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生活的中國人,他們過的比國內幸福嗎?

2020-12-22 騰訊網

在諮詢日本房產的客戶中,不少人有通過房產辦理經營管理籤證、最終移民日本的想法。

日本不是移民國家,相比歐美,移民日本算是很小眾的選擇了,所以身邊的親戚朋友時常不解:「為什麼有人要移民日本呢?」

於是我採訪了兩位移民日本的年輕人,今天就跟大家說說他們移民日本的前因後果,和在日本生活的切身感受。

谷孝志 大阪 90後攝影師 在日居住13年

2007年,在東北經濟衰退、人口外流的大環境下,谷孝志的父母為了生活赴日打工,谷孝志沒來得及學會日語,就進入當地中學學習。他說日本人非常傳統,社會環境整體比較束縛、壓抑,這種束縛感有好的一面,比如大家都很守規矩、不給別人添麻煩,但確實經常感到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

現在谷孝志是大阪一家和服店的攝影師,他沒有加入日本國籍,目前以永居的身份在日本生活。「由於是一代移民,不太想改國籍,」谷孝志說,「永居和入籍享受的醫療、教育福利等待遇差不多,主要還是為了回國方便。」

作為發達國家,日本的工資水平比國內高,各個崗位的工資差異也小一些。不過谷孝志說,日本的稅收和生活成本非常高,在大城市打工的年輕人存不下什麼錢,很多本地90後也是月光族。

在他看來,日本年輕人大多不執著於買房,一般都是等到結婚前後,男女雙方一起貸款買房子,日本的房貸利率非常低,只有不到百分之一。也有婚後依舊租房,等經濟條件允許,並且確定在一個地方共度餘生時,才考慮買房子。

而單身男女大多會租單身公寓住,1K\1DK\1LDK的戶型。大部分單身公寓面積非常小,在20平米以下。但在大阪這樣的大城市,小公寓的租金也不低,「我身邊很多朋友房租要佔工資的1/4左右,還不算水電網的費用。」

谷孝志已經在大阪生活了13年,最近4、5年,他明顯感到大阪的國際遊客、尤其是中國遊客越來越多。很多在日本的華人明顯感到工作好找了,幾年前在日本找工作對日語的要求非常高,現在多了不少專門服務中國遊客的工作崗位,就算日語不好也能勝任一些簡單工作。

但中國遊客也給像谷孝志這樣的華人攝影師群體帶來了一些困擾。

近幾年,去日本旅拍的中國遊客越來越多,主要以90後的女生為主;請的攝影師也是魚龍混雜,有的大學生拿個相機就說自己是攝影師,也有一些公司批量僱傭攝影師,為他們在日本提供短期住宿。生意好的時候,一個攝影師一天能接4、5單,每單價格在500-2000人民幣之間,「說實話,優秀的攝影師價格不可能這麼低的。」谷孝志說。

每天,很多遊客帶著攝影師在建仁寺、花見小路、清水寺、千本鳥居等極具日本特色的景點拍照,為了拍攝效果,一些遊客和國內攝影師不守規矩的拍攝行為遭到了景點管理人員的抵制,一些景點已經禁止拍攝了。「他們賺完錢就回國了,我們這些長期住在日本的華人攝影師還要受牽連,守規矩也會遭人白眼,甚至被罵。」谷孝志委屈地說。

不過在和服店工作後,谷孝志就沒有再賺過這種外快了,他表示,「這是原則問題!」幾年前他接旅拍業務時也有一些有趣的經歷,偶爾遇到男生偷偷求婚的,他這個攝影師也會暗暗緊張。「還遇到過一個求婚失敗的,」谷孝志無奈地說,「男生覺得兩個人的關係已經到位了,結果驚喜變成了驚嚇。」

HARUTA 大阪 會展公司職員 在日居住8年

和谷孝志不同,HARUTA是主動選擇日本的。HARUTA大學學的是日語專業,留學日本後感覺自己的性格很適合在日本生活,就留了下來。「相對於中國的過剩熱情,日本確實算得上『冷漠』,但與其說是冷漠,不如說在任何人之間保持一定距離不去產生衝突,多一些『相敬如賓』,少一些理所當然。」

