com
  • 淳安花豬順利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感官品質鑑評
    日前,淳安花豬順利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感官品質鑑評。由浙江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組織的專家組一致認為,淳安花豬保護範圍明確、自然生態環境獨特、人文歷史悠久、感官品質獨特、發展前景良好,具備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條件,建議作為農產品地理標誌申報登記保護。
  • 「玉門孜然」順利通過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誌專家評審
    2020年12月8日,農業農村部組織的第三次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專家評審會,在北京湖北大廈召開。玉門市申報的「玉門孜然」順利通過專家評審,經公示後,即可獲得由農業農村部頒發的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
  • 百年貢品——北京油雞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
    北京市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近日,記者從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獲悉,「北京油雞」正式取得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北京油雞」歷史悠久,曾經是清朝宮廷貢品,文獻有慈禧「太后非油雞不食」的記載。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有14個農產品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其中畜禽產品2個,分別是「北京鴨」和「北京油雞」。
  • 回龍人家的幸福生活
    近日,筆者來到梁河縣大廠鄉回龍茶山,看到漫山遍野的茶樹正吐露新芽,滿眼春色,陣陣茶香撲鼻而來。每天天蒙蒙亮,回龍寨的茶農們就開著自家的小貨車、摩託車來到茶山,開始熟練地採摘新茶。到處一派春茶豐收的忙碌景象。  家住回龍寨的建檔立卡戶瞿生達一家在國家扶貧政策的支持下,積極改造老茶園、開荒種茶,大力發展茶葉產業。短短幾年的時間裡,家裡的茶園由原來的4畝發展到了30多畝。
  • "蘭州冬果梨"通過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評審
    原標題:「蘭州冬果梨」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評審 10月21日,記者從蘭州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中心了解到,近期農業農村部組織的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專家評審會在北京召開,蘭州市永登縣特色農產品產銷協會申報的「蘭州冬果梨」參加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