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香自苦寒來 - 外公印象

2021-01-12 華夏訪談網

作者:毛柯柯

我一直知道外公很喜歡梅花,很喜歡警句「梅花香自苦寒來」,但到現在才點滴理解了他為什麼會喜歡。

圖:作者外公

幼年印象裡,母親常常翻看影集。每每這時,她總會和我談起外公,譬如外公帶我去上海西郊公園、中山公園遊玩和拍照,又如外公在我周歲生日時,專門做了一桌菜餚慶賀……

雖然,我對這些都毫無記憶,不過聽母親講故事,也感覺很開心。因為外公住在上海,而母親工作在蘭州,父女之間相見甚難,於是,像翻影集、講故事這樣的回憶,就自然成為了母親的一種精神寄託和享受。

我是從文革初期始,才漸對外公有了深刻印象。那是1968年盛夏的上海,天氣既悶且熱,人坐著也要不停地搖扇子,否則汗要噠噠滴。外公臥室裡棕紅色的木地板淨光溜滑,晚間在其上鋪一張涼蓆,席上放一個小枕頭,一條毛巾被——這便是我的床鋪。一天清晨,我睡眼惺忪地瞅見床上側臥著人,看背影,從沒見過,不由得心生好奇,這人是誰啊?他是啥時候進來得呢?

外公聽到了我的動靜,翻身坐在床邊,笑眯眯地望著我:柯柯,睡醒來啦!

外公照片中的形象,早就印刻在我的腦子裡。「你是外公呦?!怎麼在這裡呀?」我有點驚訝地問道。

外公雙手支撐著床沿,還是笑眯眯地看著我:「我昨晚從寧波乘輪船回上海了呀,到家時看你睡得好香啊,這次專門回來,要接你去東山念書喔,你高興不高興啊……」

之後的四、五天,外公忙忙碌碌。待購齊了回鄉必須的肥皂、洗衣粉、白糖、萬金油、蚊香等生活日用品,我們即乘火車返回寧波。

從寧波南站到東山村的路程大約有50公裡,其中寧波到溪口鎮的40餘公裡,需要乘坐長途汽車,從鎮上到村裡只能依靠步行,並且要走幾裡陡峭的山路,山腰間的大樹下,有黃澗廟、玄壇殿、新涼亭等廟宇、涼亭,供人們歇腳。我們走到山腳下已是徬晚。從玄壇殿到黃澗水坑,再到東山廟,蜿蜒曲折的小路,完全被陰森幽暗的松山竹林裹包的隱秘嚴實。夜風呼嘯,把樹冠、竹梢搖晃出莎莎莎的響動,峽谷激流依山勢奔瀉,磕絆著撞擊著頑石,譁啦啦的水聲震耳欲聾。這漆黑的環境,讓我惶恐難安……

當我們氣喘籲籲地走過村裡的下周家,抬眼望見外婆正站在雙扇都敞開的黑漆大門口心焦地張望,此一時刻,勞作了一天的村人們,大多已熄燈睡覺了。

我在疲憊的狀況下進入夢鄉……被陣陣嘰嘰喳喳的話語聲吵醒時,明媚的陽光已射入窗框,橫七豎八的光影,灑落在櫥柜上、床鋪上、牆壁上和貼有瓷磚的地面上,形成抽象的畫面。我慢慢聽清楚了,這是許多人在和外公說話,語態裡不乏驚訝詫異。

有人說:哎呀!昨夜的雨好大啊,雷聲咣咣咣地響,真是嚇煞人哎!

又有人說:啊呀呀!嘎厲害的劈雷,看把這根屋柱都劈掉那麼一大塊!真是萬幸,還沒有影響到對大梁的支撐。

再有人接過話題:三叔,儂看看,這個劈雷距離柯柯睏覺的床鋪只有三、四米遠,實在是太危險了!小孩昨夜才回到東山的!

最後一個人壓低了嗓音說:這個劈雷大概是有來頭的,三叔記得否,抗日戰爭期間,就在這根屋柱上,有一個漆匠被打死在這裡了,他的確很冤枉啊,變成了冤魂一直沒有離開。可能想對這孩子報復一下,這下讓雷公公給劈死了,以後也好太平了!