但HARUTA畢竟是中國人,還是更熟悉中國的社交環境,所以畢業後選擇在更「中國」的大阪工作、生活,「大阪人更加熱情,不拘小節,生活成本也比東京低。

HARUTA目前在一家辦公和會展用品公司工作,同事都是日本人,他並沒有覺得日本人像網上說的那樣很難相處,或者表面客氣但不會和你做朋友,他的圈子中大多是日本人,工作之餘會和日本朋友一起駕車旅遊、泡溫泉

工作幾年後,HARUTA對於日本職場最大的感受是僱傭體系太過死板。而且跟中國不同的是,日本的公司大多根據在職年數和職位,而不是能力給公司。中國的年輕人是跳一次槽漲一次工資,而日本都是在一個職位上熬年頭,在公司越久工資越高

由於這種相對傳統、守舊的職場風格,在日本創業的風險和壓力比國內要大的多。

但HARUTA還是決定在2020年上半年辭職,創辦自己的日本房產&移民服務公司。「未來這塊需求比較大,利潤可觀。」HARUTA展示了自己的調研數據,「每年大概有9千到一萬人申請日本國籍,其中大陸佔3千人左右。在日中國人人數大概有92萬,其中45%拿了永居。雖然日本不是移民國家,但是由於自身的人口問題,大政策上對於人口引進是越來越寬鬆的。」

HARUTA目前持有工作籤證留在日本,「除了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和歸化(入籍)享受同等國民福利待遇。」還有兩年,HARUTA就能拿到永居資格,他暫時還沒有入籍的打算。未來,他計劃在日本組建自己的家庭。

80、90後深受日本文化的影響,對日本充滿好奇,他們中一些人像HARUTA一樣,在去過日本之後萌生了長期生活的想法。也有人像谷孝志的父母一樣,最初去日本是為了賺錢生活。