我隨即起床,揉揉眼睛,由中央間穿出,走到帳房間,又繞到灶房間走出房門,看見門前地上白花花一片,大大小小儘是碎木殘片,仰頭一望,一根支撐房梁的立柱,頂梁處近三分之一部分,已經讓雷劈掉,白色木頭茬子露在外面。外婆拿著掃帚,簸箕清理地面上的碎渣,人們緩步移出大門外,散開去了……

在往後的歲月中,我斷斷續續聽完整了「屋柱冤魂」的故事!

……

東山屬於四明山麓的一部分,山中的小村莊即名東山村,它坐落在面向南陽坡的山岙,緊鄰西南方向的彌勒道場雪竇山,行政上轄於寧波市溪口鎮。四明山的骨架是花崗巖石,在很久遠的侏羅紀,白堊紀時期,火山噴發出的巖漿創造出四明山獨特的地貌、地勢,地質斷裂所形成的懸巖峭壁、巖牆巖柱、峽谷急流、瀑布深潭等,成為險峻、神奇、秀美、壯麗的景觀,在今天人們的眼裡,可是極具觀賞價值的旅遊資源。

千百年來,四明山一直處於原始森林的狀態下,山大林深,生物多樣,既能隱藏棲身,而且食品豐盛,因而歷朝歷代均有強盜匪冦出沒,活動猖獗,攪擾五岙山頭的百姓生活不安。1939年盛夏時節,太外公在完全沒有提防的情況下,被突然闖入家門的盜匪綁票,並被立即押解逃入四明山深處,隨後捎話要家人準備數萬大洋贖人。外公聞訊後心急如焚,連夜從上海趕回東山,迅速變賣茶廠資產籌款救父。

外公用盛稻穀的籮筐裝滿銀元,僱人挑擔走了幾十裡的山路,將贖金交給強盜後,終於和太外公相見,悲歡交集的心情不言而喻。

外公第一眼看見太外公,感覺老人家精神尚好,面色也還紅潤,但仍很急迫地問:讓爸爸吃苦了,他們為難你了嗎?折磨你了沒有?

太外公答曰:沒有!沒有!他們倒是對我很客氣,態度也好,晚上睡覺的床鋪也不錯,每天的飯菜還有葷腥,也給老酒喝,沒有吃到苦頭!

雖然太外公平安回家,但經此綁票事件,茶廠資產變賣無數,茶棧生意受到了致命打擊。

然而禍不單行!時間沒過多久,又有一夥強盜在光天化日下熟門熟路闖入家中,幸好強盜進村時有村人跑來通風報信,太外公聞訊趕緊由後門出,翻越後牆方才得以逃脫。強盜進家找不見主人,反身來到院裡,拿著手槍逼問正爬在屋柱上刷油漆的漆匠:這家主人哪裡去了?

漆匠說:伐曉得!

再說一句不知道,就一槍打死你!強盜殺氣騰騰地威脅道。

漆匠依然嘴硬:真正沒看見主人家!

隨即一聲槍響,漆匠應聲落地!說來也真是死得冤枉得很。

……

話題轉回到外公。外公名董蔚文,亦名董若鈞,乳名廉清。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正月初二日丑時出生在溪口鎮東山村一戶殷實人家,在四兄弟中排行叔三。

圖:作者外公(左一)四兄弟

東山的水土,非常適合種植茶樹。我少時就知道,那漫山遍野一籠籠的茶樹,在清明節的前後,會爭先恐後地吐出嫩芽,嫩芽就是製作茶葉的原料。遠遠望過去,茶樹上的新葉子老葉子,淺綠色深綠色,分分明明,這時節正是集中採摘茶葉的日子。東山茶質量上乘,像長坑山上的茶葉,能炒制出很有名氣的高山雲霧茶,到今天為止,依然是絕對的綠色環保作物,只是產量已經很少很少。

100多年前,太外公是東山茶棧老闆,商號「天順」,生意確實順風順水。他是五岙山頭口碑良好的鄉紳,在溪口乃至奉化一帶也有點名氣。老人家勤儉節約,篤守誠信,家規甚嚴,兒孫滿堂,太外婆篤信佛教,每天吃齋念佛。外公在亦儒亦釋的文化背景下健康、茁壯成長。外公天資聰穎,幼年在私塾接受啟蒙教育,啟蒙先生是他的二哥。隨著年歲增長,外公開始幫助太外公打理茶棧生意,整理帳務。他頭腦清晰,有條不紊,太外公非常滿意,有心培養他繼承茶棧生意。

圖:東山村的茶樹

但外公有更高的理想和抱負。高中畢業後,他的求知慾望愈發強烈,希望走出大山,繼續深造。他曾在鎮上新建村、沙提村的小學有過短暫的校長和教師經歷,存下了一點積蓄,就和太外公提出念大學的想法,遭到太外公的堅決反對。外公為此苦苦哀求,陳述讀書對人生的重要性,並承諾學成之後,定將加倍歸還太外公支付的那部分學費。

外公在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諸大學中,選擇了彼時唯一設有紡織印染專業的南通大學,這主要是考慮到南通大學乃清末狀元張謇創辦,且紡織印染是涉及民生的實業,衣被之需,排衣食住行之首,遂以優異成績於1930年考入該校,學習紡織印染。

走出山岙初入大學的外公,算是寒門子弟,其身著粗布長衫,言談舉止土氣,與當時校內西裝革履,非富即貴的同學比較,經濟條件有著明顯差距。於是,他將全部精力專注賦予讀書。還利用寒暑假期兼職家教,所賺鈔票,補貼學費。外公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讀書機會,學習成績始終名列前茅,四年後,他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獲得由校長籤名專制的銀鼎獎盃一座。這座獎盃外用玻璃罩保存,擺放在東山家中的櫥柜上,年少的我一看到它就會心生自豪,也有大大的激勵。外公在學業上的勤奮為他後來的事業有成奠定了理論基礎。

畢業後,外公選擇在上海發展,他以精湛的業務和良好的外文,在上海灘洋行界工作,俸祿優厚。他借出口貿易平臺,將家鄉的茶葉遠銷東洋,並採用小包裝、樹品牌、廣宣傳等手段,改變了東山茶葉傳統的粗放型經營方式,這些先進的銷售理念,使茶葉銷售的利潤率獲得很大提升。

青壯年時期的外公,事業上如魚得水,雄心勃勃,精明能幹的他很快有了原始積累。當他積極籌備在上海投資創辦自己的紡織廠時,上海淪陷了……世道混亂,戰爭不斷,使他存在銀行裡的黃金無法兌出。為了生機,外公攜家帶口不斷輾轉漂泊於福建、江西、湖南、廣西、香港各地,居無定所。經過十幾年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所存黃金已是無從討要,投資辦廠的願望化為泡影。外公老年後多次與我笑談:一是他早年曾花10枚大洋預約算命先生為其算命,所算命運以一詩句意喻,大意是積累的財富如暮春飛雪,落地即無,外公認為算得很準;二是慶幸當年辦廠沒有成功,結果因禍得福,否則定要背上資本家名分,吃到的苦頭不言自明。外公以此聊以自慰,在精神上也就釋然了。

抗戰年代,外公積極投身抗日。在擔任西南物產公司總經理期間,為保證前線將士物資補給做出了大量的工作。那時貪汙風氣盛行,外公以身作則、廉潔自律,治下非常嚴厲,這樣「不合時宜」的管理雖然引起下屬極為不滿,怨聲載道,但在原則問題上,他始終堅持不怠。

圖:外公(前排左一)和親人們

上世紀50年代起,外公在華東紡織管理局負責技術和質量管理工作,是國家評定的三級高級工程師(彼時國家無一級高級工程師,二級也是鳳毛麟角)。當時,全國大部分紡織企業都聚集在華東地區,他憑藉紮實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紡織印染領域裡的專家。他在工作中認真嚴謹,一絲不苟,講求誠信,心繫百姓。建國初期,國家實行計劃經濟策略,民用棉布全部定量供應。有一年恰逢災情,棉花大面積歉收,而布票已在全國發放,產出的棉花所紡出的布匹,無法兌現發放布票的數額,給國家出了一道難題。在國務院徵求紡織領域專家的意見時,不少領導和老幹部建議將布料織的稀疏一些,以達到供應量。外公利用自己的話語權堅決反對,他認為中國大多數人民都在從事強體力勞動,服裝在工作和生活中磨損嚴重,如果質量不能保證,就會更加不經穿。他建議布匹的紡織質量不能降低,但一尺布票僅限購買七寸布,同時將國家的實際情況如實向老百姓公布,他認為道理講清楚了,老百姓一定能夠理解國家的困難。此建議得到周恩來總理的認可,並得以實施。