不同的人為了醫療水平、社會福利、生活環境移民日本,他們中有人在日本過上了比國內更順心的生活,也有人發現自己無法適應,又選擇回國生活。而網上總有一些不懷好意的提問,比如:該如何看待移民日本的中國人?移民日本的中國人後來都怎麼了?其實在哪裡生活不過是個人選擇,如果你本人或者你的朋友也在日本生活,或者你也有移民日本的想法,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日本遊客在中國「哄搶」購物嗎?但是他們買的東西讓中國人笑了
    日本遊客出現在中國購物中,但是他們購買的東西讓中國人笑了,怎麼了?至於搶購現象,中國人出國旅遊時會發生,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日本人來中國也會搶我們的東西。當然,這也引起了不少小夥伴的好奇心,他們搶劫是為了什麼?事實上中國有很多飲茶者不喜歡茶。
  • 8年前,火燒日本靖國神社的那個中國人,如今生活過得怎樣?
    最為令人可恨的是,日本人非但沒有認真反省戰爭罪行,甚至還修建靖國神社祭奠日本戰犯,枉顧東亞民族情感,時不時帶隊祭拜戰犯。有感於此,在8年前有中國人來到日本靖國神社前,放火燒靖國神社。如今8年已經過去,這位中國人的生活過得怎樣呢?
  • 百萬中國人在非洲打拼而不願回國?知情人士:只因過著土豪生活
    在大家的印象中,非洲一直是一塊貧瘠的土地,那裡生活的人民生活條件都十分落後,有時候甚至喝不上一口水、吃不上一口飯。即便如此,為何還有上百萬的中國人寧願前往非洲打拼也不願意回國打工,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其中一位生活在非洲的中國人就說到:「因為在這裡能過著土豪般的生活。」
  • 日本神社裡供奉了三位中國人,他們是誰?日本為什麼會供奉他們?
    對於日本這個國家,除了精日分子,相信提到這兩個字大家都不屑一顧,因為他們曾侵略過我們,並且大肆燒殺搶掠,給我們廣大的國人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內心創傷,更讓我們氣憤的是,日本至今都沒有做出一個真摯而又誠懇的道歉,而德國人就不同,做錯了就是做錯了,他們不會遮遮掩掩,也不會無的放矢,像是德國總理就曾在猶太人的墓碑前下跪,而日本人,別說是下跪了
  • 在日本生活過才知道的一些事情
    之前有跟大家說過生活在日本的華人,有許多不便利的地方,其實還有很多事情也是跟幻想中的日本生活有差別的,下面河南豫和赴日勞務就跟大家說幾點。網調百分之九十的日本人討厭中國,但很多日本人對中國完全不了解,甚至有日本員工問在日研修生「中國也有晚霞嗎」、「中國也吃魚嗎」這種奇葩問題。
  • 很多中國人生活在非洲,他們主要從事什麼工作?
    據相關媒體報導,現在生活在非洲的華人達到百萬。我在非洲奈及利亞工作,這個國家華人也不少,其中不少是中國人。在奈及利亞大街上,隨時能見到中國人。非洲生活條件艱苦,為什麼很多中國人願意到非洲工作,答案當然是待遇不錯。以奈及利亞為例,當地人的工資很低,月薪可能不到五百人民幣。
  • 日媒:越來越多中國人「用心過生活」
    來源:環球網日本「現代商務」網站9月23日文章,原題為:松浦彌太郎的「用心過生活」在中國很流行。「用心過生活」是日本雜誌《生活手帖》的前主編松浦彌太郎提倡的一種生活方式,他主張「生活要腳踏實地」、「盡心盡力地做好每一件事」。
  • 過年不回家,那些在日本出遊的中國人,春節是怎麼過的?
    不消說,這是因為選擇去日本旅遊過春節的人更多,機票需求多了,價格自然就上來了,但你知道他們在日本是怎麼過的嗎?換言之,春節去日本旅行有什麼好過的?另一個則是,中國春節時的日本,有什麼好的旅遊體驗可推薦?先從第一個問題說起。首先要明確一點的是,日本人是不過中國春節的,除了這幾年,為了招攬中國遊客生意,春節忙碌的商戶,那也是因為中國人過節,才加入進來。這樣情況下,日本春節的漲價情況,也就有個很明顯的特點,那就是和中國人過春節有關的會漲價,其他的照舊。
  • 在南京生活了七年的日本導演,說出了中國人和日本人的本質不同
    03 日本人說我是中國的間諜 中國人說我是日本的間諜 第一導演:你在南京生活了七年,是一種什麼樣的體會呢? 竹內亮:我是日本人,剛剛搬到南京的時候,很多日本朋友擔心我,因為有歷史的原因,一個日本人住在南京沒事吧?會不會被欺負?現在已經過了七年了,我可以親身證明,一次都沒有被欺負過,南京人真的非常包容。 第一導演:有歧視嗎?
  • 看過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就知道,為什麼中國人會老覺得他們很窮!
    作為我國的周邊國家日本,大量的遊客看過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就知道,為什麼中國人會老覺得他們很窮。很窮?日本也算是一個經濟發展較快的國家,怎麼會被這樣定義呢?這其中是有怎麼樣的故事呢?其實這和兩國的文化不同有關。