1957年,外公因言蒙冤,被錯劃為右派,月薪銳減80%,受到精神和經濟上的雙重打擊。在長達十數年的歲月裡,經濟方面多次得到海外和香港友人接濟。1967年正值文化大革命轟轟烈烈,他年滿60周歲,主動向當權者王洪文提出退休請求,很快得到批准,有幸避免了可能受到被批為「反動的資產階級技術權威」的衝擊。

從記事起,我就知道自己有兩位外婆,一位住在東山(母親生母),一位住在上海。在兩位外婆身邊,都有我一段無拘無束的童年歲月。成年後,我了解了外公的兩段婚姻,而在他對待我東山外婆的兩件事情上,我體會到了外公的原則性和責任心。

第一件事發生大約在上世紀四十年代之初,外公有了休棄東山外婆的想法後,從上海到新建村嶽父母家中告知,翁婿二人心平氣和,有理有節地交流。外婆的爸爸對女婿說:得知你又娶一房,我並沒有反對,因為你有能力,有條件,也沒有違反法律。但接著又說:今天你要休掉我的女兒,我卻不能同意。她是經過明媒正娶嫁入你家裡的。這些年來生兒育女,孝敬公婆;操持家務,吃苦耐勞;三綱五常,信守婦道。她有過什麼錯誤嗎?你不明不白地想要休掉她,道理何在?你這麼做,把我們家裡人的臉面放到何處?外公被問得面紅耳赤,毫無反駁的理由,便羞愧告辭,從此再無休妻一說。

第二件事發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東山外婆高血壓引起中風後,前後幾位服侍人員都由外公託人尋找。1986年外婆去世,我從蘭回甬奔喪,途經上海時在外公家停留,那時外公的生活自理能力已很差了,他坐在臥室的寫字檯旁,眼望窗外,一直沉思著。臨別時,他反覆叮囑我用鮮花翠柏製作花圈的事情。還一再強調,返回蘭州時要務必再到上海家中向他告知外婆後事辦理情況……

外公喜歡後代,特別重視對晚輩的教育問題。我母親在溪口武嶺學校初中畢業後,外公又送她去寧波甬江女中念高中,該校是英國基督教會傳教士愛爾德賽女士於清光緒24年創辦的中國第一所女子學校。每學期開學之際,外公都會帶足母親的學費、書本雜費和生活費,親自赴校如數交與老師。畢業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沈貽薌先生是學校的首任國人校長,也是我母親的恩師。母親時常回憶和談到這位70多年前的女中校長,說她既是慈母,又是嚴父,平時和藹溫暖,而又不怒自威。母親在外公和恩師的教導下學習刻苦,畢業時以全寧波前五名的成績被保送至之江大學,但她喜歡教育事業而選擇就讀了師範院校。外公對第三代子孫的教育也非常重視,跟在外公身邊時,他很嚴厲地管教我學習,譬如嶽飛的《滿江紅》,要求我不僅能背誦,而且能默寫;他很有耐心,會在數日內隨時抽查布置的學習任務,直至完成的正確無誤為止。

圖:作者母親與外公(20世紀40年代末 上海)

外公崇尚國學,偏愛朱子理學,注重家庭教育,對後代的品德修養尤為關注。他常講:做人須「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生活中強調節儉和規律,要求子孫「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他一生保持著飲食約而簡以及黎明即起,既昏便息的健康習慣,不嗜菸酒,略微喝茶,只是每天要吃一碗自製的酒釀。

外公自念大學起離開故土,在他鄉生活數十載,但他始終心繫家鄉,尤其盼望東山村民的吃水、行路、生態諸多生存條件的改善。退休後,他每年要回東山居住數月,常和董家晚輩及東山的年輕人促膝交流,傳播外界見聞和先進理念。夏日,外公喜歡在東山家中的庭院裡,放一把藤椅,以微仰的坐姿,讀線裝本《山海經》。山風時不時地繚亂他稀疏的頭髮,但他依舊看書入迷……外公一生喜愛三樣物件:一副金絲邊眼鏡、一隻派克鋼筆和一塊瑞士手錶。無論青年時的風流倜儻,還是年老時的溫暖慈祥,外公始終梳油光的頭髮,穿著整潔的衣服,一種氣質在他的身上永遠不曾改變,那就是書生意氣,一派濃濃的民國文人範兒。

圖:老年外公攝於上海虯江路家中

1990年夏,外公因病治療無效,在上海去世,享年八十有四。遵照他的遺願,骨灰送回故鄉溪口的梅嶺峰安葬,葉落歸根。

圖:作者

相關焦點

  • 肖戰曬圖:梅花香自苦寒來,你猜梅花在文人筆下有怎樣的故事?
    說起梅花,你會想到什麼呢?在中國人的固有印象裡,梅花不懼風雪、傲雪欺霜,象徵了中國人民堅韌不拔、不屈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優秀品質。古代文人們也是極其偏愛梅花的。從林逋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到陸遊的「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從盧梅坡的「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到王安石的「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就可以證明這一點。
  • 梅花香自苦寒來!「紅衣戰士」張謹為見證京東香港上市敲鑼!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是我們常說的一句詩詞,也告訴了我們只有經歷過艱苦鍛鍊,不斷磨礪,才能收穫到屬於自己的「梅花香」!對於一位快遞小哥,當他經歷了艱苦磨礪,會收穫怎樣的「梅花香」?6月18日,京東告訴了我們答案。
  • 【學生風採】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曹夢桐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叫曹夢桐,是四年級6班的班長。感謝老師和同學們的信任,讓我很榮幸當選了「保定市優秀學生幹部」。
  • 一篇講述美術生生活的文字:梅花香自苦寒來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大概說的就是美術生,小編覺得每個美術生都是上輩子的天使,他們的辛苦和學習文化課學生的辛苦是不分上下的,甚至可能更辛苦,但是辛苦過後就可能是清華美院,中央美院的錄取通知書,集訓過後回看,你會發現這些辛苦都是值得的。本文由壹揚藝術原創發布,轉載請聯繫壹揚藝術。
  • 梅花香自苦寒來,歷經千錘百鍊,這個星座,最終必然成就大氣候!
    梅花香自苦寒來,他們這類人,往往歷經了千錘百鍊,一直到最後,方才成就了大氣候。 而這個星座,便是我們接下來要講到的,摩羯座。 換句話說,這就好比一潭湖水,往往這個湖水越淺,也就越是聒噪,越是不安分;但另一方面,如果這個湖水比較幽深的話,那麼在極大的程度上,是根本翻不起什麼波浪來的。 說白了,也正是因為摩羯座內心深處有東西,有能力,方才造就了他們成熟,穩重的心性,讓人難以揣摩。
  • 梅花香自苦寒來|記懷安著名書畫家田萬榮
    梅花香自苦寒來,40多年來,苦樂相間,有掌聲、有榮譽、有鮮花,也有辛勞和汗水。田萬榮深深體會到,一個人要想取得一定的成就,需要付出比常人幾倍的努力,特別是業餘時間的利用,任何一個做出成就的人並不是比其他人聰明多少,所謂聰明就是在時間上付出的更多,而不是得到了多少物質享受和回報,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文昌中學鑄劍主題徵文大賽
    此次獲獎作品如下:「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位同學的題目把「鑄劍」精神表達得淋漓盡致,給人眼前一亮。秋風蕭蕭下,他們開始了軍訓生活,聯繫軍訓生活,緊扣「鑄劍」主題,用優美的語句表達出了自己的情感。華麗的詞語寫出來是優美的,但真情的流露才能更加打動人心。
  •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保劍鋒
    繼《十八歲的天空》後,他還演了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那就是瓊瑤劇《又見一簾幽夢》中的楚濂。又見一簾幽夢楚濂可是個渣渣,不過他在現實中可不是這樣子的。因為足夠狗血,讓人印象深刻,一些人深入劇情無法自拔。其中一個粉絲,直接送一隻白鵝給保劍鋒,希望他和女主「白考鵝」在一起。
  • 香自苦寒來!肖戰清明節後首更微博,這一次不做竹子了?
    大眾都在好奇肖戰的下一次試水是什麼時候,4月10日中午,肖戰微博曬出了一張梅花圖,這張圖片沒有配任何字,卻被粉絲解讀成了歸來的意思。粉絲普遍認為,肖戰是借梅花重回大眾視線,說起梅花,最有名的詩句是「梅花香自苦寒來」。肖戰在經歷了一個多月的事業低谷後,如今王者歸來,是好的徵兆。