  • 那些放棄國內市場去日本買房投資的中國人在想什麼?
    日本作為亞洲富人的避風港之一,買家不僅有中國人,還有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投資者,美國、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也有投資者看好日本房產。日本東京一家專門面向華人服務的地產公司負責人總結了在日本買房的群體,大致有三類:第一種是北上廣這種一線城市的公司高管,這些人在國內一般已經購置不止一套房產,海外投資主要是為了實現多元化資產配置;第二種是像國內某大牌導演那樣隨手在世界各國買房的富豪階層,這些人買房的目的與其說是投資,
  • 王陽明:日本敬畏的中國人,被日本軍神膜拜,在國內卻很低調
    但有這麼一位歷史人物,得到了日本這個國家的喜歡,不是一點點的喜歡,而是很痴迷的那種。記得有一次,出訪日本,坐計程車,司機聽出我是中國人了,就跟我一起聊起古人文化,司機先生說他特別敬仰中國的王陽明先生。在日本,很多地方都有王陽明的塑像。
  • 在日本生活的中國人,都是一種什麼樣的生活現狀?
    關於這個話題,在後臺也收到不少旅居日本人士的留言反饋,這些生活在日本的中國人,語言不通帶來的障礙並不算太大,生活幾年就能夠達到正常的交流水平。在日本旅居的生活現狀,沒有想像中的壓力那麼大。物價水平,基本上和收入水平呈現正相關。
  • 據說這座日本城市的日本人性格最像中國人,中國人去了會很適應
    這裡是劉小順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大家只要一提到日本,頭腦中基本上都會出現一個固定的印象,就是那種拘謹、古板、自律、禮節繁多的樣子。而且中日兩國因為各種歷史和現實原因所形成的特殊關係,使得雙方在旅行或者交往的過程中,都似乎有些「如鯁在喉」,沒那麼舒服。
  • 野島剛:中國人不吃日本餃子
    在日本國內,煎餃比水餃更主流。「餃子的王將」是日本一家餐飲連鎖店,代表了日本煎餃界的最高水準。最近這家企業宣布,他們在中國的法人企業將要解散。2005年「餃子的王將」進入中國,鼎盛時期曾在遼寧省大連市經營6家店鋪。但經營一直沒走上正軌,欠下2億多日元的赤字,最近宣布退出中國市場。
  • 戰後流落中國的日本孤兒有多少?他們說:我們也是中國人
    1945年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日軍侵略惡行宣告失敗。戰敗以後的日本開始向國內撤離,不過很多人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返回日本而是滯留在中國,其中不少都是被戰爭遺棄的孤兒,人數大概在5000人左右,幾乎都集中在中國東北。 面對這些無家可歸的孩子,中國人民放下了仇恨選擇收養他們。
  • 8年前,火燒日本靖國神社的那個中國人,如今生活過得如何
    他們在怒吼著、咆哮著,訴說著他們的不甘、曲冤與痛苦。無論是西方列強對於中國的瓜分、凌弱、強取豪奪抑或著一次次不平等條約的籤訂,都是中國人為之屈辱且蒙羞的歷史,而其後的抗戰更為甚之,彼時的中國可謂是人間煉獄。
  • 日本人均GDP比中國高,為何卻是中國人到日本爆買?
    中國現在有很少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了,生活水平並不比日本人差,所以他們就會到日本去爆買商品。而我們認為,導致日本人收入比中國高,反而是中國人到日本爆買的原因有以下幾個:第一,日本的某些產品質量很不錯。在國內,即使你花大價錢,也很難確保產品質量的穩定。而在日本都是「一分價格,一分貨」,日本的某些產品質量很不錯,但價格也不便宜,卻深受中國消費者喜愛。
  • 幾十萬中國人在非洲打拼,卻不願回國?原來過著「土豪」生活
    世界分布著七大洲,其中非洲是裡面人民生活質量最低、最貧困的大洲,的確,非洲很多地方,至今都沒有解決溫飽問題,可以說非常落後,我想大多數人都覺得非洲肯定是資源匱乏,土地貧瘠才導致非洲一直積貧積弱,其實不然。這裡的自然資源還是豐富的,比如金剛石、鐵礦等等,如果當地人能將這些資源利用起來還是很容易發家致富的,這不我國有幾十萬在非洲打拼的,因為過著「土豪」生活,不願意回國!
  • 這4位不是中國人,卻活躍在國內的藝人,想不到圖4他還是日本人!
    在娛樂圈有很多明星其實他們並不是中國國籍,但是他們一些一直被我們認為是中國人。下面幾位大家知道他們的國籍其實不是中國嗎? 2、應採兒 說道應採兒,大家也許會想到他不就是香港明星嗎,怎麼會是外國國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