  •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上升天蠍篇
    我們客觀的來認知它的意義。天蠍座的能量模式是毀滅與重生,它主宰著8宮疾厄宮,這意味著8宮意義的影響為兩個完全不同的方向。顧名思義,疾厄為疾病,疾病不僅指身體的疾病,也指心理、精神、未知的疾病。在這個過程中,上升天蠍會動用各種各樣的辦法來試探對方的心。甚至於有些方式是極端的、惡劣的,那麼如果對方受不了,就會選擇離開。如果對方受得了,那就會留下。因為他們不能放開的心,始終對信任感都抱有懷疑。
  • 寶劍鋒從磨礪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記國神集團鄂溫克電廠物資倉儲...
    寶劍鋒從磨礪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記國神集團鄂溫克電廠物資倉儲保管員李敏娜 發布時間: 2020-03-31 13:38:18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李敏娜 劉廣宇
  •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記秋果酒店聯合創始人、宿邦...
    如果用現在最時髦的話來形容這位土家族的女企業家,那就是「少女感十足」!一路行來,員工們親切地喊她「星總」,她朝遇到的每個人招呼問候,還時不時向我介紹他們的工種職司。言談之間,「星總」自信、禮貌、不矯飾、不炫耀,她以一種平靜悠然的語氣向我展示這家當代全球最具代表性的洗滌產業園。在那些充滿工業美感的智能設備中間,「星總」讓我想到《警世賢文·勤奮篇》裡的一句,「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 今日小寒|獎牌「香」自苦練來
    今日11時23分我們迎來小寒節氣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到了寒潮風雪過後宜約兩三友人踏著茫茫白雪尋一抹梅花幽香梅花香自苦寒來獎牌沉自苦練來循著「冬練三九」的古語人們也該不懼嚴寒走向戶外適當鍛鍊能增強禦寒能力最凌冽的寒冬裡散發著最沁人心脾的幽香最刻苦的訓練中期待著最來之不易的精彩體育場館等基礎設施全面提檔升級優雅時尚生活場景不斷營造健康休閒的生活方式持續推廣
  • 梅花香自苦寒來,通篇寫梅,卻不見一梅字,蘇軾的千古寫梅第一詞
    古來對著四種植物的推崇可謂連綿不絕,東晉陶淵明極為推崇菊花,認為其在萬物凋零的季節卻可以傲然開放,有著不屈的精神。同時菊花也是陶淵明最為一個隱者所擁有的不為名利所誘惑的高潔品質。不過今天的主人公卻不是說的菊花,而是梅花。
  • 我的脫貧故事 | 「全國三八紅旗手」趙梅:梅花香自苦寒來勇逐夢...
    來源丨學習強國編輯丨龍乙潔責編丨李文娟審核丨侯清華原標題:《我的脫貧故事 | 「全國三八紅旗手」趙梅:梅花香自苦寒來勇逐夢,返鄉創業助脫貧》閱讀原文
  • 最消魂梅花三弄——讀書筆記236
    歷史上有許多詠梅的詩句,最著名的有:唐王維《雜詩》: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宋王安石《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宋盧梅坡《雪梅》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 梅花香自苦寒來!他們是身殘志堅的追夢人……
  • 梅花香自苦寒來——命途多舛的德雲男孩孔雲龍
    這一次,孔雲龍做到了,他來了個反其道而行之,直接在臺上刨自己的活,效果意外的好。很多人都知道,誰和郭於二人一起表演《扒馬褂》,就意味著德雲社接下來要捧誰。雖然我們目前不得而知究竟如何,但就因這一場演出,孔雲龍上了熱搜,小火了一把,大家終於開始知道他。在表演完《扒馬褂》之後,孔雲龍在社交平臺上表達感恩:「感謝師父感謝於大爺!跪拜!」
  • 凌寒獨自開的梅花,國畫大師的梅花千姿百態
    所以在國畫中梅花佔據了很重要的位置,下面欣賞一下大師們是如何詮釋梅花的!董壽平的梅花這幅畫畫,我非常喜歡,構圖精巧,功力深厚,佳作精品!他的硃砂紅梅堪稱絕技,在畫界享有「董梅」、「壽平竹」、「黃山巨擘」的雅譽。
  • 梅花國畫有什麼寓意 鄭曉京寫意梅花圖 韻味獨特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喜歡梅花的人,想必不只是喜歡梅花的外表和香氣,更多的是被梅花的精神內涵和象徵寓意所打動了吧! 鄭曉京寫意梅花新作《仿古宣梅花》(作品選自:易從網) 用國畫來裝飾牆壁,既能起到美觀的效果,還能凸顯某種高尚品質、彰顯出個人的高雅品味和審美